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促进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优势和路径

2020-01-19 08:40赵元晨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学习型图书馆

赵元晨

(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一、引言

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为核心,以社会公众为主体,以终身教育为精神,以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为环境,以促进公众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1]对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征的一种理论描述。信息的持续发展促使信息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社会对人们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日益增加。1968年,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人类要向学习化社会前进,之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将建设学习型社会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及内容。[2]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将图书馆建设成终身学习的文化资源中心。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颁发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其中第六章第三十七条规定“图书馆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应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进行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3]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由此可见,学习型社会已逐渐演化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建立学习型社会需要各种学习型组织和机构来支撑,作为高校范围内各类书籍和文献资源最为集中的机构之一,高校图书馆天然是校园文化和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必不可少的组织。由此,高校图书馆要切实发挥服务职能,使馆藏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将自身建设成学习型图书馆,明确馆内服务目标定位,全方位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构建学习型社会。

二、高校图书馆促进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优势

(一)馆藏资源丰富

构建学习型社会,离不开各种文化资源的维系与支撑。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与知识的集散地之一,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具备良好的底蕴和文化,可以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供给源源不断的信息服务与资源支持。[4]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图书、报刊、杂志种类齐全,学科跨度大,资源总量丰富等。作为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中心,高校图书馆具有天然图书文献资料的优势,储备着当今时代最前沿、最尖端和最权威的知识与书籍,尤其是以专业性文献居多,所涵盖的学科门类不管是纵向深度上或是横向广度上均可满足学科间、不同专业读者的差异化需求。[5]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任何一个机构、组织和社会单位能够像高校图书馆那样网罗汇总各类学科的知识,条理有序,层次清晰,系统性和逻辑性极高,并积极服务于社会读者。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总量大,截至2019年上半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包括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成人高等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约为7亿多册,而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约为5亿。高校馆藏资源库不仅包含图书、期刊、计算机磁盘等各种传统形式的资料,还涉及所购买的电子数据库,如读秀、超星、知网等中文网络图书文献资源库及Elsevier、Springer LINK、EBSCO等外文数据库。如此雄厚的馆藏资源,基本上可满足社会公众对学习资料的诉求。高校图书馆成为社会公众的学习型平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学习型社会要求公众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这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学习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软硬件设施齐全

高校图书馆具备高端和先进的硬性条件,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齐全、配备专业性空间等方面。无论是全国重点大学还是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往往都是它们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很多高校具备充足的资金以支持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个人和企业也向高校捐献建设资金。现代化高校图书馆占地面积大、馆内资源丰富、无线Wifi覆盖、环境优雅、灯光明亮、温度适宜、桌椅整洁、借阅设备齐全、学习氛围浓厚,是进行自主学术研究和获取知识的最佳场所,还有大面积的阅览空间和专门性的各类图书室。此外,信息检索空间的设置也为公众查询目标资料提供了便利,许多高校图书馆已配备自助借还机器,更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利用局域网和读者使用的终端设备营造网络学习氛围,[6]读者能够在线交流知识,发表个人见解,使学习效果得到充分保障。高校图书馆多配备公共服务空间,如学术报告厅、多功能文化展厅等,这直接地丰富了社会读者获取知识的体验,促进了全民学习。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的逐步更新与完善使高校图书馆有足够的能力承载对外开放的任务,让更多的社会读者享受图书馆优越的学习条件。

(三)服务模式优越

高校图书馆具有明确的服务理念和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一种学术和专业性很强的服务。[7]无论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还是服务理念、管理制度,均是对学习效果的有力保障,满足社会公众到馆学习的需求。高等教育是从学校教育进入社会的过渡期,也是培养个体自主学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图书馆是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8]高校图书馆在思想服务层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我党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以及解读政府的政策法令,能够普及广大社会公众;在活动服务层面,开展阅读推广与读者辅导,可充分利用本馆资源对外服务。许多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内容逐渐拓宽,服务范围覆盖幅度扩大,演化出了新型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文献检索、图书馆借阅等信息服务提升到更高层次,传播文献资源的渠道逐渐多样化和科技化。公众对于高校图书馆的认可度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环境等硬性条件,也源自于馆内的服务质量、服务模式、对社会公众的接纳度等。高校图书馆定期举行的学术交流、学术报告、项目课题研讨会、书评演讲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更有利于培养社会读者的研习兴趣,提升其文化品味与知识内涵。[9]作为满足师生和公众的信息、教育等文化需求而存在的高校图书馆,具备充足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正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促进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路径

(一)拓展服务外延

高校图书馆要在学习型社会中切实发挥作用,应注重创新为公众服务的理念,扩展服务职能的外延,在满足本校师生利用需求的前提下,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服务职能的外延既可以充分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有效发挥学习性价值,又能服务于社会读者,使其共享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成果,促进区域性社会的学习。具体来看,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社会读者,了解公众信息需求,减轻公共图书馆压力。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面向公众开放,带动区域性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要从传统的被动式服务逐渐转为具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服务,根据用户的知识与信息需求,主动提供图书文献服务,对社会公众的信息咨询提供针对性的答疑解惑,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性支持。以每个高校图书馆为中心,扩展覆盖范围,形成文化辐射作用,协同发挥、高效联动,在一定区域内带动当地思想文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要加大对全民阅读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的实施力度,运用多样化形式使馆藏文献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的挖掘,服务于社会公众,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添砖加瓦。

(二)创新对外管理模式

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是纸质资料和电子文献相结合、线下学习和线上交流相统一。高校图书馆对外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规章等。[10]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做出相应的革新,树立对外服务意识,做到真正接纳社会读者,更新价值观念。高校图书馆要明确身份定位,针对不同读者的文化、年龄、综合素质等制定专业化服务,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需要更多的软硬件设施来维系质量,可规划资金建设投入,吸纳社会投资进行馆内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强对外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在管理方式上,改变传统被动式服务的模式,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知识信息服务。合理安排对外开放时间,比如寒暑假期间学生离校,大多高校图书馆处于闭馆状态,馆藏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此时可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升馆内资源的利用率,为全民学习提供学习资料的保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信息的交流和存储方式,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利用网络科技为公众呈现知识信息,不断创新对外服务方式。在管理规章上,高校图书馆除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履行对外服务的职责之外,还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服务政策,重组工作任务,摒弃“门户之见”,放宽准入门槛,在服务高校师生的同时将服务对象扩大为社会公众,将教育职能惠及区域范围内的全体公众。

(三)明确对外服务目标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固有的目标定位要随之创新和变革。确定服务目标可以使高校图书馆明晰发展理念,集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适时调整工作方案,积极对外服务。例如台湾大学图书馆着力于将馆内不同种类的数据进行关联,将其整合并积极与外界的需求和资源相连,[11]使馆内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价值传播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将信息资源编目成关联性的开放数据,对外开放,能够大大提高全民学习的辅助性效果。要根据自身实际与发展战略,对馆内资源、服务质量、环境承载力等进行科学评估,明确对外服务目标,使工作框架具备清晰合理的对外服务的任务导向。高校图书馆明晰服务的定位有利于社会公众对其信息资源耳濡目染,受到文化熏陶,对于推进社会公众学习的协同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将大有裨益。

(四)建设学习型图书馆

学习型图书馆是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由此高校图书馆要注重构建学习型图书馆。高校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将极大提高社会公众的受教育程度、开发智力资源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12]也是一种对知识资源管理方式的探索路径。文化环境对社会公众知识素养和内涵的熏陶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13]从高校图书馆的主体维度看,要做好组织的精简和结构的战略重组,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学习型图书馆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鼓励创造性思考和学习,激发馆员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水平,培育创新人才。丰富的图书、报刊、电子文献等是打造学习型高校图书馆必不可少的资源,如果馆藏资源得不到充足的保障,那么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加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借鉴管理价值和服务方式,实现图书馆界、企事业单位图书馆、藏书机构及文献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加强与本地区事业单位和文化部门等非盈利文化组织的沟通协作,为打造学习型图书馆铺设坚实根基。[14]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利用本校的师资优势,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在图书馆报告厅或多功能厅等为社会公众普及专业知识,引领他们思想文化的科学导向,提高对外教育的服务质量,拓宽对外渠道,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学习型图书馆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图书馆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去图书馆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