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中芹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网络全方位地覆盖和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逐渐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取代,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主渠道,并逐步占据了舆论传播的主阵地。而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开放、快速、隐蔽等显著特点使互联网上的意识形态更为复杂。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到处散布“中国威胁论”等谣言,而这些谣言与西方意识形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渗透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使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越来越复杂严峻。当今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互联网在本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重要性,而且非常重视。目前,我国共有2 800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接近2 700万,使用互联网技术较为集中,所以高校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的传统模式主要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为主,即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将信息单向地灌输给学生,此外以院系辅导员和校学生工作部门作为辅助。至于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能接受多少,则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意识形态工作者与学生是主客体的关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也降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在信息化时代,主客体之间增加了双向交流沟通的机会与可能,突出了大学生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性。大学生在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再单纯地承担受众的角色,同时承担着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当前,校园内“95后”“00后”“网生一代”已习惯在网络中寻找“存在感”,学生通过微博、快手、抖音、哔哩哔哩等网络媒体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都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建设的具体表现。
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通过网络可以从事一切活动,如社交、学习、工作等几乎颠覆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方面。由于西方国家率先使用互联网,并且在互联网的传播技术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他们意识形态管理的内容与方式,即洋为中用,从而提高我们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如何防止外来文化通过网络入侵民族文化,这就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及时对不良信息进行处理,加强互联网管理技术。再如,为了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许多国家最初都会制定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以引导网民自觉遵守,待时机成熟后,再通过制定网络法律法规,如我国于201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以此来保障和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
我国高校在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时,要在保留传统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开放网络平台,就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然,这一切都应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此增强信息化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实效性。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更加复杂,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受到威胁与挑战,高校意识形态和思想舆论阵地也从现实生活转向了虚拟空间。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与教育方式受到强烈冲击,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
由于西方国家率先进入网络时代,他们凭借自身优势,加紧对我国高校进行文化渗透,通过或明或暗的手段贬低马克思主义,其最终目的是使我国大学生群体对西方意识形态产生盲目的崇拜心理。这种渗透的过程将会是长期的,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网络的便捷性与隐蔽性,更易于西方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甚至有被西方利用的危险。另外,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政治辨别能力差,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容易被新媒体舆论左右,甚至怀疑或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辨别、吸收多元化的意识形态,树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提高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鉴别能力,是所有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当代大学生作为与新时代共同成长的一代,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来。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使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使之更好地承担起伟大时代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较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接受着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国家繁荣昌盛,相对缺乏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对我国在国际交往中依然存在的危机重视不够,对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也不了解,当然对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战略意义也知之甚少,因而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缺乏准确的认知。而部分高校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理论储备不足,方法手段较弱,教育方式单一,教育效果不够理想,说服力不够强。另外,大学生活动以学术及文体内容为主,课堂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单一性、局限性、滞后性等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及时掌握时事政治热点,了解国计民生等信息,从而培养政治热情;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快速甄别信息的能力,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特殊工具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
所以,如何改变填鸭式教育为“润物细无声”的真诚沟通交流,如何引导大学生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以及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观察分析、独立判断、合理应对等能力,使之更好地认同并践行总体国家安全理念,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批理想坚定、能力过硬、知识完备的新时代大学生,是当前高校面临的巨大挑战。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互联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和影响,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是难得的机遇,二者需要深度融合。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交互优势推进从课程内容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相结合,视与听相结合,严肃而不失活跃,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政治热情,这也是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高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及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显著增强,有条件的高校都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构建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体系奠定了基础。总体而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师生的思想是积极的、向上的、正面的,但面对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出现的新情况,部分地方和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仍存在不足。
部分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专业课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学术研究轻视意识形态等现象。例如,有的教师自身理论学习不足,钻研得不够透彻,没能准确把握意识形态的内涵,导致在实践中缺乏坚定性;有的教师片面地强调高校的学术性,把高校的政治性和学术性简单地并列起来,对政治性不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还未实现有机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和亲和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践行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
在建国初期,高校就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我国教育主权回归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这一最重要的责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成学生最爱听最受益的一门课,使之具有亲和力,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教师要不断钻研讲课艺术,探索教学方法,实现内容与方法的完美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深奥的理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及形象直观的视频结合起来,使之既接地气,又具有实效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坚持“八个相统一”的新要求,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做“四有”好老师,但就目前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
社会实践既能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又能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考和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增强大学生奉献社会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很广,组织任务复杂艰巨,许多高校并未将之纳入教育整体规划。一些高校只是由校团委或学院分团委组织部分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众面很小,而且也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会受到经费、安全等方面的限制。
网络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新媒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融合还有很大的空间。从教学层面来讲,如何调动一线教师尤其是老教师跟上时代步伐,学习新技术,培育新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动地参与教学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二者融合的关键所在。另外,从教材层面来讲,除了传统的文字教材,还可以增加一些视频、音频资料,既增加了课本的温度,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最新的、重要的时事新闻等相关小视频补充到课堂上,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