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库
(顺平县动物防疫监督站安阳分站 072250)
蛋鸡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三个时期饲养管理的侧重点一直是蛋鸡饲养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于每一时期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以及采取该方案的原因,下文将会详尽地去介绍。
育雏期大约为42d,在这个时期,雏鸡的生长发育对于环境要求比较苛刻,例如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饲料以及饮水都会是影响雏鸡良好发育的关键因素, 所以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对于雏鸡的长成是十分重要的。
适宜的温度能够提高雏鸡的存活率, 培育雏鸡的1~3d 温度较高一些, 控制在35℃~37℃, 从第4d 开始温度可以降低一些,控制在34℃~36℃,该温度一直持续到第7d。 接下来的一周里,温度可以再次下降,控制在33℃~35℃。从第2 周起,3 周时间里每一周的温度分别为31℃~33℃,29℃~31℃,27℃~29℃,25℃~27℃。
鸡舍的干湿程度通常就是我们要检测的鸡舍湿度,对于湿度适宜的鸡舍即鸡舍既不过于湿润也不过于干燥, 否则会影响到雏鸡的正常发育。 当雏鸡处于1~10 日龄时应当营造一个较为湿润的环境, 相对湿度大约为65%~70%, 当雏鸡成长到11~30日龄时,鸡舍的湿度便可有所下降,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即可。在31~45 日龄时相对湿度便可以下降为55%~60%。之后,雏鸡基本发育完成,相对湿度就可以稳定在50%~55%。
在雏鸡进入鸡舍后,投喂饲料之前要先给予雏鸡一定量的饮水。 不仅如此,前3d 的饮水中,水质应严格要求,不宜加入葡萄糖、电解多维、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目的是避免对卵黄与水分的吸收、对肾脏的负担加重。 在雏鸡3 日龄对于雏鸡可以调试后使用乳头饮水器,期间2~3d 为过渡期,在使用之前应当将管道里的剩余的残留的水清理干净, 饮水管头的高度应当与鸡头部保持水平。 另外育雏期鸡群的免疫系统与雏鸡的体重密切相关,因此破壳后的小鸡要尽量的早投喂饲料, 在1~3 周龄时使用育雏前期配合饲料,4~6 周龄使用育雏期配合饲料[1]。
在雏鸡生长到8~10 日龄时,要断去上喙的一半,下喙的1/3 也要断去。 此时要选择温度适宜的断喙器以免烫伤舌尖,断喙的动作也要准确、迅速,避免雏鸡流血。 病鸡、体弱的鸡在此期间不需断喙。 断喙前后2~3d 内需将维生素K3和抗菌素加入到雏鸡的饲料与饮水中。 在断喙一段时间后在雏鸡的槽内加入较多的饲料, 防止雏鸡啄空槽, 避免因啄食空槽底部而使得伤口感染。
对于育成期的蛋鸡的管理主要遵循两个方面的标准, 蛋鸡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蛋鸡的胫长是否符合标准。 这两个标准的达标程度关系着蛋鸡的产蛋质量以及蛋鸡的质量。
蛋鸡处于育成期,每周定期称重,对于阶段性体重不达标的后果是不可弥补的, 母鸡在18 周龄时会陆续进入性成熟期,此时母鸡的体重对于产蛋期鸡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据研究,这个时期的蛋鸡增加45g 的体重产蛋期鸡蛋的重量就会增加0.5g。所以对于蛋鸡来讲育成期的体重对于蛋鸡的器官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性成熟期的体重对于之后母鸡产蛋的质量起着很大的影响。 每次在相同部位相同时间(周日、早晨空腹时间)、称取相同数量选定鸡笼内的鸡全部称重。 当蛋鸡发育到18 周龄时,此时鸡的平均体重就会到达标准体重的最高值,当均匀度达到80%以上时鸡的体重最为适宜。 对于平均体重,我们采用平均体重=W,L=W*0.9,U=W*1.1,均匀度=100*(体重在L 和U 之间的鸡数)/总的称重鸡数*%[2]。
对于育成期的鸡群来说胫长是鸡群育成成败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对于鸡群来讲胫长是鸡群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个指标关乎鸡群的使用寿命,搜集大量的研究数据得出胫长决定命长,以及与许多鸡的质量数据相联系。
与前面两个时期类似,体重也是产蛋期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产蛋期的体重的测量周期为2 周,而且要定鸡、定时、定点、定期测量。 当鸡过肥或者过瘦时应适当的改变饲料的投放,实现效益最大化。 产蛋期一个需要注意的原则就是要严格控制光照问题。最后就是蛋品的管理问题。
随着蛋鸡养殖规模的扩大化与养殖技术的科学化, 饲养管理也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 不断地增加新的理论与创新理论。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量且在饲养成本控制在最低的情况下实现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