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恭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并且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当前进行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当前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高效性的课堂教学能够利用最少的教学实践,实现最大的效益。本文正是基于此,积极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问题进行了研究,进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同时依据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积极做好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分析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方式,反思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提出几点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建议,以期对其后续的发展所有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究;教学效率
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花费更少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收获到更多的知识,这也是目前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教学目标。想要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一是需要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就是让学生在一堂课之中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收获。二是需要实现效益最大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最大化程度地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影响。三是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是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挖掘和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其能力等等。上述这些都是高校课堂教学中所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
一、创造教学情境,激活数学课堂
依据心理学研究,人如果处在让自己舒适的环境,更加容易出现热情或者积极的正面情绪。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加以结合学生情况,为学生创造适合学习的情境,为其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轻松和愉悦的心态。在创造教学情境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视频和图片的展示,也可以采取数学设问的方式进行。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让学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情况的创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存在的意义,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进行合理教学情境的创造,之后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效率,也可以对课堂教学气氛进行一定程度的活跃。
二、激活知识,組织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要在实际教学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究。不管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明白,数学课堂教学是主动构建知识的一个过程,而非是学生自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原先的认知水平之上学习到新的知识。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习到新知识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的。学生并非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教师给出的信息进行简单吸收,而是需要在现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筛选有用信息,创建出新的数学知识结构。这一结构构建过程必须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对学生以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激活,为后续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在进行新知识传授时,先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检验以及认识新的数学知识,便于让学生清晰地认知到知识的整个转变过程,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认知,充分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收获。在教师采取了一定引导后就需要对学生主体性进行充分尊重,在实际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造出自主探索和学习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一些教学任务和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或是自主探索的形式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锻炼。
三、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缺乏情感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抱有好奇和喜爱之心比什么都重要。然而,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充满喜爱之心和好奇心呢?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提高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运用,让班级当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数学知识学习当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小学生总是很敏感的,非常容易因为教师的某一个举动或者一句话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在教学设计适当参考学生的建议。另外,学生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对于班级中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不同的学习任务设置,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对于班级中学习基础好的学生,需要对其有更好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学生进步时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班级中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加强对其基础知识训练的力度,对其进行鼓励和包容,在进行教学活动设置时还需要充分照顾到这类学生的感受。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活动难易程度进行科学把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充分展示自己,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此外,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讨论时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设置问题时必须具有挑战性,不要设置学生一想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是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的。另一方面,设置问题要符合学生能力情况,不是学生集体讨论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要确保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
四、注重教学实践,让学生在数学体验中爱上数学
实践是一种具有直观性的数学学习的方式,不单单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体验。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数学实践活动进行创造,让学生在具体实践当中爱上数学,进而在课堂教学时能够更加配合教师,对课堂气氛进行活跃,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都是数学实践的内容。课堂实践指的是教师借助教室内部的实物让学生进行直观的触碰和观察,发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课外实践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让学生发现和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积极和学生家长进行联系,让学生家长多在生活中为学生增加一定的数学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爱上数学,让数学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结合数学实践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爱上数学,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积极和主动。
总而言之,想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摸索,提升教师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可以从不知到知之,由知道得少到知道得多。教师更加要在日常认知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不成为读书的工具。教师更加要对学生计算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张紫屏.课堂有效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2]毛雯澄.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3]马振清.探究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147.
[4]张爱明.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9,3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