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磊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推进新课标实施教育改革,也逐渐发现了教育当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并提出了很多方法来进行改正,在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够及时的找出其中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方针来进行解决,从而推动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农村的小学也逐渐扩大招生,但是在实际教育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亟需教育工作者能够给予很好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推动我国乡村的建设工作,让我国的国民综合素质能够获得全面提高。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农村的许多语文教师,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师,因为长时间在农村的环境下无法与外界得到更好接触,因此难以吸收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普遍被应试教育所束缚,教育观念也相对比较落后。一些语文教师比较注重让学生识字或是做一些基础的作业训练,但是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并没有给予十分重视,也不了解如何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这对于学生的语文教学来说是较为落后的[1]。
(二)家庭教育不到位
有许多农村家庭可能仍然对于教育并不够十分重视,即使有一些家庭的教育理念有所提高,但也只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也不到位,因此在教育方法方面十分缺失,这也让新课改在实施时候出现了一些困难。
(三)农村的文化氛围不够
大部分农村学生很少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在课后时间往往都比较顽皮,并不重视学习方面,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如果相对比较枯燥,那么就进一步导致农村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也使得新课标的要求难以落实。
二、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一些拓展活动,让教师可以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要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来了解外部世界,学习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能够在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需做到以人为本,同时要能够在语文课堂上适当的引入一些价值观和情感教育的思考,让学生获得身心全面发展[2]。
(二)家校结合共同成长
学校要能够和学生的家庭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去进行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表现,同时要积极组织一些讲座或者培训,让家长可以在闲暇时来参加提高自己对文化水平教育的意识,也可以了解如何教育学生以及对教育要提高重视度,让学生在家庭中也应能够受到和学校一样的作息引导和学习引导,从而使新课标能够全面落实。
(三)合理地调整课堂节奏
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高注意力,那么就需要能够安排更加有趣的教学活动,在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吸引学生的语文活动,例如通过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当中的内容,尽量以一种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喜好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进而摒弃过去死板的灌输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人为本,让学生能更多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去,逐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也能够促进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在教师的教育当中,从而能够让新课标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四)注重阅读积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
农村的小学生平常能够接触到的阅读教材相对比较有限,因此,教师需要尽量让学生在学校接触更多的书籍进行阅读,或是教师也可以以讲解的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能够阅读更多的篇章。可以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的过程当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让语文知识得到真正的有所积累,因此学校需要酌情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开设阅读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比较著名的篇章进行大声阅读,并且将其背诵,或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抄写一些自己喜欢的片段,以此来积累学生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可以获得全面的提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可以真正的在阅读当中获得更好提升,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加理想,更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普及,我國对于农村地区的教育也变得更加重视,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也因此获得了比较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农村的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失,所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能够对这方面缺失探索出更多的解决策略,让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从而帮助小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提升空间,为之后的教学能够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从而使个人获得更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季宁.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师,2015(S1):170.
[2] 张红琼.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夏教师,2015(0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