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秀雅 虞希祥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影像科 瑞安 325200;2.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学院介入血管外科 温州 325000)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1],也是我国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斑块脱落或逐渐增大均可造成脑缺血,因此及时发现并采取一定措施治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是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金标准,CT血管成像与磁共振血管成像也是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为金标准,探讨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与高场磁共振MR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对我院选取的100例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行头颈血管成像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选取于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2月行头颈血管成像检查的100例患者,给予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与1.5T高场磁共振MRA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7.88±5.05)岁;体重指数18~27kg/m2,平均体重指数(22.56±2.02)kg/m2。该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
纳入标准包括:(1)临床病例资料完整;(2)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检查确诊为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患者[2];(3)均自愿参加研究试验。排除标准包括:(1)急性脑梗塞、造影剂过敏者;(2)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3)合并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
1.3.1仪器及其型号
DSA:Artis zee floor AXA4血管造影机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所提供;CT: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CT机,64排,西门子公司提供;MRA:Siemens Avanto 1.5T磁共振成像仪,西门子公司提供。
1.3.2检查方法
DSA:应用Seldinger技术在颈外动脉、主动脉弓、颈内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左右侧椎动脉锁骨下行动脉造影技术扫描,最后行全脑血管造影技术扫描。
CT:设置相关参数:管电压80kV、ASIR-V60%,管电流200mA,从主动脉弓扫描至颅顶,待CT达到150Hu时启动,2s后开始扫描,之后将扫描结果传至图像重建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操作。
MRA:成像序列:SE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I、DWI,矢状面的T1WI,采用3D-TOF成像技术,行椎动脉、双侧颈动脉、颅内血管造影检查。
所有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采用盲法进行阅片,观察椎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各2支,对共10支动脉血管做出诊断,若存在意见不一致则需深入讨论后给出最终结果。计算CTA、MRA检查灵敏性和特异性,其中诊断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诊断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阳性预测值(PPV)=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NPV)=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100例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通过DSA检查可诊断出251支血管节段数,而通过CTA检查可诊断出250支血管节段数,通过MRA检查可诊断出249支血管节段数。其中在CTA检查中,诊断出的血管节段数中有真阳性26支,真阴性28支,假阳性4支,假阴性2支;在MRA检查中,诊断出的血管节段数中有真阳性24支,真阴性30支,假阳性2支,假阴性4支。
CT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92.86%、87.50%、86.67%、93.33%;MR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85.71%、93.75%、92.31%、88.24%。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CTA、MRA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项目CTAMRA真阳性2624真阴性2830假阳性42假阴性24敏感度92.86%85.71%特异度87.50%93.75%阳性预测值(PPV)86.67%92.31阴性预测值(NPV)93.33%88.24%
目前主要应用于颈动脉的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高场磁共振MRA、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其中,DSA为检查的“金标准”。CTA具有较高的VR图像空间分辨率,能够显示出动脉三维图像,且可进行任意方位的360度旋转[3],具有独特优势。MRA能够显示血管,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但显示钙化性斑块不及CTA[4]。本研究以DSA作为诊断“金标准”,探讨了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CTA)与高场磁共振MR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CT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92.86%、87.50%、86.67%、93.33%,MR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85.71%、93.75%、92.31%、88.24%,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CTA、MRA检查均能满足需要,其成像质量已与DSA标准相一致。其中CTA检查技术的分辨率、扫描时间均优于MRA,适用于危重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5];而MRA可保证扫描容积范围,获得数层相邻层面的薄层图像,使图像清晰[6],可见两者优势各异,临床价值均较高。
综上所述,低剂量CT头颈血管成像与高场磁共振MRA对头颈部动脉狭窄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