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静, 邓 峰, 郑 群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随着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显著。《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亟待提升”“推动职业院校增加信息技术在基础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地域文化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扬州是文化重镇,拥有极为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扬州地域文化是指扬州人民在几千年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地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地域文化课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挖掘、提炼地域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家风文化和民族气节等宝贵元素为要义,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的陶冶和培育,契合以培养职业人格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新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90后为代表的互联网原住民们对地域文化的接受度不尽如人意,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地域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传播、共享方面的显著优势来构建新型的地域文化课程模式,值得高职院校深入探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在扬高职生对扬州地域文化的传承情况,课题组成员向扬州高职院校在校生发放了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75份,回收率为95%,通过整理、分析问卷来综合掌握地域文化在高职生中的传播程度,认真审视其在被接纳过程中遇到的阻滞。
调查数据显示,73.5%的学生入学后想要进一步接受地域文化教育,17.1%的学生对地域文化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渴望全方位、多维度地了解与审视。他们会向学长、老师请教独具特色的老城区分布,利用周末时间去探寻古宅、古建筑,感受街巷人情,体验民间风俗。
遗憾的是,对地域文化非常了解的学生只占比2.8%,大部分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存在盲点和误区:其一是本地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零碎而肤浅,反映出早期地域文化教育的缺失;其二是外地学生体悟地方文化的渠道狭窄,易使其产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质疑。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亟需对学生开展系统、全面的地域文化教育,完善其文化结构,纠正其认知偏差。
在诸多的地域文化标签中,园林景观和风味美食学生最为了解,然而近九成的学生,知道的地方名人不超过3位,对学术流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也相对偏少。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仍然偏重于休闲娱乐,而对更能体现城市历史厚重感和文化积淀的代表性元素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因此更需要学校教育的引导和讲授,使其能在年轻学子心中落地生根。
“民间艺术是在社会中、下层民众中广泛流行的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艺术创造活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广大民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调研发现学生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兴趣颇浓,想要主动了解,希望参与其中,获得更为真切的体验感。所以传承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让年轻学子去体验、感知,让民间艺术、地方风俗在他们的心中、手上活起来,让他们更乐意对外推介、传播地域文化。
虽然地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但和在新媒体的浸润下长大的年轻学子间仍存在较深的隔阂,传承上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学校在相应的文化教育中不及时加以启迪和引导,那么优秀的文化源流可能会陷入被割断的危险境地。高职院校应针对当下的困窘局面探索相应的提升途径。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引领下,许多高职院校已然意识到地域文化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显得力不能逮。教材的编写、师资的配备和授课的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亟待突破的瓶颈,只有拿出破旧立新的勇气,博采众长,才能卓有成效地打通地域文化传承的任督二脉。
1.重建校本教材编写体例,配套电子教案
“地域文化融入校本教材不仅有助于学生基于真实的地域事物做出客观评价,提升社会参与能力,化解各种困惑,正向影响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还有助于学生在与此相关的课程内,明确自己及所接触文化的存在状况和未来走向,提升对地域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在内心播撒下文化传承的种子”[2],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在《大学语文》教材中设置了地域文化板块,且基本沿袭从文化概述、历史发展、学术演变等方面切入进行编排的传统思路。以我校的校本教材为例,地域文化板块包含的教学内容分为“地域文化概述”“地理概况”“历史发展”“学术思想”“宗教信仰”“传统建筑”“美食文化”“传统工艺”等部分,内容丰富、广博,但略觉零散且有所交叠重复,知识呈现略显呆板,可尝试重新整合相关内容,拟定更为贴切、醒目、生动的章节标题,并遴选一些诗词、图片、民间故事等进入教材,以此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如可在园林建筑章节中补充古代诗人流连此处时创作的名篇佳句,这些诗词言语洗练、朗朗上口,使生冷枯燥的专业介绍变得丰富生动起来,让学生有一个更为直观、形象的感觉,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实地探寻的愿望。
此外,因囿于传统教材的文字篇幅,很多具象、生动的文化资源,比如历史掌故、地方趣谈、节日风俗、戏曲技艺、家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无法得到充分展示,可借助电子教案弥补这一缺憾。编写者可将相关内容转化为二维码的形式补充进教材,方便学生课后观赏、揣摩,拓展其对地域文化的认知。
2.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搭建校内在线地域文化课程互动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是教学内涵的更新,是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改革和变化”[3]。与学习人群庞大的MOOC不同,超星泛雅平台上搭建的在线课程的受众规模是一种面向校内特定班级学生的小型限制性在线课程,它的突出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实施活跃、频繁、高效的师生互动与交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更为个性化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完成率更高。地域文化课可借力平台,任课教师可选择性地运用平台自带的各种功能对课程重新进行设计。
以传统建筑何园这一章节为例,任课教师可按照课前导学——课中讨论——课后互评的教学思路来重建教学过程。首先在教学平台对学生发布课前任务,让学生观看上传何园风光短片视频、相关何园的知识链接,推送何园园方制作的公众号,了解何园的历史和动态信息,分享网友关于何园的微博,浏览美图照片,以期对何园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在具体讲授这一环节中,任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现场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通过超星教学平台发放预先设置好的抢答问题。对于抢答成功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及时回顾教师所做的讲解,使其达到知识目标。
课后可布置电子相册、时光手账等新型的网络作业,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美图缤纷的电子相册让学生再次徜徉于何园的妙境之中,时光手帐则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学生在游览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得,进而实现情感目标。教师通过合理运用平台活动,增进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地域文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切实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3.打造智慧博物馆,增强文化实践课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挖掘馆藏资源的文化内涵,盘活博物馆中的文物资源是众多博物馆探索的方向。当前,高职院校的文化实践课大都采用参观博物馆的形式,然而地方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流于程式化,背稿痕迹严重,对馆藏文化并不能做到透彻了解,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甚少,这就使得参观如同走马观花,学生并不能深切体验博物的魅力。
博物馆可引入数字化技术,让展品动起来,让观展者可以360°观赏文物;编写游戏程序,让参观者亲自动手体验文物的虚拟制作过程;开通APP、微信公众号,适时推送观展小贴士、文物小故事;还可以尝试投放一些在校学生制作的微视频、微电影,将他们的专业知识糅合进地域文化的推介中,使其通过拍摄制作的过程来充分体验地域文化。
当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多以休闲、娱乐为主,文化方面的社团建设较为薄弱,主管学生社团的校团委等部门可尝试与地方文化团体对接,设立以剪纸、戏曲、琴艺、盆景等为核心内容的社团,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感知民间技艺,并着力挖掘网络平台的潜力,畅通学生表达途径。如可在社团公众号里即时推送他们的文字、图片、微视频,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调动其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的积极性。
“高校大学生文化志愿者指的是自身具有一定程度文化艺术才能,自愿牺牲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不断地提供给社会和他人文化服务的大学生”[4],高职院校中活跃着一批文化志愿者,他们中有各大景区的解说员,有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还有WCCO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的外事接待志愿者,在这些对外活动中,他们与游客、外宾积极交流地域文化,既开阔了眼界又提升了人文素养。不过,也有一些同学虽有服务意识和热情,但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对扬州的城市特色、风俗人情、园林造诣等一知半解,在面对国内游客、外国友人的提问时显得捉襟见肘,难以胜任接待工作。针对这一现象,相关学院可重点开展一些有关地域文化素养的前期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水准。
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传承是需要凝聚多种力量一起协作的长期工程,地方高职校应充分利用公众媒体的宣传教化作用,重视将传统的地域文化和现代的新型传播方式相结合,积极营造良好的媒体文化氛围。
一是利用“互联网+文化”共享平台。“‘互联网+文化’不仅仅是将文化资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它更代表了一种革命性的文化推送和反馈机制”[5]。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地域文化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QQ空间、抖音等方式来传播。很多学生都喜欢关注自己喜爱明星的微博,当下很多明星也积极投身于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播中,可通过他们让更多年轻人去关注了解地域文化;而网络直播已逐渐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扩音器,各地文化广电新闻行业也正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文化”的新模式,促进跨界资源的整合。
二是建设城市书房的地方文化资源数据库。扬州的城市书房闻名全国,它不仅承载着扬州的历史文化,也展现了今日扬州的发展风采,格调别致的阅读环境吸引了众多学子流连其中。美中不足的是其地域文化数据库资源的建设还有待完善,可从宏观历史、哲学名著、文化名人等方面遴选相关书籍,专列出介绍地域文化的电子书区,并提供资源下载,为学生提供一种阅读了解地域文化的新途径。
三是开拓文化传媒。近两年,被冠以“清流综艺”的文化类节目让人应接不暇。从《见字如面》《朗读者》到《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再到如今的《一本好书》,这些旨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让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上台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颇受青年学子的追捧。访谈中,很多学生也希望能通过电视节目来了解普及地域文化,一方面广电部门要将拍摄的精品系列片向高校推送,如将获得社教作品二等奖的《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观看这些节目;另一方面要汲取其他电视台的经验,挖掘扬州地域文化中的独具特色的元素,打造一批制作精良、感染力强的电视节目。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的文明表现,“对故乡土地的主人翁感是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情感”[6],高职院校要与地方政府协作,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阵地进一步发掘地域文化资源,深化人文交流互鉴,传递城市人文精神,只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认同和传承地域文化,才能使其更好地构建国家、民族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