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巧妙设疑,“池水”亦能“兴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适时设疑方法例谈

2020-02-23 11:31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第五中学王加贤
亚太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眼于勒池水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第五中学 王加贤

教学的艺术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这把“火”就是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这把火(激趣)的有效手段是巧妙设疑。疑者,学之始也。设疑是课堂的思维导向,也是课堂的助推器。设疑法是教师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适时设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推动课堂向前发展。所以说,有疑则有思,有思才有碰撞,有碰撞的课堂好似一池春水,春意盎然、活力四射。反之,无疑无思的课堂则沉闷乏味,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疑、何处设疑?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方法。

一、于文眼关键处设疑

所谓“文眼”,指的是最能揭示文章主题、涵盖内容、提升意境的词句,这些词句是文章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抓住它就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主题情感。教学中应捕捉住“文眼”这些关键词句并在此设疑。例如,笔者在教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就针对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设置了这样的教学问题:“同学们,苏轼自称‘闲人’, 苏轼是否甘做‘闲人’呢?你们对句中的‘闲人’是怎样理解的?请大家结合写作背景说一说。”适时设置的疑问,带动了学生联系背景思考,推动了学生对情感主题的深入领悟。御史何正臣、李定等人上表弹劾发起的乌台诗案,几乎把苏轼推到绝境,幸好宋代有一不成文的规矩——不杀文人,最终苏轼在好友王安石等人的营救下被羁押数月后获释放,虽然死里逃生保住了脑袋,但从此开始了屡屡遭贬的仕途生涯。文眼“闲”字意蕴丰厚,一个“闲”字包含了苏轼夜游承天寺赏月的欣喜、月下漫步的悠闲、被贬官的苦闷、人生的悲凉等无限的感慨。教师抓住“文眼”这一小切口设疑,可以做足文章,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在阅读探究上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理解、概括、思辨和感悟能力。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阅读课文,就比较容易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选材的意图,同时能让课堂充满生机、摇曳生姿。

二、于矛盾冲突处设疑

鲁迅在《孔乙己》一文结尾处这样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家对于作者此处“大约”“的确”的表述困惑不已:“大约”表大概,表示对事情发展的一种猜测估计,是不确定、不肯定的,而“的确”则是表示千真万确,这两个意思矛盾的词用在一个句子中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像这样看似矛盾之处,教师就可这样适时设疑:“《孔乙己》文章结尾说‘大约他的确已经死了’这句话矛盾吗?为什么?”此问设计意图为激发学生敢于向权威质疑的勇气,训练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可谓一石三鸟。对于这种矛盾表述之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提示,以消除学生的疑惑:不矛盾,“大约”表示猜测,因为一直没有再见到孔乙己,也没有一点儿关于他的消息;“的确”表确定无疑,因为联系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惨状,再想到他生活在那样冷酷的社会,他的死是必然的。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实际上深刻揭示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性。除了在语言表述矛盾处可以设疑外,在心理情感矛盾处也可设疑。如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作为漂泊他乡的游子正常心理应该是归心似箭,迫切希望回到久别的家乡,尽早与家人团聚,但诗人为何有“近乡”反而“情更怯”的心理呢?我们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一矛盾细节来适时设疑。通过教师设疑和学生的交流讨论,我们仿佛窥见游子内心的苦楚与悲凉:离家这么多年,对于家乡对于亲人知之甚少,甚至音讯全无,时光荏苒,家人可好?是否都还健在?还是……诗人越是近乡,内心越是忐忑;越是近乡,他越是心虚,害怕即将面对的现实。“近乡情更怯”之“怯”字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久别游子回家时的微妙矛盾心理。

三、于转折变化处设疑

文似观山不喜平,文学作品前后文意、情感往往会发生转折变化,这个转折点就是设疑的最佳点,而且像这样的转折对比处往往还可以连环设疑。比如笔者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设计了以下一系列问题:于勒处境不同,菲利普夫妇对他的称呼也不同,请同学们从文中画出家人收到于勒来信得知他“发了一大笔财”前后对他的称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教师可以逐一提出上述疑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圈点勾画出称呼于勒的词语。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并不难,因为从文中直接就找得到答案,学生回答起来得心应手,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说得出一两个。这个问题的设置切合各个层面学生的实际,避免了教师的自导自演,避免了曲高和寡——老是那几个好生在表现。第一个问题答案,转折前(“发财”前):坏蛋、流氓、无赖、一文不值;转折一(得知于勒发财后):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转折二(旅行途中邂逅穷困潦倒的于勒):这个小子、这个贼、讨饭的、流氓。有了第一个问题的铺垫,对于第二个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握文中菲利普夫妇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对小说主题进行探究,层层深入,剥笋式推进,至此适时巧设疑,使学生对小说人物菲利普夫妇重利轻义、十足的拜金主义者形象就洞若观火了。

四、于传神细节处设疑

所谓“传神细节”指的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务必做到熟悉并吃透教材,只有全局在胸,才能做到舍大取小,在细节处巧设疑问,从而达到“一字讲透,全篇生色”的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时,就可巧妙抓住本文“传神细节”设置疑问。文中这样写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个 “排”字是个很传神的细节,值得读者好好揣摩品味。教师可在此处设疑提问学生:“‘排’这个动作是在孔乙己被人们嘲笑的特定背景里做出的,表现了孔乙己当时怎样的心态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学生甲:“孔乙己不愿脱下长衣衫,他是唯一穿长衣衫而站着喝酒的人,在内心深处他是瞧不起这些短衣帮的,所以为了在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排’出九文大钱,以此抬高自己身份,足见孔乙己死要面子的虚伪心理。”学生乙:“我补充一下,孔乙己的这个付钱动作,是他在无缘无故受到别人的嘲笑、作弄,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而出现的,对于短衣帮的恶意取笑,孔乙己自然感到很恼怒,但又不好表现出来,便以‘排出九文大钱’回击嘲笑他的短衣帮,以此显示自己对他们的不满。我认为这个细节是孔乙己以表面的淡定、从容来掩饰自己被揭短后内心的不安。”学生丙:“我觉得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是做给店里伙计看的,他分明在告诉伙计这是九文大钱,请伙计看清楚,一个子儿也不会少。目的在表示自己的清白、诚实守信、不会赖账。”学生丁:“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命运源于他的悲剧性格,他始终不敢正视现实,始终不敢正视自己,始终不屑与短衣帮为伍,始终以高贵的读书人自居,他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牺牲品和殉葬品,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的悲剧在于他思想的不醒悟不自知,他的悲剧在于他灵魂的麻木不自省,一个‘排’字就已暗示了他必将走向毁灭的悲剧命运。”通过教师的设疑提问,学生深入体会了这一细节的精妙,进而领悟了孔乙己这一典型人物的悲剧性格。

五、于留白省略处设疑

留白是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创作中有意省略或中断,留下相应的空白,留给读者一个悬念和想象的空间。留白处往往可以补白、续写或改写,教师可在此处设疑,让学生对原作进行再创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皇帝的新装》一文的结尾就是作者给读者的留白,游行大典结束后,其实故事还没有结束,这就是一处留白。教师要抓住这一留白进行设疑:“大典结束之后,恼羞成怒的皇上岂肯善罢甘休?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故事后续会怎么发展呢?请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交流。”学生甲:“我认为皇帝会立马下令抓捕花言巧语欺骗他的两个骗子,皇帝会第一时间封锁城门,然后在整个皇城张贴悬赏告示,缉拿两个骗子,会给他们最严厉的惩罚。”学生乙:“揭开真相的是一个孩子,皇帝会迁怒于这个孩子,他会觉得是这个说真话的小孩坏了他的好事,让他颜面丢尽,他会严办讲真话的小孩。”学生丙:“我认为皇帝会严惩对自己不忠的大臣,因为如果不是他们欺上瞒下的话,骗子的拙劣骗技也不会得逞,皇帝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下出丑,他们会因欺君大罪被贬官降职甚至下狱。”学生丁:“我认为皇上会觉得家丑不能外扬,可能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不问群臣、骗子的罪责,不追究这位说真话的小孩,他会冷处理此事,最后让事情慢慢平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想象不同,补白自然也就不同,学生七嘴八舌,答案精彩纷呈,留白处巧设一问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

总之,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师生互动的环节当中。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适时巧妙地设疑,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思考,形成“池水”兴波的浓厚学习氛围,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文眼于勒池水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紧扣文眼有效实施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