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天津 30038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指明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仍然面临着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欠佳的双重问题。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师待遇的措施,旨在解决农村教师的来源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我国上千万的师范生中,有部分在从教几年内就选择了转行或辞职,教师流失的现象较为显著,而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格外严重。研究表明,在2010-2013年间,我国农村教师的数量从472.95万降为330.45万,流失率高达30%,这其中不乏许多刚入职不久的新教师。[2]而要想改变农村教师高流失率的问题,仅仅提高教师的待遇是不够的,还应该从农村教师的源头,即师范生的培养开始,形成他们扎根农村和奉献农村教育的情怀。
《现代汉语词典》将“情怀”释义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3]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类对资源的占有和使用超过以往的任何历史时期;同时,人们也更加热切地追求精神境界,越来越讲究“情怀”。[4]家国情怀、人文情怀、民生情怀、职业情怀、宗教情怀、文化情怀、乡土情怀等议题不但频现于时政报刊,而且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有学者指出,乡土情怀对于农村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表征了“农村教师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关切、对农民生存状况的担忧、对乡村孩子处境的关注等”。[5]而作为未来农村教师储备力量的师范生,能否尽早形成稳固的乡土情怀是影响其扎根乡土、投身农村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我国长期以来发展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资源、环境、收入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不均衡情况,导致了农村人口的乡土逃离现象。人口减少、乡村凋敝和去乡村化也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边缘化和乡土文化断裂。同时,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课程都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结果,重视标准化和统一性,但对不同农村地区的教育特殊情况关注不够:这些学校对于乡村传统文化大多采取漠视的态度,教师与学生没有形成关心乡村社会发展的态度,以及对乡土文化的深度认同。他们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引发的种种问题迷茫困惑,对于乡村和自身缺乏客观认识,厌学和厌教问题严重,导致乡村教育缺少应有的发展动力与活力。所以,有学者认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
研究表明,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是造成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进一步发展乡村教育,就必须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保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工作。[7]为此,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使教师能够安居乐业。尽管如此,农村教师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一项关于乡村教育的调查显示,只有50.7%的学校在近几年引入了新教师,甚至有一所学校自1998年来从未有过新任教师的到来。[8]由于缺乏编制、校际差异、发展瓶颈和幸福度低等因素,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9]整体水平低于城市。[10]这一现象也导致了一些乡村教师在从教几年后便产生了离开农村调往城市的想法,有的干脆直接辞职回到城市。学术界将该现象归因为教师缺乏发展动力、“离农思想”与“差序格局”的影响。[11]
如何让未来的乡村教师心甘情愿地扎根农村、献身乡村教育?这需要从教师培养的源头即师范生教育出发,进行思想引领和情感培育。其中加强乡土情怀教育,是提高师范生职业认同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回顾中外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无论是卢梭、裴斯泰洛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名家,还是李吉林、窦桂梅、吴正宪等当代教学名师,都强调教育情怀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教育情怀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一种人文情怀,体现的是教师对于自身、学生以及社会的情感态度和胸怀。具体而言,应该包括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密切关注、对教育教学的敬业热情、对社会进步的无私奉献等等。[12]而作为未来教师的重要储备和来源,师范生能否具有这样的教育情怀,就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近些年我国对乡村教育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正在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教育环境,如果说这没有引发他们的教育情怀,也不是客观事实。因为乡村学校也出现了大批热爱教育的教师,他们默默奉献,坚守乡村学校,维护着乡村社会文化的烛光。除了人们经常谈起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以外,他们身上还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情怀。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诸如支月英、朱敏才那样,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忘我舍身的乡村教师,除了培养教育情怀外,还需要保留并发展他们的乡土情怀。对将来有可能进入乡村任教的师范生而言,情怀正是他们日后奉献乡村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不少师范生在成为农村教师后,由于无法适应乡村生活、社会关系和当地文化,而最终选择离开。他们对乡村风土人情、自然景物、历史地理和社会人物等了解甚少,对乡村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关注不够,从而对乡土社会无法产生亲切感和无限“临近”意识。
因此,对师范生进行乡土情怀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师范生提前融入乡村文化。具体而言,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促进对乡土文化的意识和认同。通过教育,师范生能更好地了解乡村礼治秩序、差序格局、无为政治等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表现和变迁,发现、理解并认同乡村合理的文化习俗与艺术。其二,加强对乡村教育价值的理解和坚守。师范生通过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的现状,理解教师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会更愿意投身乡村教育。其三,培养植根乡村教育的韧性。师范生逐步坚定信念,能以从容的心态面对乡村教育中的艰难和困境,长期服务于乡村教育和乡村儿童发展。通过乡土情怀教育,师范生能够明确,他们并不是完全按照工业社会标准来改变乡村文化,而是基于现代生活提升乡村教育内涵,由“边界冲突”转向“边缘互动”,主动“浸润”乡土习性,与乡村一起成长。当师范生能够形成这样的乡土情怀时,便能更好地为乡村教育发展奉献。[13]
在物质主义和犬儒主义泛滥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一个以文化、语言、社会关系为中介,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共通而得以建构的生活世界,它因我们的主观体验而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人,使我们全身心地融入民众中以实现普适关怀。融入,使我们找到丰富的精神家园。[14]
对于将来到乡村任教的师范生,有了与乡村同在的意志,才能真正成为乡村热土上生理的、心理的和伦理的存在,他们的存在感不是外在的和给定的,而是孟子说的“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因为有了乡土情怀,他们能通过“经验+反思”得以成长,必然会对学生的前途有着深切的关怀,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有着热忱的责任,力求为乡村的美好未来竭尽所能。因乡村而来,与乡村同在,同乡村共美,乡村教师也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师范生的乡土情怀是促进其身份认同、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该如何培养师范生的乡土情怀呢?本研究在此提出以下具体路径。
首先,师范院校在招生时,应在一定程度上向乡村倾斜,扩大招收农家子女的数量。这些学生生于乡村、长于乡村,深受乡土文化和乡村社会风土人情的影响,心系乡村的发展,成为教师后更愿意回归乡村,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奉献力量。其次,要继续完善“公费师范生”的选拔机制,特别培养一批愿意扎根乡村的未来优秀教师,长期服务乡村教育。
人文情怀、爱国情怀和乡土情怀在教育内容和指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6]因此,借助思政课、主题教育、文艺活动等,高校可以强化思想引领在乡土情怀培养上的主导作用。第一,在大学课堂中融入情怀教育,让学生了解情怀之“所是”。如山东大学(威海)就结合院校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课体系,通过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中融入乡土元素,使学生在调研乡村、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爱国情怀。第二,举办相关主题讲座、座谈等,定期邀请乡村教育研究者、优秀的乡村教师走进校园,让学生感受乡村教育和教师之“所为”。第三、举办具有乡土元素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乡土文学读书会、“最美乡村教师”征文、乡村支教经验介绍等,让学生享受乡村教育之“所乐”。如西南大学通过打造实践平台,组织学生赴乡村中小学开展“顶岗支教”,与留守儿童手拉手、共成长,结成联谊对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升华了“教师梦”。
在师范院校的日常教育中,应在课程与教材两方面融入乡土情怀教育。在课程方面,除了现有的知识内容外,学校还应开设乡村教育史和乡村教育社会学等方面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境况。为培养未来乡村教师,学校有必要开设乡村儿童心理学和乡村文化学,使师范生了解乡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心理成长和文化浸润相得益彰,从而最终构建“学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恋乡情怀”的师范生课程体系。在教材方面,在保持普遍知识的同时,要适当增加具有乡村特征的主题和事物,避免教材的过度城市化。[17]同时也可以像一些乡村教师那样,适当融入一些方言素材,以及具有乡土气息的教具,让师范生深切感受到乡土文化,以防止师范生与乡村生活的区隔、与乡村话语系统的冲突和对乡村生活的抵触。
高校应完善培养方案,增加实习时间,使学生理论学习和下校实践均衡协调。当前,在师范生的培养体系中,理论学习的课时量明显多于下校实践的时间,使得部分师范生进入乡村教师岗位后,缺乏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和对乡村教育的认知,从而产生一定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在寒暑假时间,高校可以组织更多的支教活动,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师范生就有更多机会走进乡村,体会乡村教育和乡村子弟的真实情况,帮助师范生更好地理解乡土社会。如南京晓庄学院在每年暑期都会组织师范生前往乡村支教和调研,在此过程中感受乡村教育最真实的一面。同时,通过带队教师的指导,以及乡村一线教师的点拨,也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这对师范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为培养合格的乡村教师,应该鼓励师范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乡村教育研究,形成关于乡村教育与社会发展、个体发展、培养目的、课程、教学、德育、师生关系、学校管理等多方面关系的综合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培养他们知行合一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对乡村教育的认知是形成乡土情怀的基础和前提,乡土情怀又可以转化为对乡村教育新认知的动力。如长江师范学院积极组织学生下乡调研,参与乡村产业转型、文化振兴、绿色发展等项目,仅2018年一年,就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1项、市级项目80项,发表论文作品438篇,授权专利83项。正是在这一系列创新创业项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加深了对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认识,增进了对乡村的情感。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实现乡村的振兴,而乡村振兴的根本又在于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问题,政府担当和政策支持固然重要,但促使乡村教师厚植乡土情怀,扎根农村和乐于奉献是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思路。乡村教师乡土情怀的培养宜从师范生开始。高校应在选拔生源、思想引领、完善课程和教材、实习和支教体验、乡村教育研究等方面予以重视,才能培养出积极适应乡村社会、重建乡村生活、扎根乡村教育的“薪火相传者”。当然,发展乡村教育和实现乡村振兴仅靠培养师范生的乡土情怀是不够的,这需要国家、社会和高校通力合作,做到资源和情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未来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才能转化为他们从内心里发出的热情,真正成为他们坚守奉献的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