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凌
(云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翻译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面对一个待译文本时,译者(尤其是有翻译经验者)总会犹豫再三,不敢轻易下手,关心的首要问题是:能否找到上下文线索或文本适用对象?没有语境信息作为前提便无法给出确定的译文。这一系列的设问的确是翻译经验有所积累的体现。因为语言的含蓄功能和语言符号能指的多义性特征,往往要求译文表达形式能够适用于特定的话语环境、文体类别、主题范围、交际目的等语境性的关联因素,否则可能出现语义错位、风格不匹配或功能不对应等问题。不过,这种刻意寻找特定语境以求译文形式相适配的做法,本质上是将语言的意义降格成了纯粹的语境值,这样反可能束缚了译文能指的复合性;而这正是语义学家们所反对的。他们认为,无论各种语境多么重要,语词总有某种指称上的恒常意义,有一种语境所不能改变的核心意义;语境的任务是“筛选合适意义的变量,并在多义词的帮助下,设计出只有一种意义理解的话语”(1)刘世理.指称、意义和语境——隐喻意义的语用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8.。譬如,原文如果是一个适用于多种语境、语体、主题范畴的语言结构,如成语、谚语,译文如果不能一文多用,而只适用于一种情景或语境条件,那么,这种译文的表达功能便被削弱了。因此,怎样看待译文和语境的关系,语境的作用究竟如何,语境概念怎样影响译文构式,它的理据又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我们对翻译语境新的思考。
在我们关于语境的认识中,意义往往是出发点与核心,语用目的与效果常作为落脚点,关键则是语境同意义的关系;而在理解语境同语言意义的关系时,离不开对语境因素的认识。这个认识的基础就是语境具有的特殊属性,即语境的制约性、激活性和演绎性。
人们对语境的最早认识始自语音系统中的“音变现象”。语言学家发现,前后关联的语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彼此会产生干扰和制约作用,谓之“条件性音变”(conditioned sound change)。导致音变条件产生的音素、词素或短语被称之为语音环境(context),由此便衍生出了以后语境研究中的“上下文”(context)概念。可见,语境的制约作用是最早被认识,也是最为根本的语境功能之一。语境的制约作用在语义生成和语用效果上都会表现出来。语义层面主要表现为语言的上下文环境能够对语词意义的确定、语篇前后连贯、逻辑关系的合理构建等提供关键的信息基础和判断依据,是加在语言结构性规则上的又一重解释力。语用层面则主要表现为语境对语言交际功能与实现效果的影响上。语境变量是语义充实和语用效果一个决定因素。“语境差别最直接地体现了语境的语义制约功能和语用制约功能,而对语境同一性的认知认同,则体现为语境对语言交际效果的制约功能。”(2)韩彩英.语境的制约功能及其表现形式[J].语言文字应用,2000(4):37.
如果我们将语境的类别划分为微观语境(上下文语境)、中观语境(情景语境)和宏观语境(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那么,语境对语言的这些制约作用便能更清晰地显示出来。
第一,微观(上下文)语境(context)的制约作用。在语音、语句、语段、语篇构成的语言系统中,同一层次的语言单位之间及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之间,构成了各个语言成分所处的上下文语境,它们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形式、语用意图,以及语义的取向和完整性等。这其中有上下文对语音形式的制约,如音变会否发生;有对语词形态、词性和搭配的制约,如用词的语态效果和词法的地道性;对句法结构的制约,如词序单项的排列效果、强调形式的有无;也有对语言意义的制约,如语义褒贬和正误的判断依据;还有对语言行为的制约,如语言参与者的身份判断、语体选择等。
第二,中观(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的制约作用。作为非语言因素的情景语境,由交际主旨(tenor)、话题(topic)等主要因素构成,对语义的形成和语用功能有重要的转化作用。情景语境能够帮助确定语体风格、语义程度,以及语用交际状态下的话语者身份、话题设置、交际意图、言语行为、接受心理等。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符号上,还能对非语言符号的取舍、更替做出指示或规定。
第三,宏观(社会、文化)语境(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的制约作用。宏观语境具有了更多社会学的意义,制约着交际各方参与者的语言选择、语体选择、风格选择、修辞方式;制约着语言使用空间和时间的设定;制约着认知图式的激活与发展;制约着交际符号的存废与变更;制约着交际各方文化价值的认同和情感交流的通畅程度。除了这些,宏观语境的特点还在于,通过语言形态与使用方式映射出人们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特有形态,使语言的使用超越了简单的信息交流作用和交际意图,负载了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语境、文化语境也反过来或隐或显地制约了语言的结构内涵和表达意义。
通过以上认识可知,语境对语言机制形成和运作所产生的制约作用是全面的、深刻的,也是持续性的。“全面性”说明语境的语言制约不是只作用于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的,而是有着系统关联的;“深刻性”说明语境对语言的制约不只是影响到语言形式这样表层和具体化的要素,还可能关系到语言功能、文化含蕴、价值表征等更加抽象和深刻的东西;“持续性”则说明语境对语言的制约作用不是终结封闭式和片段化的。在语言符号的编码(coding)、解码(decoding)、符码重构(recoding)的整个过程中,语境要素都可能参与其中,从而实现语言意义的完型和充实。语言编码与原语的创作(compose)有关;解码就是对已有文本或话语的理解;符码重构就是对原语的诠释,并用不同的符号进行翻译和再现。
关联理论的代表学者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从认知的角度深化了对语境的认识,提出的认知语境观(cognitive environment)非常有力地说明了语境对理解和认知的重要作用。“语境是一个心理架构,是听话人关于外部世界的假设的一个次类。正是这些假设,而不是外部世界的真实状态,左右着人们对话语的解释。”(3)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2nd ed.Oxford: Blackwell, 1995:15.语境作为正确理解话语的一种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集合了语言交际参与者对相关世界的所有假设,这种假设促使语言参与者,尤其是听话人对语言信息进行选择、扩充、推理、调整、顺应,多采用隐喻的手段,以类比或推演的方式,在心理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建立关系,从而完成对话语完整而确切的理解。这个动态过程在语言交际和翻译活动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听话人、读者、译者在语境假设中与源语、发话人和原作者的语境世界越接近,认知便越能趋同,意义诠释越加全面而准确,交际效果也越容易实现。语境的作用实际是激活了信息接收者和译释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形成关联性的语域意识,用已具备的认知经验对新的语言材料进行信息图式的映射和重构。
譬如,当我们接收到“有意思!”或“It’s interesting!”这样一句话的时候,不能马上判断出它的修饰对象,甚至连褒贬意味都不能确定,可当我们知道话语的场景、话题、上下文、说话人身份,甚至说话人表情、语音语调和细微的话语标记(如语气词)时,这个句子的意思就能够明确下来。假设这是顾客在购买工艺品,表达的就是一种喜爱的赞叹。这是语境提供了语场(field)信息后,再根据语场对词义的规定性所确立的信息。如果这话是刚尝了一口新菜肴的品味师说出来的,它就可能是一种委婉的嘲讽。这里的语境信息激活了对语式(mode)关注。通过语式的语用功能分析,才确定了话语色彩的效果。如果把它用在一个人做出某种反常举动后,它就可能是别人表达出来的一种戏谑的口吻。这是交际身份与认知背景形成语旨(tenor)特征后解读出来的意味。可见,语境可以激活人们对话语适用语域更深的理解,从而明确源语信息的含蕴、程度和色彩。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语境是语篇理解的线索,而这种线索越多就越好呢?前半部分的认识无可非议,但并非语境线索越多越好。语境要素就像是理解语篇的发酵剂和催化剂,一旦获得语境信息的支持,语义所指就有可能被具体化。但是,发酵和催化毕竟是辅助性功能,不一定是化学反应成功的充要条件。语境可以推动理解的充分化进程,却不见得量加得越大,效果就越好。如果我们以语境作为语义流通信道上的“滤网”,滤除不必要的语义要素,设定特殊的语言适用对象,使之对应于阐释者设定的特定语义环境,这样得到的解读自然越来越精确,但如果语境滤网设置得越精密、层次越多重,无疑会增加阐释的负担,挤压了原有信息的饱和度,最终解释或翻译其意义所指的复合程度也会变得更小,导致复述、诠释、译文无法与源语篇充分对等。
严格来讲,语境对意义的“激活”作用,并非千篇一律,不一定要靠外部的某种语境线索才能够把语义信息激活,语篇内部的符号结构一样可以组成完备的意义。这种内部的语言符号结构就是上下文语境。“并非任何语篇都需要语境线索。在语篇意义一目了然的情况下就无需这种线索。”(4)任绍曾.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53.所谓一目了然,事实上是指单句语篇的语法关系清楚,词汇可以共同激活一个图式,并在图式中找到各自的对应成分,与有关的典型语境吻合,也就是语篇取得了外部联系。所以,语境的激活作用可以是封闭式的,也可以是开放式的。如果信息推理可以在语篇的语言符号内部自足,使有效意义在上下文中前后贯通,符合逻辑,意义的完型不需要考虑语符之外的情景(situational)要素,那么,就不必诉诸其他语境来对语义加以“限定”(prescriptive)。开放式激活则与此不同,它是一种对所有可能关联的语境都会发生对接的状态。开放的语境范畴所激活的对象具有综合性特征,可能是中观层面的情景语境,也可能是宏观层面上的文化语境。
语境为语篇提供了具体和形象化的适用范畴,使语篇意义以整体融入或语言单元(如音素、音位、词素、词块、句子、语段、语篇)局部切入的方式,契合于某种文体、场合、环境和语用目的下的特定所指。试举一例,“他为人好极了!”(“He’s really great!”)单以文字意义和句法结构来看,无法确定此句的褒贬含义。但如果获得了语用环境或目的信息,比如说,这是在得到某人帮助之后的评语,则褒义成分就会很大。如果是几人在评论某人,其中一人对人们的普遍看法不太认同时说出的,那它就有反语的性质。在这样的语境意识下,原来语篇的某些语言单元就会参与语用功能的表现,如为了符合反语的目的,这句话的语调便应该用曲折调,以表现含蓄、讽刺的语义效果。另外,还可以在修饰语(“好极”,“really”,“great”)上进行重读,同时延长音长,使讽刺功能的语言特征更加突出。可见,在特定语境的规约下,语言形态产生了情景化的表现形式,这正是语境发挥的演绎作用。
学界有观点认为,“意义不是语言形式的解码结果,多是以语境为参照的推导意义,也即对原语中交际意义的获取离不开对交际主体(如说话人、作者)语用用意或交际意图的推演。”(5)冉永平.翻译中的信息空缺、语境补缺及语用充实[J].外国语,2006(6):59.这种看法看到了语境和意义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是注意到了语义的获取离不开语用目的和交际意图(即语境信息)参与的解释作用。不过,语境的这种演绎作用不只在释义上发挥出来,还可能要求语言表达能够演绎出特定的语言环境或场景。
语境的演绎性可以解释为:一方面透过语境信息,使语言符号和意义的表达更加生动、贴切,融入真实、逻辑化的语用情景,从而加深语义理解,增强对语篇合理性的判断力和解释力;另一方面,由于语境观的介入,语篇译释者可以将源语文本作多样化的语境假设,将原有的语言形式演绎为某个或某些情景中的表达,并在不同场景和文化背景下进行转化、适配,从而使语篇解读或译语转换具有相应的依据。因此,语境的演绎性是双向的:既指用语境来辅助对语篇意义的解读,也可以是使语篇的诠释更符合具体的语境情形。简言之,其一是语境演绎下产生合理语义;其二是语义释译下演绎出合理语境。两者都是在贯通意义的动机下,语境参与语言释译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很多情况下,我们对语境的这种演绎作用往往偏执于第一种认识,即通过语境来理解话语,而常常忽略第二种演绎,即从语篇形式推演出适用的语境。就其推演关系来说,前者主要是一对一式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一个具体语境来确定一个话语的意思。这种做法在翻译中,尤其是理解环节运用得最多。相比之下,后一种关系——从语言形式推演语境特点,则很容易被忽视,而它对于翻译活动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语言形式演绎语境的运作机制是:在翻译具有泛指意义的语篇(如成语、习语)时,充分考虑源语原有的语境多适性,将译文进行多语境联想,寻找到最具普适性的表达形式。本文探讨的泛语境观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
上面对语境演绎性的分析中,提到有些源语的语篇或话语具有语境多适性,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适用于多种语言场景,像一根楔子,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表义单元,嵌入特定的语言环境,满足不同的语用意图。这样的语言形式以相对固定的表达结构出现,意义具有经典性,适用于多类话题范畴并可以引申,隐喻性强。成语、谚语、习语和固定词块在这类语言形式中最为典型。这类语篇的最大特点就是“约定俗成、结构固定,意义往往不限于字面”(6)王征.汉语成语的结构特点及汉译法等效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56-360.;而且,这样的语篇除了可以实现语义的内部自足(谓之“意内型”——其含义与字面义基本一致)以外,更多的语义特征是“言外有意”(谓之“言外型”)。这种言而及他的说法在成语、习语、熟语、套话中最为多见,它们可以“通过概括、引申、比喻、渗透等方式”(7)卢卓群.成语的特点及其变式[J].语言文字应用,1985(1):26.,赋予语言形式另外的特定含义,也就是言外之义。这些“特定含义”将语义引向了超越字面的不同语境,使语言表达的适用范畴变得灵活而宽泛。
比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句,既可以作为军事战略用语,也可以看作一种竞技策略,还可以用在平常生活中;既可以指程度较大的冲突,也可以用于人际交往中处理普通矛盾的态度。但是,不管用在哪里,这句话都可以作为一种便利的方式来表达当事人的行为立场,政治家可以这样说,运动员可以这样说,小孩子也一样可以用。其适用语境极为宽泛、多样。翻译中处理这样的文本时,需要考虑到源语文本的语境多适性,确保译出语的形式可以自然切入多元语境,实现译文生存语境的成功泛化。这就是一种泛语境观。在这种翻译观的指导下,我们便能判断“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的译法使语义程度侧向于重度指称,好像成了某种军事用语或外交辞令。但如果用于私人之间轻微的报复行为,则显然不合适了。此中问题的症结,正在于译者翻译时只考虑到此句最常用的一类语境——语义程度重的语境,如政治、军事、官方等,而忽略了轻义语境下的适用情况。因此,选词上“attack”的重度语义将“犯”一词原有的语义多指性压缩了。若将其换为“offend”,译为“We will not offend unless we are offended.”则轻重语义就都能兼顾了。这样,需要表达指向冲突强烈的语义时,可以用它;指向矛盾轻微的语义时,也可以用它。
可见,泛语境观在一些特殊文体和语篇的翻译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并非一种不必要的思维负担,而是语篇特有的语境高适性提出的阐释要求。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泛语境观不是在任何翻译活动中需要有的转换意识。它有一定的适用范畴,这个范畴的取决因素在于语篇的类型和功能。从类型特征来讲,具有成语性、习语性、词化表达固定(fixed lexicalization)的语篇类型最需要泛语境意识。再从语言功能上看,泛语境观适用于具有一语多指功能,隐喻引申作用明显,语用情景宽泛的语篇。在这些情况下,语篇与语境不是单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以一对众的关系,即一个语篇能够推导、对应于多重语境,语境的交际情形、意义程度、风格色彩等多有不同,要求语篇具有高度的灵便性和适应性。翻译这样的语篇时,就要努力寻找能够产生语境适应最大公约数式的表达。
翻译活动的主要关切之一就是追求译文最佳的形义结合效果——这正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构式”概念(8)Goldberg, A.E.Construction at Work[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1.语篇、段落、句子、词素等有意义的语言形式和结构都是构式。
“各类构式不仅在语言层面交互而且还与说话的场合(即情境,在书面语中需借助语篇表达)交互。构式与情境交互是自然语言使用的基本特征,涉及情境对构式使用的制约……构式的使用不仅受制于构式语境,而且还须与说话的情境匹配,以保证使用得体并在语法上可以接受。”(9)王初明.构式和构式语境与第二语言学习[J].现代外语,2015(6):358.从这个意义上说,译文构式的各个成分都可以与构式语境发生关联,无论是语音、语法(词素语法、句法),还是语义(包括词组语义、句子语义、篇章语义),都可能制约着语篇中某些语言单位的形式和结构。
不同语篇中,构式语境,即参与语言构式的语境类别和背景信息,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制约语言构式的形义结合效果。语音语境突出时,构式的语音效果就应该有重点承担者(如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语法语境突出时,语篇的词法、句法便要做出相应表现,凸显语法关系的轻重、褒贬、亲疏等特点;语义语境突出时,表达意义的构式单元就要恰当地传递出语义信息。
翻译中遇到有泛语境特征的语篇时,务必要让译文也具有同样的语境多适性。体现这种多适性功能的操作方式很多,但最为主要的是词法和句法手段。因为同语境多样性对应的是语义的多指性,而语义上要实现多指,在同一个语言表达中,语言形式固定,无法依靠增减词汇或改变句法结构获得多指效果,只能依助于一词多义(polysemy)和语义双关(punning)来实现。有时,语音上也可以有多义性,比如升调的语气中可以带疑问、怀疑、反语、命令等语气;曲折调可以带有感叹、讽刺、怀疑、含蓄、委婉等功能。但是,通过语音特征来表现语言的多义性属口语交际的范畴,在此不作赘述。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Firth说过,每一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10)参见:刘明东.语境与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J].外语教学,2001(7):56.。延伸一点来看,说明语境对语言符号有赋义的作用;即使不做“赋义”的理解,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语境对语言符号意义的确定有积极的作用。
我们面对一个语篇对象时,首先是从词汇和文法角度对其加以理解,但是这种方式并非十分可靠和一劳永逸的。有些语言符号的组合完全符合词法、语法,甚至修辞文法的规则,但一样难以理解。比如,“Colorless yellow ideas sleep furiously.”照字面理解为“毫无颜色的黄色主意睡得极为热情”,很令人费解。可见,言内语言分析做出的语篇阐释并不绝对可靠,未见得能充分阐释语篇意义。可如果有语境信息作为背景,譬如这是一个神志不清的醉汉讲出来的胡话,那这句语无伦次的话语就有了存在的逻辑。通过这样不着调的话,我们才能看到语言背后话语者紊乱的思维状态。
但是,我们在肯定具体语境对确定语篇意义起到的作用时,还应注意到语言内部自身具有的语义自足性,不能一味依赖具体语境来明确其意义。
沈家煊曾针对一种近乎常识的看法提出过质疑,即:人们普遍认为,在听到一个句子后,总要根据语境去理解它的意思,借助语境关联来解读出句意(这里的语境指的是情境)(11)沈家煊.“关联”和“语境”[C]//石锋,沈钟伟.乐在其中.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这种观点所持的“语义—语境”关系是语境预设在先,而后才有语义。然而,这并非是绝对的。语言构式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看法,本身就是认知成果在语言符号上的外化和凝结。而对于语言接受者来说,剥去语言符号的外衣,便可以与语言形式结构背后的信息场景进行沟通。举个例子,一人说“开封还没到呢,就别提洛阳了。”我们会做这样的理解:首先,听话人立刻可以从中判断出自己身处的地理位置,尚需跨越的行程距离(至少还有200公里才到终点站);其次,可以推断出乘客在做着自动向西的运动过程;最后,我们甚至可以猜度出讲话人对行进速度的不满,或对他人错误判断的否定,并能因此猜想出在对话人之间在意见上可能出现了小小的争执。这些都是从语言符号中推导出来的语境知识,是由两个地名,以及“还(没)……就(别)……”的词语构式激活的情境信息。类似的案例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并不少见。如此可知,实际情形是“句式的意义决定了语境的选择或推导”。这种情况下,语境不是既定的,而是变项和未知项,可从语义中导演而出,而且不一定是唯一。这正符合泛语境的核心观点:在有些语言构式中,语言符号及结构的意义中内蕴了广泛的语境变量,它不但不受制于语境的意义规定,反而可以演化为多种样式的义素嵌入不同的语境。
因此,在理解语篇或话语意思的时候,不能放弃言内符号的意义解读,而一味诉诸语境的范畴限定。通过将语境概念弱化、淡化——真正意义上是一种泛化,使语义的阐释空间摆脱特定情境的束缚,实现语言构式内部的语义充实。
对语言构式采取语境泛化的转译方式,我们并不陌生。词典释义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词典释义的本质是针对语词和约定俗成的表达作最一般化的阐释,避免释义过于具体,使词项条目失去概括性和抽象性。双语词典、成语词典、习语词典中对词位、词条的理想解释(词典式的翻译),多为泛语境化的释译(paraphrase),为的就是不将词条限定于某种情境下进行说明,尽量寻找能适应多重语境的最典型的意义构式。例如,“I can see you”,可能是实指的视觉行为,意指能看见某人(物);也可以引申为对某人(物)的关注和重视。前者可译为“我能看见你”,后者意为“我眼里有你”。从语义所指的综合性来看,前一个译文的语义包涵性强,可以把对象“既看在眼里,也放在心里”,适用于更为丰富的构式语境,能够兼容第二个情景下的寓意,而后面这个释义情感意味太强,仅限于抒情状态。所以,词典式的中文解释只能采用前者,为的是让释义译文具有最大的泛语境适应性。
从译文构式的形成来说,运用泛语境意识进行构造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挖掘具有多义性的词语和表达。因为倘若一词多义,一语双关,语义兼容性强,常常能够举一反三,最能够满足译文在泛化语境中的适应需求。
前面讨论已知,在有些语篇的理解上,是语句的意义激活了对情境的选择,而不是根据已存在的情境去决定句子与情境的关联并依此解读句子的意思。而在译文构式的产出上,同样是意义先行,在把握原文已有的多义性和高语境适应性基础上,力求让译文也有同样的效果,从而寻找语义兼容性强、语境适应度高的词语和表达。由此可见,意义是判断泛语境观是否有必要持有,并加以运用的驱动核心。
关于意义,语言学界认为它具有二元性,一是指语义学上的意义,另一个是指语用学上的意义(12)Leech, G.N.Semantics: The Study of Meaning[M].England: Penguin Books, 1983:319.。认为二者大体上是意义和用法之间的区别,或者更笼统地说,就是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之间的区别。传统的语义学观点把意义看作语言文字本身固有的属性,这种属性是内在的、固有的、静态的,由语言本身的词汇、语法特征来决定,不受上下文或语境的限制,不受任何客观因素的影响。语用学则关注语言意义在使用中的情况,尤其是使用者、使用场景和使用意图,因而意义被看作一种动态的信息,与语境的关系密切。在接触了泛语境观的概念之后,我们认识到割裂语境同语言文字本身意义的关系是不可取的。语义层面的意义理解与表达同样需要语境意识的参与。
翻译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意义,翻译所面对的语篇就是一个意义的集合。“语篇的全部意义就是一系列(诸如发话人和作者、受众、目的、历史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该语篇的语境。”(13)Georgakopoulou, A.& Goustos, D.Discourse Analysis—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17.翻译活动离不开语境意识,无论它是基于真实语境(上下文语境、交际情境),还是抽象语境(社会语境、文化语境、泛语境假设),都需要经历两套认知过程:一个是从文本到语境的追溯与探求过程,发生在原文理解阶段;一个是从语境到文本的建构与表述过程,发生在译文表达阶段。因此,译文承载的语义往往不能太单一,应尽可能反映出原文的多种关系,尤其是对应的语境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的语义是完整而充实的。在这个过程中,泛语境观能够打开翻译的视野,激活译者对原文语言形式的本体解读,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多种关系;同时,由于这种翻译观要求打开语境范畴对译文适用性的限定,使译文的表达更加追求意义上的复合效果,适应不同语用环境下的意义完型,最终实现译文的语义充实。
意义完型是翻译活动中一个不断修正的动态过程。本质上,它更多地不是对意义的纠错,而是对意义复合性持续解读并予以再现的加工过程。例如,“文修武备”(或“文武兼备”)在一些辞书中的译文是“to be well-educated and trained in military exercises // to be accomplished with both the pen and sword”(14)陈欣望.汉英成语谚语常用词语汇编[Z].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232.或“to be literally and militarily prepared”。从译文意义的完整性来说,这样的译法完成了基本意义的转换。但如果考虑到成语的普适功能,译文中所用的“well-educated”“military/militarily”“literally”“pen”“sword”都太过具体,更适用于特定语境;虽有隐喻性,但容易增加译文引申生义的负担。为了增加成语译文的意义复合性和语境兼容性,我们必须追求译文内涵的进一步丰富,而形式上却要尽量做到最一般化,使之能够广泛地作为一种成语式的语义单元用在不同情景中。译作“to be all-roundly prepared”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意义准确,包含了原文“文武”二字所指的“全方位”概念,而且具有多义性,个人的知识与体能、集体的文化与手段、国家的政治与军事等,总之一切事物的软实力与硬实力都可作指称;不仅如此,这个译文的形式简单,符合成语语形,语境适应力极强,在不同语言情景中都可以用。如此翻译,正是在充分考虑到语言形式的丰富寓意后,在泛语境观的指导下,发现语篇与多语境存在的关联,在译文语式中做到的语义充实。
在翻译中建立泛语境观,并不否定语境在翻译活动中的参与作用;相反,它要求我们把语境意识贯穿在理解语义、意义编码、重构语形的整个过程中,强化语境和意义的交互关系,更加关注语境对于意义的制约、激活和演绎作用。另外,作为决定语言构式特征的一个关键要素,语境因素在涉及某些语义兼容性强,表达形式可能呈现一般化、成语化特质的语篇时,必须进行多方位演绎,尽量使译文兼容丰富的意义关系,避免语言形式只适合一种或有限的几种语境范畴。最后,我们须了解到:泛语境观一方面要求把握语篇可能具有的一语多关性特点,注重译文在多语境范畴中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注重对语篇本体的形式解码,从言内语境出发,追求译文表达的典型性,弱化、淡化具体语境意识。它能够促进译文语篇意义的完型和充实,在语义和使用环境之间建立更加全面的对应关系。如是观之,泛语境观不仅是对普通语境认识的补充,同样也是颇具操作性的翻译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