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峰,王文光
(1.昆明学院 中文系,云南 昆明 650214; 2.云南大学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1)
针对中国民族思想发展及其研究的历时性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由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主导要素的不同,中国民族思想发展的三个时期各有特点,又有密切的连贯关系。
中国最初的民族思想关注华、夷以及两者关系的处理,整个中国古代民族思想主要围绕“华夷之辨”展开。作为族称,“华”或者“夏”最早见于传世文献《左传·定公十年》(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左传[M].古本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2.2148.。继上古夏商周华夏族形成时期,着眼于华夷有别和两者间政治关系安排的“五服”“九服”(2)(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尚书[M].古本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2:153;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国语:周语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周礼[M].古本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2:863.制度后,《礼记·王制》最早将“华”和“夷”联系起来讨论(3)(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M].古本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2.1338.:由于生活在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夷、蛮、戎、狄”与华夏之人拥有各不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审美。可见,商周时期华夏人的民族观念以文化作为人群聚合体的归类标准(4)参见:[日]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第二章[M].冯谊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拥有华夏文化的民族群体被称为华或者夏,其他的则被称为夷。陈寅恪就主张“胡汉分别不在种族而在文化”(5)陈寅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万绳楠,整理.合肥:黄山书社,2000:341.。早期“华夷之辨”主要是华夏族一种自然、原始的族群文化区别观,带有自我视角下的文化优越感色彩,歧视的意味并不明显(6)参见:周庆智.试析先秦“大一统”民族观[J].云南社会科学.1992(5);周庆智.中国古代民族观念的起源演化[J].云南社会科学,1993(6).。孔子有言道:“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又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7)以上两处引文见:(清)阮元.十三经注疏:论语[M].古本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2:2507,2517.可见孔子对“夷狄”“蛮貊”是没有太多歧视的。因为文化是可变的,所以华和夷的所属身份也就可以相互转化。“华夷之辨”观念为华、夷互相靠近提供了理论平台,扫除了华夏(汉)建立的中原王朝‘用夏变夷’以及周边夷族入主中原与华夏(汉)同化的思想障碍(8)徐兴祥.中国古代民族思想与羁縻政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另可参见:郭伟.春秋战国时期的夏、夷观[J].中州大学学报,2004(4);张福祥.先秦华夏史观的变迁[J].文史哲,2013(1);刘东升.排斥与凝聚:春秋战国时期夷夏之辩内涵[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5);曾文芳.先秦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有助于建立“大一统”的政治逻辑。
“华夷之辨”民族观以文化作为族群分类标准以及文化视角下华夷互变的理论内涵通过儒学传播、史书撰述和君主(士人)施政这三条途径被继承和延续下来,期间又不断演绎和发展。
西汉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9)汉书:董仲舒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4:2525.之“对策”被汉武帝采纳后,儒学的独尊地位日趋稳固,很快成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经典著作中丰富的民族思想随着儒学传播而流布深远。儒家夷夏观以开明性和发展性为主流,强调共同的道德准则,而以董仲舒、何休为代表的公羊派夷夏观突出华夏(汉)在中国各民族群体中的凝聚核心和主体地位,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10)参见:孟广耀.试论辽代汉族儒士的“华夷之辨”观念[J].北方文物,1990(4);郭洪纪.儒家的华夏中心观与文化民族主义[J].历史教学问题,1994(5);周伟洲.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民族观[J].民族研究,1995(5);葛志毅.论大一统与严夷夏之防[J].管子学刊,1997(1);张峻.中国传统民族观与先秦儒家学说[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吴贤哲.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9);罗世烈.孔子的民族观与汉族的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2001(1);程举.儒家民族观的几个范畴[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孟古托力.金朝儒家民族观探微——金以前儒家民族观发展的历史轨迹[J].北方文物,2004(3);魏延梅.孟子民族观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陈其泰.儒家公羊学派夷夏观及其影响[J].史学集刊,2008(3);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08;张怀承.简论王夫之夷夏之防的思想[J].伦理学研究,2009(6);张鹏.先秦儒家民族观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9;李伟.论《诗经》所反映的夷夏观念[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张天圣.孔子民族观与宗教观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王雷松.论胡安国的华夷观与民族意识[J].理论月刊,2016(2).。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史事记载,各类史书中最有影响的当属“二十四史”。王文光先生认为,作为首部正史,司马迁《史记》提出黄帝为“华夷共祖”的民族思想,确立了其后各类史书民族撰述的基本史观(11)王文光.司马迁的民族史研究及其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J].学术探索,2008(6);王文光.“大一统”中国发展史与中国边疆民族发展的“多元一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4).另可参见:谷苞.略论司马迁的民族观[J].西域研究,1997(4);王永.司马迁之民族观及其根源与价值[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2);杨永福.简论古代中国史家的民族史观[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周方高,等.关于司马光民族观的若干思考[J].史学史研究,2002(1);张德寿.高闾民族观述论[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2);韩兆琦.司马迁的民族观[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特别是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论”(12)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2860.更是反映了身处南北分裂、民族矛盾激化之乱世的社会精英阶层乃至整个社会对于各民族群体频繁交往、深度融合后产生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以及对于大一统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盼,最早揭示了各民族虽有龃龉但终究逐渐靠近、互相依存并共同缔造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历史真实,展现了其各民族群体互相吸引、融合的民族发展观。这些在最初“华夷之辨”理论内涵基础上、又在“生动”历史进程中发展出来的民族思想对于后世的历史文化建设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影响深远、贡献巨大。
在皇权专制的古代中国,君王士人的民族思想对于社会发展有决定性意义,“推行王化,夷族向化”是他们对于华夷关系处理的基本认识,甚至是一种至高的政治理想。中国历史上的两汉、隋唐时期,从皇帝和士人政治家的“爱之如一”“天下一家”,至突厥、回纥首领的“天下一统”“以水洗血”以及南诏“永为唐臣”(13)新唐书:南蛮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6275.的盟誓等等,都表现出各民族群体平等相待、淡化冲突、和合一家的初步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唐末五代士人们则明确地将儒家“礼义”“仁义忠信”作为区别华夷的最高标准(14)参见: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5);樊文礼.“华夷之辨”与唐末五代的华夷观——士人群体对沙陀政权的认同[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崔明德,等.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崔明德.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2);崔明德,等.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王成龙.唐代“夷夏之防”观念的演变——从北方胡族内附角度来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在所谓“夷族”入主时期尤其如此,无论“乱华”的“五胡”还是与宋对峙的辽夏金元,在当时他们都是以华夏正统自居的(15)参见: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J].民族研究,1993(5);郭康松.辽朝夷夏观的演变[J].中国史研究,2001(2);李珍.试论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史观[J].史学月刊,2002(2);齐春风.论金朝华夷观的演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2(6);吴杰华.后赵时期的夷夏之防与认同极限[J].宁夏社会科学,2016(2).。继蒙元“天下一家”民族思想(16)参见:李珍.元代民族史观的时代特点[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4);孙红梅.元朝的“天下一家”思想及其政治文化一统[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后,清雍正一朝因曾静案而颁布天下的《大义觉迷录》更是驳斥了“蛮夷猾夏”论,主张“摒弃华夷之辨,合中外为一家”。从中可见,虽然雍正的民族思想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是雍正认识的基点是“华夷”仅为一种文化层面的“礼仪”之辨(17)参见:丁宏.试析方略与清代统治者的民族观[J].青海民族研究,2004(4);吴洪琳.试论雍正帝的民族思想——《大义觉密录》新解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其实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代统治者的民族观均以文化和华夷互变为认知核心,合以“大一统”政治观,使得华夷双方互相靠近,终成融合共赢之势。
不可否认,随着华夷双方越来越密切的接触、交往,历史上也出现过凸显文化差异、强调贵华贱夷的大民族主义,甚至有防夷拒夷、主张民族疏离的民族观念。从孟子“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对南方之民语言难懂的讥讽,至《国语》《汉书》说戎狄“若禽兽焉”,又到魏晋江统等人的“徙戎”主张等等,俱是此类(18)以上引文见(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孟子[M].古本影印.北京:中华书局,1982:2706;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62;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3834;晋书:江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1529.。但是,这种悖逆“交往交流交融”发展大势的民族观渐趋淡化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了(19)参见:陈琳国.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彭建英.论我国古代民族观的演变[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3);王俊拴.中国古代夷夏观价值取向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2);宋志英.晋代史论探析[J].南开学报,2001(3);李鸿宾.《徙戎论》的命运与“天下一家”的格局[J].河北学刊,2005(3);马强.地理体验与唐宋“蛮夷”文化观念的转变——以西南与岭南地区为考察中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汪高鑫.《徙戎论》的夷夏之辨[J].历史文献研究,2008,(00)张爱波,等.论民族融合大势之下的西晋“徙戎”理论[J].东岳论丛,2012(7).时国强.由江统《徙戎论》看汉魏六朝民族策略的得失[J].贵州文史丛刊,2015(1).。
在近代民族危亡时局下,受西学东渐新学术思潮影响,以王国维、梁启超、李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逐步摆脱传统“华夷之辨”的认知藩篱,以一种更宽广的学术视野来审视和研究民族问题,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参见:李珍.试论晚清社会变迁与史家民族史观的嬗变[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中华民族开始“自觉”。
近代梁启超对于中国民族思想的研究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1902年梁启超在其《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称(2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此后发表了《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等系列论文,对“民族”概念、形成条件,尤其是“中华民族”进行了界定,认为民族成立最基本的要素,在“对他而自觉为我”之“民族意识”的发现与确立。随着思考的深入,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也经历了一个从单指汉一族到涵盖中国所有民族群体的过程,与孙中山“驱除鞑虏”“五族共和”“大中华民族”的不同提法(22)参见:李国栋.论孙中山民族思想的构建、发展及其理论创新[J].新疆社会科学,2008(2).一起,体现了先进中国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于民族现象、国家前途的不断探索,使中国民族思想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王文光先生指出,梁启超是近现代中国民族思想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中华民族研究为中国近现代民族思想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3)王文光.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及其对中国民族史学科发展的贡献[J].学术探索,2007(3);王文光.论梁启超早期的中国边疆民族史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王文光.论梁启超后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1).。另外,这一时期李济等人出版了多部民族史研究的专著,也都包含有丰富的多民族中国的民族思想(24)参见: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D].美国:哈佛大学,1920~1923;王桐龄.中国民族史[M].北京:北平文化学社,1928;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上海:世界书局,1934;宋文炳.中国民族史[M].上海:中华书局,1935;缪凤林.中国民族史[M].南京:国立中央大学,1935;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M].上海:亚细亚书局,1935;林惠祥.中国民族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8.。
抗日战争时期,顾颉刚、费孝通就“中华民族是一个”还是国内各民族群体“多元并存”的争论(25)1939年,顾颉刚和费孝通两位先生在《益世报·边疆周刊》发表多篇文章进行讨论。对于中国民族思想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刚刚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指导革命与政治实践,“民族平等”“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的民族思想一开始就具有超越以往的特点,是中国民族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民族工作的总任务是以民族平等为基础,建设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此,当代中国民族思想研究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展开;习近平同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思想提出后,当代中国民族思想研究进入到了新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国歌、国旗表达着境内各民族的大团结和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持续数十年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识别工作则以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思想为目的(26)参见:黄光学,等.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98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27)参见: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术界围绕这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28)参见:徐杰舜,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8(2);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是深化“多元一体”理论研究必然要触及的。所谓中华民族凝聚力,指的是中华民族融合、内聚的一种社会力量,也是维系与推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个动态的、立体的系统,是由地缘、血缘、语言、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文化心理等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有机结合而产生的(29)参见:彭泗清.社会转型时期的民族凝聚力:危机与新生[J].哲学动态,1993(3);陈育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孔庆榕,等.中华民族凝聚力论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马戎,等.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彭年.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钱宗范,等.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论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特点[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卢勋,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田旭明.表征与机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基本要素发展的文化结构论解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不过只要我们继续思考就会发现,所有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都凸显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关键问题——认同。就过往来看,中国民族历经磨难、经久而来却未如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体一样中途离析消散,就是因为我们有基于认同的强大内生凝聚力,这种内生凝聚力不仅体现在商周时期的“天下观”“五(九)服”制度(30)参见:李艳峰,等.商周时期华夏族的民族观、地理观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由司马迁构建并贯穿于各类史书民族撰述中的“华夷同源共祖”思想体系以及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更体现在中国历史上大“乱离”(31)“天下之势,一离一合,一治一乱而已。”见:(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六[M]//(明)王夫之.船山全书.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长沙:岳麓书社,1996:610.时期,如“五胡十六国”“辽夏金元”这些所谓“夷狄”及其政权对于华夏治统、道统甚至血统的普遍认同和自觉继承(32)王文光,等.“五帝世系”与秦汉时期“华夷共祖”思想[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汪高鑫.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研究:第二章,第五章[M].合肥:黄山书社,2015.。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命题(3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思想研究和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中华民族”后加上“共同体”一词,着重强调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的战略定位,中华民族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为中国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必要支持(34)周平.中华民族:一体化还是多元化[J].政治学研究,2016(6);周平.民族国家认同构建的逻辑[J].政治学研究,2017(2).另可参见: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具有多重面向,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着眼于不同层面、不同向度会有不同的策略、途径与方法(35)参见: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崔成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路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15-06-19;哈正利.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政协报,2015-10-08;朱碧波.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张会龙,等.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几个着力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孙秀玲.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6(10);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与一体凝聚多元——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和战略[J].思想战线,2017(2);麻国庆.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J].民族研究,2017(6).。我们有必要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理论内涵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落实层面的探讨可能才会更有意义。
综合现有资料和研究,我们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成要素有两个:“人”和“生存方式(即文化)”,两者内部运行的机制表现为“多元”和“一体”。作为“人”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元”指其起源、来源多元,各有其社会发展、对外交融的历史;“一体”不仅指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疆域、共同建设了国家、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血浓于水的命运共同体,更指他们共同创造并遵守的政治层面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在当代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文化”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元”指各民族、各地区具有文化特色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他们各具特点,相互区别;“一体”指丰富多彩的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存在着古往今来越来越紧密的共享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主要包括有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以及从中凝练出的全体社会成员遵循的价值共识。这种文化上的价值共识历史上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体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和“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的伦理纲常和个人修为要求,当代则表现为受儒家思想优秀传统涵养又体现新形势下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王文光先生指出其核心是认同。基于以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内涵的分析,作为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人”和“文化”,就是认同“人”和“文化”中“多元一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认同各民族历经磨难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同命运、共荣辱”的紧密关系,就是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全体社会成员自觉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6)王文光,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论纲[J].思想战线,2018(2).。那么,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对以上认同进行国家建设层面的制度保障,这种系统的制度安排越有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就越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就越有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力量来源。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民族思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但又是有内在联系的,贯穿于古今民族思想的共同旨意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凝聚各族力量、推动国家进步。从“华夷之辨”民族观到以“中华民族”为概念核心的民族思想,再到“多元一体”理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思想,中国民族思想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对中国的民族研究起到引领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主义中国语境下“民族”一词的概念内涵也逐渐清晰。对于中国来说,与现代国家意义上的“中国”相对应的是“中华民族”,而非历久而来历史、文化意义上的自然的“民族”。同时我们也不能对从古至今特别是“民族识别”以来中国民族现象与政治、利益的密切关系视而不见。
如何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克服或者消除“民族”现象对于多民族中国凝聚大势可能的负面解构作用,是人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从顾颉刚和费孝通“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争论中对于“政治”的强调、马戎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的主张(37)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都永浩以“中华人民”指称公民共同体(38)都永浩.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华民族”概念[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3).以及周平解决边疆发展问题的区域视角(39)周平.中国的边疆治理:族际主义还是区域主义[J].思想战线,2008(3);周平.陆疆治理:从“族际主义”转向“区域主义”[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等等,可以见出,逐步淡化“民族”概念对于政治、利益角色的体现功能,使之回归对于社会群体文化分类的原本属性,在社会治理的法治框架下使民族身份处理公民化,应该代表了学界对于这一有关伟大“中国梦”顺利实现的基础性问题的一些思考。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40)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R/OL].[2019-09-28](2019-10-22).http://cn.chinadaily.com.cn/a/201909/28/WS5d8e8f37a31099ab995e2eec.html.的表述已经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当下从事中国民族思想史研究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可以利用,也有诸多研究成果可以借鉴,但是从研究队伍和成果来看,中国民族思想史研究与中国民族史的研究相比,还有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探讨和突破。
第一,在中国民族思想史学科体系的宏观构建方面做进一步探索。正是有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前人诸多的研究成果,我们有必要也可以进行整体、通史性质的贯通研究,同时对中国民族思想史学科的属性和定位、内涵和外延、理论和方法等进行归纳和概括,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民族思想史话语体系(41)参见:崔明德.关于建立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学科的构想[J].齐鲁学刊,1998(4);崔明德.关于中国民族思想的学科定位问题[J].东方论坛,2005(6);崔明德.中国民族思想的概念及发展脉络[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4);崔明德,等.中国民族思想的学科建设与创新[M].济南:齐鲁书社,2007.。从民族学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民族学的诸多基本概念都来自西方,因此中国民族思想史研究可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话语,有助于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国家理论体系的建立,或者说实现西方舶来的民族国家构建理论体系的中国化(42)参见:李大龙.对中华民族(国民)凝聚轨迹的理论解读——从梁启超、顾颉刚到费孝通[J].思想战线,2017(3).,从而推动中国民族思想史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丰富民族学、历史学的研究内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第二,在中国民族思想史研究的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研究内容方面,关于中国民族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拥有汉民族身份的政治人物、思想家以及史家,对于古今少数民族人物研究虽有少量成果发表,但仍有待于加强,特别是古今非汉身份民众的思想接受史与发展史,毕竟民族思想“提出、流传”和“接受、反馈”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借此我们才能观察到其真实的实践效能;从时间上看,中国古代民族思想史的研究及成果主要集中在先秦两汉时期,而辽宋夏金等历史时期的民族思想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于中国民族思想发展史中的流派以及延续和断裂等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梳理和探讨;凝聚融合、共同进步是古代“夷夏观”发展历史的主线,但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僵化“华夷之辨”、凸显文化差异甚至坚持疏离排斥的思想主张也时有出现,加强对此的梳理和研究,揭示其终究淡化于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必然,也是很有意义的。资料来源方面,重视民族语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关注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事件中细微、真实的族际交往观念的挖掘,结合当时社会历史背景进行梳理、分析,并归纳规律,进行理论提升。研究策略、方法方面,在多民族中国历史发展宏观背景下,除了采用传统史学方法之外,还可以借鉴民族学、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立体阐释中国民族思想史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