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萍, 罗惠媛, 胡兰英
(1.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2.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1)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我国医护人才总量、结构都还不适应健康中国建设需要,此次新冠疫情更加显现出公共卫生、重症救治和护理等方面人才不足。他指出,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在医护人才培养的某些薄弱环节上,加大补短板力度。要高度重视护理人才培养,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增强一线护理力量。就目前临床护理人员的配置与工作实践来看,实习期间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影响他们入职后能否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研究表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1]。
随着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深化,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数量、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及医院的管理质量。国内外人才培养的实践证明,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综合职业能力对其今后的工作适应及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做好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工作适应能力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及临床适应性,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临床路径管理方式。
临床路径是医疗行业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是由临床医生、护士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合作为患者制定的标准化诊疗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护理服务。临床路径管理遵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来接受治疗,并依据治疗结果来分析评估及总结差异,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临床护理路径是护士把护理工作单独列出图表,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评估、住院中的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标准流程。临床护理路径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照时间性和顺序性向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医疗照护,明确了护理人员的职责,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工作模式,在护理人才的培养活动中引入临床路径思维,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将临床路径引入到学生的实习管理之中,以提高其职业技能和临床综合素质,培养护理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学习理念,激发其学习效能。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扬州市某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80人,男生20人。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学生的年龄为19~22岁,平均(20.6±0.4)岁;实验组学生的年龄为18~23岁,平均年龄为(20.3±0.5)岁。对比两组学生的年龄、既往学习成绩、教学内容等,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在展开临床路径管理前,学校老师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度问卷》《护理学生医院护理工作流程熟悉度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等量表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其在专业认同度、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护理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了解影响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根据学校和医院既定的教学方案与实习计划,开展常规教学实践活动;实验组学生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将临床路径引入到学生的实习管理之中。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即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调查的结果,学校和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团队老师共同制定以临床路径管理理念为基础的干预方案。
1.实习前强化训练
在护理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由校内专业老师和临床教师共同组成的临床路径管理团队进行深入的行业调研,在课程开发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工作任务,围绕护士执业能力,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素质,研究制定强化训练内容和标准。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团队研讨,确定以临床典型案例为载体来设计“教学做”活动,通过校内“仿真医院”和本地校外实践基地,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案例引导、学生角色扮演、医院床边教学等方法,按照临床路径实施为期两周的强化训练,以临床护士的要求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达到“教学做评一体化”的预期目标。
2.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临床路径管理团队根据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安排,采取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设计临床带教计划课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机会。根据科室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常见疾病的护理流程,结合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理念,将护理实习大致分为前期、中期、中后期、后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1~3个月,遵循“由浅层向深层”“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路,循序渐进。并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设计情景模拟、问题式教学方案或者实践练习等内容,以丰富临床带教方式;针对高职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演绎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的特点,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学生能力的培养依照一定的层次递进来安排。对临床路径管理实习小组,临床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的训练步骤与方式如下:早期为教师讲演→学生模仿训练,中期为学生模仿训练→仿真训练,中后期为仿真训练→临床真人训练,后期为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学生单独完成实训。实训的内容安排包括基础→专业、简单→复杂、单一→综合、模拟→真实、虚拟→现实、一般操作→精准操作、按流程操作→评判性思维操作→应急救护,最终达到操作的自然化。
3.实习管理
由学校专业老师和医院相应科室具有一定护理经验的带教老师组成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根据临床路径管理流程,负责进行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临床带教与实践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并在管理的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对带教老师、带教工作的反馈情况,了解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些看法或者其选择护理专业的初衷等,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在实习期间,按照既定的路径式管理方案,每周由临床教学组负责人对各位学生的实习内容、实习情况做一个大概的讲评,并指出学生实习和带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每月由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临床教学组负责人和学校带教负责老师线上进行沟通交流,反馈实习情况,然后由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根据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商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考核指标
本次研究选取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能力考核结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
一是职业技能考核。在实习结束前,由临床带教老师根据实习教学的内容设计临床技能考核题目(考核多项常用护理技能);测试阶段,由带教老师筛选符合测试题目要求的一名患者,在征得患者的同意后,开始测试;测试结束后,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以及患者的反馈情况,对其职业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总评。
技能考核内容分为基本技能:如铺床、注射、吸氧、口腔护理、导尿、灌肠、护理病历的书写、患者的健康教育等,以及专科与急救技能:如输液泵、心电监护仪的使用、CRP、心肌梗死、DKA、消化道出血、复合外伤的抢救等两个部分。按照学生的得分情况,将其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不合格三类:得分超过总分的80%,即为优秀,低于总分的60%,即为不合格,其余考核成绩视作良好。
二是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在研究最后阶段,由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成员参考相关文献资料[2-3],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逐项评价,结束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等做一综合性评价。综合素质能力考核的内容有:学生的沟通能力、观察病情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四个部分,每部分总分25分,得分越高,则说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越强,临床适应能力越好。
基本技能(总分10分)得分:实验组为(8.95±0.72)分,对照组为(7.10±0.94)分。专科及急救技能(总分30分)得分:实验组为(26.89±0.83)分,对照组为(24.73±0.77)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个考核等级的分布情况见表1。上述统计结果提示,实验组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学生的职业技能对比 单位:%
综合素质能力(总分25分)得分:实验组为(23.94±1.47)分,对照组为(19.89±1.83)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个考核结果的分布情况见表2。上述统计结果提示,实验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考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比
护理学生毕业后能否尽快适应临床工作,一直是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的关注焦点。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有效的教学及管理策略,促进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掌握相应的护理专业技能,具备一名临床护士应当拥有的综合素质,成为当下护理人才培养面临的一项重任[4-6]。本研究围绕提升护理专业实习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展开研究,目的是缩短护生的临床适应时间,尽快适应快节奏的临床护理工作,以探讨临床路径管理的实际价值。
护理专业学生要适应快节奏的临床护理工作,除了要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外,更要有扎实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精神、有效的沟通能力、沉稳果断的心理素质。临床实习传统的方法是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先由老师边做边讲,然后由学生自己做,老师讲评,纠正错误,逐渐过渡到单独顶班,一般要一年或更长时间。为了加快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适应时间,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探讨了临床路径管理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综合强化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训的方法。
在护理人才的培养活动中引入临床路径思维,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切实掌握路径式管理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在制定实践方案前,该研究项目的工作人员对扬州地区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就调查情况来看,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护理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7],这对学生就业综合素质能力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在综合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之上,针对护理学生在实习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管理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能力。本次研究的结果发现,对实习护士采取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及临床适应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综上所述,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活动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提升实习护士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临床工作适应能力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