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文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以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一带一路”的实施不仅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亲善交往,也为茶叶等中国特产输往世界提供了更大的契机。
福建是中国传统的产茶大省,闽茶种植历史悠久,每年都有大量茶叶源源不断地出口海外。而福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沿地带,“一带一路”无疑成为闽茶“走出去”的新引擎,为进一步推动闽茶的出口以及福建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遇。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部,土地面积121400 km2,其中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茶作物种植,因此孕育了品种繁多的闽茶。中国六大茶类中,福建省占五类,逐步形成了以安溪、武夷山等为代表的茶类分布区域化结构特色。此外,福建东北部与浙江省临近,西北与江西省连接,西南则为广东省,因此,基于天时地利的位置以及发达的海陆交通优势,福建一直有着良好的对外经贸往来。福州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新设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更是着眼未来实现两岸融合的家园。这些都为闽茶“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体而言,福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为闽茶的综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并与闽茶的悠久历史文化一同造就了闽茶产业的持久繁盛。
福建茶产业是福建优势特色产业,主产乌龙茶、白茶、红茶、绿茶、茉莉花茶等,各茶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产品加工工艺。
截至2018年,福建省茶园面积310.8万亩,居全国第四,产量40.16万吨,占同期国内茶叶总产量的15.35%,居全国第一。2018年福建省茶叶全产业链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毛茶产量、单产、良种推广率、茶叶出口货值增幅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同时,闽茶产业还逐步进入法制化。福建省2012年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茶产业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接着又先后出台了《关于提升现代茶产业发展水平六条措施》《关于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重点,在全国率先倡导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全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有茶叶类农业产业化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34家,茶叶龙头企业数量和品牌建设水平居全国前列,但名优茶品种产量较少,国际知名品牌不多,并且多数仍以大宗茶为主,这无疑导致了闽茶在国际市场整体竞争力不强。
目前,大多数闽茶企业规模较小,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加工的基本上是初级产品,深加工用茶仅占茶叶总产量的6%—8%,并且深加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药残留超标、溶剂残留、微生物超标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闽茶的“走出去”。
茶叶市场的供求失衡主要在于品种结构不够合理,品种单一所导致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由于产能过剩又进而引发了茶叶价位下降、利润下滑和产品滞销等问题。
(1)“一带一路”为闽茶“走出去”搭建了良好平台
“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施,为闽茶的“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抓手。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闽茶作为福建特色农产品和极具渗透性的文化软实力象征,可以较快速融入全球多数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从而有利于扩大闽茶的覆盖面。
(2)“一带一路”为福建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多机会
“一带一路”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福建茶产业结构调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农业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出口,有利于改善闽茶供过于求的局面,也将释放更多的市场空间留给企业发展品牌。
(3)“一带一路”为福建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可以将安溪和铁观音产区、武夷山和大红袍以及正山小种产区、太姥山和福鼎白茶产区等作为核心,进行周边各项可用资源的整合,将旅游、茶文化和海陆丝绸之路结合在一起,依托茶文化、茶园等,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打造具有茶园游览、茶文化展示、茶加工贸易展销、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茶文化聚集区和文化旅游产业。
(1)受国内其他茶叶产区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科技和交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无疑让闽茶的“走出去”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因此闽茶要“走出去”,不仅需要依托“一带一路”更加积极开拓市场,而且更加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和品牌提升。
(2)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甚至有的国家(地区)政局也不稳定,这些都给闽茶的“走出去”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势必也会使闽茶很难进入这些国家的茶叶贸易市场。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一些新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已经成为其贸易保护工具,这些无疑都会对闽茶的“走出去”造成极大影响。
首先,闽茶应进一步推进标准茶园建设,按照生态茶园、有机茶园等类型制定不同的标准,对于同一类型茶园再进行分级制定标准,高标准茶园建设应实行审批制度,并积极推进新型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应用,以提升生产效率。其次,闽茶工艺标准化应更加注重鲜叶原料标准、机具标准、不同工艺加工参数的稳定性、成茶成分标准等。再次,“一带一路”背景下要推进闽茶稳步“走出去”,自身质量很关键。因此应积极推进闽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从根源上杜绝农药、重金属等成分的残留,从而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欲借力“一带一路”开辟国际市场,持续推动闽茶“走出去”,则必须积极促进闽茶出口模式与国际接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盟、俄罗斯等关键茶叶消费国和茶叶国际组织的互助配合,从而增强闽茶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在闽茶现有茶叶品种的前提下,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可引入以及开发符合大众消费需求、适销对路、优质高效的茶叶品种,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及科技、制度、营销等方面创新,以便消费者在自主选择茶叶产品时有更多的品种可供挑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茶叶市场,更加能促进茶叶销量的提升。
继续鼓励和支持茶企与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用科技推动茶叶研究成果的商品化转变,创新出高质量、高效的新产品,推动新型茶叶加工转化增值,解决目前茶叶加工不够完善的问题,创新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闽茶系列产品等。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将研究重点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目标市场与普通目标市场对茶叶不同的饮用习惯、口味和需求等,并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消费者对闽茶品种的偏好和消费情况,进而确定闽茶“走出去”的重点销售市场和销售方式。以国际市场消费需求来对闽茶的“走出去”进行不断地优化调整,
通过“一带一路”推进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并以此提升闽茶的品牌效应以不断增强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以在现有成果和品牌的基础上,利用目前的项目资源,促进“丝茶之路文化之旅”“闽茶世界行”的发展,与沿线国家共同筹划“丝茶之路艺术节”,以“文化新丝茶路”为主题,筹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论坛、展览等,出版相关书籍,并借助孔子学院、文化交流等方式,充分展示古丝茶之路的内涵,让沿线各国更加认识到闽茶的文化内涵,创造新的茶文化交流品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对茶的需求与消费,以此来提升闽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虽然对闽茶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为闽茶“走出去”带来更多的机遇,使闽茶“走出去”的前景更加广阔和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