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婵娟
中国是产茶大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茶叶产值等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全国18个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茶园面积4597.87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3690.77万亩;2019年全国干毛茶产量279.34万吨,比上年增加17.74万吨,增幅为6.78%;全国干毛茶总产值达2396亿元,增幅为11.06%;出口茶叶36.66万吨,同比增长0.5%;进口茶叶4.34万吨,同比增加22.25%,国内同期茶叶消费需求量接近200万吨,茶叶供需失衡问题显著,茶行业“马太效应”逐渐凸显。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茶叶品质、品饮方式及其功效需求出现新的变化,茶叶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传统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渠道分销、市场营销等已严重滞后。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VR、3D打印等新技术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技术革命的发展与渗透,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引导产业业态和模式新的发展趋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茶产业转型升级应以新技术为支点,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催生茶业发展新模式,形成茶业发展新业态,实现供需有效匹配。
关于创新理论的提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最早可追溯到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他认为,创新是将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打破经济体系运行过程中循环往复的均衡状态。创新是一种系统性行为,可分为引入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辟新市场、利用新原料和采用新的组织方式等五种,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多种方式,技术创新处于核心地位①。
二十一世纪一二十年代开始,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数字化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并与生产管理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路径优化,以新型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发展,此次技术革命是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和以大规模定制为主导的生产方式变革②。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科技创新大量涌现,并广泛运用于产业链各个环节,提高了产业效率,对产业升级产生了巨大驱动作用③,引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针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展开了研究。徐斌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进行分析,认为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通过突破性创新或者渐进式创新提升或改进产品质量,达到转型升级的目的④。但随着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单纯的技术创新已无法成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将解决市场开发的商业模式创新与解决技术开发的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效应,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将产品顺利销售出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整个产业转型升级⑤。刘清扬以常熟零距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新合作常客隆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和江苏阿仕顿服饰有限公司三个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为例,比较分析了互联网企业、传统零售型企业和传统生产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互动机制,认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策略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然后再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所创造出的新需求来拉动技术创新⑥。对于茶产业而言,积极运用生物技术和科学技术,推动茶叶生产技术与装备升级,实现在茶叶生产、采摘和制造方面的生态化生产、清洁化生产、机械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⑦,通过茶产品创新扩展茶产品的种类,提振消费,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郑琼娥和雷国铨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运用,大数据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科技解决高效生产和精准管理问题、新零售解决产品流通与行销问题、互联网解决品牌培育问题,同时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大范围运用,使得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带来了新一轮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实现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改造创新⑧。肖燕从电子商务视角出发,提出通过建立计算机制和经验机制以及提高网站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来促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⑨。综观现有文献,对技术创新驱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动能来源以及互动机制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尤其大多数文献立足于工业、制造业等产业进行研究,以茶产业为关注点剖析技术创新驱动作用的文献稍显不足。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都会随之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群占主导地位的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并不断扩散至整个产业链结构,改变原有生产管理方式、营销模式及服务模式,在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应用、智能制造的产业链构建、共享经济的新平台打造等多元创新中培育供给侧改革的新动能。
一是以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应用为主导驱动产业生产力变革。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与信息化技术交叉融合的背景下,计算机芯片处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分析计算技术等突破发展,从手动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信息化的浪潮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使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直接投入使用,信息的沟通、反馈、获取、传达有助于技术生产要素自身通过提升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或通过技术的渗透作用放大其它生产要素的生产力,由此带来诸如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⑩。同时,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加快信息传递,及时传递市场需求并带动新需求的产生,大大降低产业生产成本和运行成本,在短期内有针对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
二是以智能制造的产业链重构为引领塑造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与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铸造新的生产方式—智能制造,其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支柱产业,为其他产业提供通用技术手段,依靠数据、软件、设备等核心要素投入,通过智能化产品、智能化设备、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构建智能化全产业链,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推动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模式创新,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形成具有更高生产率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以共享经济的新平台打造为助力提升资源配置水平。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纠正供给侧与需求侧错配,共享经济的理念是将闲置资源使用权共享,由供给方提供大量非标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定制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需求,通过资源的共同使用与协同消费发挥闲置资源的最大效用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以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集群支撑,孵化培育出了一批新型共享经济平台,将原先由于技术手段或者商业模式限制无法参与经济活动的闲置资源与市场多样化需求连接、组织和整合,通过统一平台实现供给端对用户端需求的实时响应⑫,消除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改变生产方式和商业交易模式。同时,共享经济平台省去了产业链中端费用,实现前端生产与终端消费的无缝对接,供需精准匹配大大降低了边际成本,让不同经济领域和商业组织以更简单的方式、更低的成本,通过不同的方式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重新优化配置资源,最终提高全社会资源的利用水平。
新技术是指对产业和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新一轮科技革命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以及绿色、智能、普惠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新技术发展体现为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等使得各个领域的新兴技术突破不断涌现,并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交叉融合,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表现出信息技术与产业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环节融合发展,引发新的生产组织和社会分工方式,催生大量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所谓新模式,也称新商业模式,是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而言的。商业模式是依赖技术获取利润而确定的合理价值框架,新商业模式是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⑬,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新业态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及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为内核,在产业中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型经济或产业形态⑭。新业态和新模式是产品、服务生产和存在形式的崭新体现,是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实现形
式⑮。
但技术领先并不等同于市场领先,新技术、新产品固然重要,但单纯的技术创新在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已难以成为企业乃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将新技术、新产品和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有机结合,形成新模式并推动现有模式的改变,通过新模式准确把握新需求,实现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的准确衔接,发挥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协同创新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新模式是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如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3D制造、智慧生产、大规模定制模式等,这些新的商业模式消除了技术对市场的“隔层”效应,畅通了市场信息流动,降低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对现有产品与服务的重新定位或产品与服务提供方式的重塑,衍生出新的流通渠道、营销模式、服务方式,以满足市场上未被满足的、新的或者潜在的需求。新技术是支撑新模式的现实基础。同时,新模式配合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有效较低成本,实现更多盈利,平衡新技术的研发运用成本,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驱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造。
新模式的大规模出现充分挖掘潜在需求、撬动新需求,改进或打破原先的产业链及价值链,新模式与传统生产模式、消费模式、服务模式相互融合,在产品形态、经营形态、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并在与产业链不同环节及金融、医疗、文化、旅游、健康、教育等现代第三产业的融合下形成新产品、新商业流程、新服务模式等全新业态。新业态是传统产业组织方式的新表现,与旧业态相比,新业态并未形成新的产业,而是驱动原有产业更新、改造和升级的新动力。总之,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之间相互影响、渐次递进(如图1)。
图1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之间的关系
技术创新通过茶叶产品创新升级、茶叶新消费模式构建以及促进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等方式形成茶产业变革的源动力、牵引力和助推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新产品是驱动产业新发展的中坚力量。茶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本质是一种农副产品,以新技术为依托,引入食品工业的理念和加工技术,通过运用优质特异的生物育种技术、高效安全的栽培技术和先进的加工技术等技术创新方式,从生产和加工环节大幅度提升茶叶附加值和茶产品科技含量,有助于打破“六大茶类”⑯的束缚,推动茶产品升级,从而为市场提供安全、健康、绿色、高效的茶叶新产品,优化市场茶产品结构,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揭示茶树遗传变异规律及茶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等,为培育优良茶树品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基因工程技术能将高儿茶素、高茶氨酸等与茶叶品质和功能密切相关的优良性状基因进行克隆和分离,收集优质的茶树遗传性状资源,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综合运用人工选育出具有新性状的茶树新品种,并借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培育优质茶树品种、品系,从而有目标且迅速地改良茶树品种,培育茶叶新品种。
另一方面,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的创新也是新产品驱动茶业新发展的途径之一。茶叶深加工是指以茶鲜叶、成品茶、副茶或下脚料为原料,采用相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生产出含有茶叶有效成分的新产品的加工过程⑰。茶叶加工设备和加工技术的创新是对传统茶叶生产加工工艺的革新,可以对茶叶产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形成新的茶品种,如茶饮料、茶粉、紧压茶、花茶、保健茶等。
茶叶品饮方式的改变对茶叶周边产品的创新研发和生产是新产品驱动茶产业变革的又一条途径。传统茶叶品饮方式对水温、器具、冲泡方法等都有一定要求,且工序繁琐,而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对茶叶品饮方式产生了新的需求,即溶茶、液态茶及近年来大型商场、机场、公共场所兴起的自助式茶饮设备、人工智能茶具等,创新了便捷、健康、时尚、高品质的饮茶方式,既适应了现有消费人群的需求,也有助于拓宽新的消费群体。与传统茶产品相比,新技术孕育的茶叶新产品的品类更加丰富、品质更加优质、功能更加齐全,能更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升级,同时激发市场新需求,拉动整个产业对茶叶精深加工原料及茶资源的高效高价值利用,拓展茶的应用空间,为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动力。
新技术与传统茶叶生产模式、消费模式、服务模式融合发展,在市场流通及消费环节重塑流通渠道、营销模式、服务模式等新的商业模式,满足茶叶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促进茶叶消费扩大和升级,增强市场对茶产业变革的牵引力。
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及其与传统茶叶销售渠道渗透融合,形成了茶叶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茶叶经销商通过自建B2C网站(如和茶网、大茶网、天福茗茶等)或入驻第三方平台(如淘宝、京东等),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从上游茶园种植采摘、加工到线上产品销售与物流配送,突破传统茶叶店“坐销模式”,形成新的经营模式;同时,茶园及传统实体店在新模式中创新服务内容,通过经营模式转型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体验服务,如采茶、制茶、茶叶品鉴会、茶艺培训等,打通服务与体验,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动。2017年“双11”当天,淘宝茶叶全品类访客数590余万人,支付件数744万余件,客单价215.15元⑱;2018年“双十一”茶叶领域成交额达到18.7亿元,茶类店铺达到88267家;2019年“双11”仅大益茶叶旗舰店销售额达到1.5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65%⑲,茶叶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4700亿元,同比增长30%;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6000亿元;截至2019年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8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底将超过万亿元⑳,增长势头强劲。 “新零售”模式下,一方面通过信息平台茶叶经销商可以及时系统地了解所有渠道的产品动销情况、库存情况等;另一方面通过对消费者用户数据搜集,并运用AI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了解用户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消费水平等行为属性,畅通茶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满足茶叶市场上已出现或未出现的功能性消费、个性化消费、时尚化消费需求,为二次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降低营销成本。
茶叶“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是消费者购买体验的深化,加之微信、微博及新兴小众社交媒体的繁荣发展,互联网“微时代”的到来给茶叶品牌提供了全新的低成本传播渠道,茶叶生产者可根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从原料、包装形象设计到制茶师傅、香型、口味,甚至泡茶用水、茶具、泡茶专属茶艺师及茶区旅游等诸多条件,从情感诉求、品饮需求等多方面为消费者量身打造出具有专属风格和特殊概念的茶叶“私人订制”㉑。而3D打印技术等新工艺的出现,为茶叶及与茶相关产品的“私人订制”提供了有效途径。如小罐茶选取了六大茶系里的十种茶、八位业内权威的制茶大师,从原料选取、制茶工艺到品牌营销保证全品类定制高端原叶茶的品质和稳定性。
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对茶叶的生长、茶园基地管理、制茶生产线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打造茶业“智慧模式”。生产者通过物联网对茶叶生长、茶园管理、采摘、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进行实时监控、跟踪管理,并与智能防霜扇等作业设备、自走式智能田间采茶机器人等采摘设备、智能化生产加工设备、智能分拣机器人等结合实现茶产业链科学管理;消费者借助茶叶物联网可以在购买茶叶时通过查询、二维码扫描等方式了解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一系列信息。同时,物联网与质量控制检测技术、产品溯源系统、VR技术等融合,实现消费者对茶叶生长自然环境条件、茶园管理、茶叶质量等各环节可视化追溯和实时互动。
茶业新模式的出现,以市场消费需求为核心,顺应消费者个性、情感、文化、声望等需求变化趋势,在传统茶产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的基础上,着力通过技术创新及新技术运用进一步挖掘市场新需求,不断创新生产模式、消费模式、营销模式、服务模式,构建市场化的茶产业发展新机制,引领茶产业转型升级。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茶叶是典型农产品,茶产业长期以来具有显著农业业态属性,产业发展形式较为单一。茶业新生产模式、消费模式、营销模式、服务模式的大规模出现,改变传统茶产业链的产品形态、经营形态、组织管理方式等,催生出新产品、新商业流程、新服务模式等茶业业态。茶产业转型升级,需跳出单一的茶叶生产业态,挖掘茶之非茶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将茶产业与金融、文化、旅游、大健康等现代第三产业深度融合渗透㉒,培育开发茶产业的多功能性,促进茶产业从单一生产业态向产业业态多元化发展,拓展茶产业价值链,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
“茶旅融合”是茶产业与休闲旅游、茶文化等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形式,茶园生产高品质茶叶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采茶、制茶、品茶的体验和休闲旅游、康养等服务,新技术的运用拓展茶食、茶饮料、茶化妆品等高附加值的茶叶深加工产品消费服务,通过植茶乐、飨茶餐、观茶史、品茶趣等全产业链系列活动推动茶业三产融合新业态,构建茶经济、茶文化、茶旅游、茶健康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创新茶业业态㉓。
“茶金融”是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又一种业态创新形式,将茶叶赋予金融属性实现证券化,并借助互联网实现流通。茶叶金融互联网交易平台根据茶叶自身的收藏和增值空间将其严格定价,投资者可以按照股票买卖形式对茶叶进行自由交易,简化中间流通过程,通过茶叶资本化解决产业资金融通,使茶叶价格更加透明,茶叶消费市场更加规范,做到茶农、茶商、投资者等主体利益最大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茶的保健价值和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认可,饮茶正在成为一种文化与品位的象征, “茶健康”、 “茶时尚”、 “茶文化”新业态大发展,茶产业链不断延伸并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产业链价值提升,助推茶业变革。
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技术创新的数量和频率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等使得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直接。技术创新对原有产业链的扩散和渗透,将改变产业原有的生产管理方式、营销模式及服务模式。由于新技术对茶产业的渗透,优质茶叶新品种、新的茶叶产品形态及茶具等茶叶衍生产品不断出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激活茶产业转型升级源动力;新技术与茶叶传统生产模式、消费模式、服务模式相融合,重塑传统茶产业格局,催生出茶业“新零售”模式、 “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 “智慧生产模式”等新模式,强化茶产业转型升级牵引力;茶叶文化、保健、旅游等功能开发与利用,推动茶产业与金融、文化、旅游、大健康等现代第三产业融合渗透,衍生出 “茶旅融合”、 “茶金融”等众多茶业新业态,提振茶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力,多路径激发转型升级活力。在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茶产业应积极以新技术为支点,用信息化、智能化武装全产业链,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
注释:
①黄鹏飞:《创新驱动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研究》,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②王亚玄:《论新技术革命的实质——基于新熊彼特和马克思理论的综合》,《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4期。
③ 黄华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贸易竞争力——基于制造业层面和中国地区层面的分析》,复旦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④徐斌:《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企业经济》2020年第4期。
⑤孙爱娟、郭振:《基于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视角的提升产业竞争力研究》,《商业经济》2014年第6期。
⑥张焕梅:《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研究》,《创新科技》2015年第8期;刘清扬:《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融合互动机制的研究》,《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⑦王晓端:《科技创新对茶产业发展的路径探讨》,《福建茶叶》2016年第3期。
⑧郑琼娥、雷国铨:《三产融合与茶产业转型升级:问题、驱动力与路径》,《学术交流》2019年第5期。
⑨肖燕:《电子商务视角下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福建茶叶》2016年第11期。
⑩黄群慧:《从新一轮科技革命看培育供给侧新动能》,《人民日报》2016年5月23日第15版。
⑪唐纯:《共享经济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4期。
⑫郑志来:《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6期。
⑬吴家喜:《共享经济对创新的影响机制及政策取向》,《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年第3期。
⑭梁达:《大力发展经济增长的新产业新业态》,《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7期。
⑮赵君丽、吴建环:《发达国家“四新”经济的发展及对上海的启示》,《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
⑯六大茶类是指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也称乌龙茶)、黑茶、红茶。
⑰刘仲华:《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茶世界》2010年第12期。
⑱数据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双11茶行业销售报告》。
⑲根据兴茶网及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整理。
⑳数据来源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2017年)》、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报告》。
㉑马东杰、雷国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消费者茶叶网购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台湾农业探索》2019年第6期。
㉒周舒宁:《“互联网+”背景下安溪茶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福建茶叶》2020年第5期。
㉓马颖欣:《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农业经济》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