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佳嘉
受高考影响,教师习惯将诗歌肢解成若干问题逐句评析。这种教法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初感,使得诗歌教学功利化,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如何将课堂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构建鉴赏诗歌的知识体系呢?我们认为,点亮学生鉴赏灵感,建构诗歌鉴赏模式,让鉴赏有法可循,有理可依,从而突破诗歌学习瓶颈,势在必行。
传统诗歌教学是扫清生字词及断句,目的在于使学生读得准确。很少让学生通过诵读本身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事实上,不通过内容,单从语音和平仄就能够体味出诗歌情感的变化。
不同韵脚传递的声情各有特点。这是因为韵腹开口度不同,引发的喉管、鼻腔的共鸣也不同,进而影响到发音的大小、洪细、高低、长短等。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韵脚是“狂”、“黄”、“苍”,韵母分别是“uang、uang、ang”。“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韵脚是“觅”、“清”、“戚”,韵母分别是“i、ing、i”。单从韵腹的开口程度不同就可以感受两首词传递情感的不同。韵腹开口度越大,声音越响,表达的情感往往激昂;韵腹开口度越小,声音轻细,表达的情感往往低沉。此处“a”的开口度大于“i”,前者情感充沛,富有激情。后者声音轻细,情感凄切。
就平仄来说,平声与仄声所传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处忠在《元和韵谱》中说:“平声哀而安,上声历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这里的“哀而安”指的是声音拖长且悠缓,“历而举”指的是声调高昂而猛烈,“清而远”指的是声音清晰而分明,“直而促”指的是声音急促而收尾。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者虽都写愁,感情却不一样。前者“中”,以平声收尾,语调拖得更长,把哀伤之情流露。后者“月”,古音为入声,以此收尾,语调短促,情感压抑。在朗诵中,可以让学生细细体味诗歌韵脚的平仄变化,感受诗歌的情感不同。
翻译诗歌,除了要求语意准确外,还要求尊重诗体,还原意境,力求优美。《诗经》是先秦民谣,古时常用唱的形式,今时读之亦朗朗上口,因此,翻译《诗经》篇章,应该用口语化的语言。例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译为“新娘子红红粉粉,嫁夫家和和顺顺”,将其以歌词形式翻译出来,这恰恰是尊重诗体特征的体现。这个观点的首创者为余冠英先生。如果是格律诗,译文最好以格律的形式呈现。当然,还原诗体难度较大,如若学生无法完成,可降低标准,把重点落在还原意境、力求优美上。
我们可以通过细品意象及关键字词,将诗意以散文化的形式呈现。如《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学生一开始的翻译是:“春天里,石阶上铺满青青的小草;可爱的黄鹂鸟隔着叶子唱着动听的歌曲”。很明显,学生仅仅抓住“碧草”“春色”“黄鹂”等意象,没能够领会表现情感的“自”和“空”二字。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将杜甫与诸葛亮生平事迹进行对比,理解了“自”“空”二字的深意,最终用散文化的语言将其翻译为:“蔓延在石阶上的绿草自顾自地点亮了整个春天,却无人欣赏;在绿叶中探头探脑的黄鹂寂寞地唱着歌儿,徒有美妙的声音。”通过翻译诗歌,学生可以厘清诗歌内容,品读诗歌意境,为下一步评诗做准备。
鉴赏诗歌当以评诗为重。摒弃教师肢解诗歌、帮助学生逐句品读的传统教法,让学生自主鉴赏探究,变“接受者取向”为“解读者取向”,让作品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中逐渐打开。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读诗,结合自己已有的诗歌素养,找出最有感触的诗句、意象等进行品味、解析、质疑,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释自己的发现。
将课堂还给学生,并非教师无事可干。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要研读学情,根据学情查找资料、准备素材;要进行教学预设,就课堂可能生发的问题尽量课前考虑;要深度读诗,读学生读不到的好处,解学生难以解的困惑;要进行策略指导,相机进行点拨指导;要成为“媒介”,组织学生交流鉴赏并分享读诗成果。
以此模式授课,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课堂亮点频发,气氛呈现少有的活跃。教授《蜀相》时,有学生就“柏森森”提出疑问——为何种柏树?柏树为何森森?此疑问,无需教师解析,马上就有其他学生用“知人论世法”就“柏树”这一意象进行了解读。再如《将进酒》首句,“黄河之水”为什么一定要“天上来”,不能换成“山上来”,学生用“换词法”感受诗歌用词的唯一性,以此倾听李白的心声,感受其万丈豪情。《拟行路难》中,“吞声踯躅不敢言”,究竟是“敢言”还是“不敢言”,诵读此句,究竟该将悲愤之情喷涌而出,还是痛苦隐忍,学生进行了激烈的探讨……所有的问题来自学生,所有的答案也来自学生,探讨水到渠成,能力得以培养。
在“评”这个环节中,教师又应做什么呢?首先,教师应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学生可以大胆讨论。一旦“剑走偏锋”,教师应引其方向,重找话题,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其次,学生若停留于表面探讨,教师应以点拨的方式,触类旁通,让学生自己往深层次想答案。再则,学生若陷入某个问题反复讨论,且该问题已经讨论完整,实在不可能有新的东西挖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其他诗句,或者其他方向着手。最后,教师应该把学生探究出的关键知识点,有条理地板书在黑板上,帮助后进生归纳课堂重点。
如果说,评诗是让学生思维发散开来,那么结诗则是让学生思维收回来。从有效的评诗内容中,找出解读诗歌的方法,总结规律。这种总结,对于还不太懂得如何入手去解读诗歌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将帮助他们在下一次解读中利用掌握的方法,自己尝试解读。就方法来说,主要有知人论世法、意象品读法、炼字炼句法、修辞鉴赏法、还原法、换词法、对比法等。
对于情感脉络清晰、知识点较少的诗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如果是复杂的长诗,学生做得不够到位,教师可以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只有将感性的鉴赏上升为理性的归纳;将零散的感悟探究出富有条理的规律,这样的总结才有意义。也只有“授生以渔”,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鉴赏有理可依。
总之,“读—译—评—结”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它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鉴赏水平,建构解读诗歌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在分组探究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当然,该模式还存在亟待突破的瓶颈,比如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让学生翻译长诗?如何让后进生更好地加入探究中?如何让讨论更深入更丰富?这些都需要花很多时间,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