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

2020-02-19 06:07谢冠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增长量肌张力袋鼠

谢冠文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深圳 51810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生期新生儿因缺氧、脑部血流供应不足引发的脑部病变,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其诱发原因有脐带绕颈、羊水异常等[1]。该病可永久性影响患儿的神经功能、身体发育等,极大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2]。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患儿的恢复效果受到护理方式的影响,传统的护理模式强调关注疾病,忽略患儿的自身因素,导致神经发育、体格发育受到较大影响[3]。为探讨新生儿HIE 更好的护理方式,本研究对HIE 患儿实施袋鼠式护理,并检测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HIE 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4]:①所有患儿符合新生儿HIE 诊断标准;②患儿胎龄37~42 周;③患儿出生体重3~5 kg;④胎儿分娩时无胎盘残留。排除标准:①患儿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②母亲有肝炎、梅毒等可能传染给胎儿的疾病。全部患儿家长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由相关部门备案。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例。实验组中,男17 例,女21例;胎龄37~41 周,平均(39.84±1.26)周;自然分娩14 例,剖宫产或产钳助产24 例;头围32.57~35.62 cm,平均(33.86±2.35)cm。对照组中,男18 例,女20 例;胎龄37~42 周,平均(40.12±1.19)周;自然分娩16 例,剖宫产或产钳助产22 例; 头围33.08~35.74 cm,平均(34.13±2.40)cm。两组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头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HIE 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护理,内容包括遵医嘱按时按量给药物;向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日常照顾需注意的问题;监测患儿心跳等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模式[5],主要措施如下。①患儿入院后: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后制定袋鼠式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案,教育家属积极配合。②常规护理结束后:将患儿及家属带到独立病房,保持病房温度为22~24℃,母亲穿着宽松衣服呈60°躺在座椅上,医护人员将患儿俯卧位紧贴于母亲裸露胸口前,调整患儿姿势,在其保持舒适体位的情况下增大患儿与母亲皮肤的接触面积,让患儿充分感受母亲的体温及肌肤接触感。③指导母亲一手托住患儿臀部,一手轻轻置于背部,防止患儿滑落的同时给与安全感。④护理中适当播放舒缓、轻松音乐促进母子的情感交流,母亲通过抚摸、亲吻患儿等行为让患儿放松身心。患儿出院后,指导家属在家里继续进行袋鼠式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神经发育情况。采用鲍秀兰修订《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20 项评分标准[6]对患儿出生2 周、1 个月后的神经行为测评,包括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越高,说明患儿脑部功能越好,神经发育越完善。体格发育。40 d 后,比较两组体重增长量、身高增长量及头围增长量的差异。营养不良情况。比较两组40 d 内生长迟缓、营养不良、贫血、消瘦等疾病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生2 周、1 个月神经发育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儿出生1 个月时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射高于出生2 周时,且同一时间点实验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出生2 周、1 个月神经发育情况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出生2 周、1 个月神经发育情况的比较(分,±s)

组别 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射实验组(n=38)出生2 周出生1 个月t 值P 值对照组(n=38)出生2 周出生1 个月t 值P 值10.16±2.86 12.26±2.57 3.076 0.000 6.71±2.06 7.94±2.43 2.380 0.010 6.28±1.61 7.92±2.13 3.786 0.000 5.17±1.26 6.73±1.42 5.066 0.000 4.85±1.08 6.32±1.39 5.148 0.000 t 出生两周组间比较值P 出生两周组间比较值t 出生1月组间比较值P 出生1月组间比较值8.94±2.26 10.83±2.65 3.345 0.000 2.063 0.021 2.388 0.010 5.43±1.72 6.59±2.16 2.590 0.006 2.940 0.002 2.560 0.006 5.31±1.47 6.74±1.85 3.731 0.000 2.743 0.004 2.578 0.006 4.25±1.17 5.49±1.38 4.225 0.000 3.298 0.001 3.860 0.000 3.72±1.13 5.24±1.28 5.488 0.000 4.456 0.000 3.523 0.000

2.2 两组出生40 d 体格发育的比较

实验组出生40 d 后体重增长量、身高增长量、头围增长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出生40 d 体格发育的比较(±s)

表2 两组出生40 d 体格发育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体重增长量(kg) 身高增长量(cm)头围增长量(cm)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38 38 2.74±0.81 1.96±0.79 4.250 0.000 6.76±1.87 5.83±1.64 2.305 0.012 4.52±1.43 3.35±1.28 3.758 0.000

2.3 两组营养不良总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营养不良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新生儿HIE 发病率为3‰~6‰,其中有20%~30%可能留下后遗症[7],如神经发育不全、体格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等,对患儿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目前治疗新生儿HIE 的方法很多,但其疗效均受到后期护理方式的影响[8]。传统的护理模式忽略了患儿的自身因素,使治疗效果受到较大影响。袋鼠式护理通过患儿与母亲的皮肤接触,改善母婴关系,对患儿睡眠、代谢等多方面产生影响,起到促进患儿发育的效果[9]。为探究新生儿HIE 好的护理方式,本研究对患儿实施袋鼠式护理,并检测其疗效,取得一定成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出生1 个月时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射高于出生2 周时,且同一时间点实验组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生40 d 后体重增长量、身高增长量、头围增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是:袋鼠式护理让患儿俯卧与母亲胸口,让患儿感受到母亲的心跳,产生安全、舒适的感觉,有利于新生儿进入深度睡眠,增加患儿有效睡眠时间[10]。同时母亲通过抚摸、亲吻患儿动作,可减少患儿的哭闹,进一步促进患儿睡眠[11]。在深度睡眠状态,患儿的能量消耗减少,使患儿体内营养物质消耗降低,使患儿的体重增加,改善患儿营养不良状况,减少患儿贫血、消瘦等现象发生[12]。最终使实验组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袋鼠式护理通过患儿与母亲皮肤大面积、长时间接触,使其产生舒适、愉悦的感觉使患儿神经感受器兴奋,降低神经紧张情况,促进神经递质分泌,使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患儿体格发育[13]。使实验组体重增长量、身高增长量、头围增长量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与母亲皮肤接触的兴奋满、满足感可刺激患儿的神经发育,其次袋鼠式护理可改善患儿脑部血流,促进患儿神经突触形成,增强患儿脑部功能[14],使实验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袋鼠式护理还能减轻患儿对疼痛的感知,减少患儿因疼痛刺激出现的代谢加快、心血管功能不稳等情况,对患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15]。

综上所述,对HIE 新生儿实施袋鼠式护理临床效果好,能显著促进患儿的神经发育,改善患儿体格,降低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增长量肌张力袋鼠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不同配比的基质对不同多肉植物生长的影响
不同坡度和不同坡向对金花茶生长量的影响
袋鼠
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分析
我自己可以做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施用新型肥料对闽南桉树生长的影响
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