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具体课例的主题意义,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探究语篇行文的内在逻辑,详细介绍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理解、加工、整理和归纳文本,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复述; 理解; 迁移;阅读教学
孙波(2009)认为,复述是学生以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为基础,运用已学词汇和已有知识,再用大脑将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最终系统地、概括性地将文章主旨表达出来。Morrow(1985)指出,学生在进行复述时,精力会高度集中在他们所要复述的课文内容上,并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将其复述出来,经常进行复述的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敏。可见,复述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有助于他们的思维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均能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复述,并通过复述来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复述前的铺垫活动时,仅停留在引导学生掌握文本大意,讲授词汇、句型等语言层面的知识,未能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特点、文本风格以及行文内在逻辑等。因此学生对文本的复述多是在机械地记忆,所复述的内容缺乏逻辑性、连贯性和生动性。学生的复述与文本出入较大,仅是“形似而神不似”,他们很容易遗忘所学课文,思维也没有得到启发。
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3 Celebration Lesson 4 Christmas的阅读文本Memories of Christmas为例,详细介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铺垫活动,提高学生的复述质量,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共同发展。
1. 文本主题及特点
该文本为记叙文,授课年级为高一年级。文章主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西方国家与圣诞节有关的家庭庆祝活动。文本语言生动,通过展现一系列“孩子气”的行为,再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和童真。本课在节日活动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生动的语言材料。
2. 活动内容
(1)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条理地进行复述,包括“发现欣赏、实际操练、梳理逻辑、关注细节、整体复述”五个环节。
(2)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进行有效迁移,(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节的记忆),过程包括“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提炼升华”三个环节。
3. 活动目的
学生将文本中鲜活的语言有效迁移,即能够使用生动的语言自信地介绍“春节的记忆”,并谈论其主题意义,增强文化自信。
复述最终不是为了记忆,而是为了应用迁移。笔者将利用复述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提升的教学分为两大部分——理解和迁移。
1. 理解
(1)发现欣赏
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文本后,请他们关注标题“Memories of Christmas”,提问“What kind of memory did the writer share? Please give evidence.”。
学生在寻找证据中发现文本语言之美。他们发现了大量通过具体事件、具体行为来描写“孩子气”的句子。例如“I put so much food in my mouth sometimes that it was hard to swallow.” “We sang Christmas carols happily, laughed at jokes, put on silly paper hats and laughed again.”等。学生通过欣赏美句,分析文中人物(孩子)“天真、质朴、可爱”等特点。例如,学生认为“so much food, hard to swallow”刻画出孩子们天真可爱(innocent、lovable)的一面;“sang… happily, laughed at jokes, put on silly paper hats and laughed again”呈現出孩子们无忧无虑(carefree)的生活。与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在学案中写下关键词(见表)。
[点评]
学生在阅读时首先接触的是文章表面的语言文字,他们依靠语言文字便能完成对文章的初步理解。但是,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在复述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教师要寻找突破口,找准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语句,培养他们的语言欣赏能力。在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描写“孩子气”的句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敏锐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寻找证据”中学会用事实说话,感受到“事实胜于观点”(Facts speak louder than opinions.);在“观察发现”中品味语言内涵,学会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例如学会用eagerness、expectations等表达“迫不及待的心情”;在“品味欣赏”中体会孩子的童心、童真和童趣(innocence、simplicity、interest),感受和谐的家庭氛围(harmonious atmosphere)。
教师在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时,要注重引导他们在语境中理解词汇,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欣赏和品评语言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及时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案表格中及时写下关键词,这样不仅能引导他们掌握词汇,为接下来的复述活动作铺垫,更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实际操练
当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后,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重温文中生动的语言。教师提问“Could you 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同时向学生展示一幅一个小朋友正大快朵颐享用食物的图片及关键词“swallow”。学生回答:“I put so much food in my mouth sometimes that it was hard to swallow.”。
[点评]
教师借助图片提示法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语言。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内化所学语言知识,再次体会到语言的生动传神。实际上,复述课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问题—答案引导法、主题句+关键词提示法、表格提示法、图画提示法、转换人称复述法、角色扮演复述法等(张小燕,2011)。在复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提示学生,加强学生记忆。
(3)梳理逻辑
接下来,教师用问题“Could you please find out the linking words or sentences?”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于“时间顺序”的表达。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及时写下学生的回答,和学生共同探讨他们的疑惑之处。例如,学生对“with December”“after church”“by bedtime”等表达的理解有分歧,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解决。
[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体现前后逻辑关系的词汇或句型,帮助学生厘清复述材料的脉络和逻辑。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和关键语句后,通过梳理脉络和主线能更进一步理解文本,识得“庐山真面目”。这样,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就从表层的理解深入到探究其内在框架;从分析语言内容,上升到梳理文本线索。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进一步厘清文本内在逻辑,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其中,探究“连接与过渡”是理解文本逻辑的重要方法。
(4)关注细节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提问:“Why was the weather mentioned so many times?”(文中多次描写到天气,例如:Christmas always began in the middle of the cold, windy month of November. / … there was snow everywhere. / Christmas morning was bright and sunny...)。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作者最初谈论寒风凛冽的天气是为了对比烘托屋内的温暖舒适以及家庭氛围的和谐;谈论大雪纷纷的天气,是为下文描写堆雪人、打雪仗等丰富的户外活动作铺垫;提及阳光明媚的圣诞早晨,是为下文孩子们外出到院子里去欣赏圣诞礼物作铺垫,而且晴朗的天气与本课主题相关,象征作者温馨的圣诞记忆,同时也透露出作者是个积极、阳光、热爱生活的人。此时,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发言中的关键词。
[点评]
在复述的铺垫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结构和框架,还要引导他们感悟文本细微精妙之处,读出其韵味,读懂作者。例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如对天气的描写),带领学生体会主人公愉悦的心情,并且认识到景物描写需有的放矢,为文本主题服务,不能无中生有。
关注细节的复述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当给学生搭建“脚手架”,降低复述难度。例如,教师应借助板书上的关键词提示学生,同时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讨论时间。
(5)整体复述
教师为学生搭建好“脚手架”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复述便水到渠成了。教师提问:“Can you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and the linking words or sentences?”。学生在积累了语言表达、梳理了文本逻辑后,借助关键词便能够较高质量地复述文本。
[点评]
学生对文本的复述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有助于他们提升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树立自信心。
2. 迁移
(1)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关于春节的小视频,激活他们与春节有关的记忆。教师说道:“Please share your memori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n pairs, including childlike behaviors.”。
[点评]
春节和圣诞节虽然分别是中西方的传统节日,但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通过圣诞节过渡到春节,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好机会。教师结合本节课所学语言(包括“孩子气的语言”),畅谈自己和春节有关的儿时记忆,其实是在将文本引入学生的生活。教师通过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为学生迁移知识作好铺垫。
陈晓芸(2008)提出,将课文复述与课外有意义的语言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表达能力。创设情境可以巩固复述成果,调动学生參与的积极性。复述的过程应是学生的思想在与文本不断“对话”中发生碰撞并催生出新创意的过程。教师要发挥想象力,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新的语境下迁移创新。
(2)激发思维
为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教师请一位学生先简单分享自己关于春节的“孩子气”行为。该学生分享道:“When I received the red envelope I was looking forward to, I always gave it back to my mom.”。一个简单的例子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发言,运用所学语言分享各自温馨、幸福的春节回忆。有的提及自己和家人共同打扫卫生迎新年,有的谈到自己乞求妈妈多准备甜点和零食,有的回想起自己央求家长多给压岁钱,并且渴望自己能够保管压岁钱,还有的描述了自己在放鞭炮时期待又害怕的心情。学生积极参与,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学生作品1:
On New Years Day, we couldnt wait to pay New Years visits to our relatives and friends. I always liked this activity because I could get a lot of lucky money. I loved to collect all the red envelopes I received and added up all the money to see how much I had got, although all of the money was taken away by my parents after the New Year. I was also eager to go to the temple fairs with my parents, and I had great fun there.
学生作品2:
After dinner, we set off the firecrackers in the yard. I was always so frightened by the loud sound of the firecrackers that I just hid behind my mom and covered my ears tightly while watching my brother setting them off.
[点评]
从学生作品中可见,他们能够使用生动的“孩子气”语言回忆关于春节的美好时光,刻画出一幕幕生动温馨的春节家庭活动场景。通过活动,学生学会了用文本联系生活,学为所用,更学会了珍惜生活、热爱生活。许多伟大的创造和发明都源自日常生活,教师要更多地为学生创设生活场景、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自己可以支配和主宰的环境中发现、感知、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提高实效
理解阶段的复述要基于文本,而在迁移阶段的复述则要高于文本。学生通过复述,除了获取文章基本信息、掌握新词汇及写作风格外,还要有所启发。教师要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引导学生提炼升华。例如,教师可以提问:“What does the Spring Festival mean to you?”。
学生作品3:
In my opinion,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n occasion to experience joy and love. When we paste the couplet, I feel a kind of harmony, because we must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well. When we make dumplings, some stir the stuffing and the others cook the dumplings, which makes me feel a kind of happiness. Watching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I find the programs are of less importance. What really counts is that I can be with my big family together. I extremely cherish the sweet moments and I will pass them on!
[点评]
学生在作品中谈到春节的意义,即春节是体验欢乐和爱的时刻,它意味着和谐、幸福和彼此相依。因此自己格外珍惜,并将把年和家的味道传递下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深刻体会到春节的意义,品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文化自信。
理解迁移后的创新是较高的境界,学生只有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章内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创新。教师要将教学环节细化,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小组合作的时间,还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教师要在动静结合中放慢教学进度,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和创造,提高学生复述的实效。
为了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教师设计了理解和迁移两个教学实施步骤。在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方面,教师根据“发现欣赏、实际操练、梳理逻辑、关注细节、整体复述”环节来设计活动,侧重学生的语言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主题语境下深入地理解文本;在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方面,教师围绕“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提炼升华”环节设计活动,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实践,从而完成从语言学习到思维训练的飞跃。教师在引导学生复述的过程中,要注重设计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相结合的活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才有助于学生在复述课文过程中真正提升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使复述与文本相比“不唯形似,而且神似”。
参考文献
Morrow, L. M. 1985. Retelling Stories: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Young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Concept of Story Structure, and Oral Language Complexity[J].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5(5): 646—661
陳晓芸. 2008. 重视英语课文创造性复述提高艺术中专生的英语表达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 (14): 52—62
孙波. 2009. 慢议英语课文复述教学[J].雁北师院学报(文科版), (33): 63—64
张小燕. 2011. 初中英语读后阶段的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5): 1—8
雷霞辉,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英语学科主任,北京市英语骨干教师,海淀区兼职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