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平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公共课部,湖南 岳阳 414000)
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调动认知和非认知的心理资源,成功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1]。林崇德教授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中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并界定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框架,引起了基础教育阶段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在职业教育领域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怎样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关注焦点。本文拟从职业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入手,比较德国、美国和英国的职业核心素养体系,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中国培养高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路径。
核心素养的研究始于20 世纪末、21 世纪初,它的提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工业社会的到来,人们普遍加强了对专门行业技能及职业需求导向关键能力的重视,能力本位的概念为职业教育所使用,通过对人的行动的科学分析,探讨职业领域高成就所需要的能力。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的“后现代社会”的到来,传统的能力、技能等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信息时代的多元化需求。2000 年于里斯本召开的欧洲峰会确认,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为教育系统构建一套“关键能力”。
1974 年德国梅滕斯(Mertrns)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成为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1998 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核心技能”的概念,认为职业核心技能是工作和生活中必需的、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技能,具有普适性和可迁移性,并将其定位为交流、演算、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信息处理、外语应用等八项能力。然而“关键能力”只强调了“能力”“技能”,没有考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对“关键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和革新,提出了“素养”的概念,它比“能力”更适合当今社会。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对于职业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志军认为:职业核心素养隶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范畴,特指学习者在学习终端阶段应培育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直接与职业环境和岗位能力相对接,关涉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岗位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性等[3]。唐小俊认为:职业核心素养是未来社会复杂情境与不确定情境中运用跨学科、跨领域知识、技能、方法以及调动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4]。由此可见,职业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职业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它包含普适性的核心素养,也有直接与职业岗位对接的职业素养,它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和可迁移性。
笔者认为,职业核心素养是在职业活动中运
用知识、技能,调动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含:第一,职业核心素养是立足职场世界的胜任力。是指新时代下适应岗位变迁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在复杂多变的工作情境中能运用知识技能的胜任岗位的能力。第二,职业核心素养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核心素养不仅包含人的基础素养还包含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的专业素养。主要指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人文底蕴,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团队合作能力,能适应岗位迁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持续学习的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改变了经济生活,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新职业更新速度加快,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2 年美国正式启动了21 世纪核心素养研究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满足美国职场对人才的最新需求。20 世纪80 年代,德国根据经济社会展和劳动者工作岗位变动的现实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形成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职业行动素养概念[5]。如今,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加大了国家对于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可以满足未来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国家从政策层面指导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014 年6 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教发〔2014〕6 号)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德育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7]。2020 年5 月28 日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发〔2020〕3 号)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8]。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与国家的职业教学要求基本一致,有利于落实课程思政,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梅腾斯(Mertrns)在《核心素养——现代社会教育的使命》一书中将核心素养分为基本能力、水平能力、可迁移知识原理、传统的经久不衰能力四个能力。20 世纪80 年代,德国在前期研究的基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作岗位需求的实际情况,革新了核心素养的内容,并在德国职业培训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框架,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形成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职业行动素养概念。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德国颁布许多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如德国《职教法》的第一条第三款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宗旨,核心素养是职业行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6]。认为核心素养只有在真实的工作情境或者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要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内容,每一个学生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并通过实际工作过程中具体的项目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德国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1 世纪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化推动了美国就业市场的变化,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美国劳工部启动了职业素养标准的研究。1991 年,职场基本素养达成秘书委员会发表了第一份报告——《职场对学习教育的要求》。报告中提出了美国职场基本素养的五大指标,包括资源管理、人际素养、信息素养、系统化素养、技术素养[6]。职场素养的研究推动了美国21 世纪核心素养研究项目,美国核心素养的关键就是学生的生活和职业技能。
2002 年,美国正式启动21 世纪核心素养项目。21世纪核心素养体系中包含“学习与创新素养”“信息、媒介与技术素养”“生活与职业素养”,主要是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中所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和专业智能。它构建了核心素养学习体系。同时,一系列的学习支持系统为基础支撑核心素养的掌握,如21 世纪课程与教学、21 世纪教师专业发展、21 世纪学习环境。为了进一步推动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美国启动了“州领导力项目”和“21 世纪学习示范项目”,进而在各州和学校层面落实指向21 世纪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21 世纪学习联盟和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先后发布研究报告,分析和论述了21 世纪技能框架是怎么融入这两份课程标准中的,以帮助教育从业者及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21 世纪技能与新课程的关系。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先行的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应英国经济的发展。1988 年,《教育改革法案》正式颁布,设立了全国统一课程,并确立较统一的课程标准。2003 年,英国发布《21 世纪核心素养——实现潜力》,对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包含六个方面,交流、数字运用、信息技术技能;改善学习与成绩;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每一项素养都有极为具体的操作内容。2007 年修订的《国家课程》对素养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表述,对跨领域和学科特异性的学生发展所需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7]。
英国核心素养框架建立了完善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它具体到每一个学科,且都内含八个水平和一个优秀水平[8]。每一个水平都阐述了学生在完成学习内容后所能达到的能力类型和能力范围,以监督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保证预设的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依据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德国、美国和英国职业核心素养框架和实施路径各有不同,但仍有相通之处。
3.4.1 从立法层面确立“职业核心素养”的框架
美国由教育部,全国教育协会与大公司组成了合作组织,创办“新世纪技能联盟”确立“素养框架”。英国的“国家课程”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具体内容。在德国则是将“核心素养”写入了《职业教育法》。
3.4.2 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框架
各国在颁布核心素养框架的同时确立了课程标准框架。并要求各类学校根据课程标准开发课程,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设计,写进课程内容。
3.4.3 建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各国都建立了一套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将核心素养融入每个学科的学业评价中。
培育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应明确职业核心素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职业核心素养框架的构成及实施离不开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指引和支持。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德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监督体系,从立法、司法到行政、社会监督,有效的保障了德国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健康有序的发展。英国在2007 年修订《国家课程》中对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所需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因此,我国要构建职业核心素养框架,并使之有效实施,应将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写进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对“职业核心素养”进行详细的界定。德国、美国和英国的职业教育核心素养构成能给我们一些借鉴,但构建中国职业教育体系要结合我国“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对未来职业人的需求,基于本土的实际情况,构建“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核心素养框架。
课程是实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途经,而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9],在宏观层面上确立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教学指导性文件。我国教育部分别于2017 年和2019 年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总目标。高职可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将职业核心素养框架融入课程标准,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确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细则。开发各学科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明确知识点对应的具体核心素养目标,进而指导教学设计,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职业教育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也需要相应的学生质量评价标准衡量学生核心素养,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新标准,能为多样化的测评提供依据;核心素养是运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仅仅通过纸质测试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进行评价,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标准为教师对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发展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学业评价标准也是学生自我评估和教师教学的依据。因此,我国可借鉴他国的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职业核心素养细化到各年级各学科中,构建基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标准,以指导老师教学和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