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尊文
《李春明经济文稿》 (以下简称《文稿》)四卷本大作,是李春明博士近40年来经济文稿的自选集,最近有幸拜读。我作为一个改革开放亲历者,仿佛重温了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场景”,从《文稿》中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动。
《文稿》从600多万字文稿中精选而成,有150万言,称得上“鸿篇巨制”。根据作者李春明博士的工作岗位和经历,《文稿》内容按时序可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年至1996年8月。这一阶段《文稿》作者在中共湖北省委党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其间曾在中南财经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其角色是教师、学者。这一阶段的文稿重点研究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及分配模式等重大理论问题,还有一些研究了当时的热点问题,如《竞争是搞活企业的强大动力》《推行股份制与搞活全民企业》《城市的功能》《漫谈三资企业》《努力造就乡镇企业家队伍》等,现在读起来,觉得身临其境,非常亲切。
第二阶段为1996年8月至2000年11月。这一阶段,《文稿》作者先后担任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委副秘书长兼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并在1998年7月在中南财经大学完成在职经济学博土研究生学业。其角色是智囊、学者。以博土论文《经济发展阶段论纲》为基础出版的《经济腾飞论纲》,当年我就学习过,《文稿》收录了书中不少内容。由于工作关系,我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省委政策研究室有较多联系,有机会聆听作者教诲,同时也得知其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为湖北省委、省政府决策所采纳,《文稿》就收入了一部分。
第三阶段为2000年11月至2002年12月。这一阶段李春明博士任职荆州市委副书记、荆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其角色是市长、官员。所形成的文稿丰富多样、并且很接地气。其主因是,《文稿》作者身份由过去的决策参谋转变为决策者、文稿也随之由“提几点建议”转变为“讲几点意见”,由此所关注的间题、思考问题的角度、做出的结论以及所采用的方法等,都有着新的特点。其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城市资本营运、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开拓资本市场、用新思路新办法加快城市化进程等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决策,是文稿之亮点。
第四阶段为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其角色是湖北省政府领导。2003年初,李春明博士担任省政府秘书长。上任不久,就亲自抓武汉城市圈建设,包括起草文件、规划编制等工作。在其领导下,我作为主要专家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起草和《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编制。《文稿》中《对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初步认识》等文,把我又带回那激动人心的难忘岁月。李春明博士于2006年5月当选为湖北省副省长,2008年1月政府换届时又连选连任,两届副省长分工完全不同,先后分管或协管了省政府及中央直属的40多个部门的工作。从文稿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作为领导干部娴熟的工作艺术,也可以看出作为经济学家深邃的理论思考。
第五阶段为2008年8月至2017年3月。其角色是湖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领导。这一阶段李春明博士先后担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秘书长,2013年始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2014年始担任省经济学界团体联合会主席。《论着力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论着力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等文稿,对当时全省统一思想、推动工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担任经团联主席后,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湖北经济发展专家座谈会”,李春明博士在会上的发言也收入了《文稿》。如果说第三、四阶段,李春明博士的文稿以实务为主、以分管工作为主,那么这一阶段以理性思维为主、回归经济学本真。当然,并不是简单地回到第一、二阶段,而是“理论——实践——理论”的升华。可以说,李春明博士在实践基础上升华的理论将会进一步指导实践。
《李春明经济文稿》之内容,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但许多文章中独特的见解,其深邃的思考,经过岁月的洗礼,至今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一是生产力发展问题。《文稿》作者在1980年所写的《学习和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一文中就讲到,必须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必须千方百计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之后李春明博士不遗余力地阐释和宣传“发展是硬道理”的光辉思想,并多次疾呼湖北必须“凝神聚力加快发展”、必须“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即使在社会上有人若明若暗地主张“重政治轻经济”、有人有意无意地片面理解甚至忽视和贬低GDP之时,李春明博士坚定提出“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谋发展”,多次撰文提出“坚持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其经济学素养深厚,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间题。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并形成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思维定式和理论教条。早在40多年前,《文稿》作者就认为这是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严重相悖的。 “初生牛犊不怕虎”,写于1979年并收入本书首篇的《试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作用》一文,可以说是对上述传统观念的初次挑战。李春明博士一直跟踪研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一部分收入《文稿》。这些文稿严谨的分析,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甚至30多年,但今天看来仍然是“无懈可击”。
三是改革开放问题。20世纪80—90年代,《文稿》作者作为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写了大量推动改革开放的文章;进入新世纪,作者又结合自己所在的领导岗位,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将改革开放理念转化为全省决策和发展实践。例如收入书中的《着力推进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推进开放先导战略》等文章,其内容或主要观点都转化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向型经济占比很大的沿海地区受到了严重冲击,有些人误以为湖北外向型经济不发达是“优势”。《文稿》作者抨击这种观点,认为湖北还是要坚持开放先导战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加积极而有效地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补齐外向型经济这块“短板”,这在当前特别有启迪作用。中央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后,湖北一些同志误认为是只搞 “内循环”,不搞 “外循环”,湖北外向型经济“短板”又成“优势”了,这是完全错误的。湖北应当延长板、补短板,内外循环良性互动。
四是下行压力下做好经济工作问题。1998年前后,我国经济运行下行趋势严重,出现了罕见的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作为一把“双刃剑”,虽然对抑制经济过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更多的是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书中收入的《努力做好通货紧缩条件下的经济工作》一文,针对当时广大干部和企业经营者的困惑,予以释疑解惑。文章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及时转发全省各地各部门负责同志参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前,湖北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前所未有。重读《文稿》中《努力做好通货紧缩条件下的经济工作》等文,对在困境中做好经济工作有很大的启示,有利于实现“六稳” “六保”,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