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新闻语篇的多模态话语研究

2020-01-19 04:34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模态话语符号

沈 琳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报纸等传统媒体正全面迎接着数字化革命。腾讯公司自2011年1月21日推出微信以来,作为新媒体横空出世的“黑马”,微信掀起了一场革命,改变了人际沟通方式,也创造了一种崭新的传播方式。在“微时代”,微信以其开放性、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特性为人们所喜爱,已不仅仅是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表情等多种媒介为一体的社交软件,更成为一个具有传播功能的媒体平台。微信用户井喷式增长的现象及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迅速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利用微信展开传媒竞争,通过公众平台、朋友圈、群组及好友等进行新闻传播,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也更新了传播理念。在当前媒介环境下,通过微信平台的新闻传播呈现出了多模态特性,自然离不开多模态话语传播的积极参与。因此,本文在对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闻语篇的多模态属性来解读微信平台的新闻传播,旨在提高读者的多模态话语识读能力。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通过文字、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1]多模态话语分析深受三位一体符号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认为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系统也是意义的源泉,多模态话语本身也具有多功能性和系统性。多模态话语分析己经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研究对象也扩展到音乐、图片、影像和网页设计等多种社会符号系统。[2]各种社会符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共同构建共了多模态符号系统,在话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五大层面: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和媒体层面,多模态话语分析就是从这几个层面来分析语篇的。其中,文化层面很好地解释了情景语境的交流,而实现意识形态的交际过程同时受到语境层面的制约。为了分析视觉形象表达的交际意义,意义层面的三大元功类扩展并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相对应。媒体只是意义传递的载体,要实现意义的不同形式,只有通过形式层面的各个模态语法之间的关系来完成。多模态话语分析不仅将语言和其他资源整合,而且体现除了语言系统以外其他符号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使人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解读话语的意义,达到社会交际的目的。

二、微信平台新闻传播的多模态话语属性

在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微信作为网络传播交际平台,发展为一个承载符号的媒介,由多种符号资源共同构建并传递社会价值观,已不单是传播文字,更多的是传播图片、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的组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具有多模态和视觉化特征。其广覆盖凝练化的传播模式,已经让用户接受并认可。首先,在微信平台传播新闻中,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语言符号及其他符号模态都要保持语境、情景和报道目的的一致性。其次,各种符号模态通过衔接手段和自身的逻辑关系,微信平台传播新闻里的各种模态可以实现相同或不同的意义,如文字提供主要信息,图片提供背景信息等,连贯地报道新闻事件,实现报道目的。微信新闻的内容是由多模态所组成,只有充分调动人类的感知通道和信息表达的符号,运用多模态之间的组合与补充来传播各种经济、商务、文化、政治、教育等新闻,才能达到向公众传递即时、有深度、个性鲜明且富有吸引力的新闻信息。

三、多模态话语分析解读微信平台的新闻传播

(一)微信平台新闻传播的语言模态

通过微信平台传播的新闻的内容是由多模态所构成的,语言模态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微信平台在推送新闻时,例如头条新闻和重要新闻,所用的语言需呈现出精简性和概括性,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新闻的主题和内容。而对于时政新闻的高时效特性,只能是国内外近期发生的时事,在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用词上也应当以正式的词汇为主,不能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歪曲或夸大新闻事实,要保障新闻的真实可靠。有专家指出现在的新闻传播进入了扫描式的阅读模式,通过引人注意的标题及关键词选择新闻并快速获取最新信息,否则难以抓住读者飞速运行的眼球。微信的新闻内容有一定的深度,话题也高度集中,语言要准确剖析问题层面,让读者了解主体新闻及相关背景,赢得读者的心。

(二)微信平台新闻传播的视觉符号模态

与语言模态一样,视觉符号模态也可以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新闻向读者提供信息并交流,因此可以考虑图像等语言之外的符号模态来帮助传播新闻,从构图视角、色调、图片架构等多层面来表达“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

1.再现意义。在解释图像符号的再现意义时,可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叙事再现是指行动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行动、言语和心理过程。概念再现显示的是图像的类别、框架和意义。通过微信传送的新闻每天都在更新,传播的内容尤其包括图片、视频、音频是对现实情况的再现。微信新闻利用除语言以外的符号模态对某个事件进行描述,与文本内容形成相互协作和互补关系,让文本内容更加形象,意义更加具体生动,也更加符合主题色彩。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利用微信这种新媒体渠道,推送社会重大新闻和实时资讯,运用丰富的文采及理性的话语来进行个性化的叙事传播,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多种符号模态中去,满足读者的求新求异心理。

2.互动意义。图像依赖于接触、社会距离和视角构建观看者与图像间的互动意义。接触指表征参与者和互动参与者之间的潜在人际关系。例如,在有些微信新闻中包含了人物图像,可以通过图像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姿势向读者传情达意,作为文字的补充,与文字表达相呼应。从社会距离来看,图像的远景、近景和中景分别表现冷漠、亲密和一般的社会关系,从而影响表征参与者和互动参与者之间的社会亲疏关系。微信平台的新闻编辑者可以根据要传送新闻的类型和要表达的内容选取图片的社会距离,例如人物访谈的新闻,为了拉近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就可以采用近景的取景方式,使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感受到人物是熟悉的又是和蔼可亲的,与读者之间形成一种情感互动。视觉图像的态度由视角来体现,如正面视角给读者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侧面视角代表一种冷漠的态度,水平视角则表明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这些都为读者阅读新闻奠定基础。此外,作为一种媒介的微信平台实现了表征参与者和读者的互动,可对新闻进行点赞、评论及转发,体现了多模态话语应用的意义,多种形式的互动传播也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

3.构图意义。构图意义虽然没有直接传递语篇的交际意义,但却是实现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的基础,包括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对语篇功能进行延伸。每张图片由多种要素构成,图片的具体位置决定了信息值,同时,图像中的某些成分如前后景、颜色对比和大小等方式及取景中的图片分割线条也可以实现其显著性,从而影响读者在阅读新闻的注意力程度。在微信平台的新闻配图和新闻标题被放置在左边还是右边,中间还是边缘,上面还是下面,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显著性,例如发布很重要的头条新闻信息,新闻标题的字体要相对大一些,还要黑体加粗,凝聚读者的视线。而新闻配图色彩的饱和度和强烈的对比效果,也会冲击读者的眼球。对于取景及文字配图的分割线条排版也要有一定的规范,让新闻信息变得一目了然,达到文字与图像共同传递新闻语篇意义的效果。

(三)微信平台新闻传播的多模态话语符号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充分表达交际者的目的和意义,人们不管是自然的,还是有目的的,总是采用不同模态的话语方式来表现,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不同符号模态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通过微信平台传播新闻,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充分传达信息,语言符号模态如语言文字可呈现新闻的主要内容,同时需要利用各个符号模态来相互配合,如图像、视频等再现新闻的真实情况,逼真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促进读者对信息的理解,突显其含意。因此,多模态话语符号在微信新闻传播中是相互补充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当然各个模态之间存在主次之分,关系可归纳为:互补关系(强化和非强化)和非互补关系(交叠、内包和语境交互),不管处于何种关系,都是为了发挥多模态的最大组合功效,尽量客观地表达新闻事件,阐明主题,让读者理解话语的目的。

总之,科技进步带来的传播渠道的革命让微信平台已成为新闻媒体传播的的重要途径,对新闻传播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一个多模态的社会,话语意义的构建可借助现代媒体技术,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模态话语的资源整合来实现。微信平台的新闻传播就是运用多种符号模态配合,通过多种衔接符号手段,引导读者主动接受信息并进行传播及评价,使新闻语篇表达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使用文字表达的意义,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微信平台推送新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引导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构建微信平台在新闻传播中的有效模式,提高其正面效应,充分发挥微信平台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

猜你喜欢
模态话语符号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学符号,比多少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符号的由来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