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艺伟
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的探索
廖艺伟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发展趋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对思政理论知识的融入,更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创新融入社会特点事件开展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借助于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融合,思政教育的组织构架更加严密,促使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育人氛围中具备良好的政治品行。本文围绕高职思政理论课与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的实施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热点事件;教学策略;创新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指导,对促进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高职教育中,传统思政教育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进行积极的应到,而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将思政理论课程和社会热点事件相互结合,大大增进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分析社会热点事件之时保持政治觉悟,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顾名思义,社会热点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内受到广大群众关注的社会现象,包括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焦点新闻等等。社会热点事件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除了重大政治、军事、外交事件,还包含了突发性个体或群体事件。从整体上看,社会热点事件除了一些重大事件节点内发生的政治新闻,如“党员大会”“两会”,还包含了随机、突发的新闻事实。因此,将社会热点事件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程,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优势:
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都趋于成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这也要求思政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尽可能丰富和鲜活。在思政教育中,社会热点新闻的融入增加了教育的覆盖面,这些新闻涉及到了政治、文化、社会、历史、外交、法律、道德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其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和高职学生未来就业、创业息息相关的职业内容,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社会热点新闻中有利于思政教育的各项那内容,将思政理论教学纳入课堂教育之中,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富有升级。同时也会对高职学生产生深刻的吸引力,以“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程理论的深入理解。
通过不同的社会热点新闻,教师能够在高职学生中间形成探究真理的舆论热点,促使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积极观察和判断新闻热点。引导高职学生将时政热点和思政教材达到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会用时政材料去佐证教材的知识论点,实现对新闻热点的深度剖析。帮助高职学生能够将单一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社会思想,并将这些理论用来分析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项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浪潮下,高职学生深陷复杂的舆论思潮之中,容易被各种不良的信息困扰。将新闻热点纳入思政理论课程之中,不但有利于化解学生内心的困惑和迷茫,而且还能够使学生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尤其是对于当前社会中一些积累的矛盾因素,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具备正确的见解和主张,让学生能够在分析社会事实的同时,保持澄明的心境,建立自我约束和规范,在独立思考中磨练心智、塑造价值,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在高职教育中,一些教育管理者为了达到约束和管理学生的目的,对于社会特点问题的融入往往不够重视。当一些具有政治敏感性的社会热点问题产生时,学习为了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多数采用了“闭锁”的消息传播方式。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言论自由。但是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他们依然会对这些新闻特点话题具备强烈的关注度,导致高职教育中新闻特点的融合存在一定的困境。
在所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中,所涉及的新闻话题均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从震惊社会的“江歌案”到“大学生裸贷死亡”事件,再到富有政治特色的“两会话题”,不同的教育热点会带给学生不同的启迪。但是,高职思政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机械化的,这也逐渐加深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叛逆心理,不利于建立积极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够积极的探究,只能被动的接受,在违反了人本教育的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在逐步降低。
高职思政理论课和理论知识紧密相连,为了能够让学生达到对教学质量的优化,教师要适当分配思政教育的知识份额,以“理论+实践”的方式,达到思政教育的稳定和平衡。但是,很多思政教师在教学中,都以千篇一律的训读模式进行,,使学生只关注考试知识点而忽略了对热点问题的思考能力。导致理论教育的模式难以得到有效变革,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增进高职思政理论课与社会热点事件的相互融合,教师要立足当前教学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深度优化。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也应该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和探索。
在高职思政理论课程中,为了增进教学效率,进一步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而开展,学校应当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定期的集中摸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在推进社会热点新闻的过程中,教师要本着“因势利导”的教学核心,结合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等节庆时期,增进对学生的舆论引导。对于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教师要结合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及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事实,找出新闻特点,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发展成效。例如,今年是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师可以围绕“国庆节70周年阅兵”展开新的体会研讨。教师通过在学校中举办征文大赛、演讲比赛等形式,使学生在思政教育中聚焦对“国庆阅兵”得热点探讨。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国庆大阅兵、了解阅兵背后的故事,使广大职业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紧跟新闻热点话题,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加深学生对新闻热点的知识和理解。
在高职教育中,将社会热点新闻融入日常课堂,能够增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高职学生要想在深刻的舆论热潮中保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就必须要养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师要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加速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理论研讨等多种教育模式。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认知,将适当的社会案例渗透于思政教育之中,让学生能够明白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意义,积极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促进思政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例如,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庆公交车事件”中,女乘客刘某错过了要下车的站,攻击了司机冉某,冉某在还手中扭转方向盘,导致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后坠江,车上15人全部死亡。在这一热点新闻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认真分析事件中所涉及的各个人物。一开始是红车女司机陷入网络暴力之中,然后是对公交车司机的谩骂,之后使对做过站中年女性乘客的侮辱、对乘客冷漠的谩骂,但是事实上,这一新闻事件中的每个人都有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错误。教师要组织学生理智分析新闻中每个人的错误,来传递“与人为善”“互相理解和尊重”“杜绝网络暴力”的观念。让学生能在其中实现理性的思考,从而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
对于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特点新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事物的认知进行全面的解析。教师要在推进理论转化的过程中,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学生的认同。教师要转变刻板、枯燥的“照本宣科”,建立充满趣味的教育学习结构。要让学生在对社会热点的探讨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育、新媒体教学等传播方式,提高思政课程的发展会来那个,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在315晚会上播放的714高炮贷、套路贷等新闻,代表了当前高校学生“超前消费”“伪精致”等社会现象。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和生活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上下载和套路贷案件相关的网络视频,组织高职学生集中讨论套路贷的种种害处,通过积极创新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加深课堂时效性,加深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探索。同时通过这一社会热点,延伸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摒弃“过度超前消费”“享乐主义”“虚荣攀比”等不利的思想,使思政教育能够沿着“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境界进行转变,确保社会热点问题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从而加深对思政教育的实施成效。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中,对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提升虽然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从整体上看,社会热点事件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仍然显得生硬和单一。在高职思政课堂上,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不仅仅要关注新闻事件本身,更要了解社会各项热点问题的具体成因,从中塑造健康的价值观念。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和引导,使新闻热点辅助思政教育展开,帮助学生具备“区分善恶、明辨是非”的思想品德,这既是思政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需要,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然。
[1]雷艳平.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中外交流,2016(16):87-87.
[2]杨静,李春梅.新媒体下高职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2016(1).
[3]陈红英,俞艳华.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35):168-168.
[4]刘方.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考试周刊,2017(4):141-141.
[5]方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
2020—01—20
廖艺伟(1987—),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G642.0
A
1673-4564(2020)02-01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