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事务融合社会工作实务的路径与探究

2020-02-10 19:39吴晨阳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案主社会工作者实务

吴晨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65)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民族政策逐步落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由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和宗教习俗不同等复杂问题,单凭日常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将社会工作实务尤其是民族社会工作理论方法融入高校少数民族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新形势下发展的举措,这不仅能推进高校的和谐稳定,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而且更是对各民族间和睦团结,社会繁荣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民族社会工作实务的相关涵义

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持守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职业性的服务活动。而社会工作者需要秉承“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服务方法,挖掘案主的潜能,帮助案主恢复正常生活,促进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因此,社会工作是一项高度注重伦理道德和专业技能的职业,这其中就包括民族社会工作。高校少数民族社会工作实务,作为民族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其理论之上,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运用青少年社会工作、高校社会工作等实务方法,帮助和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困境的专业服务。

二、社会工作在少数民族学生事务中的理论视角及运用

高校民族社会工作因为针对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其视角也必须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这些理论视角可以提供给社会工作者更多的指导,帮助案主走出困境。

1、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生态系统理论又被称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视角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全面关系,从而帮助案主通过周边社会生态环境走出困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个环境的共同培养。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把视线放在案主的家庭结构背景、学校教学氛围、社区生活状况等多重环境中去分析相互之间的联系。

2、社会支持理论视角

社会支持理论是社会工作实务中重要的理论,它强调社会工作者要注重案主个人能力、案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的改革。在开展高校民族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要充分考虑案主在校园环境中的感受,合理分析案主周围环境,例如同学、家庭、宗教、风俗、政策、就业等,从而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介入点,改善案主的生活状况。

3、优势理论视角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它着重于社会工作者挖掘案主自身的优点,帮助案主认识自身的优势,从而解决案主外在或潜在的困境和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无法适应当地风俗习惯、社会交际圈狭窄、被“标签化”等多方面困扰,进而导致案主自卑、自闭、情绪低落甚至思想极端等问题的产生。作为学生事务工作者,要坚持职业道德,挖掘案主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使其适应学校和社会的环境。

4、跨文化理论视角

开展民族社会工作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各民族之间由于受到地域和文化的影响,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行为方式、语言交流、思维价值观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冲突。社会工作者必须“人在情境中”,认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否则会适得其反,影响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甚至民族之间的团结。

三、社会工作在少数民族学生事务中的价值理念和有效路径

1、高校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1)“以人为本”,注重公平正义。民族社会工作者在介入高校少数民族案主的时候,要时刻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想他人所想、解他人之所需,满足案主的需要。大学生是一支受过高等教育的特殊青年群体,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同时,要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公平正义,净化校风。

(2)尊重案主的风俗习惯,坚持立场中立和文化多元。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风俗,每个民族也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例如,维吾尔族多数信仰伊斯兰教,藏族多数信仰佛教等,各民族的饮食也大有不同,社会工作者要不断获得全面的民族知识,涉及敏感性问题时,要坚持立场的中立,切不可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干预案主,此外,要认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坚持“本土化”,个别化开展服务。自我国开展社会工作以来,就坚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原则,高校民族社会工作更不例外。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不均,尤其是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千差万别,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社会工作者对该案主的介入策略,不一定能运用到另一少数民族案主身上,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省份,高校众多,人口复杂,尤其是气候、饮食、语言与内地少数民族地区差异化明显,让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从西北、东北等不同地区前来就读的学生如何更好的适应文化环境,坚持“本土化”和个别化就显得及其重要。

2、新时代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事务的发展路径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做好民族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内涵,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四个伟大”的新使命,纳入党的基本方略。在2018 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第四次提及社会工作,要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因此,运用社会工作视角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事务发展,是顺应社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举措。

(1)培养专业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增强社会工作者服务水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因受到历史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社会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民族问题越来越复杂化。此外,汉族社会工作者在介入高校民族事务时,往往会存在文化识盲,而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事务时,更熟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文化等,在介入案主时方法娴熟妥当,甚至采用一些本民族特殊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案主社会功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校园和谐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增强民族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才能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专业化。

(2)联合社会组织和机构,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单凭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要想稳定校园环境,维护民族团结,就必须联合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和服务机构,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其中。如壮族“三月三”、藏族雪顿节、穆斯林开斋节等等,这些节日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高校可以结合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在校园开展民族活动,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将高校民族社会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是百年大计,高校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生辅导主要是高校辅导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业、就业的处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高校民族社会工作为的是发掘和激活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潜能,帮助其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我功能。两者既有区别又具有相通之处,社会工作者可以将个案、小组、社区三种社会工作方法与大学生辅导工作相结合,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例如针对高校少数民族案主,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区工作方法,联系案主的家长和周围社会支持网络,做好沟通交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帮助案主恢复和实现自身的功能。

综上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也在不断被世人所认同。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工作,开展民族社会工作必然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高校是国家培养社会人才中坚力量的阵地,是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堡垒,因此,探索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工作发展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相结合的产物。我们相信,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事务发展与社会工作实务相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宣传展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和内在活力,更有利于提高高校工作效率,带动社会民族事业发展,对于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总任务具有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案主社会工作者实务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