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芬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爱国主义历来是凝聚民族力量和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方面。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爱国主义是凝聚民众、稳定民心的重要途径。回顾2019年年末,新型冠状病毒首先在武汉出现并确认感染,随即引来民众的大规模议论和集体恐慌。国土有难,家国一心,全国上下迅速进入一级警备状态,共同抗疫局面初步形成。但随之而来的武汉红十字会事件、大理市政府扣押口罩等事件引发一系列不满波动,在网络上出现报复性谣言、攻击性辱骂,爱国主义受到了极大的冲击。2020年2月末,抗疫进行时迎来了转机,全国共26个省市陆续现“0”增长的局面[1],战役结束指日可待。但我们也不得不从中吸取教训,在万众一心,齐心抗疫的情况下,爱国意识淡薄不利于疫情的整体管控,而积淀民众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却能够筑起人心向上的力量,需要我们时刻铭记。
为民赴汤蹈火的英雄形象是通过苦难、牺牲、奉献,来体现人的伟大与无私。在社会价值上,英雄能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加深英雄形象的认同效果[2]。从英雄形象与人民群众的认同意识出发,两个范畴共同作用能使人民的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成为可能。爱国主义的形成正是需要在人民群众中形成认同意识。这种认同意识既包括对国家层面上的认同,也包括对社会层面的认同。英雄形象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从古到今,英雄形象都因为符合人民的社会心理期待而受到群众的赞美和拥护。在疫情迅速蔓延时,一大批医护人员义无反顾走上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第一线,不惧死亡的精神反衬出英雄崇高,进而突出崇高[3],这些英雄形象成为人民社会认同的重要心理依据,成为安抚民心的突破口。
医护行业中,大义凛然的钟南山、李兰娟、为疫情牺牲在一线的李文亮医生、为支援前线而推迟婚期的护士成为了这次战役中的榜样[4],他们都在英雄叙事的方式中发挥了高度的人性美的作用。这种人性美能形成正面的社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带来胜利的期盼。疫情之下,无名英雄需要慰藉、国难需要曙光,无私奉献、善良乐观、勇敢刚毅的英雄形象符合群众的集体化期待,这种将国家的精神力量嫁接在每一个家庭身上的表现或许更能够让人有切身悟到这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集体主义意识[5]。在举目所及之处皆是伤痛的情况下,公交车司机、志愿者、外卖人员等,这种充满正义感的集体代表是举国危难下人民的心灵慰藉。对他们英雄形象的刻画更能映射出平凡岗位上人民群众的理想化追求,更能满足社会群体所追求的最能代表整体利益的愿望,呼唤出人民群众对社会的认同心理和对国家的认同意识,形成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政府是影响爱国主义的重要变量。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政府作为”与“政府效率”成为影响整个疫情事件走向的主导因素。不可否认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受到多种内因、外因的共同影响,但政府却是整个应急应对体系的中心指导力量。我国当前的民族意识是包括人们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同时,作为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原动力[6],在国家危难时迸发出的中华民族意识是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的重要基础。作为国家政权代表的政府,其在“政府作为”与“政府效率”是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安危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民族意识走向的重要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危难时刻中华民族是否紧紧团结在一起,来自于“政府作为”与“政府效率”是否能够聚集民心。在新型冠状病毒抗疫工作中,各地政府的预警管理能力参次不齐。武汉市政府在隐瞒疫情信息后便不再被人民群众所认可;而四川政府的预警管理能力得到了人民的肯定,不管是最早启动一级警备机制的应急处理能力还是最早禁止人员外出的应急决策,都为四川的低感染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获得了人民的一片好评。其中从应急处理能力、应急决策和快速发布疫情信息来看,政府的公信力来自于对疫情各个阶段的灵活控制,只有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才能获得人民的信任,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从而激发民众的爱国意识。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往往的整体疫情管控的绝对领导者,突出的政府作为能够获得人民的凝聚力。在全国抗击“非典型肺炎”时期,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曾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这件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重大阶段性胜利[7]。人民群众强烈的爱国情感,寄托在对政府能力的认可,在整个社会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系统中,政府的力量是决定整个事件进程的中心环节。政府行政效率高、行政作为强,更加强化人民群众的中华民族意识,使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
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在我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现实情况下,我国的爱国主义既包含爱国家之意,也包括爱中华民族之情。作为一种价值观,其产生和发展受到外部客观因素的制约,外部力量的引导是爱国主义产生和维系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是媒体极速发展的时期,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更加明确了政府与媒体对舆论引导的职责。在新型冠状病毒抗疫战中,网络谣言、攻击性辱骂以及鼓吹性言论在湖北红十字会扣留、大理市政府截留口罩后快速产生并广泛传播,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正以其难控、难管的特性弱化了政府对舆论的控制力,因此媒体的舆论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与媒体共同成为网民树立正确爱国取向和民族心理的重要引导力量,遇到突发事件,如果各级政府在应对时因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而仓促应战,那么信息未能及时公开、民意渠道并不顺畅等[8]更容易激发人民怒火,甚至是引起网民逆反的民族心理。相比“非典型肺炎”时期,媒体舆论的主导力已大幅增强,人民日报、政府微博开通已经加大了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当社会热点出现时,主流媒体的观点成为人民群众价值判断的基石和标准,通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够过滤出网络中的负面价值观,聚合起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表达体系,达成引导网络舆论的目的。
但在主流媒体的引导下,自盈利性质的微信公众号的流行也带来一些非集体组织的繁荣,价值观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被封闭的公众号不在少数,所以要强化媒体舆论的价值观培育[9],从根本上扶正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在另外一方面,媒体舆论占据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利用媒体舆论的引导能够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爱国主义。从人民日报的发展来看,新中国的成就带来了人民的自豪,而人民日报对大飞机、潜水艇的跟踪报道能强化人民群众的认同意识,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
人民群众对国家的满意度是维系爱国主义的重要因素。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是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能够通过后天的维系和引导而不断增强。人民对国家的满意度与自我价值观念的实现相联系,当一个国家的权力运转体系运可以实现人民群众的自我价值抱负时,那么这个权力体系必然能符合人民群众的价值观期待,从而维系甚至提升人民的满意度也就常理之中了。
符合人民群众价值取向的做法颇多,但从此次新冠状病毒抗疫中,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奖优罚劣成为空前的民众期待。逆行的医护人员是赋予了人民崇拜的英雄符号,鲜明的英雄特性引来大规模的群众发声。“善待医护英雄”成为网民主流的呼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人民渴望承担自己价值认可的英雄形象也能得到权力运转体系的肯定。这在深层次上体现了人民与国家层面上的价值观的统一,崇拜英雄、追求正义的价值观外化成了实际生活中对英雄形象的肯定。在网民呼吁善待英雄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改善一线医护人员薪酬的通知[10]。此决定获得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当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念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时,人民的满意度自然能够提升。
而另一方面,“罚劣”也是维系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关键措施,武汉市政府与大理市政府在抗疫中失格的作为在疫情中引起了网络上的民怒,作为政府失格行为必须承担的后果,“罚劣”成为平息民众怒火的关键一步,同时,国家层面上对失格政府行为的处罚体现出以大局为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是符合人民心理期待的响应措施,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
培育爱国主义的根本举措在于得民心。民心所向是爱国主义生发的必要条件。在当前的社会现状中,爱国主义培育离不开人民利益的实现,人民群众拥护的政权必然是尊重其自身利益的政权。从胡塞尔的现象学来说,事实本身只能在直观性的自身给予的主观进行中原本地表现出来[12]。王思斌因此而认为现实向我们呈现的、进而让我们感知的东西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和判断[13]。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在以权力的力量帮助人民实现自身的利益的现实中来获得人民对这种自身利益的赞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人民利益、实现人民利益的现实就是获得人民群众认同意识、实现爱国主义的根本举措。
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在政治、经历、文化等方方面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首当其冲的是人民的生命安全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迅速传播之际,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全国范围内医疗资源库紧急建立,各行各业的医疗资源迅速集中在武汉。同时,为了缓解武汉医疗资源的紧缺,雷神山医院立即进入开工期,大批医生、护士弛援武汉,党和国家始终把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在整个抗疫过程中,切实尊重与实现人民利益体现在整个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为患病人员提供免费治疗、利用数据库进行行程追踪、学校企业延期开学开工等不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与爱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尊重人民利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行之举,更是关键时候培育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的措施。在全国陷入深度恐慌之时,国家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可以唤起人民深层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爱一个国家,爱一个政党,认同感和自豪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对国家行动力的认同和自豪感可以在相互作用中促进爱国主义的生成。
爱国主义的形成和维系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爱国主义是战胜疫情并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之举。作为公共事件中的爱国主义培育途径,刻画英雄形象、传递政府公信力、媒体舆论引导、贯彻落实奖惩政策、尊重人民群众利益可以成为疫情过后的新思考。始终坚信爱国主义可以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团结民众、凝聚民心的力量也是本文的基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