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2020-02-24 02:59:00董炜炜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教师应错误解题

董炜炜

(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中学 222200)

反思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能力.反思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科学的反思能够促使学生及时发展学习中的错误,并作出调整与优化,在提升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初中数学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实现学生的综合培养.

一、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反思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学生在知识理解与运用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预习检验,并过渡到知识讲解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并针对预习中的知识盲点进行自我反思,并完成知识突破.例如在“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别列出算式和方程式,并回答问题: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你能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吗?如何解方程?你能归纳出哪几种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陷入解方程的困境,而教师则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反思课前预习过程与效果,并重点针对解方程技巧与方法,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

二、在例题讲解中引导反思

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中,一些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理解过于单一僵化,无法结合题目条件进行灵活运用.针对此,教师在教学讲解中,应结合例题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并反思不同方法背后蕴含的知识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应用思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知识时,学生在解题中常常出现运用错误,教师针对此,可以为学生设计习题,加强学生对中线、顶角平分线以及高线的理解,并通过对三条线自由切换实现对知识的灵活掌握;此外,教师还应调整题目条件,引导学生反思之前解题过程,并在对比中找到新的解题思路,利用反思激发创新探索,提高解题能力.

三、在互动交流中引导反思

课堂互动交流时活跃课堂氛围,激发不同观点,促进思维碰撞,引导学生反思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的互动交流创造更加开放、自由的空间.例如在“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依托不同学习小组组织探究性活动,要求各组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完成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归纳和总结.在活动中,各组学生利用图钉、硬纸条、细线等工具,设计模型,并根据教材中的指导进行适当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各组学生对于如何形成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以及不同角的特点与平行线的关系进行讨论交流,反思设计过程,并实现从模型到图形的抽象;教师则针对学生的合作过程引导个人反思与小组反思,从而在观点碰撞中,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效果.

四、在知识总结的引导反思

归纳总结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定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促使学生在自我提问中思考知识盲区.在知识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回答:(一)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是什么?相关题目有哪些?在解题中出现哪些错误?(二)在解题中有哪些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在其他知识点学习中是否有所运用?(三)本节课的知识点与之前学过的知识有哪些联系?能否基于一定的逻辑关系构建知识框架?(四)对于本节课知识还有哪些拓展学习?在问题回答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检索、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弥补知识盲区,构建知识框架,完善知识体系.

五、在错题归纳中引导反思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与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如临大敌”,片面注重对问题的纠正与规避,忽视了错误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学生犯错与改错的过程就是不断反思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重新认识错误,将错误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并通过合理开发,构建更加针对、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在习题训练中,教师应保持耐心,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错误进行分析,通过个性化辅导促使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纠正,为学生的自我学习创造空间;要求学生制作错题集,将每一阶段出错的典型题目进行记录、梳理,并定期进行回顾、反思,从错误中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即明确自我学习方向,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在课后作业中引导反思

作业是检测教学效果,获取教学反馈,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巩固的重要方式.而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则是引导学生主动反思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一方面应针对学生的层次性设计作业内容,强调学生的客观需求,设计差异化作业,保证每一个层次学生都能够在作业中找到自我定位,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则应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价,着重强调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的自主性,激发反思与检验,促使学生逐渐打破敷衍了事、马虎潦草的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反思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后作业的完成效果.

总之,反思是成长发展的必经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错误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在错误中成长
用“同样多”解题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解题勿忘我
不犯同样错误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