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岩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2018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要“完善建设标准,强化教育培养,深化改革创新,严格监督问责,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着力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并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高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选拔方式全覆盖”。
所谓“双带头人”,是指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意见》要求,“‘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既要政治强,具备过硬思想政治素质,又要业务精,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力业绩突出,一般从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优秀党员教师中选任。”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体现了在制度层面上的优良设计,但在工作的具体落实中,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目前的培养困境主要是因为两种倾向:要么重学术而轻党建;要么重党建而轻学术。这里的“轻“,有两种解读:
党建和学术一直都是高校两项相对并行独立的工作。教师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普通教师兼任,作为普通教师,其岗位竞聘、职位提升、薪酬奖金等的评聘依据,往往是和教师的教科研综合实力相挂钩,而不是其党建成果。因此,高校教师普遍把中心工作放在教学和科研上,而把支部工作作为自己的一项“副业”,忙于应付,得过且过。这是第一种倾向:重学术而轻党建。另一方面,部分专业党支部书记则全身心投入党建工作,而不太重视教学和科研。专业党建工作者的岗位考评、职务晋升,更看重其党建工作的成绩和能力,而对教学和科研成果没有硬性的要求。做好本职的党建工作,即使没有过多的教学科研成果,同样有着令人满意的上升空间,因此,就出现了第二种倾向:重党建而轻学术。所以,思想认识不够,是“轻“的第一层涵义的解读。
“轻”的第二层涵义解读是精力投入不足。即使有的同志清醒地认识到了党建和学术并行的重要性,但党建和学术工作都是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做好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使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处理党务工作时力不从心,没有时间关注和钻研党建工作,表现为“重学术而轻党建”;而专业的党支部书记则更愿意或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抓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工作,而无暇或无力关注教学和科研工作,从而在客观上出现了第二种倾向:重党建而轻学术。
而这两种不利的倾向,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书记的人才储备:一方面,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并不热衷于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另一方面,专业从事党建工作的党支部书记,长期不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线,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缺乏热情,甚至力不从心。这两种倾向,使“双带头人”后备人才的储备日益匮乏。
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的具体实现路径上,针对上述两种不同的倾向,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政治意识和教科研水平。其一,“重学术而轻党建”类型的党支部书记,其教学和学术科研能力突出,符合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中的对教学和科研学术的基本要求,但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够、热情不高、能力不强,对于这类教师党支部书记,要着眼于“培养”:提高其思想认识,加强其学习实践,强化其能力培养,“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辅导、实践锻炼、岗位挂职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其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党务工作能力。”其二,“重党建而轻学术”类型的党支部书记,是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符合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中的党建带头人的要求,但教学科研能力较弱,这种情况,要首先着眼于“选拔”,要在这些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中,遴选出教学水平和科研学术水平较高的人,充实到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队伍中去。同时,也要引导教学科研水平较弱的党支部书记,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于符合党建带头人要求、具备学术带头人基础和潜力的党支部书记,要在课堂教学、科研立项、组建团队、海外研修等方面创造条件,帮助其拓展学术发展通道、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
教育部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高校党委担负主体责任,院(系)党组织担负直接责任,校、院(系)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要纳入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测评考核,作为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的这一要求提供了以下的两点信息:其一,高校党委应该做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的制度设计工作,拿出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明确标准,加强考评,把党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纳入到教师晋级的标准,切实减轻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压力和后顾之忧;其二,院(系)党组织要担负直接的责任,认真落实校党委的相关要求,能够从课务安排、教学科研工作量、党务工作的工作量等方面入手,让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切身地体会到来自于学院和组织的关怀,从而调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在教学科研和党务工作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正常健康发展,需要从“学术”和“党建”两个方面来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这也是“双带头人”工程建设的初衷。
“要健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拔机制,必须要深入理解‘学术带头人’的内涵和外延,要通过良性竞争、师生选举、业务考察等方式,对全校教师党员进行一次摸底调查。”[1]把教学教研能力强、同时又对党务工作有一定热情的青年教师作为后备军,建立个人档案,加强教育培训,培育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主力军:其一,强化从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学科带头等群体中选任支部书记,打破专业、年龄、资历等限制,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其二,从热心于党务工作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中进行选拔,辅之以一定的党务工作和学术科研工作的培训。这两种选拔途径,能够实现对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最佳遴选。
教育培训是强化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能力的重要举措。学校各级党委组织,要本着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综合能力这一根本目的,努力为“双带头人”的培育工作创造条件:有些教师党支部书记,学术能力较强而党务能力有限,则要着力加强党务知识培训,安排有经验的党务工作者帮扶指导,对具体的党务工作交流研讨,在实践中切实提升其党务工作能力;也有一部分教师党支部书记,具有较强的党务工作能力,但教学和学术科研工作有缺,对于这种类型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学校则应该在教学科研方面重点帮扶,把其作为优秀科研教学团队的一员,在教学科研名师的指导下,调动其教学科研兴趣,提升其课堂教学水平,激发其科研学术潜力,畅通其教学科研通道,实现其党务和业务的联动提升。
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兼顾教学科研与党务工作。这种默默而辛勤的付出,需要得到组织的关注与认同。因此,高校领导要建立相应的激励与保障机制,“让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务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激发其工作热情与欲望,始终保持高涨的工作激情。要尊重教师党支部的地位,提高他们的话语权、知情权。还要时刻认真倾听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心理想法与观点,鼓励其在重要会议上积极发言,提出建议。”[2]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应该在工作上给予关怀,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情感上给予关注,要使教师党支部书记对工作的付出,让上级党组织看见,让支部其他成员看见,让基层群众看见,并能认同其在工作中的努力与付出。另一方面,要发挥考核作用。考核评价既可以衡量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综合能力,也可以通过考核结果的正确使用,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考核过程要明确工作职责,细化职责目标,力求使考核指标可操作、可量化、可评分,使考评工作有令人信服的客观依据。要把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考核结果作为其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从而使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党建工作中的辛勤付出,能够得到普遍的肯定与制度的认同。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学校党委的重视与支持、选拔培育机制的健全与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的使用与刺激、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有利于把高校教师党支部真正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