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晶晶
语文课堂应该是以“语”为先,是畅所欲言和各抒己见的乐园。一切以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给学生自由探讨和主动交流的机会,一方面,能充分体现语文的交际性特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讨交流载体;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在主动探讨中掌握汉语运用规则,使他们真正知晓其中的“潜台词”和“言外意”。多从语言的交际特征出发,多给学生畅言的机会,让他们在对话语篇的过程中感受文本魅力,不仅是学生积淀深厚语言文化知识的需要,而且是学生活化认知感悟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语言鲜活性的重要导向。
鲜活语言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唯有如此,才能产生“千人读哈姆雷特就有千样”的效果。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语言表达,也是产生语言新鲜感必不可少的重要切入点和来源。以此为契机丰富课堂教学,利于学生在感同身受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感思,语言的新鲜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学生要想理解语言表达的本质内涵,多从表达者的意图出发深入探究,定会有不一样的精彩发现。这种发现需要学生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在表达中发散思维,如在《我的母亲》的阅读理解中,便可尝试此法。
学生不妨从作者胡适的角度出发,从作者笔下描述的母亲的形象和特征出发,围绕“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这段话找出相关内容。可建议学生从“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来品味作者观点,通过点滴小事的描述展现其中内容,也就能够明白作者表达的意图:母亲重德垂范,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勉励儿子一心向学,展现了母亲善良、大度、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教师多引导学生从作者、语境等不同方面深入思考,使他们真正融入语篇,从文本中获得深层次感悟。教师可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探知,利于学生融入语境和语篇,产生多样化构思、认知。
理解语言文字就是学生与语言文字对话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和丰富理解思维的过程,可谓是理解感知由感性向理性不断拓展延伸的过程,使学生在主动融入语篇和深入解读中形成多样化感思。围绕学生的自我思考和主动拓展延伸、丰富教学,能让学生在主动聚焦语篇核心要点的前提下获得有深度和广度的感触体验。教师可结合语篇表达内涵,引导学生从文眼入手,不放松任何一个文字甚至标点,从中找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在学习《荷塘月色》的时候,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在通读文字的基础上,细读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到“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一部分,关注作者如何以移步换景的方式来描写景物,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那一段中,也有许多值得研读的地方,从修辞手法运用到短语搭配构成,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汉语学习需要咬文嚼字,需要在反复推敲和仔细琢磨中深入体味其中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不妨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推敲和体验的机会,鼓励他们深入提炼文本的含义,定能体味语篇的深度,让其中的思想得以彰显,可谓是“力透纸背”,值得学习推敲。
“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语言的表达意义都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表达交流意愿,蕴含着一定的情感意义。鲜活的语言往往具有一定的情感内核,是人们对景物和情境的感慨。从这个意义上说,鲜活的语言应该以抓住人们的情感体验为切入点,让人在主动交流中找出相应的蕴含意义,带着自己的“深情厚意”去品味和琢磨其中的内涵。
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我们如何探寻其中的内涵意义呢?该诗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于1825年流放南俄敖德萨期间创作的一首诗。从题目上看,有“假如”“生活”“欺骗”等字眼,这些字眼无论怎样解读都有一定的人情韵味。全诗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以亲切和蔼的语气让读者产生一种揣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从诗句中能亲切感受到作者身处困厄,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作者的表达意图,能从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始终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不因为暂时的失意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哪怕生活欺骗了我们也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教师多从语言的情感出发,从相关的情景语境中找出其中的内涵,定能体会到文本语言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多鼓励学生从自身感知体验出发,在深入了解语言表达的前后语境、背景的前提下多说出自己的设想,与作者产生共鸣。
言有尽而意无穷。汉语的魅力是有丰富的“言外意”和“潜台词”,能够产生浮想联翩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语言的时候,不妨多从文本语言的“言外意”入手进行构思,从语言的鲜活角度深度切磋,让他们从语言表达中体味深层次内涵。学生只有对语言表达的内涵意义进行琢磨,才能知道文本语言富有足够意蕴,给人以无限遐想。语言品味好似玉石,需要反复打磨,在仔细品味中进行深度构思。教师不妨针对语篇内容深入探究,如在《故都的秋》的阅读指导中,不妨尝试此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语篇结尾处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段话着手,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深入揣摩。不妨引导学生从“设誓”中体味作者心境,由此引导学生设想:“故都的秋”就是作者心中的秋吗?透过结尾的描述,我们发现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多元性,作者运用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斗争的痕迹,情感由晦转明,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让读者浮想联翩。教师可结合语篇的内容,多鼓励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文字内容,使得学生深有感触,并获得丰富感知。教师可针对丰富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给学生相应提示和引导,让他们在反复揣摩中深化感思,使语言文字显得更有韵味,产生“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总而言之,越是精彩的语文课堂越不能缺少鲜活的语言,越需要学生七嘴八舌、大胆畅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语言的简洁明了和意蕴深长,不仅能使语言本身绽放应有的生机活力,更使得学生在自觉使用中发现其中内涵。教师围绕语言的目标明确与多姿多彩,多适时引导学生,定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激情,满足其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