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钢
摘要: 瓷枕这种古代的夏季纳凉寝经历唐、宋、元、明、清,连续烧造上千年,器形更丰富,装饰技法多样。在繁花似锦的瓷枕装饰技法中,绿釉瓷枕在宋金时期可谓极具代表性,特别是寄情于物的诗文枕,更具时代风尚。围绕绿釉瓷枕的时代和窑口有不同的说法,主要疑点集中在磁州窑系和吉州窑系的争论中。本文在赏析馆藏绿釉瓷枕的基础上,探究其时代和窑口,为绿釉瓷枕研究和收藏提供些许对比素材。
关键词:宋代绿釉瓷枕,磁州窑, 腰圆形,篦纹
一、宋金绿釉瓷枕概述
“薄雾浓云愁永昼,端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玉枕”并非玉石所制,而是指“如冰似玉”的瓷枕,它是我国古代的夏季纳凉寝具。北宋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说:“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这是古人对瓷枕的赞美。
夏季瓷枕有降暑助眠、养生明目的作用,“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之功”。枕上常常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有诗句,别具雅致,有励志警醒使用者的功能。按用途可分为生活实用枕、随葬冥器和医用脉枕。瓷枕最早见于隋,唐以后大量生产。宋代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不仅器形更加丰富,产量巨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南北各大名窑如磁州窑、定窑、汝窑、吉州窑等,均有烧造。有长方形、腰圆形、如意形、六角形、八方形、元宝形等样式,也有塑成孩儿、卧女等人形枕,卧虎、卧龙、双狮写实的卧兽形枕,以及镂雕成宫殿、戏台等建筑形枕。
在繁花似锦的瓷枕装饰技法中,绿釉瓷枕在宋金时期可谓极具代表性。含有氧化铜的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便呈现绿色。采用不同的烧造技艺可以实现深绿、浅绿和翠绿等多层次釉色。绿釉还可与多种技法结合,形成绿釉划花、绿釉剔花、绿釉黑剔花、绿釉黑绘花等装饰品种,情致绰约,别具韵味。在新乡市博物馆收藏近百方的瓷枕中,宋金绿釉瓷枕有十余方,均保存较完整,多数为腰圆形,均为国家二级文物。
二、馆藏绿釉瓷枕赏析
长26.5、宽20、高9.50厘米。状态稳定,枕面前低后高,呈腰圆形。对于腰圆形这个造型,不同的研究者对于这类绿釉瓷枕的器型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圆角箱形、豆形。枕体中空。为防止烧造变形,在后壁留有一个出气孔。通体施绿釉,底素胎无釉。枕面依枕形外周划有一周梳篦纹开光,篦纹为6条,开光内刻诗文“风吹前院竹,雨洒后庭花”。这是一首描写生活闲情的民间小诗,体现了闲适与惬意的庭院生活,展现出些许禅意。字体上看刚健有力、潇洒流杨。诗文是在化妆土上用尖硬的工具刻划而成。腰圆形绿釉诗文瓷枕是磁州窑系的典型器物。
长30、宽21、高10 厘米。此瓷枕呈腰圆形,枕面前低,边缘较高,中间微微下凹,背面中部有一小孔,枕体上半部分施绿釉,枕面施刻划纹饰,以数条篦划纹围成豆形开光,周边剔刻瓜叶,中间方框内刻有五言诗“绿叶迎风长,黃花向日开,香因风里得,甜向苦中来”,两侧写的题目《咏瓜》,诗文描述了瓜果飘香的田园风光,同时又包含着人生哲理。同样内容的诗文绿釉瓷枕也出现在故宫博物院等其他博物馆。此瓷枕的制作工艺极其巧妙,纹饰是先在坯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用尖状工具划出纹饰。腰圆形绿釉诗文瓷枕是磁州窑系的典型器物。
长28.5、宽20、高8.5厘米。此瓷枕呈腰圆形,枕面前低,边缘较高,中间微微下凹,背面中部有一小孔,枕体上半部分施绿釉,枕面施刻划纹饰,以一周梳篦纹围成椭圆形开光,内刻花卉纹饰。寥寥几笔,简洁凝练却生动形象地刻划出清新自然的花卉纹饰。此瓷枕的制作工艺极其巧妙,纹饰是先在坯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用尖状工具划出纹饰。
长28、宽21、高9.50厘米。状态稳定完整,不需修复。釉下施一层化妆土,绿釉表面无反银。为防止烧造变形,在后壁留有一个出气孔。枕面前低后高,呈腰圆形。枕体中空。通体施绿釉,底素胎无釉。枕面依枕形外周划一周梳篦纹开光,周边剔刻瓜叶,开光内刻牡丹纹饰。绿釉黑剔花,装饰技法高超,极具美感。图案以熟练的技艺,灵巧的笔法剔刻到瓷枕上去,使瓷枕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们以生动活泼和亲切可爱的乡土情谊。
长23、宽13.3、高10.7厘米。枕面沿磕损。枕面两边高中间低,呈元宝形。这种造型的瓷枕出现于唐代晚期,宋金时期比较流行。枕体中空。通体施绿釉,底素胎无釉。枕面依枕形划有一周梳篦纹矩形开光,开光内用纺锤形叶纹将空间分为三个部分,各刻叶纹3片。立面满面剔花装饰,两朵缠枝牡丹盛开,纹饰精美。
长30.5、宽23.5、高13 厘米,顶部轮廓釉面有磨损。此瓷枕呈如意形。如意头形枕,又称云形枕,枕的前面稍微内曲,枕面随枕身两侧曲折连于后墙形成尖状。如意头形显然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求吉心理,约出现于唐代晚期,盛行于五代、宋、金,直到清代仍有生产,流传的时间较长。枕面前低,边缘较高,中间微微下凹,背面顶端有两个排气孔,枕体上半部分施绿釉,枕面施刻划纹饰,以六条篦划纹围成如意形开光,线条平行有序,优美流畅。中间刻有花卉纹饰。特别的是,叶片也用篦纹作装饰,别具一格。纹饰繁复华丽,刀法娴熟,纹饰纵秀流畅,转折合度,绿釉装饰明丽鲜艳。造型规矩简练,制作精细,工艺纯熟。给人以自然恬静、雅致高洁的艺术感召力。
三、绿釉瓷枕窑口鉴定
吉州窑和磁州窑很接近有其历史原因。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北方地区一些瓷窑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磁州窑部分工匠也迁到了安徽、浙江和江西等地继续烧制瓷器,为南方吉州窑带来北方装饰技术。吉州窑的绿釉瓷枕的很多造型和设计都可以在磁州窑瓷枕形制中找到源头。这也是绿釉瓷枕在判定窑口时迷雾重重的原因。
本文讨论的磁州窑是广义上说的磁州窑系,是指包括了河南的修武当阳峪窑、鹤壁集窑、禹州扒村窑、登封曲河窑、新密西关窑和窑沟窑、山西介休窑、山东淄博窑等在内的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吉州窑是以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为中心的赣江两岸的江南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其中“吉州绿” “磁州绿”枕是当时瓷枕最著名的品种。磁州窑与吉州窑在烧造技术、器型特点、商标印文、装饰效果上极为相似,但是从纹饰类型、胎质色泽、支烧痕迹等细节处还是可以分辨出细微差别。
(一)相同点
吉州窑和磁州窑绿釉瓷枕都属于低温釉瓷,一般都要经过两次烧造。首先手工或利用事先做成的模具制成不同形状的坯子,然后将其各部分粘合成一个中空的匣子,在此基础上进行装饰。低温釉枕要先在低温窑炉中进行预烧(也称素烧),之后再施黄釉、绿釉、三彩釉等低温彩釉,二次入窑烧成。绿釉瓷枕在吉州窑和磁州窑瓷枕中都是主要的品类。根据研究,绿釉瓷枕的流行时间较早,胎质呈灰白色,釉色有深绿、浅绿、黄绿等,形制主要分为如意形与腰圆形两种。它们采用的装饰手法主要为刻划花和印花。绿釉瓷枕上底部常常有烧造窑口的名号,戳印形制南北方十分相似。宋金时期窑户以各家姓氏为号,例如吉州窑的“舒家记”“陈家印置”; 磁州窑的“张家造”。印号内容为竖式阳文楷体,外围方框,框下缘有莲花座,款式简朴明了。
(二)不同点
吉州窑的划花、印花和彩绘等装饰技法受耀州窑和磁州窑影响甚大,如蕉叶、卷草、飞禽、游鱼等纹饰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吉州窑的装饰技法是很有自己特点的,如划花与彩绘线条明快秀美,构图精巧细致,彩繪色调偏暖。图案多水波、跃鹿、锦纹、蕉叶等,为北方窑口所少见。它与北方窑口一的端庄、沉着、持重的风格有着显著的区别。另外,南北方胎质差异较大。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周边高岭土资源丰富,胎质细腻,瓷胎胎色为牙白色。磁州窑位于河北省磁县一带,《观台磁州窑址》一书中说,磁州窑“瓷土的化学成分与当地的大青土化学成分相同,胎中含有较高的铁和钦,故而胎色深,多呈灰、灰褐或棕褐色”。这也是磁州窑器多施化妆土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
馆藏宋金时期绿釉瓷枕在形制、大小、纹饰及烧制工艺上近同,保存完整,釉色纯正,绿釉表面无反银现象,均为先烧胎,再上釉,经过低温烧造而成。装饰手法以刻画花、印花为主。从侧面一边留有支烧痕看,为磁州窑系典型的绿釉瓷枕。地缘上与河北定窑、磁州窑,河南鲁山窑、宝丰窑、禹县窑、鹤壁窑、当阳峪窑等较为接近。区别于宋代的五大名窑等“官窑”,磁州窑成为最大的民间窑口,它以瓷枕为代表的产品,取材于民间、来源于自然,以写实为主,注重创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满眼的绿色特别是在夏季能使人的心里有安定、恬静之感。釉面光润,呈色纯绿,成就了宋代绿釉瓷杰出的代表―― “吉州绿”的盛名。不同时期的各大窑口均烧制过瓷枕,瓷枕逐渐从单纯的实用品渐渐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梦落华枕,枕面丰富多姿的刻绘内容成为当时社会的生活情境与艺术氛围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胡田甜.吉州窑:宋元瓷枕的装饰艺术[J].收藏,2018(06):77-81.
[2]王兴,王时磊.金代磁州窑绿釉诗文枕撷英[J].收藏,2015(09):84-90.
[3]罗辉.吉州窑绿釉瓷枕的装饰艺术探讨[J].南方文物,2015(01):211-216.
[4]李文.绿釉瓷枕(宋代)[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51(04):2.
[5]李增辉. 宋元瓷枕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3.
[6]陈馨.磁州窑系瓷枕制作工艺初探[J].考古与文物,2010(03):96-100.
[7]彭明瀚,赵可明.吉州窑精品鉴赏之一? 吉州窑瓷枕[J].收藏界,2006(12):83-85.
[8]陈润民.清宫藏宋代磁州窑瓷器[J].收藏家,1998(06):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