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弦
[摘 要] 中国文学理论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历经上千年,是我国人民智慧、勤劳的结晶。随着时代变迁,中国文学理论在不断的改变与发展,如何在社会转型期下,对中国文学理论进行创新,是当代许多学者与教育专家较为关注的话题。对此,着重分析中国文学理论的由来,提出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要从专业化、文化视角、艺术视角进行创新,进而促进中国文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关 键 词] 创新;中国文学理论;社会转型期
[中图分类号] I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96-02
在文学理论逐渐淡漠的当下,中国文学理论在社会上的关注程度每况愈下。社会转型期下,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一方面,应通过外延方式拓展中国文学理论,维持其学科主体性。换言之,在创新中国文学理论上,可以借鉴他国文学理论,但要保持我国文学理论的主体性,发挥我国文学理论的基础功能,进而实现创新。另一方面,要维持中国文学理论的时代性,整合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规律形式,避免转换、融合某一种言论体系,进而突显中国文学理论的时代性。
一、中国文学理论的由来
中国文学理论的由来包含传统中国文学理论资源、俄苏文学理论资源、西方文学理论资源,这三者对构建我国现代化中国文学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一)传统中国文学理论
我国传统文学理论在现代化中国文学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哪一个时代的人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当时政治、社会、文化形势如何,或者他们的思想态度多么偏激,在他们身上都能够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的身影。除了这些思想较为激进的人们之外,大部分国人对我国传统文化都存在渐进与温和态度,同时一些人还较为钻研我国传统文学理论,而这些文学理论对当代人了解历史具有促进作用。
再者,我国传统文学理论并不像西方文学理论那样,是以哲学体系为基础构建的。我国传统文学理论是由经验构建的,包含词话、文章品评、小说点评的形式。我国传统文学理论较为注重运用欣赏经验与艺术创造来表达自身感受,这一特点在当时社会中被人认为不系统、不科学。但从另一个视角而言,正是基于这一特点,使我国传统文学理论能够渗透到各个时期,可以拿来构建不同时期的理论框架,并且影响着各个时代的人们,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二)苏俄文学理论
在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后,苏俄文学理论思想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一些领导人在政治决策中较为偏向与苏俄文学理论,以此文学理论进行政治会谈。随着时代不断变迁,我国与俄国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我国文学理论与俄国文学理论的关系也相对应的发生了改变,在此背景下,实现中国文学理论与俄苏文学理论的融合,构成新的文学思想,这一思想持续较长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学者将一些传统文学理论融入其中,由此看出,我国文学理论也受苏俄文学理论的影响。
(三)西方文学理论
西方文学理论在20世纪初对构建中国文学理论起着重要作用,对当时国人而言,西方文化思想等同于民主、自由、现代、进步,而我国传统文学理论被看作是落后、保守的象征。那个时代的人们看待我国文学理论是觉得羞辱的,特别是经历了近代部分人们在说起西方文学理论时,每一个人都感到无比热情。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从洪秀全到孙中山他们都在西方文化中找到了真理。从当时社会发展而言,西方文学理论确实起到重要作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学校构建起来之后,教育发展的需要促使一些学者开始对西方著作进行翻译,开始借鉴西方文学理论进行研究与钻研中国文学理论。一些新派学者在著作中会直接讲述西方文学理论,而一些老派学者也在著作中融入西方文学理论,探索西方文学理论运用到我國社会发展中的思路。可见,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也涵盖了西方文学理论。
二、中国文学理论的专业化创新
随着时代变迁,我国文学理论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其中最显著的发展趋势是中国文学理论越来越向科学化、专门化、技术化方向发展。事实上,任何一门文学理论都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文学理论进步的体现,也是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开始发展,每一个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化。就中国文学理论发展来说,在论证方法、论文格式、文献注释等领域上,都形成了较为规范化的模式。同时,从高等院校硕士、博士的论文评审、写作、答辩,在到各个工作室与学术会议上对论文发表的要求上,能够看出这三十多年间,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取得较为显著的进步。当前,我国人文课程较为系统化,一级课程到二级课程界限较为模糊,而中国文学理论是归属于语言文学下的二级课程。基于此,在社会转型期下,我国文学理论将何去何从,如何在当代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需要实现其专业化,将文学理论进行整合,纳入专业课程中,使当代人们能够通过教育学习到中国文学理论,影响当代青年人,感染当代青年人,使中国文学理论能够在当代青年人中得到传承,促进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创新。
三、中国文学理论文化维度的创新
(一)创新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从文学理论视角而言,关注、回归社会生活,研究中国文学理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的有力保障。学术界认为,中国文学理论是社会意识形态,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命题,更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由此能够看出,没有社会生活就没有中国文学理论,中国文学理论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活决定的,生活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源泉,其能够丰富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因此,社会转型期下,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要归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主导意识形态,进而才能实现中国文学理论创新发展路径。从学科发展来看,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的意义在于推进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进而促进课程改革落实。事实上,中国文学理论对文化构建具有直接与间接的重要,因此,要想实现中国文学理论创新要从文化维度落实。
(二)创新与不同文化形态的关系
社会转型期下,中国文学理论创新要增强时代性、现实性,其创新的根本路径是推进当下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理论关系,加强中国文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融合,进而增强中国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基于我国文化是多元化的,以我国政府、精英知识分子、普通民众为导向的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的主要形态,这三种文化行构建了我国整体文化格局,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文化核心,同时也决定人们生活习惯、精神状态、情感态度、人生选择的文化基础。从时间视角来看,这三种文化不仅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还包含着我国生活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更是世界发展中不可分割的财富。因此,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要立足于文化上。
四、中国文学理论艺术维度的创新
社会转型期下,中国文学理论进行艺术创新是艺术与中国文学理论融合的体现。一方面,艺术维度提倡中国文学理论对文学艺术本质的回归与重新确认,另一方面,对艺术视域下存在的时代下问题进行诠释,将艺术以新的形态融入中国文学理论中,使艺术能够成为中国文学理论评价标准。
首先,中国文学理论与艺术融合中,要避免西方机械艺术理论引入我国学术界,避免我国学术界资源浪费问题发生,这也是艺术与中国文学理论融合的前提条件。中国文学理论要兼容、借鉴、汲取多元化西方文化的精髓,使其能够为我国所用,使其与我国文化相融合,在创新的视角下,拓展国人的思维空间,并且能够对西方文化、文学理论进行诠释,促进中国文学理论进一步发展。
其次,中国文学理论在艺术创新中要坚持艺术属性,是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的基础。从中国文学理论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来看,相关于文学本质的解读具有很多种,特别是现代化的中国文学理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代表的艺术观念,对我国文学理论本质的诠释具有很多种,最具代表性的包含文学反映论、文学活动论、审美意识形态形式论、艺术生产论、艺术交往论、主客体结构论、人民文学论等。在对文学本质进行探究中,一些学者受到不同时期文化特征与哲学思想影响,有的学者在研究中较为注重解答文学本质,有的学者注重反映论,有的学者注重交往论,但任何的探究都离不开艺术的融合。
最后,通过上面分析,我们知晓审美不仅在古代较为注重,当代也以美为尊,艺术是一种不可比拟的文化特性,对丰富人们精神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转型期下,中国文学理论要肯定大众审美意义,根据受众需要对审美进行分析,进行准确定位,维护理性审美价值的意义,进而推进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因此,在中国文学理论创新中,要将艺术文化渗透到其中,进而实现中国文学理论的路径创新。
社会转型期下,创新中国文学理论,要坚持艺术、专业性、文化创新标准,是实现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必要途径。文化维度对文学理论创新侧重解决文学价值问题,艺术维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侧重解决理论标准问题,专业化的创新是文学理论进步的体现,也是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的时代性、现实性,进而推进社会转型期下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隽.礼仪与中国文学的“元象”:兼评王秀臣《礼仪与兴象:〈礼记〉元文学理论形态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15(4):76-79.
[2]于阿丽.反思与展望:如何建构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理论研究,2015,34(3):105-107.
[3]李遇春,王艳文.地域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有益尝试: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1):146-147.
[4]陈玲珍.新世纪区域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评刘川鄂主编《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研究丛书》[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1):70-72.
[5]张丰年.兴发激扬、和谐共生的中国文学美学理论:读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的发现[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2):141-142.
[6]程革.走向对话和开放的文学研究:“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发展状况”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6(3):203-205.
編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