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弊端与对策

2020-02-22 13:40李钧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5期
关键词:弊端小组合作学习道德与法治

李钧宏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道德与法治科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途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弊端,可以采用如下对策:不断完善机制,有效评价;确实分好小组,落实责任;学会合作技巧,高效合作;设立“帮扶小组”,实现共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学习;弊端;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道德与法治科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途径。然而,当生源素质不高,大部分中下层的同学无法掌握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学过程显得步履艰难,也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凑效,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因此,寻找突破点,聚焦课堂教学也就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拐点。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道德与法治课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把传统教学过程转变为以探究为核心的合作学习过程,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弊端

(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班里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处于中下层,能力较差,每个组内只有两个同学成绩相对较好,当进行问题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时,就可能出现只有组长一个人在表达自己意见,其他同学一言不发;或是个别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倾听别人的见解;或是有的同学天南海北,高谈阔论,说了许多偏离教学内容之外的话。表面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发挥,学习气氛非常好,可实际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只对中上层较自觉的同学起到一定的作用,他们在通过讨论和帮教的过程当中获得成功,但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后进生,因为缺乏参与讨论的勇气,或只是敷衍一下老师的教学形式,最后导致这部分学生形成思想和行为上的依赖性,碌碌无为。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个人的成功掩盖了小组的成功。小组中个别同学的成绩特别优异,这使得该小组的整体平均成绩相对靠前,但这往往使我们忽视某些教学实际中的问题。特别是当我们以小组总结时,往往小组都推荐成绩较好的同学代表小组提交小组讨论成果,使个人成果变相成了小组的成果。诚然,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小组合作,但是由于后进生的懒惰,没有去预习或没有充分预习,而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小组的竞争,直接把问题答案告诉后进生,圆满的答案也就掩盖了这部分后进生的惰性。

2.重视合作的形式掩盖了实质的合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每次讲授新课前的问题讨论或新课讲授中的问题探究,只有70%的同学有参与讨论,有的同学由于缺乏个人责任感不想讨论,有的同学由于没有自主学习不知怎样讨论,使得小组长的指导和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合作的效果大大降低。

二、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教师并不预先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教师组织学生以4至6人为小组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获取知识的过程。

对策一:不断完善机制,有效评价

评价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我们可以从多个层次对小组进行评价:如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合作气氛、课堂合作效果、课后记忆情况等。各班建立课堂小组合作评价表,张贴在黑板旁边,把小组的课堂表现以直接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直接看到自己或本组当天的表现、加分情况;各班建立一周小组合作评价汇总表,每周评出2个优秀小组,每月在评出2个特别优秀小组并进行表彰。通过建立上述评价机制,学生对小组的凝聚力会大大提高,小组长也多了管理的权利和责任感。

对策二:确实分好小组,落实责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学生对本科目的兴趣等因素外,与分组有关、与责任落实有关。分组时一定要把握好“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教师考虑好分多少组,组内成员不能太多,最多4人,然后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如:确定把本班分为15个组,那么根据学习成绩的高低标上组别(1—15,15—1)循环,组别相同的为一组,最后根据性别搭配、组织能力等进行微调。至于责任落实问题,可以这样安排:组长负责小组学习中的组织、管理工作,组长充当小老师,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其他成员做好记录。针对不同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对待个别小组的成员角色可采取竞岗的方式进行微调,这样为小组合作的开展补充新鲜血液,提高竞争的能力。

对策三:学会合作技巧,高效合作

“授其鱼不如授其渔”,合作学习中,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合作技能:如讨论问题时,组长担当老师的角色,启发组员进行讨论,而不是把问题答案告诉组员等,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组员轮流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听取发言,若有不同意见待同学说完后再提出来讨论,然后統一认识。小组合作学习不要只追求寻找答案,还要达到对内容的理解,最好能举出相应的事例,加深理解;如果还有时间,可以探究如何记忆,如抓住哪些关键词,或者归纳为多少方面。

对策四:设立“帮扶小组”,实现共贏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性一定要体现出来。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小组的凝聚力得到增强,但未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个别后进生还是容易“被掉队”的,因此形式上应有创新,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在4人“小组”的基础上再细化,又分成2人一组的“帮扶小组”。4人中,成绩最好的与最差的、中间两个成绩一般分别结成“帮扶小组”,进行一对一针对性辅导,形成学习共同体。“徒弟”在“师傅”帮助下,学有榜样,学有帮助,这样责任落实到个人,更能实现合作学习互利共贏、荣辱与共。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还应注意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追求其教育价值,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合作,在没有任何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只是一种重复的劳动而已。要想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很重要,因为,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充分预习好,课堂上的合作就无法深入进行,长此以往,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合作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美)南希·弗雷、道格拉斯·弗舍、桑迪·艾佛劳芙: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2](新加坡)乔治·M.雅各布斯、劳·范恩、(美)迈克尔·A.帕瓦:合作学习实用技能、基本原则及常见问题

课题研究: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思品课中小组合作性学习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YQJK126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东中学)

猜你喜欢
弊端小组合作学习道德与法治
张银珍:拓展性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跟踪导练(四)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探讨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