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代红 蒋仁莲 何 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普外一科,重庆 40216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乳腺癌患者根据其临床分期及分子分型的不同常需行4~8 个疗程化疗,每疗程间歇期21~28 d,患者住院时间短,在家康复时间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作为乳腺癌患者化疗的重要通道,管理不规范会增加并发症如感染、静脉血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的发生[2]。因此对PICC 导管进行延伸护理就非常重要。本研究从多个维度对乳腺癌患者的PICC 导管进行延伸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1~6月我院治疗的44 例乳腺癌PICC 置管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治疗的44例乳腺癌PICC 置管患者为实验组。纳入标准:①临床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均使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方案化疗患者;②在本院置管,采用国产末端开口式4F 导管,出院后选择返回本科室维护及拔管患者; ③采用盲穿法置管及置管部位在肘部者;④意识清楚,思维清晰,语言沟通能力无障碍,有一定学习能力;⑤对本研究项目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语言交流障碍、认知疾病者;②彩超引导下置管部位在上臂者;③置入PICC 导管后至其他医院维护者。对照组中,女44 例;年龄34~72 岁,平均(52.59±8.94)岁;高中文化程度4 例,初中及以下40 例。实验组中,女44 例;年龄26~72 岁,平均(50.66±10.08)岁;高中以上6 例,初中及以下38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置管后发放PICC 长期护理手册,维护时专科护士作好记录;常规做好出院指导,包括日常活动及导管维护注意事项,患者自行选择时间返院,随机选择护士进行维护。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的延伸护理 ①定人、定时间、定地点维护:专科护士专人负责PICC 穿刺置管、导管维护。建立患者置管信息及维护记录表,该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患者置管信息,一部分为维护记录,该表由科室保存。科室在每周二、五集中安排专科护士对患者PICC 导管维护;维护地点为独立的PICC 换药室,换药室每天空气消毒。②制定出院后自我维护计划:每天使用握力球进行握拳运动,3~4 次/d,每次30~40 下; 置管侧肢体不可提>5 kg 重物及上举活动;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指导无菌敷料保护方法,每周维护1~2 次。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观察,观察管道内回血、穿刺点有无渗血、敷料浸湿松脱、导管脱出、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置管侧肢体有无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如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③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在科室的微信平台及“317 护”平台推出PICC 相关知识,患者可随时点击查看。建立医患沟通微信群,在微信群内患者可随时将不适告知医护人员,并可拍照将照片上传,专科护士每天定时解答。④加强电话随访:每周二、五对其他医院维护的及登记返院未按时来维护患者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导管情况、是否按时维护及未按时维护的原因,提醒患者按时进行导管维护及复查,并作好指导和督促。
由专科护士统计患者的PICC 并发症总发生率、导管维护依从性来进行评价,对院外维护的通过电话随访了解维护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定2016年修订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进行并发症判定,判定标准如下。①静脉炎:穿刺部位疼痛、红斑、发热、肿胀、硬化、化脓或触及静脉条索;②导管堵塞:回抽无回血或血液回流缓慢、无法冲管或输液、电子输液器频繁堵管报警;③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置管侧肢体末端、肩膀、颈部或胸部疼痛、肿胀、外周静脉怒张,肢体末端红斑,颈部或肢端运动困难,彩超检查提示置管肢体有血栓形成;④导管相关性感染:穿刺点红斑、水肿、疼痛或渗液,出口位置硬化、穿刺部位皮肤坏死,体温升高;⑤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皮疹、瘙痒、水泡。导管维护依从性。根据患者是否按时返院维护、是否按要求每天进行握拳运动、每天是否进行导管观察、发现导管内有回血或渗液是否及时到医院维护4 个方面来判断患者的依从性。如果这几项均“是”,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好,若有1 项或以上“否”,表示患者维护依从性差。
采用SPSS 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实验组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维护依从性比较[n(%),n=44]
PICC 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的优点,常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3]。但PICC 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研究报道肿瘤患者PICC 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0%~40%[4]。其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基础疾病、身体状况、对置管认知度和依从性、维护技能较差,健康教育不到位[5];还与使用的导管类型有关,本研究中患者使用均为末端开口式的国产导管,有研究证明末端开口式导管更容易发生导管堵塞并发症[6]。
本研究乳腺癌患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农村患者占比较大,而基层医院的护士对PICC 的维护知识掌握不佳[7],居家护理在我国还发展不成熟[8]。选择返院进行导管维护更有利于降低导管相关性并发症[9]。由专科护士专人负责维护,责任心更强,保证了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定时间维护有利于专科护士人力资源安排,也能对未按时维护的患者及时提醒,督促按时维护; 在科室定点维护可保证维护环境的相对洁净,有利于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用信息化平台及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PICC 导管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导管相关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促进自我护理行为,减少了患者返院治疗的次数,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信息支持,可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0-12]。
对照组由患者保管护理手册,部分患者返院维护时容易遗忘,导致不便于对照。而实验组建立了维护记录本,由科室保存,能及时进行记录和对照,也便于发现未按时返院维护的患者,进行电话追踪随访,督促患者及时维护。患者大多为中老年女性,记忆力较差,对导管维护的相关知识容易遗忘,由于疾病的影响及对握拳运动重要性认识度低,患者对置管后每天的握拳运动依从性较低[13],实验组为患者制定了运动计划并使用握力球运动,同时让家属支持与监督,有利于督促患者按计划运动。每周固定2 d 集中维护,病友间相互交流经验,专科护士在维护中可了解患者在家的生理、心理状况,针对患者的需求提供指导和帮助,增进患者间、医患间的情感、信息及知识的交流[14]。促进患者改变不良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15]。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患者PICC 导管管理中用多维度延伸护理,减少了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提高了居家自我护理的技能,将以往被动服从治疗的模式,变为主动参与治疗的模式,患者能主动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农村经济不富裕的患者,使用价格较便宜的导管,加强导管的管理,既能解决化疗静脉通路的问题,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药物外渗引起组织坏死风险,又能节约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