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志强
(贵州财经大学 文法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国内的文学理论课程长期以来主要侧重于文学理论体系的教学。这种理论体系教学大多只是对有关文学活动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常识性解决,这对中文系本科生系统性地掌握文学活动的基本问题与规律是有一定必要的,但是对培养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却是远远不够的。在新时代对中文系本科生素养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增强学生的文献意识与问题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需要课程有新的组织模式。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来探索一条新的课程建设路径具有一定的意义。
现在称为“文学理论”的这门课程,其名称始于韦勒克与沃伦的著作。正如张法教授所言:“韦勒克、沃伦推出《文学理论》(1949)把英语圈外之人感到经验成分甚浓的literary criticism(文学批评)改换为规律味道很重的literary theory(文学理论),正是要用这一英语型的文学理论去统合整个西方文论。”[1]他还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文学理论”这一概念从美国的几所名校开始向外传播;到80年代,这一概念已经遍及整个英语世界。
韦勒克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对西方文论的影响是极大的。这本著作的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文学理论本身基本概念与问题的分析(定义与区分)。另外两个部分分别是文学的外部研究与文学的内部研究。也可以说这三个部分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文学的理论,二是关于文学研究的理论。关于文学的外部研究,主要涉及文学与作者、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时代观念、文学与其他艺术等方面的探讨;关于文学的内部研究,主要涉及文学的本体、文学的语言、文学的体式、文学的表现、文学的类型、文学的评价、文学的发展等。他们二人的写作基于他们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区分。他们主张:“要把上述的两种区别弄清楚,似乎最好还是将‘文学理论’看成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似问题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看成‘文学批评’或看成‘文学史’。”[2]他们还认为,文学理论包括必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史理论。这样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成为一般的文学,而不是具体的文学作品,研究具体文学作品的则成为文学批评。
其实,“批评”一语的出现要早于“文学理论”。西方文论从古希腊起一直是以诗学的形态出现,出现“批评”术语之后,“诗学”的独尊地位受到挑战,而“文学理论”的出现又压倒了“批评”的使用。正是由于韦勒克与沃伦这本著作的影响,西方文论课程便普遍以“文学理论”出现。
关于西方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特点,可以通过近年来几种较有影响的著作与教材来分析。国外英语世界的文学理论著作与教材主要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以文学活动的几个要素为纲的写法,一种是直接以文学理论(批评)史为纲的写法。
其实严格采用前一种写法的并不很多。这里以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的《文学理论入门》(Literary Theory:A VeryShort Introduction,2011)为例。这本著作是根据若干文学问题组织的内容,并不特别重视理论的体系性,而是注重问题的分析,如什么是理论、什么是文学、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还有关于语言、意义、解释、修辞、叙述、同一性等问题的讨论。
更多的文学理论著作,并不是集中围绕文学的几个基本要素作理论上的阐述,而是对西方主要文学批评流派的探究。特雷·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的《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1983)是其中有极大影响的一本。这本书除了一个导言、一个结论,主体部分是五个章节。导言讨论了“什么是文学”的问题,第一章讲了“英语的兴起”。此外的四个章节则介绍了现象学、解释学、接受理论、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这几个理论流派,结论中讲了政治的文学批评。所以国内的中译本干脆把他的这本著作翻译成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查尔斯·E.布莱斯勒(Charles E.Bressler)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1994)在美国高校颇受欢迎。这部教材在2011年出到了第五版。扎卡里·A.罗恩(Zachary A.Rhone)在第五版序言中说:“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布莱斯勒的这部教材已晋升为美国文学批评方面最畅销的入门书之一。”[3]这本书的第一章相当于导论的内容,主要围绕文学理论课程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展开,然后在第二章简述了从柏拉图到巴赫金的文学批评史,而后教材的主体部分用十余章的篇幅介绍了从俄国形式主义到生态批评等约十几个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流派。
玛丽·克拉格斯(Mary Klages)的《文学理论导引》(Literary Theory: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2006)也是采用了相似的结构。这本小书的第一章相当于一个导论,探讨了什么是“文学理论”这样一个问题,然后第二章介绍了从柏拉图到阿诺德的人文主义文学理论,主体部分是第三章到第十章,介绍分析了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中从结构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8个主要流派。
目前,耶鲁大学的保罗·H.弗莱(Paul H.Fry)开设的文学理论课程因成为耶鲁公开课而广受关注。他的授课内容已经出版,书名即为《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这部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以论带史,整体上是按照文学理论的几个方面组织板块:阐释和阅读、文本和结构、作者和心理、社会语境、反对理论与支持理论。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板块,以对相关的主要学派的思想进行分析为主。
值得指出的是,弗莱非常强调理论的怀疑精神。他认为这也是文学理论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而这是文学批评所不具备的,因为文学批评总是在坚持某种原则。弗莱在课程里对20世纪各种文学批评理论进行了具有怀疑精神的细致分析,反映了“理论”的精神。他在课程的最后又分析了斯蒂芬·纳普(Stephen Knapp)和沃尔特·B.迈克尔斯(Wal⁃ter B.Michaels)的《反对理论》。弗莱分析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拯救理论,他的方法是重新肯定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与不同。他说“从实用角度来说,文学理论研究言语中的语言。”[4]这样理论就有了深刻的意义。
西方文学理论的著作与教材大多采用这样一种以史带论或以论带史的写法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张法教授指出了其中的关键之处,“20世纪初以来的西方文论,已经呈现为一种流派现象,各个流派,虽然在这几点或那几点上相互关联和绞缠,但已经有了各自的理论号召、思维模式、推理方式,很难用一种内在结构将之统一起来,而文学理论的一统愿望要实现,只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各个流派组织在一起,进行具有历史承转和逻辑纠结的‘史’的叙述,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就是这样一部著作。”[1]13
如此一来,西方很多文学理论课程事实上就成为了文学理论(批评)史论课程。在他们的课程中,文献意识与问题意识就得到了很好的突出。不仅如此,即便是韦勒克和沃伦那种一般理论性的书写,也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所以,这也是国内的文学理论课程所需要认真借鉴的重要方面。但是这些文学理论著述的内容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涉及的都是欧美20世纪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这对我国的文学理论教学来说是一个缺陷,也将是我们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改变的。
从教材建设来透视国内的文学理论课程,整体上说西方的文学理论课程大多是以史带论,国内的文学理论教材大多都是以文学活动的几个要素为线索安排内容。
王一川所著的《文学理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前有一个导论。导论讲到传统的文学理论都是以西方的文学理论体系为基础的,所以这种新传统就要加上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些内容。也就是说,在对文学理论进行现代性建构的过程中,要吸收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精华与传统精神。具体来说,这就是“以现代性知识体制和中国现代文论传统为基础而重新光大中国文论传统精神。”[5]
这部教材的主要内容共有10章,第一章主要讲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其他九个章节是从文学观念、文学特性、文学媒介、文学文本、文本层面、文学品质、文学创作、文学阅读、文学批评等方面来讲的,其主要内容都是以原理的性质来介绍的。
这种理论建构的设想在教材当中也有较多体现。如在第一章“文学观念”中,分析了汉语“文学”一词和英语“literature”意思的源流发展。在讲述过程中,对照了中西两方的理论资源来讨论相关问题,并且有时还突出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某些思想。第一章突出了中国文论的“感兴”论。以此为基础,在第二章讨论文学特性时,将文学语言的特征概括为“兴辞”。在第五章讲文学文本层面时,教材专门讨论了所谓“兴辞层”“兴象层”“意兴层”,还提出一个“余衍层”,并分析其与“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建构文学理论体系过程中,确实突出了中国古代文论中“兴”的传统。
国内在文学理论教材编著方面影响最大的应该非童庆炳先生莫属。
首先是他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目前已经出到了第五版。这部教材,除了第一编的导论,主体部分的其余四编基本是参照M.H.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镜与灯》中对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划分来展开的。其中,第二编是从整体上对文学活动的分析;第三编是文学创造方面,围绕着主体作家与世界这两个因素;第四、五编则分别是从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这两个方面来展开的。
他主编的另一个版本《新编文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主要也是按着类似的编排方式。教材一共五编,内容分别是: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作者、文学作品、文学与读者、文学的价值这五个方面。相比较而言,该教材突出了中西比较的目的,每一编都有两章,分别是从中国与西方两个方面选择理论资源进行阐述。
近几年在国内高校开始普遍推行的由童庆炳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人民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但目前还没有新的修订版。教材的第一编讲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文学理论,其目的也是为了凸显教材的马克思主义特色,但从内容上来看并不属于一般文学理论的范畴。
第一编后的内容一共分三编八章,所讲的内容分别是文学的性质、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批评、文学的历史演变、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等几个方面。这部教材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于原理的介绍,其中也有中国古代文论当中的一些内容,但其目的本身并不在于中西比较,而只是将其作为对文学理论一般原理的说明。
童庆炳主编的系列文学理论教材中,最有特色的应该算是《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这部教材目前出到第四版。陶东风评价说:“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新编》前所未有地推进了对文学性质与文学观念的多元理解,代表了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所达到的新水平。”[6]这部教材虽然也是以文学要素为线,但是突出了文献的阅读。对文学理论教学具有启发意义的是它在文献选读上都是采用中西对照的方式,这便于学生认识中西文论的不同之处。
这部教材一共13章内容,每一章内容都由两部分构成:首先是“经典文本阅读”,其次是“相关问题概说”。综观这部教材,经典文本的选择每一章都有两篇,并且大多都是中西对照。但有一个问题是这些文本在理论深度上参差不齐,相关问题尽管都是比较重要的,但却难以让学生对文学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所以还要在经典文献的筛选与文学理论问题的安排上做出调整与改变。
通过知网检索可知,国内关于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论文数量还算是比较庞大的。综观这些研究,主要都是涉及常规教学环节方面,但是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献意识与问题意识的研究却很少。对一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首先是“道”的方面,其次才是“技”的方面。教学的技巧与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在基本理念上没有改变,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使其面对时代的更多挑战并不会有多大的意义,充其量也只是让课堂看起来更花哨、更热闹一些。所以对一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首先要做的是在教学理念上的改变。
对文学理论这门课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因循于理论知识体系的灌输,而是培养学生的文献意识和问题意识,以此提高他们的明辨性思维能力。国外的文学理论课主要表现为以史带论,所以通常也就突出了课程的文献意识和问题意识。这是需要我们借鉴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教学目标在弗莱的文学理论课程中非常明显。
国外文学理论课的教材,在以史带论的写作过程中,体现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他们都是以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为主要内容。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20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具有很突出的问题意识。因为这些理论的形态主要体现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他们大多都是主张从某一个视角切入文本,以突出文学作品某方面的问题。
弗莱在教学中主要使用了大卫·里克特(David Richter)主编的《批评传统:经典文本与当代趋势》(The Critical Tradition:Classic Text and Contempo⁃rary Trends)。尽管里克特主编的这本文选内容从柏拉图一直到后现代主义,但是弗莱只是选择了20世纪的若干文本。
西方的文学理论教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表现,因为他们在文学理论课中对批评史的分析梳理,也基本很少涉及从柏拉图到19世纪这个长时段的文学理论。当然,如果涉及的话,也是简要带过。他们当然更不会谈及中国古代的文论与诗学思想,因为中国古代文论确实很少有对文学问题的反思。
但也不能否认,中国古代文论史中有很丰富的思想资源,并且很多也是极富启发性的。在借鉴中西方主流文学理论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在课程建设中我们既要突出文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又要加强学生对中西文献的阅读能力以及由此而来的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这方面,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新编》则体现了一种崭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在这部文学理论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梳理文学理论的若干主要问题,并以此为纲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经典文本。
中西文学理论是有极大差异的两种传统。在这两个传统中,对文学的不同认识产生了不同的文论概念体系。在进行中西对照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文学理论并不是某一种理论。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领域,文学理论也会体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就像周启超在“当代国外文论教材精品系列”总序中所说:“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要求我们努力面对理论的‘复数’形态,尽力倾听理论的‘多声部’奏鸣,极力取得‘多方位’参照。”[7]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献的过程中,逐渐地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还可以让学生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去学习文学理论。
基于以上的思考,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这样的路径。
首先是课程的整体结构。为了授课的方便,将课程内容按学期长度分为16讲。在这16讲的内容中,第一讲为导论,主要关于文学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第二讲为文学的性质,主要涉及西方“litera⁃ture”与中国古代“文章”概念的源流探讨,旨在表明“文学”概念的开放性。除此,这一讲还会介绍关于文学性质的代表性理论,如钱谷融的“文学是人学”的理论,英加登关于“文学是纯粹意向性客体”的理论。从第三讲之后的内容根据文学活动的要素逐次展开。第三讲到第五讲分别是文学与世界、文学与文化、文学的功能,这几讲主要是关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第六讲是文学创作,这是从作者方面的分析。第七讲到第十三讲分别是文学语言、作品的结构、作品的理想、作品的体式、文学叙事、文学风格、文学思潮等内容,这几讲主要是关于作品的问题。第十四、十五讲是文学的接受与文学批评,是从受众角度的分析。第十六讲是文学的当代发展,主要涉及新媒体文学的创作与阅读。
其次是文献的教学安排。在以上的课程结构中,课程的主体部分是从第三讲到第十五讲的内容。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都安排学生阅读文献。以个别讲为例,如第三讲关于文学与世界,布置学生阅读的文献是柏拉图的《理想国》第十卷与刘勰的《文心雕龙·原道》;第六讲关于文学创作,安排学生阅读的文献是柏拉图的《伊安篇》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课程开始会将阅读文献的目录发给学生,并将相关文本提供给学生分组阅读。在每一次课中,在讲解相关知识时会结合大量中西文论的内容,涉及与所布置的文献有关的内容时,就安排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长期坚持对培养学生的文献意识与问题意识有很大帮助。当然,由于国内本科生并不习惯阅读文献,尤其是在阅读西方理论性的文本时存在严重的思维不适。所以这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并进一步探索更为合理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