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特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海淀 100081)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具体的、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当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亦当不断创新。因此,利用当前重大活动或热点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2020年春节前夕,武汉爆发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给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此次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为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病毒,英雄的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手段,精准施策,迅速将疫情损失降到最小,展现了令人世人钦佩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
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和维护民族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重要代表,以重大疫情应对为契机,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有效防控和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更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成熟成长,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迫切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人们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它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密切结合抗击疫情的实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和国家以及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各族人民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健康的呵护等意识,以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具体来说,爱国主义教育除了热爱祖国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爱党是爱国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样在应对重大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表现出了其强大的领导能力、指挥能力和先进性:不管是在防控2003年的“非典”疫情当中,还是在应对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当中,党中央都在第一时间作出决策部署,党员干部在第一时间冲锋“疫”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爱中国共产党是其热爱祖国的首要方面。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们国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系列制度,这其中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而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明显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就在于它能够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每当我们国家面临巨大的困难或灾难的时候,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便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中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精神,为抗震救灾工作的完成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再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会主义制度再次发挥其巨大的凝聚力量,为抗击疫情,救治人民生命保驾护航。可见,爱社会主义与爱国是统一的。爱社会主义理应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防控“新型冠状肺炎”是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说明要想取得这场战“疫”的胜利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团结努力。湖北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同胞为应对此次肺炎疫情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有的捐钱,有的出力,有的奔波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如内蒙古841名援鄂医疗队队员中,有220余人是少数民族。他们的贡献是此次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并好转的重要力量。而且,历史上,每当中华民族发生灾难或遭遇困顿时,各民族同胞都能做到及时响应,积极动员,无私奉献,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度过难关,竭尽所能。人民战争靠人民。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国家的安全需要各族人民来守护。所以,在重大疫情面前,爱各民族人民是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应有之义。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不仅仅是指文化上的共同体,也是指人的共同体。而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在重大疫情面前,病魔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在重大疫情爆发后,在维护自身安全健康的同时,也要懂得并学会爱护他人的生命健康。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要求。同时,在爱护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尊重和爱护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有敬畏生命,才能获得生命。只有爱护生命,才能赢得生命的守护。所以,结合重大疫情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爱护生命,敬畏自然的价值取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也是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尽管中国政府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救治人民生命安全,但仍旧有西方媒体认为我们的医疗措施侵犯了“人权”,对我国政府抗击疫情的努力进行歪曲和丑化报道。实质上,这种“双标”行为是西方不良媒体刻意为之,其目的在于挑拨中国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抹黑党和国家的形象。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市场经济冲击加剧所导致的思想意识多元化背景下,这些“西化”言论无疑会进一步削弱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多居住在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且自身意志不够坚定,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确立阶段,更容易受到此类“西化”思想的影响,并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表现出消极恐慌的心理,爱国意识和行动受到明显的干扰。所以,不管是为了有效防控和应对重大疫情,还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熟成长,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对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强烈的要求,这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此次武汉肺炎疫情爆发后,很快便波及到全国其他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截止到3月1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感染患者80000余人,累计死亡病例3000人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万亿元。面对险恶的肺炎疫情,先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陆续启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1级响应,选派尖端医疗团队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再是全国各大公共场所陆续关门停业,各行各业人民群众自发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工作;然后到全国众多道路交通、社区、村镇实行封闭式管理,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身份登记等拉网式排查。凡此种种,无不说明此次疫情对我们造成的重大影响。然而,此次疫情检验的并不只是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更是对我们国家治理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作为充满活力的青少年群体,他们对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结合重大疫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调动起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抗“疫”报国的决心,更能鼓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防控和应对重大疫情作出实际贡献。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便处于其身心发展和成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时期,青年的国家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仍旧没有完全形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而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多成长于边疆地区、民族地区,也多是贫困地区,且自身思想不够成熟,他们受到同一民族或是同一宗教信仰人群的影响颇为深刻。在加上重大疫情的爆发,国家正处于危难时刻,部分少数民族由于受到“西化”思想的影响,便对其他民族,甚至党和国家产生仇视心理;同时,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可能会将这种仇恨意识传播到其他少数民族同学身上,从而使得民族隔阂与敌对情绪在当代青年身上变本加厉。在这个时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纠正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偏见心理,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而且能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厚植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爱护生命的思想和情怀,这对于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自身的成熟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自觉认同的心理和归属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历史上的中国人民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能被打倒,正是因为每当国家民族面临困难或挑战,中华各族儿女总是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总是能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共同面对困难、迎接挑战。而针对此次武汉爆发的重大肺炎疫情,英雄的中国人民再次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高效的团结协作能力,这才使得疫情能够迅速得到控制,确诊人数和病亡人数逐渐减少。而在这其中,少数民族群众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年轻力量,结合此次疫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让他们对各民族同胞血浓于水的情怀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通过亲自参与抗击疫情的志愿活动,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从心理意识层面认识到党和国家对各族人民的关怀,对困难群众的帮助,从而对祖国产生更加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归属感,这不仅是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出较强的政治性、时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结合重大活动或热点事件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密切研究重大事件的发展轨迹,充分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通过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针对此次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有必要将抗击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贯通起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但必须明确: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在重大疫情应对中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保障其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着力培养其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各族人民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健康的珍视等的意识和情感,以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生命观和价值观为根本目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将高校、家长、社会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统筹起来,并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作用,建立长效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机制。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并确立的决定性阶段。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价值观。由于此次疫情爆发正值寒假时间,大部分学生都已回到家中,不能离家,不能返校,故高校无法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鉴于这种特殊情况,高校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采用一切手段、措施稳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将抗击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念,并借此机会培养其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怀。
首先,高校党政系统要对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要将保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到学校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做到精确到每个人,精确到每一天,实时监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如中央民族大学通过企业微信“疫情通”来收集学生们的健康信息,要求学生通过每日疫情填报,来达到学校对学生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为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帮助。
其次,高校要通过官方网站及时发布学校防疫措施,提前公布学校开学及上课等事宜;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大众传媒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卫生健康常识,抗“疫”典型事迹,并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文艺作品为“疫”线人员加油。如清华大学校研会发起的“同心抗"疫"”作品征集活动中,各民族学子们通过海报、插画、歌曲、视频、书法等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抗“疫”故事的感动,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最后,高校要对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生活和心理上的补助和关怀,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减少对疫情的恐慌和对学业的焦虑心理,增进他们对学校、对政府和国家的信任与支持。同时,要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社区、村镇等家乡地区的战“疫”服务,发挥其新时代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熟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基础性作用。由于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相似性,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对自己的父母家人、对自己的家乡同胞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和认同意识。这使得家长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在此次疫情爆发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处于居家隔离状态,与他们接触最多和最亲密的人便是其家长。所以,在此次重大疫情应对中,家长要能够做到自身作则,用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发挥切实发挥其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抗“疫”的榜样示范作用。
首先,家长要为学生创建舒适的家庭环境,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关系,这是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前提条件,因为没有平等和睦的沟通交流,不可能产生思想观念的认同和传导,不可能将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植根于孩子心底。
其次,家长要通过观看新闻联播、报纸、抖音等大众传媒渠道,及时了解抗击疫情的实时进展,并联系家乡防疫工作的实际,向学生讲授党和国家为抗击疫情付出的努力,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帮助,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爱国抗“疫”,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家国命运统一起来,为家庭幸福,为国家发展而奋斗。
最后,家长要在切实认同党和国家抗“疫”举措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村镇的抗“疫”实践,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思想来影响学生的思想,用自己的行为来激励学生的行动,从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中产生模范引领作用。而且,因为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亲切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往往更能引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
社会主要是指大学生成长生活的村镇、社区以及城市等地方,而这些地方也是此次疫情防控和应对中最复杂和困难的地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群体,而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成长生活也离不开他们生活的社会,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不仅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成长的物质基础,更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价值观塑造的精神沃土。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大学生成熟成长的环境和基础,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在重大疫情应对中,社会也是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上对于战“疫”正能量的传播,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首先,社会要把确保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工作当作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并要在重要区域通过喇叭、横幅、宣传画、电台等方式播放健康防疫知识和安全防护守则。如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当地政府每天都会派出宣传车上街巡游,向民众传播防疫知识,呼吁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引导效果。
其次,社会上要对疫情应对中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事迹进行宣传报道,特别要注重对本地区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正能量模范进行大力宣传,号召人们向模范人物学习,向英雄人物致敬,在全社会形成抗“疫”光荣的良好氛围。如昆明市通过在城市地标建筑亮灯的方式为武汉加油,为援鄂云南医护人员鼓劲,这对于当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信念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应该值得推广。
最后,社会组织要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参与抗击疫情的实践机会,鼓励赋闲在家的青少年学生亲自参与到村镇、社区的志愿活动中来,让他们通过切身实践,体会疫情防控工作的艰险,感悟抗“疫”报国的光荣,从而在心底沉淀对政府、国家以及各民族同胞的爱与信任。如东莞桥头志愿者协会专门创建了“抗疫工作志愿者群”,号召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其中为抗击疫情,注册“莞e申报”工作提供志愿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爱国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责任。新时代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高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外部环境的教育和引导,更需要大学生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面对重大疫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重要代表,理应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尽管大学生不能向一线医护人员一样治病救人,但他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为抗击疫情服务,并要在抗击疫情的社会实践中感悟中国人民的坚韧和伟大,自觉抵御和防范“西化”思想的渗透,树立起抗“疫”报国的坚定信念。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要在疫情应对期间,与老师、家长和社区或村镇工作人员保持密切沟通配合,首先要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工作,坚决做到“不离家,不返校,不流动”。
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要充分将在家时间利用起来,“停课不停学”,仍旧保持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多去浏览学习正能量的信息,自觉辨别和抵御西方不良思想的渗透和干扰。对党和国家保持信任,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如通过观看或阅读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的方式了解每日疫情应对进展,减少焦虑恐慌心理;通过学习抗“疫”英雄模范,如李文亮医生、郭岳同学等的感人事迹,培养自己爱国主义的真挚情怀。
最后,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份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希望,又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模范代表,在重大疫情应对中,他们应该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坚决打赢此次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在重大疫情应对中,不管是从有效防控和应对疫情方面考虑,还是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成熟成长,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考虑,都对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而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当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国家观、民族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厚植其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怀的必然选择和生动实践。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充分调动高校、家庭、社会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作用,统筹多种方式方法,形成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首先,高校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及时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取得联系,通过将抗击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的方式,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国家的归属和认同感。其次,家长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并将这种信心传递给学生;在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通过自身言行引导其形成积极乐观的爱国抗“疫”思想。再次,社会上可以通过对战“疫”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的方式,传播正能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营造抗“疫”光荣的良好氛围。最后,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己,也要密切配合学校、家长和社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社会实践,将自己的爱国豪情转化为具体的报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