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

2020-02-19 06:07:48夏翠翠娄春燕周明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预警

夏翠翠 娄春燕▲ 周明英

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江西南昌 330000;2.武汉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湖北武汉 430015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在2 岁以下婴幼儿中较常见以细支气管受累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多数以1~6 个月小婴儿为主[1]。这种疾病由多种病毒所致,最常见的病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这种病毒所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容易反复、治疗周期长,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危急症状,而很容易对患儿心理及生理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对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2]。现阶段小儿临床护理中仍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及护理不恰当的现象,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机制能及时识别患儿病情的轻重,护理人员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和救治,达到有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探索MEWS 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1 例;年龄2 个月~2 岁,平均(1.04±0.23)岁;病程1~3 d,平均(2.33±0.26)d。观察组中,男24 例,女20 例;年龄3 个月~2 岁,平均(1.06±0.24)岁;病程1~4 d,平均(2.37±0.24)d。纳入标准:①认知功能正常;②经医师确诊为毛细支气管患儿;③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发热等症状。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肺功能不全患儿;②两周内有呼吸道感染患儿;③依从性差,难以进行研究患儿。本研究经南昌大学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所有患儿及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加。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室内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并定期对病房净化消毒和通风换气以保障病房空气清新,维持病房适宜温度(24~26℃)和湿度(60%~70%)。②合适体位护理:患儿一般采用头高侧卧位,对呼吸困难和腹胀的患儿多保持半卧位。③患儿皮肤护理:观测患儿的肤色变化以防止出现黄染水肿等症状,多饮温开水保持患儿皮肤干爽舒适。④合理饮食护理:患儿严格遵医嘱用药,以高纤维素、高营养、容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为主。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MEWS 机制,并给予预警护理措施。

1.2.1 MEWS 评估标准 小儿MEWS 主要对患儿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3 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第一等级0 分,主要表现为行为意识正常,皮肤颜色为粉红,呼吸均匀;第二等级1 分,主要表现为患儿嗜睡,皮肤颜色显苍白,吸氧流量为4 L/min;第三等级2 分,主要表现为患儿容易激惹,皮肤颜色发灰,吸氧流量为6 L/min;第四等级3 分,主要表现为患儿昏迷或者昏睡,肢体湿冷或者面色发灰,吸氧流量为8 L/min[3-5]。用相应颜色代表预警情况:红色,MEWS总分≥4 分或单项得分为3 分;橙色,2 分≤MEWS 总分<4 分;绿色,MEWS 总分<2 分。

1.2.2 预警护理方案 绿色预警:对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继续观察即可。橙色预警:要求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体温疼痛等监测并且配备专科护士协助护理,密切关注患儿的精神、面色、咳喘等体征变化,要求患儿严格遵医嘱用药并注意饮食,在患儿输液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6-8]。红色预警:及时通知儿科医师到场进行指导,并增加巡视及评估频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的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主要观测症状有:发热、憋喘、咳嗽及湿啰音;②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心肌炎、心肌损害、肝损害及热性惊厥;③护理结束后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测评,问卷总分为100分,分为3 个等级:非常满意(总分≥95 分)、满意(86分≤总分≤94 分)、不满意(总分≤85 分)。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发热、憋喘、咳嗽、湿啰音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d,±s)

表1 两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d,±s)

症状消退时间发热 憋喘 咳嗽 湿啰音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44 44 4.87±1.38 3.20±1.04 8.202 0.000 5.75±1.38 4.27±1.18 7.054 0.040 5.23±1.77 4.12±1.08 4.643 0.042 5.76±1.82 4.62±1.24 4.489 0.032 13.41±2.53 7.15±1.46 18.586 0.030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18%,低于对照组的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9],据统计80%以上的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而且临床喘憋症状比较严重,特别容易导致肺气肿、肺不张等并发症,而且治疗周期比较长,治疗期间容易反复或者持续感染,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10-12]。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积极有效的措施非常重要。

在传统的临床工作中患儿病情轻重情况大多是由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从经验上判断的[13],某种程度上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可能导致有些患儿的病情无法被正确识别,影响患儿的治疗进程。因此现阶段小儿临床护理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及护理不恰当的现象,MEWS 能及时的识别患儿病情的轻重,护理人员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和救治,达到针对性的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4-15]。本研究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中及时启动MEWS 机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预警机制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患儿病情诊断效率和准确度,从而给予恰当的护理方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患儿家属认可MEWS 机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有助于创建和谐的护理氛围。

综上所述,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中实施MEWS 机制,缩短患儿的憋喘等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MEWS 机制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中发挥较大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毛细支气管炎预警
“毛细”政务号关停背后
廉政瞭望(2024年5期)2024-05-26 13:21:07
多孔建筑材料毛细吸水系数连续测量的方法
能源工程(2020年6期)2021-01-26 00:55:16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2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1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16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