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CRP、Ig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

2020-02-13 06:21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3期
关键词:类风湿灵敏度关节炎

龙 欣

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800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是该病的发病机制并没有统一定论,相关研究得出,遗传、感染等均有可能为该病的发病原因[1]。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关节反应,最为常见的是小关节损伤,在疾病早期,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很难给予准确的评估,进而造成漏诊的发生,影响患者预后[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诊断非常关键,明确的诊断结果有助于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3]。目前临床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检查主要是通过血液检查进行,其中最为常用指标包含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以及免疫球蛋白(Ig)等[4]。为了分析RF、CRP以及Ig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入组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水平差异,分析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4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类风湿组,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34~67岁、平均(52.3±2.1)岁;选取同期收治的4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非类风湿组,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32~67岁、平均(52.4±2.3)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多发性肌炎4例、干燥综合征4例、系统性硬化症5例、强直性脊柱炎7例;另选取2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3~66岁、平均(52.2±2.4)岁。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3组研究对象的相关因子进行检测。抽取其血液标本置于含有促凝剂的采血管中,3 000 r/min离心10 min获得血清,然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Ig(IgA、IgG、IgM)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RF和CRP检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

1.3观察指标 对3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观察,记录3组患者RF、CRP以及Ig(IgA、IgG、IgM)水平,并对各指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RF检测值大于20 IU/mL判断为阳性;CRP检测值大于8 mg/L判断为阳性,并以此为划分标准进行准确度、特异度计算。

2 结 果

2.13组研究对象的RF、CRP水平比较 类风湿组患者R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类风湿组(P<0.05),类风湿组和非类风湿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类风湿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类风湿组(P<0.05)。见表1。

2.23组研究对象的Ig水平分析 类风湿组和非类风湿组Ig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类风湿组IgA水平高于非类风湿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3组研究对象间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CRP、RF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能分析 RF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CR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RF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依次为75.6%和86.7%,CRP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依次为84.4%和46.7%,两项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依次为93.3%和86.7%,提示联合诊断可有效提升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灵敏度。见表3。

表1 3组研究对象RF、CRP水平分析

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P<0.05;与非类风湿组相比,bP<0.05。

表2 3组研究对象的Ig水平对比

注: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P<0.05;与非类风湿组相比,bP<0.05。

表3 CRP、RF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能对比(n)

3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在发病期间会对患者的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伴有严重的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随疾病进展,患者关节活动能力会逐渐减弱[4]。目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已有研究证实,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以变性IgG作为靶抗原,产生自身抗体RF,该因子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通过外周血和关节液进行检查,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近90%的患者RF为阳性,但是,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样也会导致机体内RF水平升高,比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化症等[6-7]。本研究结果显示,RF诊断灵敏度为75.5%,特异度为86.7%,这一结果说明,RF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可以有效降低误诊的发生,但是其灵敏度较低,很容易导致漏诊。

为了使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更加准确,联合其他相关因子进行检测非常有必要[8]。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存在CRP水平明显升高的情况[9]。已有研究将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RP升高作为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的参考依据,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对于炎症损伤情况可以作出较为敏感的反应,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10]。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包括感染、炎症及创伤时某些含量发生变化的血清蛋白,这些血清蛋白除CRP外,还包括血清淀粉样蛋白A、纤维蛋白原、触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这些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CRP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指标,其在健康人血清中含量很低,当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时,水平明显升高,升高幅度与感染、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并随炎症消退而降低,临床用来判断炎症严重程度和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CRP诊断的灵敏度为84.4%,但是其特异度仅为46.7%,这一结果说明CR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有效降低漏诊的发生,但是其误诊率较高,其他炎性反应类疾病将会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86.7%,这一结果说明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降低漏诊的发生。

本研究对3组研究对象Ig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类风湿组和非类风湿组Ig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类风湿组IgA水平高于非类风湿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3组研究对象间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g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可以起到辅助作用,特别是IgA水平,其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类风湿组。结果还显示,类风湿组患者R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类风湿组(P<0.05),类风湿组和非类风湿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类风湿组RF、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类风湿组,缘于IgM会与RF结合,而且该结合与关节活动度以及患者骨质侵蚀之间有着密切联系。IgA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存在明显升高的情况,可以考虑将其作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11]。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往往会存在免疫系统紊乱的情况,对于Ig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可以衡量患者预后效果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将其作为疾病进展情况的监测指标[12]。

综上所述,在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诊断时,可以通过对CRP、RF进行联合检测,进一步提升诊断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的发生,同时可辅助检查患者Ig水平,对患者疾病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猜你喜欢
类风湿灵敏度关节炎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