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民为本到人民至上
——民本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演进研究

2020-02-22 07:13严炳洲朱国华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12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

严炳洲 朱国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开始进入了成熟定型的阶段①,也标志着当代中国的执政理念经过几十年的贯彻落实正在形成一种新型政治文明。而“人民至上”理念在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普遍形成则是这个政治文明中最闪耀、最独特、最核心的部分。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民至上”理念的形成既有西方民主理念的影响,更有中国自己的历史根源。毫无疑问,这个根源是延续中国几千年的“民本思想”。探究民本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向“人民至上”理念的演进过程,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一、民本思想的经验化阶段:从敬神到保民

中国五千年来之政治思想,一个“民”字贯穿其中,故全部得成为 “民学”②。这里的 “民学”就是民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民本思想是古代中国人在探索国家长治久安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丰富而来的。它主要发端于古代中国“邦天下” “王天下” “家天下”神权政治的失灵而引起的对现实政治世界的重视。在当时科技不发达、人类认知有限的条件下,神权崇拜、神权政治是世界普遍现象。同样的,神权政治的兴盛衰亡也是世界上的一个普遍规律。

在中国,神权政治的衰落、世俗王权的成熟比西方要早很多。根据中国历史分期,在秦朝到清朝之前,往上古追溯,依次是春秋战国、夏商周、三皇五帝三个时期。三皇五帝时期被认为是原始社会,此时由于生产力不足,人们都持有一种朴素的“邦天下” “公天下”的认识,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原始部落的领袖经过推选而来,实行“禅让制”。此时人们没有产生“民”的问题意识,神权政治没有动摇的基础和条件。三皇五帝之后,中国进入夏商周时期,也就是生产力相对发展之后进入私有制奴隶社会。夏朝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变 “邦天下” “公天下”为 “家天下”,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建立了古代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私有制统治的产生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和矛盾,世袭制王朝也必然面临王朝统治的矛盾和问题。此时,神权政治非但没有被动摇,反而成为加强私有制统治的工具,成为协调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重要手段,并逐步出现以上帝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天命神权论, “天人观”成为夏商奴隶主阶级的世界观。例如,夏朝“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③商朝的尊神拜鬼行为,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④。面对黎民百姓,统治者们以为用“天、神、鬼”这个道具就可以实现长治久安。但事实证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和国家的创造者。《尚书·五子之歌》记载, “皇祖有川,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五子之歌”属于其中“夏书”的一部分,是太康失国后族人对其劝诫所作。这也是中国政治哲学中“民本”两字在已知典籍中的首次出现,表明统治者对神权政治的信念开始出现动摇, “民惟邦本”的政治认识开始萌生。

尽管“民惟邦本”思想当时已经出现,但仍然经历了漫长的商周时期才逐渐取代神权政治的主导地位。大约在前1600年,由于夏桀的暴政,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灭夏建国。对于夏的灭亡,商汤反思总结并提出“吾何祚于民,俾我众勿违朕言”⑤,表明商汤非常关心如何通过为民谋福祉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至武王伐纣灭商建周之后,周人又对商朝的覆亡教训进行总结并提出“唯命不于常” “敬德保民”的观点。这些经验总结集中体现在《尚书》中。其中,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⑦“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⑧都反映出当时的统治者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开始从神权政治向民本政治过渡,形成了“敬德保民”的认知和经验。

二、民本思想的理论化阶段:从宫廷到社会

三代以后,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微,贵族阶级进入崩溃重组阶段,许多曾经为统治集团服务的官吏日趋没落,许多曾经为庶人的平民则不断崛起。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⑨,曾经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不断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致使“私学勃兴”。在这样一个新旧更替的大变局下,王朝权威衰落,权力分散,给言论思想提供了空前的自由空间,学术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蓬勃气象。

民本思想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前面提到,尽管西周统治集团已经开始对天命有所怀疑,但出于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需要,对这个神圣的光轮不能不给以修缮和涂抹。直至春秋初期,整个社会依然笼罩于浓郁的神论气氛之中。然而,身为随国大夫的季梁提出, “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强调“天授神降”;同时发出“夫民,神之主也”的先声。其民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层次:民众是鬼神的根本,神为君主,民众是君上的根本⑩。后来,经由百家争鸣、私学兴起,以民为本的经验认知由王宫走出来,社会受众面不断扩大,深刻影响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主要流派,基本成为社会有识之士的主流共识。譬如,道家老子主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⑪法家管仲主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⑫墨家墨子主张 “兼爱” “非攻” “尚贤” “节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则对民本思想进行了系统化、理论化的建设。面对“礼崩乐坏”的千年大变局,孔子力图通过阐发周王的敬德保民统治思想实现教化众人、恢复之前的周礼秩序,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仁学”,提倡统治者应该加强修养、克己成圣,实施养民、富民、教民之治,实现天下归心。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将“仁学”发展成具有人性假设、包含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理论,反对当时法家的“尊君”思想,振聋发聩地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⑬,力主君为民而设、统治者要推行“仁政” “制民之产”⑭,实现“内圣外王”,并阐述了人民革命的合理性。同为儒者的荀子尽管从人性本恶的角度论证了人君的重要性,主张尊君,但同样主张“天之生民,非为君,天之立君,以为民也”⑮,认为若君主不仁,则人民可以起来推翻他。尽管孔孟荀的思想以“仁学”著称,但其核心本质正是 “以民为本”,甚至颇具“以民为主”的气魄。在他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民本思想成政治经验发展为系统完备的民本理论。

总的来说,其理论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人民本体论。通过理论阐述,相继完成了人民政治地位对神权和君权的超越,为民本理论奠定了根本基点。二是建立朴素的以民为本的制度设想。在人性假设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养民、富民、教民的“三步走”,提出 “仓廪实而知礼节”“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三是提出以民为本的治国之道。要求统治者“内圣外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正确处理君王与民众的“舟与水”关系,并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不教而战,谓之杀”等使民思想,以达到天下归心的治国理想。

三、民本思想的制度化阶段:从理论到实践

战国末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完成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改革,逐步吞并六国,第一次完成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大一统,在主张严刑酷法的法家思想指导下建立了完备的治理体系。但是,法家虽然能建立统一的治理体系,却在精神道义上有着极大缺陷⑯。所以,秦国很快到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王朝。秦之后,汉朝在继承秦制基础上,继续维持中央集权制度,但如何总结秦朝大一统但又迅速灭亡的经验教训、正确解决统治人民的问题,成为汉朝统治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实实践的需要催促理论学术的创新。秦国战胜六国,标志着法家相对于儒家的理论优势,暴露了儒家的理论缺陷。尚法的秦国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行政环节设计之精密,对官僚制度约束之严格,历代王朝居首⑰。相反,奉行儒家的大国齐国却出现“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众庶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政治乱局⑱。可以说,尚仁爱民的儒学理想并非直接等同于以民为本的善政良治。但是儒家理想的一时失败也并非直接等同于民本价值的彻底溃败。民本理论需要兼收并蓄、不断完善,在经历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才能通往理想之彼岸。在君主政治占绝对优势的历史条件下,民本理论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和机会才能进入政治实践的层面。而不是像孔孟一样常为君王座上宾,但始终徘徊于君主政治的边缘。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者顺应历史潮流,通过把儒家人文精神与阴阳家天道精神相结合,提出“君权神授” “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⑲,实现对儒家思想的包装改造,满足了封建君主的统治需要,进入君主视野,开始走上实践之路。董仲舒以神学家的姿态提出“天人相与”的哲学思想,进而提出“君权神授”的理论,为君权提供了坚强的神学根据,给了君权的至高无上性。但在给予君权崇高地位的同时,他又用饱含民本思想的天权对其进行限制。他提出“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之立王,以为民也”⑳,在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上,强调了天、民、王的政治地位排序。在解决封建君主权力合法性、回答如何处理君权与人民关系的同时,董仲舒成功使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民本思想进入国家制度化阶段,实现了从哲学理论到政治实践的跨越。汉朝以后直到清朝结束,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董仲舒所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统治者所依赖的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并不断丰富发展。敬德保民也一直成为封建统治者必须认真对待的政治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士大夫阶层、天下读书人的行动自觉。即使明朝朱元璋对《孟子》进行删节,也没有断掉整个士大夫阶层的仁民爱民精神。

至此,汉朝之后,经历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中国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本政治文明。其体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尊天爱民的祭祀礼仪制度,皇帝作为天子每年要定期祭拜天地,为民众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是确立保民安民的行政导向,强调皇宫贵族节用爱民、使民以时,强调朝廷地方要体察民情、平息民怨、救济灾民、教民生产、轻徭薄赋,百姓可以进京告御状等,完善各方面相关法律制度规范,确保行政系统廉洁奉公、爱民为民;三是建立包含国家、民营、国民合资的政治经济互动的三层资本结构㉑,高度重视政治维持市场的稳定作用,通过稳定市场、保障民生来维持社会稳定、缓解统治危机;四是建立忠君爱民的人才选拔制度,在进行“举孝廉” “九品中正制”等探索过程中,逐步建立科举制,形成了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要科目的选人用人机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和为民精神的优秀人才。这也正是民本思想得以传承,进而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五是建立了合法的革命理论,每当出现昏君庸吏导致民不聊生之时,社会上就会出现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革命行为,推翻暴政成立新政再建良政。

民本理论的实践及其制度化为古代中国造就了许多灿烂辉煌的帝国时代,使中华民族长期处于世界巅峰。但这些制度的建立并非代表着统治者的一劳永逸,当统治者脱离群众、腐化变质,无法坚持以民为本的时候,民本政治思想就起着反向作用,它会鼓动整个社会进行自我破坏和重建。比如黄巾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等,都是在统治者的实施暴政之后导致民不聊生才发生的;部分王朝如唐朝、明朝的建立则是建立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人民支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有太平盛世的形成都是民本仁政实施较好的时候,而绝大部分王朝的失败以及被其他王朝的代替基本上都是在朝政腐败民心尽失的时候。通过民本政治文明的涵养和历史政治的淬炼,中国政治历史始终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力量,贯穿着一条主线,即走在民本仁政的道路上则兴,走在腐败暴政的道路上则亡。这种围绕人道主义而持续进行的王朝更替,就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市场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文明运动。与西方主要围绕宗教和商贸促发的战争截然不同,中国追求的是人道主义文明。正因为如此,英国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马丁·雅克教授认为,中国从来不只是一个国家,而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四、民本思想的民主化阶段:从君主到民主

尽管民本思想进入了政治实践,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重要内容。但人民始终是君主的人民,是被统治的对象,是本体而不是主体。正所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㉒。先贤们虽有“民惟邦本”、 “民贵君轻”、 “君权民与”等卓越认识,但在“家天下”旧时代,统治者是不可能也从来没有把“为公为民”作为治国理政安邦的主导思想。 “民为君本”是的封建专制的御民之法,是工具性的治民之术,是维系“家天下”长治久安的牧民之策㉓。 “民本”理念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不绝如缕,显现着先贤智者和有识之士的思想光辉,但是同时它也每与专制君权相伴相随,为君主专制抹上一道柔和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本’并不是以民为本,不是以民为政权的基础”㉔。而非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民权、民治之制,忠民为民利民之道。

封建君主制度之下的君民关系始终是对立统一的,且对立性是占主导的。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经常出现“统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革命起义到新政权建立、太平盛世再到盛极而衰”的兴衰治乱“怪圈”,也就是黄炎培讲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这种周期律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家天下君主制的根本弊端所致。对于这种弊端的反思,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提出“君客民主”,强调“一人奉天下”,非为 “天下奉一人”㉕。他认为,“君之于臣,名异而实同”㉖,第一次以非凡勇气在历史上把君和臣摆到为民服务的同等位置,并希望通过设立舆论机关监督君主,实现天下大治。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在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辨析了君的实质,明确了君的义务和责任,并提出制衡君权、维护民权的具体措施。其民本到民主的思想,基本接近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也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某种思想启发。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在既定的生产力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君权始终难以撼动。清朝末期以后,由于封建统治的封闭固化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面对西方殖民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再不变革图强,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局面。为挽救危亡,先进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掀起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热潮,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引入西方民主政治热流,最终通过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皇权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历程,标志着中国政治进入民主化阶段。民本思想也自然而然进入民主化阶段。辛亥革命提出 “三民主义”,建设中华民国,聚焦于“民”,体现的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思想,但也明显“因袭吾国固有思想”,继承了我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孙中山对儒家的政治哲学非常倾心,认为“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还要求之于中国”㉗。其香港兴中会宣言中也明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语。其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之主张,则与西方资本自由主义大不相同,反倒与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之说自甚相契㉘。可以说,近现代“三民主义”的产生、中华民国的建立正式标志着传统民本思想完全突破了皇权思想限制开始了变君主为民主的实践过渡,同时也避免了走入欧美资本主义的制度桎梏。

但如何实践这种民主化的民本思想, “三民主义”并没有完成这个重大历史任务。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依旧徘徊在专制反动且无比黑暗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袁世凯篡夺革命政权、复辟帝制后,中国先后发生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都相继失败。北洋军阀政府在民主游戏中维持着专制统治。如何把这个理想追求变成社会现实,意味着民主化的民本思想需要进一步兼收并蓄、发展完善,实现新的理论到新的实践的伟大飞跃。

实践的新需求促使中国人进一步追求科学理论,也要求民主化的民本思想进一步完善发展。最终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民主化的民本思想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民本思想的新实践就有了新的科学理论的支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逐步摸索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道路,中国的民主革命迎来黎明的曙光。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主动与孙中山先生合作,推动广州革命政权的建立,建成黄埔军校,广泛发动工农群众力量,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但是,在大革命关键时候,蒋介石背叛革命和孙中山先生的事业,与反对工农大众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勾结在一起,对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人民民主力量进行了迫害。秉持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发动群众,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蒋介石政权,建立新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成社会主义政权,从经济体制的根本层次上,第一次破天荒地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建立起属于人民自己的国家政权。人民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以民为本第一次具备了从理想变成现实的可能。

社会主义中国建成之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着中国人民一起进行着人民民主的实践探索。经过几十年的探索,马克思主义、西式民主政治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相融合形成了中国式民主,实现了价值目标、程序方式与组织实践的较好融合,成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道路。实质上,从执政者的历史纵向来看,这也标志着中国执政理念完成了从“君主民本”向“以民为主”即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完成了孙中山先生未竟的伟大事业。

五、人民至上的新阶段:从新理念到新实践

在以民为本传统理念的涵养和西方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奋斗、推进人民事业不断前进,使中国真正形成并巩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执政理念。毛泽东有一个十分经典的论断: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强调了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唯一性,排斥了英雄史观、上帝史观以及英雄与奴隶共创的二元史观。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他最先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 “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启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是人民的共同富裕。”他提出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标准中,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其中最高的、最终极的标准。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胡锦涛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直接提出要把人民摆在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着重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始终在坚持和发展着人民民主理念。尽管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和具体阐述不同,但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贯穿其中。

在人民民主、人民至上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各方面的制度建设也在持续探索、发展和完善。从政治制度来看,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民主党派及各界无党派人士,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大会,实现了民主协商建国的第一次实践。随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人民政府,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族人民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制度,实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大、政府、政协、两院、监察委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保障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负责。在具体执法行政过程中,各级机构采取集体领导、政务公开、专家决策、居民听证、民主协商等多种形式不断完善民主形式。从经济制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广泛团结工商界人士,顺利完成三大改造,消灭私有制,消除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基础,建立服务全体人民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后来,由于这种制度不能较好地适应当时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为改善人民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主动改革,推进自我革命,对农村经济体制、城市国有制经济进行了适时改革,逐渐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在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机制,推进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农村基层覆盖,实现经济建设依靠人民、经济建设为了人民。在文化制度层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站稳人民立场,推出众多讴歌时代、赞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从执政党建设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完善党章党纪党规,不断健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制度,确保始党始终走群众路线,确保政权的为民取向。总的来看,这种制度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融合的“形式民主”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 “实质民主”,亦是 “实质民本”。这个价值与形式统一的民主,既是传统民本思想的理念延续又不同于君主民本的统治思想,既借鉴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程序正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形式主义,而是民本的民主或者民主的民本,是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民主,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真正体现。正是在人民至上的理念指导下,社会主义中国始终能够坚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大胆改革,实行改革开放,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改革过程中,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够较好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创造出几十年快速发展和保持稳定的两大奇迹。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

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实践得到进一步丰富。过去几十年,中国共产党以事实求实和为民服务的精神,努力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现在,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努力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坚持贯彻“人民至上”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都需要从民心中凝聚智慧和力量。壮阔四十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家庭联产承包、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大发展、高考恢复、价格闯关、经济特区崛起、证券交易所诞生, “诸城模式”、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寿光模式”、 “义乌模式”、 “亳州模式”、 “华西模式”、 “海尔模式”、 “华为模式”、“阿里模式”、 “腾讯模式” “前海模式”、土地三权分置、社会五治融合 (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 “淘宝村”、 “互联网+”、 “中国高铁”、众筹众创、精准扶贫脱贫、 “黄色沙漠”变“绿洲银行”、网络议政、 “打虎猎狐拍蝇”、 “打黑除恶破伞”等,无一不是人民群众实践的产物。“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强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㉙。可以说,人民宗旨已经全面贯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和伟大工程中。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大地即将完成。代表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也即将开始。这种被西方人羡慕的连贯持续成功的战略方针的制定与贯彻,本质上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执政理念的一以贯之。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人民至上的理念在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中进一步彰显。尤其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战中,中西各自不同的理念、制度和治理实践,充分表明人民至上理念不是空洞虚无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为保障全体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中国可以封一座城、封一个省,可以不计经济社会成本、不加任何条件和区别,平等对待每一位新冠肺炎感染者,确保他们应治尽治。中国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广大医护工作者和基层干部能做到不惧危险、逆向前行、率先冲锋。普通群众也不分地域行业,不计较个人得失,从物质和精神上大力支持国家的抗疫工作。这些都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理念是全党全国全军全民的普遍共识,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文化现象。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宣告了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权利,集人身权、物权和债权等民事权利之大成,并构建了权利和权利保障体系㉚,确保权利保障的付诸实施,实现了以法律的形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尤其是,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予以“特别关注”,编含6章、51条、近5000字,详细规定了一系列人格权保护制度,成为中国民法典编纂中最大的创新和亮点之一㉛。这些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坚持和巩固人民至上理念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

六、结语

鸦片战争前民本思想是在君主专制下完成了经验感知、理论建构、政治社会化三个阶段。那么,鸦片战争后,民本思想则是在民主革命中再次经历了经验感知、理论建构、政治社会化三个阶段,演化成新的人民至上思想。总结过去执政和发展经验,中国共产党坚定树牢了人民观念,既建立人民民主政体,又完善了人民当家作主系列制度,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巩固夯实人民宗旨意识,在全社会成员中持续深入普及人民文化,形成了一个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国家机构、法律制度、执政队伍、社会文化的人民民主政治实践。

当前,人民至上思想已经基本进入政治社会化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深刻而丰富,主要包括:人民为中心论(发展观)、人民全面发展观、人民主体论、人民主权论、人民目的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标准论、人民利益论(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人民立场观、忠于人民观、为民服务宗旨观、人民实践观、人民共富观、人民健康观、人民安全观、人民创作观、以民为本法治观(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等)、以民为本制度观等等。这使执政为民、行政为民、参政为民、立法国民、司法为民……成为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共识。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㉜。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㉝。无论从党执政的力量来源、国家发展的根本依靠以及对公职人员的要求都强烈释放出“人民”这个中心元素。这个元素是理想主义的,也是现实主义的,真正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表达的依然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崇高政治境界和对人道主义文明的永恒追求。

从以民为本到人民至上,从西式民主到中式民主,中国经历了漫长深厚的古老传统、痛苦彷徨的学习革命、坚定自信的自主探索,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说到底,是人民实践创造的。英国剑桥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彼得·诺兰认为, “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面临很多内部和外部挑战。但中国人民和他们的领导人已经找到了通向‘对岸’的道路。”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一条承载着中国人民深沉厚重精神追求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道路。中国道路,始于人民、兴于人民、归于人民。

以民为本,让古代中国灿烂辉煌;人民至上,让现代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人民至上理念就是最广博的生产关系,可以容纳最强大的生产力。只要真正坚持人民至上,国家就不会僵化封闭,社会就不会失去活力,历史就会继续发展前进。新中国成立70年的道路探索和改革实践的成功就是其真实写照。西方学者过去得出的“历史终结论” “中国崩溃论”已经自行终结和崩溃。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只有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彻底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发展方式粗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深层体制性障碍、公共权力腐败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目前应对美国极限施压的过程中,中国骨气、中国底气、中国志气皆系于民。忠民、信民、知民、顺民、靠民、为民仍然是我们保持定力、顺势而为、自强制胜的根本所在、信心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也是以史为鉴的深层动力。所以我们应该将“为人民的统治”与“人民的统治”结合起来,并且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为人民的统治”与“人民的统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人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是最好的作风;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致松懈;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注释:

①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要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为依据,可以认为当代中国制度开始进入成熟定型的阶段。

②谢扶雅:《中国政治思想史纲》,中正书局1954年版,第5页。

③《论语·泰伯》。

④《礼记·表记》。

⑤清华简《尹诰》。

⑥《尚书·泰誓上》。

⑦《尚书·泰誓中》。

⑧《尚书·酒诰》。

⑨《左传·昭公十七年》。

⑩《随州文化简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02—105页。

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⑫《管子·牧民》。

⑬《孟子·尽心章句下》。

⑭《孟子·梁惠王章句上》。⑮《荀子·大略》。

⑯⑰⑱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文化纵横》2020年第6期。

⑲⑳《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第二十五。

㉑郑永年:《国家与发展:探索中国政治经济学模式》,《文化纵横》2019年第2期。

㉒《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㉓刘永佶:《中国官文化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页。

㉔晁福林:《从“民本”到“君本”:试论先秦时期专制王权观念的形成》,《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4期。

㉕㉖《明夷待访录·原君》。

㉗《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0—231页。

㉘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

㉙㉜㉝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7、139、144页。

㉚孔祥俊:《颁发民法典是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实践》,参见中国网。

㉛黄钰钦:《民法典中人格权为何被“特别关注”》,参见中新网。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