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策略探究

2020-01-19 04:34何静苏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榜样大学生信息

何静 苏荟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榜样是时代的先锋和社会的楷模,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作用。[1]榜样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和一定的载体以正面人物的优秀道德品质向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增加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从而引导人们学习榜样、效仿典型的教育方法。[2]榜样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

自媒体(We Media)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自媒体”这一概念在2002年由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正式提出,2003年被美国学者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归纳为“普通大众通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与分享他们真实看法和自身新闻的途径。”[3]自媒体具有大众化、平等性、自主性、实时性、交互性等特点,微博、论坛、腾讯QQ、微信、网络论坛(BBS)等网络平台都属于自媒体的范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公众的生活习惯、价值理念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触并广泛使用自媒体的人群,他们的思想、生活、学习和社交方式等都不同程度受到自媒体中榜样人物的影响。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自媒体对大学生榜样教育带来的影响,在发挥其积极引导作用的同时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

一、以自媒体为媒介开展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各种即时通讯及社交软件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较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腾讯QQ、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更受大学生的欢迎。这为以自媒体为媒介开展大学生榜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根据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大学生为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4]

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部分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学会的。[5]我国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4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向成熟期转变的阶段,心理素质不稳定,情绪波动较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成型,社会经验少,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感到迷茫、困惑,甚至误入歧途。榜样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和激励大学生,而且可以使他们了解并学习榜样人物所传承的主流思想及其优秀品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进步。传统的榜样教育主要通过课堂进行,时间、空间和内容等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内容呆板、机械、教条,缺乏灵活性,难以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固定单一的榜样很难满足大学生的多元需求,也很难唤起他们的认同感,这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榜样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拓展了榜样教育的途径,丰富了榜样教育的素材,而且多元化的素材贴近大学生生活,可以满足不同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但是由于缺乏引导,使得大学生对榜样缺乏正确判断,导致其盲目选择榜样,例如对明星盲目崇拜及模仿,导致荒废学业。因此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利用自媒体开展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基础上,充分使用自媒体创新榜样教育内容和形式,合理引导并帮助大学生选择合适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的榜样,以满足大学生自身的多样化需求。

二、自媒体给大学生榜样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打破时空限制,促进榜样教育手段创新

传统的榜样教育受时空限制,一般在固定的场所、时间进行,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参观、讲座等形式展开,大学生很难在课堂之外获得榜样教育信息,因而效果不甚明显。自媒体使榜样教育呈现一种连续的、动态的趋势,其形态从二维平面转向多维立体,由静态的文字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榜样教育的趣味性。此外,大学生也能够利用自媒体随时随地迅速地获得图片、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的榜样教育信息,这使得他们对榜样的学习和探讨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校园。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上不同形式的榜样教育信息,在自己合理的时间浏览观看榜样教育信息。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发布不同形式的榜样教育信息,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一位或多位榜样,通过反复观看与其榜样有关的视频、评论等,实现独自学习或共同学习,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在自媒体平台上,“人人皆是媒体”的特征使得榜样人物自身也不受时空限制,能够利用自媒体平台跨时空与大学生进行交流,解决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榜样教育的目的。

(二)突破内容瓶颈,极大丰富榜样教育的素材

传统的榜样教育内容陈旧单一,缺乏时代性,与大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密,他们只能通过榜样了解主流价值,无法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诸如心理、就业、婚姻等多种问题。此外,传统的榜样教育中单一的榜样形象不仅很难满足大学生生活的多重需要,而且存在一味突出榜样人物优点、忽视其缺点的问题。这种近乎完美无暇的“高大全”的榜样形象远离实际生活不仅很难被大学生模仿学习,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敬畏、望而却步的心理,不愿模仿,因而难以达到榜样教育的效果。自媒体多元化的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榜样教育内容所遇到的瓶颈。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了解传统的榜样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根据自己的需求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观念选择合适的榜样去学习。自媒体平台中丰富的榜样人物素材,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阶段性和差异性的学习需要,而且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际需要的榜样教育内容,容易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加大榜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跨越交流鸿沟,实现平等交流

传统的榜样教育信息交流呈现单向性的特征,信息反馈不畅通,难以体现现代教学双向交流的理念。自媒体作为网络社会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在虚拟的环境中沟通与交流。这种虚拟性和匿名性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恐惧,减少了交流者相互之间的心理防范,使得不善交流的大学生更容易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真实的心理交流。同时,利用自媒体不仅可以克服面对面进行榜样教育所带来的不便与尴尬,而且能够跨越交流鸿沟,实现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的平等交流。此外,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与同学、教师、榜样人物等各个主体间展开交流,也能够与榜样人物及其粉丝进行对话,在全面了解榜样人物的基础上,确定其是否值得学习。尤其重要的是,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网路流行语言,并尝试运用新的网络语言、思维等同大学生沟通榜样信息,从而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形成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得榜样教育可以畅通无阻地进行。这种榜样教育的形式更能实现交流过程的平等性、对话的真实性以及实施榜样教育的有效性。

(四)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社会认知学派的Zimmerman和Schunk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的过程,先后要经历观察、模仿、自我控制、自主四个阶段。[6]而在榜样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对榜样人物的外在形象、行为等进行观察、筛选、模仿和学习,使他们在对榜样人物进行全面观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榜样人物的某些行为模仿学习,最终内化成自己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传统灌输式、说教性的榜样教育过度重视教师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被动接受教师选定的内容,这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容易使他们对榜样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自媒体时代的榜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既能为大学生与外界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新渠道,也能使他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自主判断、选择榜样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一旦找到与自己契合的学习对象,大学生便可利用自媒体平台去寻找各种相关资料,按需观看相关榜样内容,汲取自媒体榜样发布的教育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可以总结榜样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进步,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独立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与他人分享在榜样学习过程中的所得所感,以获得他人的反馈,进而使自己取长补短。这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青春期带来的叛逆与偏激,形成独立的人格,具备包容性、开放性的思想,而且有助于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自媒体给大学生榜样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虚假榜样信息泛滥,容易产生错误指向

传统的榜样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教师课堂灌输。其信息内容经过层层把关,那些错误、消极、不利的负面信息都已被剔除,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在自媒体时代,其大众化与自主性的特征使得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致使网络上的信息情况变得复杂。一方面,为了获取高点击率,一些网站在利益的驱使下,对自媒体上发布的负面信息不加审查,甚至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其真实性和合法性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为了博得关注、吸引大众眼球成为网络名人,一些个体对信息随意裁剪、修改和拼凑,导致信息碎片化、不连贯,使其真实性更无法判断。由于大学生判断和分辨能力较弱,在利用自媒体获取榜样教育资源时难以甄别出信息的真实性,对榜样的选择比较武断,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这又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就业观等,使大学生走入误区。

(二)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价值取向混乱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应该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因此榜样教育的内容也应体现这一特征。自媒体是大学生与外界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自媒体的低门槛使得多元价值观相互交汇,消极负面的价值观乘势而入,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异化严重,社会主流价值观弱化。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利用自媒体信息监管难的特点,大量发布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一致、相违背的负面榜样信息。尤其一些涉及色情、暴力的“三俗”的榜样视频和文字等在自媒体平台中不受控制的出现,非主流价值观遍布自媒体平台,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过度消费主义和自由主义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的。这不仅导致不良的社会风气形成,而且使一些大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并误导其思想和行为。除此之外,自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不连贯现象使得各种“灰色榜样信息”泛滥并不断冲击大学生的思想,使其思想出现偏差现象。

(三)反面“榜样”误导大学生,使其迷失自我

由于自媒体的虚拟性、大众化、自主性等特点,使得自媒体平台上形形色色的思想风气层出不穷,负面榜样遍及各处。各种各样的“网络红人”、“白富美”、“高富帅”和“小鲜肉”等充斥在自媒体的各个角落,其标新立异、光鲜亮丽的外在形象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使得思想单纯的大学生产生膜拜、模仿的心理。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物质至上和自私自利等不良观念的滋生蔓延,网络谣言、黄色暴力等这些反传统、反道德、反伦理的另类典型大行其道。这些反面的榜样误导大学生的选择,不仅导致了大学生对其盲目崇拜,使大学生群体产生追求刺激、谋求关注的畸形心理,而且也对他们的外在形象、行为方式及思维模式等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匮乏,容易受到来自反面榜样的引诱,为获得表面的风光,以错误的方式达到目的,使大学生迷失自我,阻碍着高校榜样教育的进行。

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榜样教育对策

(一)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自媒体时代,不同国界、民族之间都可互相交流,不同思想和价值观念汇集、碰撞。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监管难度大、信息不对称等致使“网络恶搞”现象泛滥,造成是非不分、黑白不明,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虽然国家已经采取相应措施打击这种现象,但仍存在网络信息安全漏洞,例如对榜样教育内容的真实性缺乏审查等,这导致负面、虚假榜样信息被传播,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为规范互联网参与者的行为,打击消极榜样信息,使大学生能够多接触积极的榜样信息,完善网络法规、加强网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国家与政府有关部门应倡导网络文明、完善网络立法,进一步加强对各种榜样信息传播的管理力度,保护网络使用者的合法权利。政府有关部门应规范网站发帖,健全审查制度,对那些容易给大学生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虚假榜样信息及时删除,切断其传播渠道,努力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交流空间,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为大学生榜样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正确认识利用自媒体进行榜样教育的效应

自媒体以其便捷、时效、互动性强等优势,占领了大学生所有碎片化的时间。宿舍、食堂、教室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中的“低头族”随处可见,QQ、微信、微博等软件可以帮助大学生扩大自己的朋友圈,阅读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互通和信息共享,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了网络教学、网上即时交流等传播空间。[7]快速兴起的自媒体获得了大学生青睐,这为高校榜样教育提供了机遇。为了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对榜样教育的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教师,应把握机遇,运用自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第一,教师要意识到传统的榜样教育在时间、空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十分受限,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第二,教师要了解到自媒体的高效、便捷、无地域限制等特点使自媒体时代的榜样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榜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丰富,这极大地提高了榜样教育的效率;第三,教师要认识到自媒体平台亦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大学生榜样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应趋利避害,确保榜样教育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三)课堂渗透与课下交流相结合

课堂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为了提高榜样教育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自媒体与榜样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大学生实际生活学习与榜样教育相联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当融入大学生感兴趣的且影响较大的榜样教育内容,将榜样教育渗透到课堂。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大学生当下较为关注的热点榜样教育话题,与大学生一起探讨学习。分析他们所关注的榜样话题是积极向上值得学习的正面榜样,还是消极颓废应该抵制的负面榜样,从而加深大学生对榜样的印象,提升大学生对榜样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反馈信息和心理动态,并做出引导和疏导。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借助QQ、微信等自媒体及时与大学生沟通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快速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榜样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榜样教育活动进一步落到实处。例如教师可针对课上探讨学习过的榜样内容在课下适当组织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再学习、再交流,使榜样学习内容再现,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榜样的印象。

(四)提高大学生对虚假及负面榜样的抵抗力

为了发挥自媒体平台对大学生榜样教育的价值,避免负面榜样、虚假榜样对大学生产生误导。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由于大学生对自媒体中榜样信息真假的鉴别能力弱,在使用自媒体获取榜样信息时常常容易将其“全盘吸收”的现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积极向上的榜样教育信息,提高学生辨别榜样信息真假的能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在对榜样进行观察时,如果榜样身上的某些特点与观察者相同或相似,如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这样的榜样更能引起观察者的注意,并吸引观察者去模仿。[8]这就要求教师“因人制宜”,即在了解大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个体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心理特点,选取适合的、贴近他们生活的正面榜样,以便于他们模仿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地看待自媒体在大学生榜样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大学生对虚假及负面榜样的抵抗能力。

(五)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使用自媒体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信息时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质疑、理解、评估、创造和生产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9]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是榜样教育的主体,在榜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能起到引导、传播以及答疑解惑的作用。要想榜样教育达到最终的目的,还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面对复杂而且虚拟的网络环境,教师不可能随时随地引导大学生,更多的时候需要大学生自己去鉴别和选择。因此,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自媒体的使用层面,还应该学习了解媒介素养的相关内容,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自觉抵制自媒体平台上发布的虚假榜样和负面榜样信息,从而避免不良榜样信息的侵蚀。面对自媒体的各种诱惑,大学生需要学会把握并合理使用时间,提高自控能力,注重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学会反思学习,合理有效的使用自媒体。

总之,自媒体以其大众化、平等性、自主性、实时性、交互性等特点,为大学生榜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抓住机遇,利用自媒体平台,推动高校榜样教育创新,扩大优质榜样教育资源覆盖面,建立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榜样教育体系。使得“处处能学榜样,时时可学榜样,人人皆学榜样”,让榜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榜样大学生信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