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据统计,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5年增加45,138人,增长比例为11.35%(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1]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交流,留学生群体不同于其他移民和旅居者群体,他们基于学术目的来华留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承受着文化适应的压力,还承受着学习适应的压力,虽然他们的文化身份很短暂,但在跨文化转型过程中会发生变化。[2]作为独特的跨文化群体,他们在中国留学期间会面临很多适应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交往适应。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来华留学生被统一安排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生活区域,集中安排在相同的班级里面学习,大部分学校没有积极创设中国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的交流的平台,这些安排导致来华留学生终其留学生涯,没有实质性接触中国的“人”,很少能与中国人产生有效交流,这样的留学,深度是不够的。留学生人际交往体系的构建对其接触和深入了解中国将产生重要作用,留学生们应如何构建自身的人际交往体系,让自己与中国人有更多的实质性接触呢?因此,我们通过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在深度访谈四位留学生的基础上,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扎根编码,分析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的交往现状,透视现存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在华学习、生活,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双方共同进步。
为将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推向深入,笔者从人际交往理论研究、跨文化交往理论研究和留学生群体交往适应研究三个方面对已有的观点进行了递进式地梳理。
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通常将其定义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取向。哈贝马斯将人的行为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交往行为是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社会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最重要的途径是在建立共同价值规范和充分论证基础上平等对话。[3]美国人际关系学者斯蒂夫·达克、[4]莉莲·罗宾[5]和露丝艾伦·约瑟森[6][7]等人对人类各种人际关系的研究表明,个人生活中所拥有的重要人际关系对个人的自我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的他人是个体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的重要参照系,个体生命意义与他们紧密相连,通过与他们的认同而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过程。一旦个体脱离自己植根的关系网络,就会失去生命的重要根基,而失去这一根基,个体便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排斥的感觉。[8]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际关系是根植于自己熟悉的文化当中的,人们置身于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和人际网络当中,无形中享受着这种熟悉的环境所提供的安全感。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摆脱自己熟悉的文化而将主体置身于陌生文化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为跨文化交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社会基础。
1908年,齐美尔首次提出“陌生人”概念,为跨文化传播和交往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石,他认为“陌生人”是指今天来、明天留下来的漫游者。[9]陌生人和当地群体的互动呈现“远离”和“接近”两种特性。“远离”意味着这个在人们近前的人其实是从远处来的,而“接近”则表示这个从远处来的人实际上就在人们近前。因此在现象层面,陌生人表现漫游和固定的统一。[10]1928年,帕克提出“边缘人”概念,边缘人既不愿意与自己过去的旧文化和传统割裂,由于种族偏见的存在,也不能很快被新文化代表的社会群体接受。边缘人在无法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两种文化和社会边缘生活。[11]1952年,芝加哥社会学博士萧振鹏提出与“边缘人”类似但不相同的“旅居者”概念,他指出“旅居者”是始终依附并认同自己本族文化传统,是在另一个国家生活很多年却没有被同化的陌生人。[12]陈向明先生也使用了这一概念,将旅居者定位为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大学生,研究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问题。
“陌生人”、“边缘人”和“旅居者”概念的提出为跨文化研究领域拓展了空间,丰富了后人对跨文化研究的可能性。跨文化适应是指个体迁移到一个新的环境所发生的动态过程,[13]也是跨文化交往遇到的首要问题。Ward和Kennedy也指出,跨文化适应是个体对新社会的心理和社会文化的适应。[14][15]跨文化转型往往被视为塑造和改革身份认同的重要事件之一,特别是生活在新的文化环境中,个体可能需要采取新的文化行为方式或学习新的文化信仰,这一过程导致身份重建。[16]伴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留学生成为了跨文化生活非常重要的群体,关于留学生文化适应的研究也发展起来。
常丽坤认为留学生到异国求学,因为环境差异产生不适感,不能很好融入陌生环境,但渴望和异国同学交朋友。[17]曾芬钰等人也提出外国留学生在学习、生活、宗教信仰、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18]于景华等人也对留学生的学校、学业和生活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在生活适应性方面留学生有着强烈的交往愿望,希望和中国大学生进行交往,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留学生大多与中国学生交往范围窄、交往频次低、交往程度浅。[19]郭婉莹在探究留学生在高校的学习适应性中提出,影响留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有文化因素、教育环境的差异等。[20]文雯等人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影响因素中,对跨文化适应做了详细的分类,其中交往适应也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指出影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往适应性的因素,主要是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两者成正相关,师生互动越多,其交往适应越好,有助于留学生进行人际交往。[21]
综上所述,在留学过程中,留学生遭遇各种适应困难,其中,交往困难扮演着重要角色。留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在交往时总会因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产生交流障碍,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进而不利于留学生日常活动的开展,长此以往留学生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形成心理问题。除了文化因素、教育环境的差异、师生交流互动等因素的影响,交流平台的局限、对外国留学生固有的错误认知等都会造成留学生的交往障碍。
如下表1所示,研究对象是分别来自南美、南亚、东南亚和中亚的四位留学生,他们基于求学目的将在中国学习生活三年,规定节假日会回到自己的国家。为了保护被访者的隐私,本文不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简称为Mi、L、C、Mo。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笔者依据访谈提纲对四位来华留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收集相关资料,建立原始语料库,整理收集的资料,得出有用信息,辅助论文撰写。与此同时,将深入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当中,观察他们的课堂行为、日常行为举止、体态言语、与他们进行交流时他们的反应,记录他们日常生活中暴露出的习惯和问题,从他们最真实的表现中挖掘有用信息,为本研究提供资料信息。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Strauss&Corbin指出扎根理论是在系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研究过程之后,从资料衍生出来的理论,它以构建或拓展理论为旨趣。具体来说,研究者展开研究时并非预先设想理论,而是从一个研究领域开始,让理论逐渐从资料中浮现出来。[22]80陈向明2000年指出扎根理论是自上而下建立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理论。[23]327笔者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对四位外国留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收集相应资料,基于现得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如下图1所示:
开放编码,对访谈过程收集资料中的概念、属性和类比进行界定,尽可能从原始资料中提取有意义的概念类别:“在中文老师的帮助下了解到中国文化,看中国电影,非常喜欢中国,来中国学习中国知识和文化”,“学习中文,愿意主动结交中国朋友,了解中国文化”等,“作业多,不熟悉环境,不了解学校开放的交流平台,课堂,旅游,活动上交朋友”,“中国大学生working-hard,随处可见学习的大学生,图书馆,教室,公交车,食堂……”完成逐字逐句的开放编码之后,笔者将主轴编码分为喜爱中国及中国文化;交友为提升自我进而更好交友;促进文化交流,平台渠道多样化;中外教育系统差异导致交流障碍。最后,进入选择编码阶段,分为认同基础的文化适应;自我和人我基础下人际关系的构建;文化冲击四阶段三个部分。从而大致勾勒出理论主线。
1.认同基础的文化适应
选择来华留学,说明留学生对中国有着深深的向往。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或多或少了解过中国文化,正是带着这种情愫,他们选择来中国留学,进而认识中国各方面的知识,也希望通过在留学期间认真学习中国知识,做好研究,顺利获得中国的硕士学位,学成回国,为祖国发展助力。正是因为留学生目标强烈并认同中国文化,这就为笔者的研究提供可能,印证研究的意义,也为本研究奠定基础。
2.自我和人我基础下人际关系的构建
“自我”和“人我”涉及中外文化的差异。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特曾对集体主义者和个体主义者进行定义,集体主义者的我们感很强,在组织中重视成员资格,对组织有情感的依赖,依靠群体决策,忠于本集体的价值观念;而个体主义者在情感上独立于群体,强调个人的独立性。[24]4位留学生就是个体主义者的典型代表,中国大学生则是集体主义者的典型代表。留学生是强调“自我”的群体,而中国大学生更强调“人我”。根据访谈资料及开放和主轴编码,笔者将主轴编码的二、三部分归为一个,即“自我”与“人我”下人际关系的构建。帮助留学生和中国大学生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交往,找到影响两者交流的影响因素,寻找更多途径,通过研究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交往途径来进一步分析留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3.文化冲击四阶段
将主轴编码中交流障碍、留学生的不适应和中外教育系统差异等进行选择编码,可以看出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交往的阻碍因素和采取的措施。笔者将这一部分选择编码成文化冲击四阶段。关世杰指出文化冲击是由于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和符号,不熟悉对方的社会符号,产生深度焦虑。[25]340文化冲击分为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呈现“U”型曲线。这个理论既可以解释留学生初入中国强烈的新奇感,也可以解释新奇感维持一段时间后文化差异对自己生活造成的不适感,产生挫败感,进而逐渐调整走出情绪低谷,最后适应异国生活,重新对中国的人和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图1 编码过程展示
在对访谈内容编码的基础上,形成较为明确的分析思路和框架。基于此,对深度访谈的内容和观察笔记进行更有逻辑和更加生动的叙述。基于前面的跨文化交流的理论,这里的讨论将从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文化适应,留学生文化冲击四个阶段的变化以及留学生“自我”与中国大学生“人我”背景下人际关系的构建三方面展开。
经过访谈,笔者发现四个被访留学生之所以来到中国留学,是因为他们认同和喜爱中国文化。他们中有人之前学习过中国的文化,了解过中国的知识,还有人表示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教育体系,从而回到祖国去为自己国家的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这说明四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认同感,虽然进入中国大学后学习上出现一些适应障碍,但是其内心的愿望是很强烈的。在与四位留学生访谈以及日常交流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他们很愿意交流,内心的交往愿望强烈。金·扬的适应理论中提到个人对于文化的态度有四种类型:同化型、排斥型、边缘型和整合型。[26]依据该分类的判断标准和访谈资料,被访4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是整合型,他们并不排斥中国文化,愿意进一步了解认识中国文化,借鉴其中有用的部分为其国家所用。
Mi:“我在中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习了一年半的汉语,同时了解了很多的中国文化,我很喜欢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希望以后以后可以到自己国家的孔子学院当一名汉语老师,教学生们汉语。”
C:“我在自己国家的时候喜欢看中国电影和电视剧,虽然我不会写中文,但在看中国电视剧和电影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汉语,现在基本上可以看懂剧情,目前也通过同学推荐来阅读中文入门的故事书籍,我非常喜欢中国,希望学习更多的中国知识和文化。”
上面整理出来的部分访谈内容,可以很好地印证被访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结合适应理论,也说明他们会更愿意与中国人进行交流,自身也具有比其他人更多的交往基础,文化认同有利于留学生更易与中国大学生进行交流。
我:“你为什么选择来中国留学呢?”
L:“中国的教育系统和S国的教育系统相近,我希望通过在中国的学习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的教育系统。来中国留学是最好的选择。”
Mo:“中国的教育体制和A国的教育体制很相似,我希望在中国不断学习回到自己国家发展本国的教育。”
L和Mo对中国教育体制的认同也说明他们认同中国文化,迫切想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心态有利于其适应在中国留学的生活,从而将中国的文化与本国的文化进行整合,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的价值观。就正如L所说的那样:“中国的功夫很吸引我,我想要去少林寺学习中国功夫,中国功夫好棒”,他的这种想法使他向往中国,主动探索中国文化,参观著名的景点。C会主动的向中国大学生寻求入门版本的书籍了解中国文化……总之,这些留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文化认同方面的障碍小于其他人。
虽然笔者前面介绍外国留学生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但是毕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经历四个时期: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刚开始和被访者在课堂相遇时,他们都很热情,虽然只是先和某几个人熟络,但是每个人都很愿意和我们中国大学生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也发现他们刚来中国满怀热情,但经过一两个月,笔者发现他们内心有一些落寞。
某一次访谈前,我和C约好了在课前的时候进行访谈。我发现他她很疲倦,没休息好。询问之下,我发现她最近在忙着一些比赛、赶作业,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访谈过程中,我就这一现象询问:“你会不会在十分疲倦的现在想回家”,她表示超级想,想念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孩子。
确实如此,刚来到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对新环境充满兴趣,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也给他们带来很多新奇见闻,融入到新的群体相对容易。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会发现这个环境并不是自己原来那个亲密的环境,就会产生沮丧,进入沮丧的阶段。紧接着他们会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发现自己很多与此环境不相符的行为和习惯,从而加剧沮丧感,形成挫败感。这时,他们会开始对自己的精神和行为进行调整,慢慢适应在中国的生活,走出情绪低谷,进入适应阶段。在经历这四阶段的过程中,留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包括与中国大学生交往的障碍,适应的过程也使留学生与人交往愈发成熟。只有经历这四个阶段,留学生才能真正融入中国学生群体。
外国留学生是区别于中国大学生的群体,他们更喜欢以个人为单位,崇尚个人主义,较多考虑个体的意见,不会为了集体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利益;中国大学生反之,是集体主义者,他们愿意以集体为中心,愿意与集体中的人同甘苦共患难。这样差异的个人观念导致双方在进行相处时难免会有摩擦,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去年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我同一名中国大学生与四位外国留学生(不完全同于本文的被访者)一起游览了S景区。进S景区前,我们一行人在景区前留影纪念,L很热心的帮助我们每个人拍照,个人照结束,我们请旁边的游客帮我们拍集体合照,就在要拍的时候,一个孩子(对外国留学生充满好奇的宝宝)加入了我们,希望能有幸与我们一起合照,我告知几位留学生孩子的想法,他们表示热烈欢迎。游完XX洞和XX洞,我们又向下一个目的地前进……
这段观察形象说明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的交往差异。从Mo和L,可以看出留学生的友好和主动。在他们的文化体制下形成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不一样的性格,他们自我,愿意表达自己和内心真实的想法,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校外活动中,不难发现留学生们的自我(以自己为中心,敢于表现自己)。就课堂观察来看,他们的课堂十分精彩,人人主动回答问题。与他们交流不难发现,他们为自己存在,这也是文化差异导致的生活方式的差异。笔者在思考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交流不畅时考虑到很多因素,双方都担心不善表达的自己是否能与他人有效交流,亦或是不太熟知无法深入交流。其实只要双方勇敢踏出一小步,交往就会进步一大步。我们与人不熟时不要乱揣测他人,只有主动地了解别人之后才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中国大学生亦或留学生。处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体制下,有着不同的肤色和信仰,但我们都是同样一颗开放包容的心。面对来华留学生,中国大学生和各界人士都不能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中国大学生既然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就应该帮助留学生更好的认识中华文化,帮助其学习汉语和文化,为国家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互为补充,交错进行。留学生来华本身就隐含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同潜力和准备,而要将这种认同的潜力转化为真正的认同,还需要以适应的过程为基础。来华前,留学生群体对于中国的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并不排斥中国文化,为留学适应奠定了文化认同基础,但是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也促使其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障碍,完成整个适应的过程,总体来说要经历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只有完整经历这些阶段,他们才能更好的融入中国大学生群体,适应在华的留学生活,接触到更多中华文化和中国知识,充实自己,不虚此行。为了让来华留学生更好的适应中国文化和学习环境,除了对完成适应的四个阶段有所准备之外,还要注意不同文化之间实质性的差别,以免使我们不合理的轻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适应这件事本身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很多留学生有他们自我的信仰和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他们所持有的是一种“自我”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同于我们国家所提倡的“人我”的交际价值观。外国人不会顾及太多的“人情”、“面子”,所以留学生们与人相处的方式也比较简单,自我意识十分强烈。而中国大学生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已经习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模式,更多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他们不能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识并接受不同于中国社会交往方式的西方交往模式的正确合理之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留学生在进行交往时的不合理之处(这里的不合理指不符合中国大学生认知价值体系)。总之,留学生在进行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抱着一种一视同仁的态度,不会针对某一个人、排斥某一个人。因此,留学生在与中国大学生进行交流过程中,中国大学生可以大胆的迈出第一步,将心中的羞怯放置一边,与留学生们建立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双方互补,互惠,实现人际关系的最大化和谐。
综上所述,为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交流,有效保障留学生在中国的留学质量。在学习中国知识和文化的同时,增加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更好的传播中华文化,笔者在这里给出几条建议:第一,高校作为留学生生活学习最主要的场域,需要对留学生的问题给予更恰当的重视,不仅包括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同时要积极认识到留学生生活状况的特殊性,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创造尽可能合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为留学生创造更多直接接触中国优良文化和中国学生的机会,而不仅仅使留学生成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管理方面,一方面着力改善办事人员的服务态度,另一方面尽量简化问题办理手续,留学生们初来中国不了解中国的办事流程,不适应中国的办事方式,复杂的工作流程会使留学生感到郁闷和烦躁,会对这些繁琐的流程程序产生厌倦甚至反感,所以学校应采取措施完善。第二,拓宽交流渠道、创设更多交友和接触中国社会的机会。总体看来,留学生对中国的生活充满期待,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结交中国朋友,发现中国美德的渴望甚至超过他们对学业的期望,目前我国高校为留学生创造了一些这样的机会,但不够丰富,尤其是一些学生自发组织的国际学生交流团体不多,同时社会成员与留学生之间更像是隔了一层玻璃,他们能够看到对方存在,但几乎没有任何交流,这也成为留学生获得文化认同感的巨大障碍。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照顾到留学生的交友需要,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交流平台。第三,加强留学生心理建设,适应问题是首要问题,克服适应障碍是一切关键,加强心理监测,尤其是新生,入学第一周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针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请心理老师一对一答疑解惑,个别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不仅如此,还可以经常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月活动,组织团体辅导活动,群体间进行互动,尽快融入新的集体和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