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及其婚恋观探析

2020-02-04 13:29高嘉潞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婚恋观大学生

高嘉潞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一、研究源起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丰富,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更是让社会观念的包容性明显增强。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潮思想和行为的首批发声者、践行者,在婚恋观的认知和实践上相比过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校中未婚同居行为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逐渐从以往人们避之不及、谈之色变、触之羞惭的样态,悄无声息地演变为一种多见不怪的常态,并呈逐步扩大之势。探究大学生选择未婚同居行为的原因、结果、特点、生活环境及其行为背后的婚恋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

国外对于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的关注从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有学者探讨了大学生未婚同居关系的性质、原因及相伴问题,发现未婚同居在校园恋爱中是“恋爱稳定期”的普遍现象[1]。有学者发现大学生对待未婚同居的态度存在性别差异,但无明显的地区差异[2]。有学者探究更容易成为未婚同居行动者的条件,结果显示那些不常去教堂、认可自由的生活方式以及习惯吸毒的人更容易作出未婚同居的选择[3]。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探讨大学生未婚同居的后果,发现未婚同居对恋爱关系中的满意度、亲密度、冲突、对婚姻的期望、权力平衡和向婚姻过渡阶段是存在影响的[4]。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讨论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最初是从法律视角探究未婚同居在法律意义上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此后慢慢涌现出基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者关注大学生未婚同居的现状,发现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随社会开放度的提升而提高[5]。有学者从社会学角度指出,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行为的选择在性别、性格、年级、专业和家庭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6-7]。有学者进一步讨论了女大学生在同居中遭遇双重标准的困惑与现实[8]。此外,更多研究聚焦于大学生同居的原因和后果。李雪飞认为大学生同居的心理原因在于归属感和爱的需求等,认为其带来的是负面影响[9]。梁艳则指出大学生同居背后的根源还在于爱情的“杯水主义”与推波助澜的社会因素[10]。此外,有学者从伦理学角度提出,大学生未婚同居违背了我国婚恋道德要求,有悖于伦理责任[11],进而从性教育角度批评当前高校在性教育方面存在缺陷[12]。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一,国内外对大学生未婚同居的研究大多使用量化方法,这种方法不能触及未婚同居现象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心理机制;其二,现有研究大多数都以消极甚至抗拒的态度,以对待一个不良问题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行为;其三,国内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未婚同居这一行为,对于未婚同居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仍缺乏深入研究。而本文认为婚恋观恰恰是这些行为表现的根本土壤,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二)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提出的质性研究方法[13]。20世纪末,陈向明将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引入我国,近年来备受医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青睐。该方法强调研究者应该将原始资料视为“土地”,自下而上地不断挖掘、分析,通过层层编码整合出相关概念与范畴,梳理概念与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得到最终的理论模型。

由于扎根理论方法具有过程性、互动性等特征,学者们在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时多集中于两类方向:一是聚焦微观行动,分析以行为为导向的社会互动过程,这类研究常用来探讨行为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如曾有学者使用扎根理论对亲密伙伴间的暴力行为展开研究,试图了解伴侣暴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建构暴力夫妻模型、探讨减少暴力的干预措施[14]。二是聚焦于社会特定情境,描述、解释某类社会文化或社会现象,如少年犯罪、自杀、青少年早孕、社会冲突与群体运动等。沙勇忠运用扎根理论研究了环境维权类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及演化过程,发现民众行动的利益性目的、政府面临的政治压力、官民之间理性沟通平台的建构等因素,使政府与民众经历了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的过程,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15]。需要注意的是,扎根理论是将社会现象纳入一个多组、多变量并彼此影响的分析框架中,以此来反映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而非简单地以单一的“因果关系”来看待现象[16]。

Glaser提示我们,扎根理论最终要去向的地方是“呈现行动者在处理某个问题时的行为变异,找到各种行为模式,并将这些模式用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17]。根据这种思路,经由扎根理论的“自然涌现”和“持续的比较分析”,我们应该细致地探寻和描述“我们所参与的研究环境中发生了什么,研究对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如何解释自己的言论和行为”[18],并依据以上分析探讨“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他们”。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和深度访谈法,以一个开放、客观的心态来看待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及其婚恋观,探寻同居大学生为何作出这一选择,他们感受到什么样的舆论环境,这种环境对他们产生了什么影响,作为未婚同居的经历者,他们的感受如何,以及同居后对同居、爱情和婚姻之间关系的再认识状况等。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法和深度访谈法,抽样方式为目的性抽样,访谈方法为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对象选取条件为:一是笔者熟知的那些正处于或曾长时间处于未婚同居状态的大学生。以他们的真切感受为原始资料构成真实信息库,一定的熟悉程度可以帮助笔者更快速准确地进入访谈。二是考虑性别、专业、学校、地域等多样性特征。具有多样性背景的大学生为笔者提供了更普适、多元、全面的视角。

访谈内容分为两个主题: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和未婚同居大学生的婚恋观。访谈的内容主要是解释他们选择同居的原因、态度、感受、困惑、结果以及他们对于同居与爱情、婚姻、性爱的认知和关系理解。在对资料进行编码和结果分析时,主要采用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两种方式。

本研究以理论饱和原则保证研究结论的参考性和准确性。最终选择16名大学生进行访谈,每人访谈时间为40-60分钟。笔者从16份原始资料内随机抽取12份用于编码、建模,剩余4份资料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

(一)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将原始资料打散后再度整合归纳得到概念,再将概念范畴化。本研究将所有原始资料进行逐句录音和记录,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每份资料逐句进行分析、编码。通过对12段访谈资料的整理,产生了79个自由节点,最终提炼出53个概念(a1-a53),12个初始范畴(b1-b12),这些概念和范畴比较全面地囊括和反映了访谈资料的情况。

(二)轴心编码

轴心编码是在开放性编码的基础上发现并建立类属间存在的各种联系,以表征资料中各部分存在的有机关联,其关键在于找寻访谈对象在表达这些概念类属时所有的意图和深层动机。笔者共归纳出6个主要范畴(c1-c6),如表1所示。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对轴心编码的进一步阐释,分析轴心编码中各范畴的联系,并以“故事线”来描绘整体形象。通过整理发现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的“故事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个人因果性原因、行为所处社会环境和行为结果感知。从研究对象所表述的同居原因及结果感知中,我们又能窥见其婚恋观及婚恋观特点,两者与个人因果性原因和行为结果感知产生相互作用。此外, 在同居行为探讨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最后,通过对轴心编码资料的进一步梳理,得到了扎根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及其婚恋观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检验关系模型的饱和度,本研究用剩余4份访谈资料进行了三步编码。结果显示,出现频率超过3次的概率范畴都已被表1所包含,且相关类属间无新的逻辑或因果关系。因此可以认为,上述关系模型已达到饱和的要求。

表1 轴心编码结果

四、研究结果

为了让研究结果表述得更加清楚,本研究将此关系模型分为两个部分来阐述,分别是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分析和未婚同居大学生的婚恋观及其特点。

图1 扎根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及其婚恋观的关系模型

(一)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分析

1.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的个人因果性原因

大学生未婚同居是个人和社会双重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人的态度是主导力量。大学生之所以会选择未婚同居,从个人角度而言大致基于三个因素:生理需求的本能驱动;满足情感的需要;现实条件的推动。

一是生理需求的本能驱动。异性相吸下的性冲动和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要满足的最低需求是生理需求,其中就包括性欲[19]。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进入大学校园时,生理和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的发育状态,处于性成熟期的他们,彼此之间的靠近和接触往往会强烈地激起恋爱中男女的生理需求。有研究指出由于教育时间延长,结婚年龄推迟,使得大学生在婚前有一段压抑的“性待业”期,他们通过同居的“性伙伴”来排遣性压抑[20]。充满活力、好奇、开放的大学生在这种生理需求的驱动下,更容易选择在外开房,或者在外租房同居。

二是满足情感的需求。情感需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不仅包含着对恋爱的渴望,更是对原生家庭经历的一种反馈,对自我掌控能力的一种外化。首先,大学生未婚同居体现着一种对自身掌控权的获得。进入大学之后,摆脱了家长和老师束缚的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其次,有一些学生靠实习或兼职实现了财务自由,在生活空间和物质条件上都获得了自主权的他们渴望拥有独立的感情生活。与自由相伴而生的是孤独感的笼罩。大学生们离开熟悉的空间、远离父母老师的亲密关怀,一种面对陌生环境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油然而生。此时,恋爱对象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颗慌张无措、孤独失落的心。另外,在访谈的过程中有多名大学生提到,自己原生家庭的经历让他们成年后仍然非常害怕孤独、寂寞,常常缺乏安全感。“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从小就希望有一个稳定的住所,以前都是搬来搬去,一会儿住爸那,一会儿住妈那……其实我们都很没有安全感,在一起同居给了我们很大的安全感。”正是因为幼时的情感经历,大学生在成年后渴望通过同居来弥补缺失的安全感,希望通过缩短物理空间距离得到更多舒适和慰藉。但是,这种空间联系往往会被现实原因撕破,有一部分大学生情侣即将进入异地恋或异国恋状态,两人希望以同居的方式进入一种更稳固亲密的状态。此外,大学生之所以选择未婚同居,还可能因为他们对于现在所处的恋爱状态不够满足,希望能触及对方更多的真实面貌,增进两个人对彼此的了解程度,以更成熟的心态揭开恋爱光辉下的真实。“我觉得同居就是全方位、全天候的一种状态吧,当然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腻在一起,但这种更日常化、平常化的状态,可以了解到对方很多小细节和生活习惯。”总之,大学生的好奇心、敏感度、对爱情的依赖、向往和渴望,都使得这个群体更容易受各种各样情感因素的影响,激起他们对于未婚同居的期待并作出选择。

三是现实条件的推动。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狭窄的宿舍空间内,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和室友的生活习惯、起居时间、价值观不一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索性搬离宿舍在外租房。这一举动除了使大学生获得更自由舒适的个人私密空间之外,也为未婚同居创造了一定的现实条件。另外,大学生在大三大四和研究生阶段,出于实习和找工作的原因,一般需要在外租房。陌生的环境、昂贵的房租、充满了压力的人生阶段,很多大学生考虑到一起租房更加经济省钱,面对现实经济压力,情侣在商议之后决定同居。推动大学生未婚同居的第三个现实原因也与经济因素有关。出于生理和情感的需求,恋爱中的大学生会不定期和另一半在外过夜,约会的租房费大多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提取,约会的花销常常使学生们捉襟见肘。相比之下,两人在外共同租房从某种程度上会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

2.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的社会原因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作出一个行为之前,除了会探视自己的内心需求之外,还会根据所处环境对即将作出的行为进行感知和调整。正如行为主义者所说的,人是他所处的环境的牺牲品,环境决定着他的行为。符号互动论也认为个人处于一个巨大的互动过程中,在社会中人们需要对不断变化的行动进行调适,这种调适会受个体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影响[21]。如果说个人原因是大学生决定未婚同居的主要内部因素的话,那么未婚同居这一行为所处的社会舆论环境,则是大学生未婚同居的外部助推器。

一是周边人群对大学生同居的态度表达。通过访谈,未婚同居行为在所处生活环境中的状态大体可分为两个模式:周边态度开放,环境宽松——同学接受羡慕,老师不参与不干涉,家长接受;周边态度反对,环境紧绷——同学接受羡慕,老师反应激烈,家长不满。造成两种模式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态度。在态度开放的模式一中,学校和老师往往认为恋爱属于学生自己的隐私范围,秉持着“只要不出事”,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参与不干涉。家长在这种模式中则一般展现出不阻拦、接受的正面情绪。相反,处于反对态度的模式二中的老师往往会强烈反对,家长则展现出非常抗拒的负面情绪。与此同时,学生处于哪一种模式的环境中,一般会直接决定他们以何种方式和态度来和社会、家庭、校园发生互动。比如,模式二中的学生在感知到封闭紧张的氛围后,出于“怕麻烦”、反叛意识和“渴望独立和自由”的心理,往往会选择将未婚同居行为向家长和老师隐瞒,并认为两代人的婚恋观有相当大的鸿沟,拒绝与家长老师沟通,一堵墙就此横亘在他们中间。

二是媒介环境对大学生同居行为的塑造。媒体对于同居生活的展现,也会影响到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的意愿(主动获取和被动获取都会影响)。比如,大学生在手机客户端上关注的一些博主,有时候会通过发布视频、照片、编辑长文来展现他们和恋爱对象同居的真实生活,这些博主有的正是大学生身份。身份相近的因素迅速让大学生群体对视频中展现的同居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3.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的结果感知

大学生会选择未婚同居的理由因人而异且复杂繁多,但无论他们当初因为什么理由选择同居,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对同居行为的结果有一个新的感知。这种对于同居结果的再认识大致可以分为积极行为结果感知和消极行为结果感知。

一是积极行为结果感知。大部分学生在恰当处理好同居关系后,结果符合对同居前的期待。两人在共享的亲密空间内共同生活,诚实坦率地面对彼此,除了情侣的身份之外,不少学生还认为自己收获了一个挚友、家人。这种收获迎合了他们对于爱情的期待,也弥补了他们原来内心缺失的安全感。“我觉得同居之后我们的感情明显增强了,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一起做,两个人在一起时间更多,距离也更近了……我们现在就像‘家人’。”在学习方面,有积极感知的研究对象认为同居可以互相监督,促进学习效率。同时,关于同居中发生的摩擦,研究对象还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看法:同居中的摩擦是一个放大镜,帮助他们发现可补之处,增进默契、有效沟通、促进感情。“我觉得同居给了我们足够时间吵架,吵架就像扫地一样把所有禁区清扫一遍……在有效沟通之后,碰到禁区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我们是通过同居发现了我们需要调整和磨合的地方,就是拿着一个放大镜来看看我们的感情需要改进什么……同居肯定是促进了我们感情的。”还有研究对象表示,由于同居使得两人相处时间增多,亲密关系会升级为更稳定的状态,不再痴迷于每天腻在一起,而会更理性、更有计划地共同进步。总之,积极感知的研究对象表现出更成熟的状态和满意度,也更享受他们的同居结果。

二是负面行为结果感知。对于另一部分大学生而言,负面感知是他们的最终答案。同居生活迅速拉近情侣之间的物理距离,毫无保留地将双方的隐私空间展露无遗,在这种透明的无滤镜状态下,情侣能看到彼此最真实的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两人没有及时调整心态或及时沟通,很容易出现对方形象幻灭的心态。“我没想到同居后我要做那么多事……饭是我做,洗碗我做,洗衣服也是我做,连他内裤都是我来洗……同居以后我觉得,他真的是……脏。”步入同居状态的大学生情侣往往因为恋人间的相互吸引和依赖,再加上自控力的缺失,往往导致他们缺少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影响学习进度和成绩。“那时候(同居)就想每天跟他待在一起,我觉得也跟我这个人性格有关吧,我不是很自觉,有时候跟他待在一起,家里又很舒服,就想着‘哎呀,别去上课了’。”同居状态下的情侣往往会把空余的时间都投入到对方身上,社交圈子因此缩小了不少,人际关系多少受到影响,这也是同居大学生对于同居结果的一种困惑。

4.性别差异对同居态度的影响

虽然未婚同居的决定是由两人共同商议作出,但从同居的动机、邀请主动方、同居行为的接受度、双方对同居行为意义的解读,以及从未婚同居行为所处的社会舆论环境中都可以窥见,不同性别对于大学生未婚同居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其一,女性更多的是基于个人情感原因渴望同居,她们渴望获得更亲密的关系,渴望通过这种关系来填补自己的孤独,倾向于将同居对象视为未来相伴一生的伴侣。而男性更多的是基于现实原因、生理需求及其他考量选择同居,较少考虑到婚姻层面。

其二,即使双方都有同居的意愿,但最终明确发出同居邀请的大多为男方。出于对中国社会舆论中性观念敏感位置的考量,女性一般羞于表达,且惯于扮演一个犹豫被动的角色。而男性处于这种社会观念下,似乎天然拥有自信表达同居想法的优势。未婚同居始终被置于“婚前性行为的文化包容性”问题域下,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伦理下,未婚同居常被贴上“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不检点”等标签[22]。而近年来,虽然女权主义兴起,但是社会上男尊女卑的思想并未完全根除。女性受到的社会非议仍高于男性。

其三,男生对于婚前同居的接受度也普遍高于女性,男女生对于同居行为意义的解读具有差异性。有男性研究对象表示,当女朋友先提出同居时,他们除了惊讶于女性的“过于主动”之外,还会猜测这种由女性先提出的同居邀请,是否意味着一种偏向结婚性质的暗示。而在访谈中,男性和女性都认为男性角度的同居邀请并无过多特别的意义。

其四,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未婚同居行为也存有“性别滤镜视角”差异。在社会传统道德规范下,未婚同居往往给女大学生带来更多心理压力。同时,家长对于该行为的接受度表现出女方家长的接受度普遍低于男方家长,父亲接受度低于母亲接受度的特点。“女朋友那边家长到现在都还很不放心。反正她是没敢跟家里人说的,我(男)这边家长都是知道的,也没什么反对意见……”很明显,多重性别差异会间接导致男女大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态度来和家长、老师、社会互动交流。女大学生面对重重舆论压力时,往往会“捂住耳朵、闭上嘴巴”,拒绝沟通。

(二)未婚同居大学生的婚恋观及其特点分析

1.婚恋观

大学生的婚恋观指的是大学生对于婚恋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的集合,大致可分为爱情观、婚姻观和性爱观。婚恋观作为人们对待爱情、婚姻和性的内在标准,决定了大学生在恋爱关系中作出的一系列实践行为,也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一生的幸福。

爱情观。爱情观更加重视自我实现与个体价值,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充盈,更敢于追求自己期待的爱情,也更加注重情感满足和自我获得,这些描述正是未婚同居大学生的典型画像。这些形象拥有两个典型特征——个人情感体验至上、强烈的自主意识。一方面,未婚同居大学生普遍具有情感至上的特征,这让他们面对爱情时常常表现出一种格外敏感或非理智的状态。他们似乎更容易被感动,更容易冲动选择,也更容易失落,个人情感体验成为他们决定同居和评判同居结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另一方面,在众多同居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周边环境的态度很难影响他们作出同居的决定。从他们和周边生态环境的互动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爱情观中存在很强的自主性和自我赋权意识,在他们心中,自己才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人。

婚姻观。对于婚姻和同居的性质,有人认为同居状态和婚姻状态的相似度极高,认为同居和婚姻一样都是在爱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情感生活与物质生活的统一体,都具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都需要对彼此负责,照顾彼此。拥有这种想法的大学生往往也会将自己的同居对象视为结婚对象,在同居生活中注入更多的责任感和忠诚感,也会更愿意主动提及有关婚姻的话题。但更多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将婚姻的性质看得更加严肃、更加神圣,也更加不敢触及,认为恋爱状态下的未婚同居和实际婚姻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婚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感和约束感、复杂的金钱利益纠葛、更加稳固安全的关系、更少的浪漫和刺激……具体来看,针对未婚同居大学生的婚恋观还有其他两种看法:一是同居只是恋爱的一种形式,恋爱和结婚是完全区分开来的两种状态,同居对象与是不是未来结婚的那个人没有关联,合适舒服就持续关系,不合适不舒服就断开关系。这种答案的背后透露出了部分大学生恋爱道德责任的淡化和恋爱态度开放的特征。二是同居是作为检验是否可以结婚的探测器,同居对象是结婚的考虑对象,同居是情感到一定浓度时两人郑重商议的决定,是一个互相试探互相融合的过程。

性爱观。性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似乎一直和隐秘、神秘、禁忌和淫邪等带有负面色彩的词汇有关。但在未婚同居大学生眼中,性在婚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表征的意义中都扮演了较正面的角色。首先,未婚同居大学生认为性和爱情是紧密相连的,性在爱情中的位置并没有那么特殊和不堪,性只不过是双方感情到达一定浓度时,恋爱过程中极其自然的一环,性是加速感情浓度的推动器。其次,性在爱情生活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是一种特殊的双向情感表达方式,特殊地润滑着爱情。最后,对于传统价值观念中的贞操观,他们认为这是将性和婚恋物化的一种想法,将性放置在婚恋市场中作为一种可评价的价值指标是不健康的。与此同时,同居大学生在不认同传统贞操观念之外,还表示“观念是时代的产物”,给予了这种观念高度的理解和包容。

2.未婚同居大学生的婚恋观特点

一是谨慎理性与情感冲动结合。在探究是什么原因促使大学生选择未婚同居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原因,其中不乏有冲动的一面,一部分学生单纯是因为新环境带来的陌生感与孤独感选择同居,又或者因为失去理智的爱恋奋不顾身投入浓情蜜意中,这使他们的恋爱状态、学习以及生活肆意沉浸在感性世界中,过分注重享受和情感体验,忽略了责任和内在审视,掺杂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有学生出于对性的好奇和欲望冲动地选择了同居,出于这种想法而选择同居的后果显然令人担心。但从他们看待婚姻和同居的区别及关系中,我们又能看到他们谨慎理性地将同居与婚姻保持一定距离,清醒地看到婚姻是需要谨慎对待、慎重考量的。

二是传统封闭与现代开放结合。在访谈过程中,虽然受访者普遍展现出对婚前同居行为和婚前性行为的开放性,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尤其是女生)面临传统思维带来的困惑和压力。她们在考虑是否要同居的过程中,曾有过比较纠结和挣扎的心理斗争,受困于社会传统观念、社会伦理道德、他人负面消极评价的忧惧泥潭。这种典型的传统思维和现代化的思维相碰撞的结合,在她们身上得到了展现。

三是性观念的开放与对性教育的重视。开放宽容的性观念在未婚同居大学生婚恋观中是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在他们的观念中,性是感情的添加剂和加速器,是双向的感情表达,是情到浓时的自然产物。他们拒绝将性作为一种婚恋市场的评价指标,认为性没有那么奇特和那么多禁忌。同时,在访谈中他们也坦诚自如地表示,他们很注重性健康和安全措施。这些观念和想法反映出了当今社会思想和家庭教育的开放,也证明了性教育比以往得到了更多重视和普及。性是没有对错的,性一定不是肮脏的,这是我们应该熟知的。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程度,有时候可以证明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和信任。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继续加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法律知识、避孕知识、性疾病知识等教育,帮助他们对爱情、性、婚姻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清晰、更科学的认知。

五、讨论

(一)对大学生未婚同居的评判

大学生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在选择未婚同居行为时总会遭受很多质疑和批评。笔者认为,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年龄阶段谨慎理智地作出一个决定并承担后果,这是一个人应有的权利,也是他/她对所作的决定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于未婚同居,每一名大学生在理智思考之后,都应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当然,在肯定这种权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定在大学生未婚同居过程中,确实存在较大的风险,可能给他们带来伤害。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承担起自己应有的教育功能,不仅要关注、质疑,更要行动。比如,性教育可以作为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健康的方式帮助介于懵懂和成熟之间的大学生对性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使他们了解、熟悉、掌握两性关系的健康相处方式。同时,大学生自己也应主动学习和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提高理性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妥善处理同居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二)对大学生未婚同居的引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逐渐变化。当前大学生选择未婚同居的恋爱生活方式呈上升趋势,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婚恋观也越来越包容多元,我们都无需给予太多指责、批评和担忧。但时刻关注必不可少,我们必须在承认事实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引导,而不是一刀切地批判和制止,也不应是一味地消极抗拒。

未婚同居作为恋爱和婚姻的过渡期尝试,通过适当的沟通和引导,是否可以变成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方式,帮助这些选择未婚同居行为的大学生在科学健康的指导下提高自身解决恋爱问题的能力,正确看待婚恋关系,更好地了解爱情和婚姻,这些尝试和引导需要学校、家庭、学生和社会共同携手,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婚恋观大学生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婚恋观问题的可行性研究
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基于1990年-2016年期刊发文数据的计量分析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韩剧传递的婚恋观及其对女大学生影响的伦理思考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90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