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春
摘 要:苏州的传统文化作为吴文化的代表,魅力独特,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当代更应继承和发扬苏州的传统文化。作为政治教师,可以利用《文化生活》这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识苏州传统文化价值,在课堂外体验传承苏州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点亮苏式课堂。
关键词:苏州;传统文化;高中政治教学
苏州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的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如园林、刺绣、昆曲、评弹等,其所具备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对于苏州高中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笔者就利用《文化生活》这一教材,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识苏州传统文化价值,在课堂外体验传承苏州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来点亮苏式课堂。
一、吴侬软语,点亮苏式课堂的一种表演手段
苏州话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方言之一,以软糯著称,素有“吴侬软语”的美称。但随着苏州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话逐渐削弱了苏州话原有的地位。因此,要展现苏州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就应让苏州话成为一种代表,成为苏州人集体情感的展示。
在进行“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学前,笔者要求学生搜集苏州话的资料,以此激发他们探索苏州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兴趣。在上课时要求苏州本地学生用方言进行对话,并用苏州话唱出童谣,引导其他学生开口学讲苏州话,让他们理解苏州话背后的故事。在活动结束前,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引导学生谈感想:这些苏州话透射出怎样的情感态度?又是如何诠释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从而就更深刻体会文化对人影响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使得苏州话和苏州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如果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讲苏州话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勤加苦练,不要害怕说错,多听多看用苏州话表演的节目。
在对“文化的传承性和文化发展”教学时,笔者规定学生用苏州话朗诵、感悟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陆游的《临安春雨出霁》等古文诗词。如在赏析《枫桥夜泊》时,要求学生结合诗歌中的意境来谈一谈当时诗人的所思所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蘇州的风土人情即兴散文诗歌的创作。在赏析和创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了继承与发展同文化创新的积极意义和具体做法,使学生更深的领略了苏州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二、苏州评弹,点亮苏式课堂的一种探究方式
苏州评弹是一门优美的说唱艺术,承载着吴地文化的精神气质。虽然评弹是苏州的文化瑰宝,但大多数的苏州高中生对评弹却知之甚少。如果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评弹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讲授“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时,笔者采取了“听苏州评弹,品吴地风韵”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各有分工,一组则是找来了评弹弹奏所需的三弦和琵琶,在弹奏的过程中让人了解乐器,理解评弹弹奏的特点,总结出了苏州的文化气质和价值传承;另一组播放评弹名篇《白蛇传》、《玉蜻蜓》、《珍珠塔》等视频,使人在欣赏悠扬的曲调中感受与众不同的文化气息。笔者进而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苏州评弹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阅读教材,学生在经过了热烈的讨论之后得出了下面几个原因:苏州评弹不是原封不动地继承了周边说唱艺术,而是批判的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所以是评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评弹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鼎力支持。再加上评弹唱词的内容和题材都贴近人们群众,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通过对评弹的发展及现状的介绍和归纳,不但让学生对评弹有所了解,而且让那枯燥的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最终让学生既懂得书本知识又理解苏州评弹价值的双重目标。
苏州历来都是文人雅士辈出之地,而他们的名篇佳作则是苏州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的载体。一代又一代的苏州学子正是不断传承和发扬了先辈们的精神财富,把苏州的文化推到了历史发展的新高度。
在讲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苏州文化读书分享活动。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查阅相关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带到课堂来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学生带来的《苏州传统藏书文化研究》、《手艺苏州》、《苏州民俗》等阅读感想,对于其中提到苏州地区的节庆风俗以及民间手艺、茶叶炒制等为代表的苏派技艺的价值与内涵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也体会了苏州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了苏州传统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凸显出苏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三、苏州园林,点亮苏式课堂的一块拓展基地
对于苏州的传统文化,不单需要在教室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引导学生认识其价值所在,更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实践,这才是苏州传统文化发展的源泉。所以,《文化生活》的教学过程,需要我们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带领学生走进苏州园林,通过进行调查、走访等活动中更好地让学生传承苏州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苏州的文化遗产更是不胜枚举,单单园林就有9个。因此在对“文化多样性”的教学时,笔者就组织学生参观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参观前,让学生收集介绍拙政园的相关材料,对拙政园本身的文化典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思考:拙政园所展示的文化遗产的价值在哪些方面?作为学生应如何继承和传承这些价值?让学生带着保护目的和宣传使命对拙政园进行欣赏和体验。学生在参观的途中就展会了诸多活动,如以不同的角度对拙政园的三个花园进行拍摄,制成电子明信片;手绘拙政园的游览地图;创立“传承姑苏传统文化”公众号,定期的由负责的学生推送不同主题的文章与图片;利用假期开展青年文明志愿者的活动等。
文创产品的出现,是对苏州园林的二次开发和再利用,缩小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距离,更能被当代人所接受与认可。所以在对“文化多样性”的教学同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参考有苏州地域特色的园林,并组织学生制作苏州园林文化的创意宣传图片和短视频,设计具有苏州园林特色的首饰、服装、编织品等。其次还能联合学校的学生会与团委,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宣传苏州园林文化,如 “姑苏文化节”,包括苏州园林知识问答、姑苏传统建筑摄影大比拼、姑苏园林微视频比赛等,加深学生对苏州园林文化的理解,为苏州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苏式课堂本就应该利用有苏州特色的手段来传承和发展吴文化,相信在众多教师的不断努力下,一定会用更多形式的传统文化来点亮苏式课堂,让越来越多的苏州学子享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 马炳帅.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思考与实践.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7(2).
[2] 阮平笑.激发生命活力 点亮《文化生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