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02-22 22:19甄学良
语文天地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合一陶行知

甄学良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改革中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对课本的关注转向了对学生的关注,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正好满足了新课改的要求。

一、教

我们常说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总是有人将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混为一谈,那么,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语文与生活主要的目标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语文是主,生活是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只是作为教学中的一个手段和方式,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借助生活来强化学生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获取语文知识与能力提供了一定的途径。知识的获取不在于教材,而在于生活,借助生活的场景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活是最常用也是最为重要的课堂。

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与生活的观念融入其中,要有浓浓的生活味,也就是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环境。借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在生活场景里进行教学,要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知识的获取增长自己的眼界,再对知识进行吸收,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彼此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即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局限于课堂上和教材上的内容,要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将语文学习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语文知识。

比如在《故都的秋》教学过程中,在通读全文之后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被结尾的一句话所震撼和感动:“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写的是关于自己对秋天的记忆,相对于江南的秋,反而故都的秋更能够调动作者的心绪,甚至不惜花费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的时间,也不过是想尝尝故都的秋的滋味。传统教学中是让学生对全文进行通读,对段落进行解析,尝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一个高中生怎能理解经历过颠沛流离之后故都的秋所带给作者的安慰,怎能理解北国的槐树所散发出来的柔软触觉带给作者的回忆,语文教学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情感的表达,强化对语文知识和生活的感悟。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可以让学生谈一下故都的秋带给自己的是什么样的感觉,故都的秋和现在的故都又有什么样的区别?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故乡的留恋和故土情感,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学会思考,真正用自己的情感去感知生活中的事物。

二、学

“教学做合一”中学生主动的学习是关键和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基础和前提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陶行知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负责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要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形成探究的意识,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发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比如说在《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在《荷塘月色》中作者都对哪些景物进行了描写,文章的标题写得非常清楚——荷塘和月色,而在对荷塘和月色进行描写的时候,和历代诗文中所描述的荷塘、月色又有哪些不一样呢?在对荷叶进行描写的时候,作者将荷叶比作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如果抛开原有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描写荷叶,反而更具有张力和表现力,而这里能不能用“青翠的玉盘”来代替文章中“亭亭的舞女的裙”呢?在描写荷香的时候,将缕缕的清香比作是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既然是对荷香进行描写,为什么不将这香这情感写得更浓厚一些,比作清晨的书声琅琅?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作者的情感以及自身的理解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会明白因为是月色下的荷塘,所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更为恰当,因为是月色下的荷香,那清香就是夜间孩童断断续续、渐行渐远的欢笑,像远方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在寂静的月色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一切都那么合乎常理。

三、做

做是教学的中心,也是“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核心,在实际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做上教,而学生更需要在做上学。陶行知先生反对以教学和课本内容为中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他认为,学生要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活动中进行学习。陶行知所强调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即思想、行为和新价值的产生。也就是将想法付诸于实践,并在不断的归纳和总结中产生新的价值,这是对做最好的诠释。

比如说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中,文章主要讲的是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和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这两个历史小故事学生都耳熟能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已经熟悉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将文章中的内容以话剧的方式演绎出来。在对文章进行话剧改编的过程中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从剧本的创作到演员的选择以及到情节的安排、道具的准备等各个方面需要学生共同参与,一起创造。这样的演绎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语文内容的认识和掌握,还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在公共场合的演讲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和准备能够在付出行动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思想和观点,并在演绎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价值,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教学做合一”中做的核心和精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做合一”思想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创新了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还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主动探索和学习,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合一陶行知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陶行知教育名录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