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云起山房高士、沙门法相贽

2020-02-04 07:22李甦横
收藏与投资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士智识

李甦横

正德十四年,心斋头有虞氏之冠,衣老莱子之服,手执“海滨生”之木简,以诗为贽,谒王守仁于江西。是用高古之貌触道统良知,崛起于鱼盐,一时宇内风动。东崖之后,诸公掀翻天地,能徒手搏龙蛇者,代不乏其人;然承詈遭诟者,亦不乏其人。

少卿先生长于亭林,与心斋、东崖同梓里,治学之余,兼善绘事。笔下高士一绝往见之酸逸,摆脱羁络,皆常服皂履、缁撮幅巾、短项疏发、大口角眉,一如匠夫之容,“愚人”未必晓其奥义。或曰:善鉴者不善写。非也,是以理性注于毫端,隐奥义于蝉翼,呈大象在纸背,罔顾笔墨之小道欤。

须知太白逍逸,而身不满七尺;少陵愁悯,却健如黄牛。是以画图舛错,遗误众识。先生作工夫于美术史,悉知图画之擅伪。盖刘伶丑悴、东坡巨颧、唐寅狭腮、板桥佝偻,皆非玉树之姿。遂独辟蹊径,不涉旧循,还高士本来之面目,以显学者之谔谔。

然周有叔服,梁有唐举,先生莫不亦通此道乎?考先生笔下之高士,六府五岳,多印乎相学:角眉敏捷,促短于目者,性情莫不孤僻;海角上扬,辅弼星朝者,其怀莫不怡然;伏犀贯脑、顶圆眼秀者,智识莫不渊深;天仓宽明,驿马腾腾者,山川莫不遍及。是以孤僻怡然之性,智识迁旅之行,致制高士之真容。虽去峨冠博带,又孰允辩此非高士哉?

先生以匠夫之貌解高士之容,使其出林泉、下青峰,还予本来面目,概言多独解,不循传注也。圣愚同性之學,在此间矣。所谓“三间茅屋归新主,一片烟霞是故人”,即内外澄然,不作虚吟也。

卷掩高士之图,少卿先生亦多作沙门法相。金陵释教起于孙吴,兴于梁武。自曹弗兴、戴安道以来,丛林艺事不绝,罗列于典者,訇然熠然。晋有顾虎头瓦官寺作《维摩诘示疾图》,明有丁南羽摄山制《五百罗汉图》,甲申后,更有画僧石溪隐迹于祖堂山。

先生治画史,尝与友人同访祖堂。适时宏觉寺有一奇僧,身着破衲,体散檀香,头耳咽喉等处隐现诸尊法像。是僧号宏成,据传世寿逾百。此行原未知僧,然僧却若有约,快然以接先生。此访石溪之行竟得遇于宏成,雏鸟七千,为笼天地,若前缘之既定也。

读少卿先生所作观音、罗汉,乃至布袋、寒山拾得等像,皆恬然生动,甚而嬉憨如趣者,天君在焉。使严峻之像而具人情,是至道而无蕴矣。以图证悟,以悟释图,乃管城间解缆放船,顺风张棹之相,是已放下景光,然后能禅风荡越也。

南朝四百八十寺,但寒烟蓑草凝碧。金陵沙门绘事,渐渐无声,能接丁南羽、石道人者,鲜矣。少卿先生以学理入画,解高士如匠夫,作圣愚同性之观;又予法相天性,直心而行,真“人心依旧乐”也。

潜川夫子曰:论人别今古,不应以时宙为限,观气格举止,则今日亦有古人。少卿先生者,即今之古人也,鬓发清癯,凛若处士,案牍之余,偶沾绘事,所作图画,氤氲奥识。人常叹文人画之踪灭,然未见云起山房之白壁斑斑也。悚敬之餘,后学凑泊臆解,私以为贽。

“海滨生”甦横

己亥端月十五日于东亭

猜你喜欢
高士智识
闲 心
闲心
闲情
闲情
喜爱这世界
聚焦一物 转换时空
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失落与重构
论人在道德、智识上的不平等
一所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
智识盗马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