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双双
摘要:为了提高培养养猪人才的质量,《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和实景教学模式探索,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将课堂搬进猪场,以实景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布置授课内容,双导师管理教授学生,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总结学习成果,通过实践探索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景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12-0045-03
为响应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广泛开展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推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在课程项目化改革建设大潮中,为了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岗位对接,使教学情境与真实情境融合,将课堂搬进猪场,探索实景教学模式,提高养猪人才质量。现将《养猪与猪病防治》项目化课程建设及实景教学模式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1 课程基本情况
《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是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面向猪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生猪各阶段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的核心课程。课程目标就是为猪场培养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吃苦耐劳能力、爱学习、勤观察、勤思考、遵纪守法等基本素质,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良好思想品德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该课程在改革以前,教学方法是以传统讲授模式进行授课,以教材内容为主要内容,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改革迫在眉睫。2015年教育部出台文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该校响应国家政策,全面开展专业和课程建设,推行课程的项目化改革,在此条件下,《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积极参与其中,立项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建设。
2 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2.1 到规模化养猪企业进行课程调研
组织教学团队到现代化、规模化猪场进行实地调研,主要调研场地是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的养猪场、宜昌嘉禾农牧有限公司养猪场、襄阳正大畜牧有限公司养猪场、宜昌九鼎农牧公司养猪场等,了解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猪场岗位设置及对岗位技能的要求,猪场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等,为课程对接岗位的设计奠定基础。
2.2 召开专家研讨会确定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
多次邀请行业专家、养猪专家进行专业研讨,确定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并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业设计等。现代化养猪场内最基层的饲养管理岗位主要是对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猪进行饲养管理,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进行不同阶段生猪的饲养管理,每个工作任务又根据其工作内容不同细分若干子任务。
2.3 以实景教学模式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
经过多次专业研讨,项目化教学授课内容确定后,按照项目化课程的要求进行实施,对于课程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在教室内进行项目化是不适合的,课程建设团队与校企合作企业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联系好后,直接将课堂搬进了猪场,进行实景教学,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3 实景教学基本情况
在猪场内进行教学,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3.1 任务驱动法进行导课
把课堂搬进猪场,选择猪场内有配種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公猪舍等基本生产流程的猪场,以岗位为项目引领,一栋猪舍就是一个岗位。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进入一栋猪舍,每星期交叉更换一次,每个岗位都轮换到,一个岗位有若干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导学。每天晚上将第2天的学习任务告诉学生们,让学生明白第2天进入猪场要做什么,怎么做,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第2天进入猪场边工作边学习。
3.2 采用双导师管理教授学生
在实景教学过程中,企业配备一名资深的养猪专家担任授课教师,同时学校配备一名教师随同指导,形成双导师授课模式,企业老师和学校老师共同管理学生,共同教授学生,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实践操作内容以企业教师授课为主,学校教师辅助协调,配合企业教师的教学安排,理论总结以学校教师为主,双导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3 翻转课堂进行学习总结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到生产过程中去学习,学生学习的情况怎么样,是否真正掌握,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使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就让学生把实践学习的收获、心得和体会总结出来制作成PPT与大家一起共同交流,学生讲,老师听,老师问,学生答,实行课堂翻转,使学生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图1)。
4 实景教学模式的收获
4.1 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素养
在实景(猪场)内学习,白天跟师傅一起劳动,打扫猪舍卫生,维护猪舍环境,饲养管理猪只等,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技能,而且也提高了劳动素养。
4.2 做到了学以致用,使实践和理论高度融合,提高学习兴趣
坐在教室学习理论,到了生产实践不知道怎么做怎么用,在过去教学中是常有的事情,过多的理论会使高职的学生接受不了而产生厌学情绪,在实景教学中边工作边学习,使很多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易于理解,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达到高度融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3 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提高了学生们的职业素养
学校培养人才能否满足企业的需要,最终评价在企业。在猪场内进行实践学习,学生的本性都会显现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及早的改掉不良习惯,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建立良好的职业品格,能更好的胜任今后的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4.4 以任务驱动方式,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白天进行实践学习,晚上总结,提高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总结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制作PPT的能力,使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5 达到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了学生们的职业精神
养猪课程在学校教室内学习,不可能锻炼学生们的职业精神,畜牧养殖行业是一个艰苦的行业,历年都有部分学生学成以后转行做其他的事情,造成人才的流失和浪费,只有深入企业学习,才有机会引导和锻炼学生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怕麻烦的职业精神。
5 实景教学解决的教学问题
通过《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实景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发现许多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解决。
5.1 解决校企深度合作的問题,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目的
平常的校企合作多数情况只是表面合作,只是企业需要学生时才到学校来要人,或学校仅安排学生去实践,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把课堂搬进猪场,使得猪场成为了育人的主体,使企业参与到育人过程中来,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目的。
5.2 解决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老师进入猪场,知道了养猪过程针对高职学生要教授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坐在教室内学习,学生是凭想象,学过的东西很容易忘记,甚至有的同学说没学过,造成学习与实践脱节。猪场内设有哪些岗位,每一个岗位需要做什么事情,学生在猪场内都知道,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习的动力更强,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更好。
5.3 解决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
校内没有猪场,学生们没有办法动手操作,尤其是有些技术要求较高的操作技能如人工授精、膘情测定、接产等在教室内更是没法完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机会去操作去训练,在操作中掌握要领,在操作中注意事项很容易记住,在教室内学习,就是教师讲十遍,也抵不过学生动手操作一遍。
5.4 解决了优质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
把课堂搬进猪场,猪场安排了一名实践专家进行授课,进行实践指导,优质的资源参与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同时也提高了企业优质人才的价值。
6 关于实景教学模式的思考
通过实景教学,达到校企深度融合,解决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诸多问题,比如解决了实训条件的问题,解决了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解决了教师授课方法问题,解决了师资配备的问题等。同时在实景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提高了学生们多方面能力,如实践动手能力、总结提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6.1 学生收获满满
通过实景教学模式学习《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职业素质及多方面能力(制作PPT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合作沟通的能力等)。
6.2 教师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教师通过实景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对高职学生在规模化猪场的就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培养养猪技能人才的能力范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切实际的安排。
6.3 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思考
据调查,98%的同学认可此种学习模式,站在培养养猪人才角度考虑,对企业的利要远大于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该文件出台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的发展,会更加有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通过实践探索,把养猪专业课程学习的教室直接搬到猪场的实景教学模式,是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更适合高职的学生,更适合培养高职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培养出更加受企业欢迎的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