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成
域外汉籍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①
王成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在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相关课程中引入域外汉籍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对教学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域外汉籍新材料的引入,可以解决新问题,进而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构建更为全面、立体的学科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现实意义。
域外汉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意义
所谓域外汉籍,指的是存在于中国之外的用汉文撰写的各类典籍,其中主要包括历史上域外文人用汉文书写的典籍、中国典籍的域外刊本或抄本、流失在外的中国典籍等方面。[1]域外汉籍是近年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出版了大批域外汉籍文献的整理本,也产生了大量关于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将现有域外汉籍的研究成果纳入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进而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陈寅恪语)中国古代文学是汉文化圈的主流,东亚汉籍则可称为支流。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以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主体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考虑到支流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在以中国古代文学作为研究基础的同时,又引入域外汉籍,将使我们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朝鲜朝李瀷《诗经疾书》对“六义”的阐释,就可以和中国历代关于“六义”的论说互参学习。《毛诗序》曰:“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孔颖达作了进一步的阐释:“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毛诗正义》卷一《毛诗序》疏)李瀷不同意将“六义”分为诗的体制、诗的作法,他认为无论是《周礼》《毛诗序》还是孔颖达、朱熹等的分析,只是读者对诗歌作品的臆测,这种分析论断与诗歌的原意并没有什么关系。李瀷对“六义”有自己的体悟:“凡诗之用,有六义也。风者,风动下民,如草尚之风是也。赋者,诵言而道达,如享宴赋诗是也。比者,托物而晓人,如讽谏是也。兴者,兴起善心,如兴于诗是也。雅者,正言其事,如好善恶恶是也。颂者,下之赞上,如美盛德之形容是也。”[2]李瀷的阐释主要是从社会功用角度出发,他认为“风、雅、颂、赋、比、兴”等“皆以用,不以体”,从“风动下民”“诵言而道达”“托物而晓人”“兴起善心”“正言其事”“下之赞上”等解释可以看出,李瀷主张“六义”的教化功能以及实用性,这与中国历代诗家的阐述有所不同。李瀷的阐述主要是由《周礼》“教六诗”敷衍而来,《周礼·春官·大师》曰:“(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异同,从而培养其掌握影响接受研究法、对比分析研究法等,对他们的学术研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博士生课程的相关教学,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审美特性、流派等为主要线索来构建知识体系,甚少关注、联系亚洲汉文化圈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学,尤其是东亚文学之间的相互交融、影响。张伯伟教授提出“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应在熟练掌握中国古代文人作品、流派等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域外汉籍的研究动态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构建更为全面、立体的文学史框架,给学生以整体性观照,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传入域外后,引起了域外文人士子的广泛关注,他们竞相接受、学习。比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杜甫《秋兴八首》《秦州杂诗》《北征》等,得到了域外文人士子广泛的追摹与拟和。通过对原作、拟和之作的对比研读,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同域外国家文化交流之密切。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传到朝鲜后,赞赏之语、拟和之作源源不断,如李仁老《和归去来辞》、申钦《和归去来辞》、俞棨《次陶归去来辞》、申光汉《和归去来辞》、韩元震《次归去来辞》等等。以韩元震(1682-1751)《次归去来辞》(节选)为例:“归去来兮!聊卒岁以优游,喜我所之今得。悼少日之妄求,得知音于埙篪,日歌咏而忘忧。天地忧我以佚老,乐尧舜于田畴。倦我荫松,兴至驾舟。时童冠之从游,或于川而于丘。共万类而乐生,悟上下之同流。贫且贱系何伤,惟作德为日休。”[3]韩元震生活在朝鲜朝时局动荡时期,其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这篇《次归去来辞》就表达了他郁郁不得志,归隐田园、怡然自乐的心态。作者寄希望于田园生活,在欣赏音乐中寻觅知音,每天歌唱吟咏而忘掉忧愁。享受尧舜的上古之风,有兴致时就像王子猷那样乘船游山玩水,生活贫困、地位低微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保持美好的品德、高尚的修养就足够了。韩元震《次归去来辞》虽然是拟次陶渊明之作,但思想内容、情感表达等都因属文对象的不同而与原作有很大的区别。
杜甫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是中国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元稹评价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4]杜甫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在东亚文学史上更具有典范意义,尤其是对古代朝鲜,有学者指出:“杜诗为朝鲜文学史上之最高典范,其地位之显赫,堪称标冠于东亚。”[5]古代朝鲜在王室的主导下,大量翻刻杜甫诗集,读杜诗、拟杜诗、集杜诗等活动蔚然成风,朝鲜文人别集中鲜有不拟杜、和杜者。以杜甫《秋兴八首》为例,朝鲜有大量拟和之作,如河受一《次杜拾遗〈秋兴〉》、李重庆《次〈秋兴八首〉》、宋相琦《次老杜〈秋兴八首〉韵》、洪命元《次杜诗〈秋兴八首〉》、尹新之《次杜少陵〈秋兴八首〉》等,将这些拟和之作进行辑录并加以分析研究,完全就是一部《秋兴八首》的域外接受史。
综上,将域外汉籍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的辅助材料融入课堂教学,以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为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博士生的相关教学实践提供新材料、解决新问题,丰富学生的头脑,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构架完整的学科体系,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张伯伟.域外汉籍研究答客问[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李瀷著,白承锡校注.诗经疾书校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于春海主编.古代朝鲜辞赋解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元稹.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张伯伟.典范之形成:东亚文学中的杜诗[M].中国社会科学,2012(9).
2019—12—20
2018年度黑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JGXM_YJS_2018028)。
王成(1980— ),男,吉林松原人,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域外汉学。
G642.0
A
1673-4564(2020)02-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