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荣,于 洁
(青岛大学 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近代的中国国情复杂,战火四起、民不聊生,而陶行知先生深知教育的重要作用,早在1921年他就明确提出了“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实现独立与富强的重要要素之一是人民有共同的目的与了解,而这一国民性是取决于教育的。师范院校在其中肩负着巨大的责任,负责培养适当的教员,而教员决定着教育质量。[1]318因此,师范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范院校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教师素质。陶行知先生还坚信:要想建立好学校,必先拥有好教师;要想拥有好教师,必先发展好师范教育,培养教师的教师,[2]239从中看出先生是极其重视师范教育的了。无论是上世纪,还是现代化的今天,如何发展乡村教育事业以及如何培养愿意献身乡村教育的师范生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今城乡教育非均衡化问题更加突出。虽然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的任务依旧艰巨。
遵循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乡村教育的出路是形成适合乡村生活的教育,而高素质的乡村教师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力量。过去,我们国家在城市办教育培养教师,输送教师到乡村教书,但是从城市出来的教师所学知识并不适用于乡村学校教学活动,导致教育与乡村实际生活分离。如何提高乡村教师质量、减少教师资源流失,进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陶先生的教育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借鉴。他认为师范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教育界需要的各类人才,那么乡村师范学校就是结合乡村的现实情况,培养乡村教师、主任、校长等人才的地方,[3]240好的乡村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此外还必须有改造社会的精神。[4]244
教育领域对陶行知先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关于他的家庭背景、个人生平、演讲语录、思想体系、事业贡献、国内外影响等都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随着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关于先生的研究也是逐年增加,涉及的主题庞大,在此阐述从中国知网以“陶行知先生”为关键词标引法统计出的四大研究热点内容。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之根本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5]199蒋纯焦从民主主义入手解读生活教育思想,用生活教育追求民主,他认为陶先生是以教育家的身份参与政治运动和斗争的,将生活教育理论和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民主教育思想,为中国人民发声,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鼓励和带领人们争取民主权利的意义。[6]梁晓燕认为,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适用于中国现实情况的教育进化、知识进化的根本方法,行动的教育和创造的教育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7]只有行动才能产生思想,思想进而产生新价值,行动是教育的开始,创造是教育的完成,并且创造根源于生活,我们读书不能读死书,还要读社会和自然的活书。王建平、杨秀平因教育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各种教育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分数决定教育质量的现象,开始思考教育原点的问题,他们认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需要生活,教育为了生活”体现了生活是教育的原点,[8]其中“生活即教育”观点揭示了生活是教育的原型,这为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教学做合一是实现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方法,“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9]107侯怀银和李艳莉研究了“教学做合一”的历史发展、基本内涵和特点,并将其用于中国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法;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其他配套改革;培养学生生活力;正确对待知与行的观点。[10]熊猛从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审视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真人”,“真人”的培养前提是要做到“教学做合一”,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出现了让学生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自然和社会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实践和发展,创造新的教育经验,这就落实了先生的教育理念。[11]杨乃虹从“教学做合一”理论层面上探索分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哲学观,进而从哲学层面理解其教育思想。陶先生主张生活中处处包含教、学、做,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在对教育和生活的关系处理上,她认为陶先生是唯物主义者。[12]而且“做”是要在劳力上劳心,在行动的同时要思考,陶先生把二者的分离称之为“二元论”,因此先生的教育哲学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中国落后的乡村教育,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围绕着乡村教育逐步展开。先生想通过教育来改变乡村落后的状态,并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将中国的乡村教育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马多秀将陶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应用于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培养上,晓庄师范学校招收学生要求必须要有农事的经验,考试内容也跟农村劳作息息相关,而且教育也要和实践紧密结合。他认为在乡村教师培养上应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包括本地学生和本土化的课程,将教育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同时地方院校更应承担起培养乡村教师的责任,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13]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乡村学校是改造农村的中心,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4]239高慧珠,沈小碚认为农村地区教师没有和农村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乡村教师社会改造观对建设新农村发挥着巨大作用,乡村教师应是大众文化的拥护者和传播者,必须具有能力、知识和道德素养。[15]乡村教育培养的教师应该有服务农村的情怀,扎根农村,接近农民,与农民成为朋友,做文化的传播者,这样才能成为改造乡村社会的灵魂。黄友珍在研究了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理论后,结合我国乡村教育薄弱和乡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一元化的现状提出,确立乡村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对乡村给予政策和资源上的倾斜,从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这正是体现了先生乡村教育思想的先导性和时代性。[16]值得注意的是,在乡村教育目标确定上应立足于农村社会和国家现实需要,确立多元培养目标,既不能把城市教育模式完全用于农村,脱离农村实际,也不能局限于面向农村培养人才,要做到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其他行业输送劳动力。
陶行知先生结合中西方文化,立足国情,创建了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而师范教育思想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欧治华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究师范教育课程的思想内涵,提出师范教育课程要以培养有生活力的教师为目标,将专业精神和知识与实践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课程设置上要以生活为中心,并在设置安排上注重系统性和灵活性的统一[17]陈会忠结合陶先生教师教育思想来反思当代教师“生活化”的缺失现象,提出当代教师脱离教育生活实际、缺少教师信念、情感和职业道德,必须提高实践比重,整合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和示范性,使教育“生活化”[18]因此,师范院校必须用“生活化”为主题贯穿教师教育的全过程。“生活教育”理论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和主线,[19]主张教育要适应人民生活前进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民生活和创造能力,反对教育脱离生活实践,这也是“生活即教育”的内涵所在,办活的教育。[20]为了使学校教育不脱离社会实际,先生还主张“社会即学校”。在空间上,教育不能将学生困于学校的高墙内,应扩大教育范围,自然和社会都是教育的场所;在时间上,只要处于社会中就必须学习,学校并不是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我们需树立终身教育意识。陶行知先生一直力行于振兴和发展乡村教育,这来源于他早年间“教育救国”的主张,先生认为乡村教育要发展,教师资源是重中之重。[21]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师范教育的专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表现在师范教育需坚持教育联系生活,创办活的教育;扩大教育范围,不断地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做真人,落实“教学做合一”;关注乡村师范教育,培养骨干教师四个方面。
陶行知先生一直把教育联系生活的理念贯穿整个教育事业,紧抓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学校教育中所教知识本身具有间接性,学生所学知识和经验往往并不是他们的亲身经历,这容易导致教育与生活相脱节。“生活即教育”应然而生的便是“生活即课程”。课程需和生活紧密联系。我国的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大多分为通识教育、专业必修、多元专业选修和集中实践。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本专业基础课程后,在第二学年要开展教育见习,学生可以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今后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方向,在之后的选修环节,选择自己所需课程。并且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多元(2+X)”的选修模块课程体系,专业教育模块包括必修和选修模块;2+X中的2是指语文和数学,这两个课程作为选修中的基础课程;X就是给学生选课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也充分体现了陶先生要求课程要系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即教育分为三部:“死的教育;不死不活的教育;活的教育。”[22]340以青岛大学为例,小学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乡村骨干教师,生源为山东省属公费师范生以及青岛市“3+4”公费师范生,他们毕业后被赋予事业编制、且需要在乡村从教六年。通过四年甚至七年的教育学习,师范生们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乡村教育,同时加深了对乡村教育的认识,拥有为乡村服务的教育情怀。通过师范教育提高学生为振兴乡村教育为奉献的高尚境界,升华学生长期扎根乡村学校的思想,这符合陶先生的“为生活而教育”的思想内涵。
在我国,师范院校大多设有教师教育实验实训中心,专门面向师范教育专业的各类教学实验室,具有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并与中小学合作建设校外教育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活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场所,他把这个原理形象地比喻成把小鸟从笼子里解放出来,放到空中去,这里强调的是整个社会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对象还是教育方法都会比在学校内多得多。要将教育从学校和社会的围墙里解放出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到社会中汲取知识,培养“人中人”。[23]同时,师范教育重视终生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是毕业”,只要活着就要进行学习。[24]无论是从事师范教学的教师还是师范生都需不间断地接受教育,持续地汲取知识。学校会给专业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科研项目、海内外研修、参加学术会议等机会,还有“名师”培训培养活动、利用培训专家资源进行的“名师有约”等特色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支持教师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师范生毕业后需要继续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符合条件的公费师范生可在职攻读与教学业务相关硕士学位,并且优秀的毕业生可纳入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
陶行知先生从事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总结了整套的教育理论并提出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目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前半部分属于教师的职责,后半部分是学生的任务。[25]140“真人观”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最后考试得到的分数是多少,而是能学到真正的本事,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对于师范院校培养“五育并举”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师范院校若“唯分数”论,很可能造成一部分“高分低能者”进入教育领域工作。如何破除“唯分数”的观念呢?一方面要提高师范院校教师的思想意识。高校要重视教学研究活动,激励一线教师开展以学生专业发展为主线的课程改革,[23]注重阶段性评价与小组互评。另一方面,需要多元化的评价师范专业学生的表现。这正如陶先生所说的“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如学生朗诵比赛、“三字一话”比赛、“模拟教学”比赛等评价正与教师基本功息息相关。以比赛形式筛选出基本功扎实的学生,院系可以优先推荐其到中小学见习。正如陶行知先生最初是在南京晓庄学院试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旨在培养优秀的乡村教师。他把传统师范教育中存在的现象比喻成“早上做饭,到了晚上再热饭宴请客人”,而师范院校应把理论知识和教育实习放在一起煮。当前,我国的师范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集中实践一般分为2到4周的教育见习、16到18周的教育实习,并且实行双导师制。
创办乡村师范教育,不仅能促进教育发展,而且可以带动乡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师范教育要为农村培养教师,活的乡村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26]299发展乡村师范教育最好是在乡村建设师范学校,这有利于来自乡村的学生直接报考师范学校,而且也便于毕业后留在乡村继续将教育事业延续下去。国家应制定鼓励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学校的政策,为师范教育多吸引生源,特别是对乡村学生的优惠政策。而地方师范院校肩负着当地乡村教师培养的责任,应积极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也可以与当地师范专科学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满足当地师资需求,把师范生培养成真正适合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教师之后,如何把教师留下来也是乡村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首要是培养教师的乡土情怀,即教师对乡村发展的重视,对农民的挂念,对农村孩子的关爱等,这些情感转变为他们对乡村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7]与城镇教师相比,乡村教师面临教授学生的数量较多、工作量较大等情况,因此要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从提高其工资待遇、完善聘任制定、按时组织乡村教师学习进修等方面予以保障。
师范教育在提升国家和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探索,理解其真正价值并贯穿于当代师范生培养的各方面,对于提升师范教育质量具有实践意义。
师范教育应该作为独立的体系存在,不能将师范院校简单的归到综合性大学。陶行知先生认为,师范生除了学习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信仰教育事业,了解学生能力需要,在修养上不愧为人师等方面的特有素质,他倾向于师范院校应该保持学校独立之精神。[28]因此,师范院校应保持自身独有的特性,不能成为综合性学校的一部分,避免受到综合性学校内其他学科的束缚。陶先生主张“广义师范教育”,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特有的师范教育体制。“广义师范教育”包括确立面向大教育的师范教育办学方向(大教育即全民教育和终生教育);全方位的师范教育功能;多元化的师范教育结构三方面内容,先生倡导立体交叉、纵横沟通、灵活多样、正规化和机动性相结合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29]从这方面思想中可以看出师范生的培养应是一体化的过程,不应该将职前和职后分离,建立一体化、多层次的师范教育培养体系,需要对师范生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全程设计,使其职前和职后的教学体系与课程内容纵向联系,横向沟通,实现有效衔接。
陶先生提出,教育界需要什么人才,就须造就什么人才。[30]377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这里的人才就是教师,现在大多数师范教育所注重的也是教师的培养。但陶先生所提及的人才除教师外还包括教育行政人员及学校职员。师范教育也要培养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专门人才,他们虽然不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在学校各项事务的正常运转和师范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师范教育应以培养能胜任多门课程教学任务,能从事教育研究工作,能承担教育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同时,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设立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应设立《学校管理》、《公共管理学》等相关课程,为以后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学生打好基础。师范学校有继续培养的重任,应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开展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讲座和研讨会或提供校外进修学习机会,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知识素养,并且结合理论知识开展相关领域的培训,增强其管理技能和教学科研能力。一些师范院校忽视毕业生的继续培养,将学生毕业作为培养终点,将学生就业作为联络的结点。当代师范教育应承担起对毕业师范生继续培养的责任,通过巡回指导、举办讲座、调查、毕业生返校等活动增强他们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意识。
“教学做合一”的哲学思想是行知行,陶先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做”的重要性。[31]342一是当代师范教育要坚持教育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设立并创新实践课程,以增强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技能训练的成效。实践体系应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课程实践包含技能类的课程,激发学生实践积极性,学生还需进行情境性模拟教学,课后反思并总结汇报。专业实践体现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身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综合实践包括教师技能比赛、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等。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与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反思和创造的习惯。同时课程内容需紧跟时代步伐,能反映科学发展新成果,建立课程内容更新机制。二是师范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区域内小学的合作,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增加教育见习实习次数,延长时间,让学生有足够机会体验不同学校的教学环境,学习前辈教师的教学技能。院校之间还可以跨校联合培养人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发挥不同高校的优势。三是推进乡村远程教育,运用网络教学模式,使乡村小学也能享受优质资源,让乡村教师多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何谓“小先生”?陶行知先生解释道,生是生活,先过那一种生活的是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是后生,先生的工作是教人过生活。前一代人的教育机会被剥夺,到了这一代,小孩子赶到他们前面,先过了这种生活,指导前辈或同辈人生活,这就是小先生。[32]246换言之,小先生是以知识掌握的先后为标准,当时的小先生有着普及教育的使命,而在如今的师范教育实践中,“小先生制”又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本着“即知即传”的原则,让学习好的学生带领学习差的学生,技能强的学生教导技能弱的学生。在日常技能训练中,它给同学们提供了互相帮助与交流的平台。除了教学技能外,师范生还应掌握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技能,“小先生制”同样给学生们提供了锻炼实践的机会。[33]它不仅让师范生学会运用知识,还让其学会分享。陶先生认为,学做教师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师,二是访友,要想做好的教师,最好是和好的教师做朋友,艺友制师范教育就是“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34]129师范生的艺友可以是同学、教师和家长。艺友间是平等相待、坦诚相见,以朋友之道相处与交往过程中共学、共教,从而实现共同进步。[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