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来”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策略

2020-01-28 04:10刘晔吴思琦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小学学校特色课程未来

刘晔 吴思琦

摘 要:目前,我国全面解放了课程管理权限,目的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开设校本课程,逐步完善学校课程结构,以便综合性地培养学生实现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其中,科技“未来”特色课程是因为人类社会越来越看重科技发明与科研成果,体现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背景所形成的特色化课程。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全面展现学校以科技“未来”特色课程为基础所创建的教育品牌,希望对一线教师产生良好启示。

关键词:小学学校;科技“未来”特色课程;构建策略;实施程序

在2017年,我国所推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文件强调了构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发展目标,也指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智能化科技课程的迫切性。人类社会已经逐步进入智能化发展时代,各个国家都耗费了大量的金钱、人力与技术研发了人工智能科技,以便以先进的技术能力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本校在这一方面经过了多年探索、实践检验,渐渐形成了良好的科技“未来”特色课程,也由此创建了特色化的“验问”教学模式,下面便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编排特色课程内容,科学划分课程结构

科技“未来”特色课程是独立于常规课程之外的特色化课程,但是却不脱离学科教学,而是以完善的课程结构将常规的科目、校本课程看成一个统一体。这是因为常规课程是引导学生建构基础知识的知识媒介,而拓展性的特色课程便是在此基础上所组织的综合性、研学性活动,双方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均可逐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本校全体师生以科技“未来”特色课程为主题合理编排了课程结构,形成了科技&人文、科技&思维、科技&语言、科技&创新、科技&美育五个维度,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认知发育规律明确了特色教学主题,以便逐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科技发明能力。

本校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以科技“未来”特色课程为主题,一共形成了基础必修课程、拓展必修课程、社团选修与校外选修课程、实验课程四个分类。以基础必修课程为例,则以常规的科学课、信息技术两门学科为基础,结合新兴的综合实践课程、网络课程、科普阅读课程三门拓展课程,旨在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信息技术,让学生全面了解人类科技成果与先进科技。另外,在其他三类课程中,则基本上是以特色化课程为基础的,包括博物课、实验课、主题课、AI人工智能、单片机、创客、微电影等各类特色课程。这些拓展课程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且存在综合性、实践性特点,有利于逐步丰富学生的科学认知,有序锻炼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对此,本校会实施主题式教学活动,将基础课程、特色课程结合起来。就如在“空气”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科学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了关于空气成分、空气中气体性质检测的知识,并结合一定的实验活动,以及综合调查活动,让学生自主研究了空气的基本性质,也及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二、创建“验问”教学模式,落实课程教学目标

在科技“未来”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围绕具体的课程目标自主构建科技模型,参与相应的问题探究、科技发明活动,而教师则应为此准备一些经典事例,抛出合理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整合、实验、创造,也因此形成了特色化的“验问”模型。具体来说,验问模型的实施程序包括背景—问题—讨论—建构—拓展五个环节。为此,教师要客观分析科技“未来”特色课程的课时教学活动,明确科技未来知识的研究背景,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进而便可让学生展开“验问”活动,使其多思考、多表达、多检验、多应用,逐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其在“验问”活动中自觉传承科学精神。

三、组建社团活动,丰富课程教学形式

小学学校基本上都践行了五育并行的素质教育理念,除了常规的学科教学活动,也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这就为科技“未来”特色课程的落实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及时组建学生社团,利用课余活动组织科技“未来”特色课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实践,使其在科技“未来”课程内容的驱动下发展自己的科技兴趣、创作能力,以便有效优化教学效益。

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10个门类科技社团,一共包括15个社团团体,以便让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未来课程学习。最初,参与科技社团的学生人数较少,基本上是在全校学生中所选拔出来的精英学生,而这部分学生会利用社团活动所学知识参加一些科技类竞赛,为自己“镀金”。自2018年起,我校实施了从精英社团教育走向课程全面教育的改革策略,面向全体学生招收社团成员,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接受科学教育。为此,我校也开设了非竞赛性的社团课程,让普通学生自主学习科技未来课程知识。当然,针对一些有天赋的学生,我们还依然组建了精英竞赛社团,以便让这些有天赋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科技競赛,为学校增光添彩。通过全面的改革创新,我校所取得的科技竞赛成果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科技社团文化,而且也逐步丰富了科技未来课程结构,让学生学习了更广泛的科技未来知识。

四、创新评价形式,总结教学效益

教学评价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基本因素,本身目的是要客观反映出教学问题,诊断教学得失,直接对师生双方产生引导作用。在组织科技“未来”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应重视教学评价,实时反馈特色课程的教育效益。但是,必须要强调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由于科技“未来”特色课程是以学生的“验问”实践活动为主的,综合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教学评价结构也要足够开放、全面,既要通过多主体评价整理评价信息,也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综合诊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度,不可过于依赖某一种评价手段,真正体现出科学发展观。

在科技“未来”课程实施过程中,笔者会综合整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手段,希望可以动态追踪课程教学效益。比如,在科技“未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学习一定的网络科技,也需利用智能设备完成科技探究任务,所以笔者也使用平板电脑、APP、AI等智能设备实时记录小学生在科技“未来”课程中的学习行为,生成了动态的、视频化的评价资料。在回看这些视频时,我们可以更加认真地分析学生的微表情、科技创新行为表现等,也能由此整理评价资料,科学调整特色课程的教学形式。另外,笔者也会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等级,通过观察判断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整理定性评价资源与定量评价数据,以便综合诊断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育状态。

总而言之,在小学学校教育活动中积极打造科技“未来”特色课程体系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有利于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关注未来,逐步完善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因此,小学教师要以科技“未来”理念合理调控课程结构,为此践行“验问”教学模式,组织丰富的社团实践活动,伴随着全面、客观、多元、实时的教学评价,有效落实科技“未来”特色教学,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力。

参考文献

[1]柳珊.小学科学类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王怀永.小学科学校本课程案例研究[D].东南大学,2018.

[3]金佟.乡村A小学科学课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小学学校特色课程未来
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探讨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关于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分析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托夫勒引发的“未来”探讨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论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意义
建立激励机制,优化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