关于地方院校思政专业学生考研的思考
——广东省M学院思政专业分析

2020-02-24 13:32杨华山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考研硕士学院

杨华山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每年毕业生也相应增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众多的高校毕业生中,或者为了从事学术研究,或者为了选择更好的就业,或者为了追求高学历,或者其他原因,考研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本文以广东省M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个案,分析地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近年来的考研状况。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建设基本是同步的。如果说中国只用了7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欧美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那么也可以说,中国只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欧美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演变过程。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只录取了27万人,录取率仅为5%,此后录取率逐年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初超过30%。自1999年高考扩招开始,当年的录取比例即跳跃式地达到了55.44%。又经过20年发展,高考录取比例飙升到80%以上,毛入学率达到了12.5%。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进入普及化阶段。”[1]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发展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只要参加高考,八成以上的学生都能考上大学,高校毕业生逐年猛增,大学生从昔日众人景仰的“天之骄子”演变到今天就业困难的普罗大众,其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热点之一。全国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比2019年增加40万,为历史新高。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进一步加重了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如同本科生扩招带来大学生就业竞争增大一样,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使这些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压力增大,就业“下沉”现象渐趋普遍。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硕士甚至博士就职于深圳中学、杭州市的街道办等等,引发了众多考研学子对研究生就业前景的忧虑。但是,研究生就业下沉得越多,对本科生的就业市场挤压越大,反而促使更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读研以缓解就业压力。对于非“双一流”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来说,通过考研读研提高学历、改变出身以提高就业竞争力,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即所谓地方“二本”院校学生来说,这一点尤其突出。

广东省M学院就是这样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广东虽然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总量与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但广东省的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区域差距很大,这使位于非珠三角的M学院在广东省没有区位优势。随着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考研学生也越来越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虽然是M学院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但由于就业形势的影响,2019年之前连续多年每年招生人数并不多,只招一个班,不足50人,报名考研人数每年均超过一半,录取情况各年有所不同。

作为一个传统的人文社科类师范专业,广东省M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情况良好。根据麦可思相关就业报告的统计,近年来的首次就业率都达到了98%以上,就业率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处于中上位置,专业对口率也有68%。但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环境和职业发展平台,比如能到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就业、粤东西北地区至少能在县城就业、考入教师编制等等。要实现这些目标,通过考研改变地方“二本”学校出身是最好的路径选择。还有一些学生热爱读书,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为了提高学术水平,坚定考研之路,并计划硕士毕业后继续考博,为将来在高校任教或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这与我国整体考研现状基本一致。根据有关统计,超过70%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是为了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另有大约24%的大学生是想提高学术水平,走研究学术之路[3]。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各高校除了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外,还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率高低是某所高校、某个专业社会声誉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招生人数多寡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教育管理部门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考研是高质量就业,所以各高校对学生考研积极支持,尤其是地方院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考研,有些学校和专业自新生入校之日起就对其进行考研教育。

对此,M学院也不例外,一直鼓励学生考研,对于考上研究生的学生,除宣传表扬外,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M学院2000年升为本科院校,2004年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学校即对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并对考研录取多、考取率高的二级学院给予奖励,这一政策从未中断,持续至今。此外,各二级学院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指导鼓励学生考研,为考研学生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M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成立有考研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学生考研工作,为考研学生提供具体指导和服务;为了学生集中精力与时间复习,还将考研学生的实习由秋季调整到考研后的春季;该学院还推行导师制,每位教师负责指导和督导一定数量学生的学业,考研指导是重要任务之一。

从近几年报考与录取情况来看,M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考研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报考率高。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势之下,学校及学院的鼓励与支持,加之个人的兴趣与追求,M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考研积极性较高,报考率多年维持在50%以上。

1)试验件几何形貌测量:轴压屈曲试验前,对试验件的几何形貌进行测量。测量方法:把激光位移传感器调到合适的位置固定在屈曲平台的旋转框架上,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旋转框架绕试验件做圆周运动,多次测量得到试验件外围形貌数据。

第二,报考专硕人数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除了学术硕士外,作为师范类专业还有教育硕士即学科教育(思政)。二者的学制、培养目标等有所不同。一般前者三年制,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后者两年制,就业去向主要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学教师、大学辅导员、公务员等。从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来看,大多选择考教育硕士,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学制短,二是就业广,三是招生人数多。从招生人数的优势来说,以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中共党史等6个专业合计招生34人,而学科教育(思政)1个专业招生即达到66人[4]。这些直接导致了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报考学科教育(思政)人数远多于其他专业。

第三,报考学校珠三角最多。这与该校生源地直接相关。该校为广东地方高校,生源地集中于广东,极少数来自其他省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绝大多数来自于广东本省。作为全国最发达的省份,学生大多自然希望在本省就业,考研学校当然也以本省最佳。学科教育(思政)专硕只有师范院校才能招生,目前广东省主要是华南师范大学,其次是广州大学,故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的最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次之,广州大学的再次之。个别报考学术硕士的学校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即使报考外省学校,也是毗邻广东的福建和广西,如广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

此外,该专业的升学比也较高,居M学院前列。自2016年至2020年五年升学比分别是33.3%、16.7%、22.4%、20.9%、21%,平均将近23%。与报考专业一致,大多录取为学科教育(思政)专业。

通过对该专业近年来考研情况的观察,以及对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和已考取学生的走访调查,需要进一步总结,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推进考研工作。

就目前来说,主要由就业压力导致的考研热将继续热下去。就业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办学水平的竞争,升学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及其学科专业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师范专业认证的推进,M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考研工作显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既要提升报考比,更要提高录取率,以提高其在本省该专业领域的地位。

学校和二级学院应在既有的政策措施下,继续优化软硬环境,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考研;作为直接管理和教育学生的二级学院,更应该采取具体措施,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

第一,加大对学生考研教育的力度。从第一学期开始,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大学学习教育,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大学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对现状不满、对自身不甘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更高的目标。争取动员更多学生将考研作为大学目标。该专业近几年报考率大约维持在50%,争取通过加强考研教育使报考率提高到60~70%。

第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认证的实施,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相应改进与优化。除了加强教学教法类课程建设之外,学校与专业的竞争也使专业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为应对挑战,应该加大专业选修课的比重和课程门数,到高年级时根据学生的目标与定位进行分类培养。开设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共党史、中国政府与政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逻辑学、宗教学等思想政治专业类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学,以开拓学术视野,打好学术基础,培养学术兴趣。这对于报考学术型硕士的学生作用很大。

增加专业选修课涉及到师资问题。按照教育部师范认证的要求,生师比为≤18:1[5]。对照这个标准,该专业目前师资相当不足,必须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师资。为了增强师资,学校在已经完成引进100名博士的基础上提出再引进100名博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能再放过引进师资的机会。

第三,加强对学生报考的指导,增加学术硕士报考,扩大报考高校地域。由于该专业生源地主要在广东省,故考研报考学校集中在广州;报考专业集中在学科教学(思政),二者叠加,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思政)者最多。

对此,首先需要引导更多学生报考学术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报考学术硕士的学校和专业非常多,不仅文科高校有,很多理科、工科高校,特别是名校都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硕士。如在广州,除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外,名校华南理工大学即是如此,另外还有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以及广州以外的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都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硕士。

其次,扩大考研高校地域范围。报考学校集中在广东,尤其是同一个班的同学集中报考广东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自相竞争激烈,整体竞争惨烈,极不利于最终录取。广东籍学生即使不愿远离广东,广东周边省份的高校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也有不少很好的学校,如广东周边的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等的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等,这些都是“双一流”高校,都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有的还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硕士,而且有些高校的招收名额还不少。还有一些非“双一流”高校也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硕士。

即使报考学科教学(思政)专硕,周边省份也有不少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技术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都招收学科教学(思政)专硕。近些年M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有少数报考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的专硕并被录取,对此应该大力引导、提倡与鼓励。

第四,加强与已录取研究生的联络。对已经考取的研究生,不仅要宣传,作为教育新生考研的样板,还应该建立常态联络机制,请他们分享考研经验,并给予之后考研学生具体切实的帮助,如提供其所在学校的相关信息,这对考研学生的价值极大。

至于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如考研相关书籍、英语政治公共课的学习、网络资源和信息的获取等等,通过考研指导会、分享会、交流会等都可以解决。建立考研群,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解难答疑,为考研学生提供常态化咨询服务。

第五,对复试与调剂的指导。初试不等于有复试资格,参加复试不等于能最终录取。大多数复试由笔试与口试组成,笔试一般是考试一门课程,口试则是现场问答。虽然该专业还未出现过初试第一、笔试很差,录取被淘汰的个案,但其他专业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说明复试的重要性。

关于读书的问题,这几乎是所有文科专业研究生面试的共同题目。应对面试没什么捷径,唯一的诀窍就是平时的读书积累。如果学生只看教材,不读相关的学术著作,面试就可能是灾难,那些初试第一未被录取者问题基本都出在这一环节。有教师面试考生时,“最初我们还担心学生读的书我们没读过,甚至没听说过,或者学生谈的问题太深刻把老师难住了,但这么多年下来,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往往是几个回合学生就败下阵来。”[6]所以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平时不仅应该学好专业课,课下还应该多读相关学术著作,不仅要读,还要读懂,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思想。这样,即使初试排名靠后,但进入面试就很有可能大幅提前,从而被录取。

关于调剂,其实是一个从高到低的问题。即从教育相对发达的A区(东中部地区)高校调剂到B区(西部10省区)高校、从“双一流”名校调剂到普通高校。其中相关信息的获取至关重要,有关领导、教师应加强联络与沟通,为需要的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对于能够调剂成功而感觉不是理想的学校,从而想来年再考的学生,需要加强引导,考试无常,而且相关政策也有偶然性,与其错过一年而步步错过,不如应届就读再谋将来。

其他很多细节问题,凡计划考研的学生没有不详细搜集与研究的,但学校、二级学院、教师等需要将有关服务进一步落实到位,切实解除考生的后顾之忧,让考生安心学习复习。除了上述教育、指导、引导等事项外,还有如:安排考生专用固定教室、考试时租用专车接送等服务,就可以大大激发考生的信心,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从而使M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取得更好的成绩,努力争取使升学比达到30%以上。

至于该专业个别学生被境外高校录取为研究生,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畴,此处不赘。

广东省M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情况是我国整个高等教育宏观背景之下的个案,如何适应这种宏观背景,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幅提升考研成绩,创新出自己的考研特色,本文只是略作阐述,尚需进一步的总结与探讨。

猜你喜欢
考研硕士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我的考研故事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