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薪薪,田东林,张 涛
(云南农业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外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经由传统旅游转向更高品质的全域旅游。2008年,绍兴市委市政府第一次提出发展“全域旅游”。2015年,“全域旅游”理念首次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2016年,为加快建立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等有关文件。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全域旅游”,并提出了“三步发展战略”。2018年山东颁布了《促进全域旅游优质发展实施方案》。2019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出炉。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平台,对全域旅游的概念形成、理念发展、趋势、研究主题、要素禀赋、区域性和民族性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总结评价,指出不足,提出展望,希望为全域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008年11月,绍兴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了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决策,为绍兴古城及周边7个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2010年编制了第一份关于全域旅游的纸质性文件《绍兴市全城旅游目的地系统规划》。2011年,《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旅游全域化战略”,从空间、产业、民生3个维度倡导旅游全民、全领域、全空间的理念。2012年陈献春提出实施“全域旅游”和“全域休闲”,推进长株潭中央商务休闲区建设。厉新建等[1]首次界定全域旅游概念,旨在满足旅游者和居民的各个方面的旅游需求,调动所有行业、部门和居民的积极性,深挖本土旅游资源,打造全时空和全过程的旅游产品。
吕俊芳[2]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系统旅游,具有有序的空间、优化的资源、发达的产业和丰富的产品,也是整个区域旅游与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全面覆盖。周家俊等[3]研究认为,在我国西部地区,全域旅游的内涵是以旅游业为指导和主线,在生态环境较脆弱、国家主体功能区适合发展旅游的特定区域,依托旅游资源,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联动的发展模式。蒙欣欣[4]从全域旅游发展的“全业”“全时”“全民”“全景”4个维度分析,提出全域旅游具有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居住环境、提高旅游目的地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即全面优化交通结构,细化景区管理,规范导游行为。杨振之[5]认为,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是在产业和空间水平上合理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逐步提升资源富集区的区域竞争力。张辉[6]从分析全域旅游的社会和旅游背景出发,认为整个旅游领域的核心不是“全”而是“域”,要完善旅游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领域。总之,从“全”或“域”2个方面来分析,全域旅游都是整合区域资源和产业,通过旅游业的带动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对CNKI期刊中文文献以“全域旅游”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并整理分析得出:2011年2篇、2012年1篇、2013年5篇、2014年7篇、2015年30篇、2016年410篇、2017年1 008篇、2018年1 351篇、2019年989篇。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全域旅游的文献2012年以前发文量较少,2013—2015年之间文献量稍有增加,2016年之后文献量显著增加。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全域旅游发文量Fig.1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by domestic pan-regional tourism
研究的主题是分析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详细说明后续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说明其研究的意义。通过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截至2020年1月30日),获得全域旅游相关主题(共50个相关主题)及其发文量。详见表1。
表1 全域旅游研究主题分布
续表
由表1可知,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一是全域旅游发展的专题研究;二是全域旅游发展资源要素禀赋的研究;三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研究。
全域旅游涵盖面广,从表1主题分布可以看出,全域旅游主题涉及到生态旅游、观光旅游、智慧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扶贫旅游等。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更注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林润泽[7]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对生态旅游系统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比较,并从模块、特色、项目3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旅游体系。王延辉[8]认为,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加强生态旅游建设与管理,加强生态文化意识和保护,规范全区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刘常洁[9]从全域旅游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旅游开发战略即优化空间设计,鼓励社区参与,创新营销方法,完善配套服务,促进产业一体化和互联互通,保护生态环境[9]。朱万峰[10]认为,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坚持生态基础,实现绿色增长:一是在总体规划中突出生态保护,二是立足于整个景观的生态保护,三是在全体参与者中倡导生态保护。现阶段的“全域+生态”旅游发展,主要从构建体系、开发战略、增强意识、生态管理与建设等宏观层面入手。对于全域背景下的生态旅游,不仅要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还应以特色景观为抓手,同时注重配套服务,注重休闲与体验的结合,在保证原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设附加功能,以期附加功能最优、经济收益最大化。
关于观光旅游的研究,涂圣伟等[11]从项目经营者、政府和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我国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经营者和旅游者素质低;社会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弱;并根据主体的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马宝霞[12]根据我国农业生态与地方文化的特点,从农业旅游集群和区域特色2个方面入手,提出必须加强农业旅游体验,形成多元化特征的休闲、娱乐和文化,制定相应的规划布局和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合理配置资源,从而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新渠道。李丽等[13]从开发、人才、合作意识角度出发,分析了茶园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现状,从品牌、产业联动、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本文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指出了“全域+观光”旅游面临的主要困境:旅游发展各阶段整体内生动力不足,急需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构建综合协调管理机制,破除各阶段主体发展瓶颈,使旅游过程产业优、品牌优、文化优、人才优、环境优,力争未来打造集“休闲+特色+体验” 于一体的全域观光旅游。
关于智慧旅游的研究,杨建容[14]基于甘孜州发展智能旅游的必要性,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对智慧旅游中智能服务、智能营销、智能管理等应用分别进行了分析。顾宇[15]认为,推进智慧旅游是扬州旅游业建设的新方向和新路径。要建设一个兼顾游客、企业、民生的大数据平台。要利用智慧旅游平台深度整合旅游资源,构建智慧旅游标准化信息平台,加快数据在旅游市场的应用。禤庆东等[16]基于桂平市的全域旅游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智能旅游平台建设模式:购物中心WAP、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智能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旅游者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对桂平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全域+智慧” 旅游,利用大数据平台,深度开发智能一体化服务,使全域旅游信息化、智能化,打造智能全域化产业链,利用信息为全域旅游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搭建平台,使全域旅游发展逐步趋向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便捷化。
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王馨颜[17]提出:合理有序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品牌意识,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袁玲[18]提出:桂林地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提供者组合不充分等问题,认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应重视各主体利益的协调、公共服务各环节的整体规划和优化。于法稳[19]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着“先天性不足”“经营不善”“保障不足”等问题,为了推动新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从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加强乡村旅游的建设、加强经营管理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在“全域+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中,由于乡村各方面“先天不足”,存在乡村基础设施差,配套服务不充分,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全域旅游助力乡村各方面的发展,充分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品牌、管理、建设等,通过“全域+乡村”旅游,实现全域辐射带动。
关于扶贫旅游的研究,杨德进等[20]提出了我国旅游扶贫生态效益的6条路径:新技术旅游扶贫、负责任旅游扶贫、便利化旅游扶贫、针对性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全覆盖和优质旅游扶贫。陈炜等[21]以全域旅游为视角,从空间、要素、产业和管理方面出发,系统构建青海民族地区贫困群体包容性旅游扶贫模式,促进全域旅游与旅游扶贫协调发展。文传浩等[22]认为,区域整体贫困和资源丰富贫困问题突出,从流域整体性、开放性和微观性的角度出发,构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相应理论框架,提出扶贫新路径,重新审视流域复杂的多功能系统,实现流域精准扶贫和流域绿色发展。杨玉娇[23]提出了全域旅游下井冈山的脱贫机制,即封闭旅游由流通向开放“旅游+”的转变机制,建设全域旅游人才制度,加强对脱贫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精细高效的旅游教育和培训机制,全民参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将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统筹推进的旅游赋权机制,为扶贫返贫提供组织保障。现阶段的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举措,学者们主要从开发多元化扶贫路径入手,对于区域贫困地区进行开放式精准施策,扶贫扶智并培育技能。但是贫困问题由来已久,贫困地区经济水平严重落后,基础建设及其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落后,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显著成效,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最主要的是防止返贫,这就需要在旅游扶贫开发进程中加大扶贫各项力度,使贫困地区整体联动,从当地群众思想、产业、资源、环境、基础建设入手,稳步推进,实现永久性脱贫。
全域旅游资源禀赋是招引旅游来访的吸引力本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旅游资源禀赋的价值与其收益成正比。艾楚楚[24]在分析南昌旅游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提出了通过建立“三圈四向”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在南昌的一体化发展,建设乡村特色品牌旅游产品体系,建立一个区域性联动多集群的发展模式,完善从旅游向顶层设计的支撑体系。范晓慧等[25]鉴于海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滞后,精准定位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功能,并依据整体旅游开发理念设计高质量的开发方案,从而提高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率。李斯颖[26]提出以国家非遗文化壮族“布洛陀”为例,对整个地区的布洛陀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挖掘本土文化并与其他产业融合,以旅游促发展,达成壮乡经济振兴、文化传承、生态改善的和谐共生局面。目前学者对资源禀赋的研究主要以打造特色品牌为切入点,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地理资源,打造当地特色品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以全域旅游带动当地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全域旅游区域主题包括了县域旅游和区域旅游。张金梅[27]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认为县域旅游是一系列的经济产业链和体系,依托本土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张河清等[28]从旅游六要素入手,指出县域旅游是以当地资源特点、市场定位和旅游产品为核心,县政府、旅游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经济系统体验服务,为游客提升旅游质量,集娱乐、旅游、住宿、购物、餐饮六大要素于一体。杨梅等[29]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使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旅游和武隆县三次产业的相关性得出:旅游业和主导产业相关性最低,和第三产业相关性最高,并提出以全域旅游为抓手的包容性产业发展模式——首先,在产业升级中找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定位,实现服务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其次,旅游与制造业相互融合,加强旅游业对制造业的拉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最后,优劣组合即“旅游+农业”,打造新型农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王国华[30]认为,在网络时代,新的地理观注重特定地域的人文精神。运用人文精神分析的方法,从社会游戏规则的创新、人的发展和创造力出发,深挖工业遗产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创新工业旅游的独特产品,使区域文化景观不断影响和美化自然景观。王威峰等[31]认为,经济基础滞后和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滞后都将成为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提高广西各市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还需较长的发展周期。区域和县域旅游就是全域旅游的缩影,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着力点,两者是完全建立在全域旅游的基础之上。现阶段学者们对区域旅游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内的产业联动、从自然人文到工业人文的全面深挖,以特色休闲体验吸引旅游消费者,带动区域内经济增长。
关于全域旅游民族性的研究,刘萍[32]指出:为促进四川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快引进和培训合格人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措施,解决旅游经济中品牌薄弱、人才短缺、资金短缺等问题。杨惠[33]依据民族地区甘孜州旅游面临着要素保障不够、旅游特色商品开发不足、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融合不够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旅游新兴业态即全域旅游,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旅游特色商品,加强文旅融合的对策建议。童广路等[34]认为,民族旅游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不足、人员素质不高、产品单一、文化内涵发掘不足的问题。需要推进“旅游+”模式,实现行业互动;加强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员质量。王换茹等[35]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对黔东南州的旅游发展提出了旅游业态创新、政府主导、全球统筹、加强基础设施服务建设、营销方式创新等措施,从而促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王生鹏等[36]提出: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不断重构中动态发展的。运用文化重构的方式,实现动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刘文良等[37]提出:要促进地域特色与民俗文化传承的全域新思路,让景点特色与文化创意相映成趣,将产品形态与地域符号有机融合,注重体验式旅游纪念品开发,文创设计融入“互联网+”思维。基于学者们全域旅游的民族性研究可以发现:全域旅游在民族性研究中扮演着推动者和保护者的角色。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民族文化基因,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景观,是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文化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创新力,是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
通过梳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无论从体量还是内容来看,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研究的程度越来越深入,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但是从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些内容的研究仍有待加强。
一是从2013年厉新建等人首次界定全域旅游概念后,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加积极的探索。从共同点来看,学者们主要从“全” “域”2个角度开展研究,致力于将区域资源优化整合并与产业相结合,通过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和定性方面,而定量的实证研究还有待加强。
二是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如景区旅游、资源旅游等,专题旅游主要涉及到智慧旅游、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扶贫旅游等。关于全域旅游的多维度探索,旅游营销、职能研究、战略研究、产业融合、策略与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三是全域旅游较多地在旅游、农业经济2个学科中出现,而在文化、政治、经济体制、环境资源、服务业等方面的占比还相对较低。通过旅游业全面实现资源、产业、环境、服务、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增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集聚,涉及到多种学科相互交融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四是根据目前居民旅游更趋向于休闲旅游、体验旅游,更多追捧乡村、小镇、田间、地头的实际,如何针对旅游业不发达地区,在创新全域旅游的理念、模式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生态小镇促进区域和民族特色旅游,深度挖掘地方旅游自然资源和民族特色资源的研究还需加强。此外,在加大地方政府与科研院所力量的投入与联合,将地方优势资源更好地有效结合起来方面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