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之交君子价值观的嬗变
——以孔子高足子贡的故事为案例

2020-01-19 02:46吴天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夫子子贡学问

吴天明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每一个时代都有人感叹人心不古,道德沦丧。这是因为经济越发展,现实的利益越诱人,世人对利益的争夺就越不择手段,仁义道德对世人的激励作用和制约作用就越小,迫使有国有家者不得不更多地采取道德教化以外的强硬措施,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从理论上讲,世风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学者时时观察,事事研究,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其中有两个很好的观察点:其一,历史的发展总有关键的转折点,研究这样的转折点,对我们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其二,芸芸众生世间百态,但是引领世人风向的总是少数世家大老,所以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①。因此,重点研究历史发展转折时期代表性君子的道德观价值观,对揭示世风变化的规律,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孔子的高足弟子子贡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非常适合做研究样本:其一,他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处在世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巨变的历史转折点上。其二,子贡又是孔子屈指可数的高足弟子之一,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国卫国的大老之一,是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代表性人物,对世人道德观价值观的改变具有相当大的指示引领作用。他对孔子的道德学问无比感佩,但是最终却选择背叛老师,做了战国时代纵横家的祖师爷。因此本文拟以子贡为研究样本,分析春秋战国之交君子价值取向的新变化新特点,描绘他们价值观嬗变的轨迹,希望对研究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演变发展,多少有点参考价值。

子贡的学问和孔子的期待

西周的贵族教育,世家大族举办家学,负责贵族子弟的启蒙教育,主要是认字;诸侯举办乡学,为中等教育,主要任务是读文献;天王的大学(国学)才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大学低年级主要学文字音韵训诂,高年级主要学习义理②。孔子办私学,连文字音韵训诂都不教,直接讲授义理,其办学层次,无疑属于大学层次③。西周灭亡,平王东迁,王室土地大概只有六七邑,非常贫困,以致连天王去世,王室都常常无钱安葬④,被迫找鲁国索取,大学自然是办不下去了。天王举办大学主要是培养王臣,天王土地太小,自然也不需要培养那么多官员。诸侯有钱,也需要培养高层次的官员,但没有高水平的老师,文献又太少,自然也无法办大学。在天王的大学停办了大约两百年之后,春秋末期孔子首创私立大学,天下英才自然任由孔子挑选,所以孔门挑选弟子非常严格,其徒子徒孙都是当时天下的俊杰之士。

孔子一生分若干次精心挑选了七十多位弟子,分为三个层次:升堂弟子、入室弟子、高足弟子。升堂弟子如子路、高柴等等,孔子说高柴“愚”,子路只“升堂”未“入室”,他们虽然设帐授徒,也只是升堂弟子。有能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入室”请教老师的学生,才是入室弟子⑤。最高层次的弟子只有颜回、曾参、子夏、子贡、子游、子张六位⑥,他们天赋最高,对夫子的道德学问理解最深,孔子对他们的期许也最高。孔子对颜回等五位高足弟子,都有很高的评价,却说子贡只是个“器”⑦,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这个案例很有意思,可以说明子贡的学问在同学们当中所处的地位: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述而篇》7·15)

冉有是孔子的设帐弟子⑧,也是“入室”弟子。卫出公的问题太复杂⑨,冉有不知道该怎样问老师,所以求子贡去问。这个故事说明子贡才是高足弟子,而冉求不是。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篇》5·9)

孔子虽然说子贡不如颜回,但认为子贡能够举一反三,也是非常聪明的学生。孔子还经常与子贡讨论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如: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6·30)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篇》15·3)

6·30讨论“圣”与“仁”的差别,孔子认为立人安人者“仁”,立人安人而且进而安平民百姓者“圣”。周代君子无不相信尧舜“安人而且安百姓”,孔子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他与子贡讨论这样极其重大的理论问题,说明认为子贡是聪明弟子,明白这些道理。15·3告诉弟子,自己的学问有一个东西“一以贯之”,子贡一听就明白了,可是汉代至今几千年学者却从来没谁明白⑩,可见子贡的学问非常了不起,而且得到老师的认可甚至欣赏。

子贡的学问非常了不起,老师认可,同学们和同学的门徒们也都认可。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篇》19·22)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论语·子张篇》19·23)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篇》19·24)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子张篇》19·25)

曾子门徒选取这几章的本意,是借子贡之口,说明孔子刚死就遭到攻击,子贡维护先师。我选这几章的意思则是想说明,当时国际社会的确有人认为,子贡的学问很了不起。

上述史料说明,孔子师徒祖孙三代人对子贡学问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子贡无疑是孔子帐下屈指可数的高足弟子之一。孔子对子贡说,自己的学问有个东西“一以贯之”;还对曾参说,自己的道德有个东西“一以贯之”。这是把曾参、子贡当作高足,甚至是当作知音来对待,体现了老师对两位弟子无限的期许。曾参当然明白了老师对自己的深深期许,所以终其一生,传述夫子之道,践行夫子之道。曾子去世后,他的门徒也终其一生,传述孔子曾子之道,践行孔子曾子之道。《论语》一书,就成书于曾子门徒之手。这一特点,我们如果只读《论语》可能感受还不深,要是再读《礼记》那就感受很深了。子贡当然也明白老师对自己的深深期许,他对老师的道德学问也无比感佩,但他最终却没有传述夫子之道,更没有践行夫子之道,而是去做战国纵横家的祖师爷去了,事实上背叛了老师。这又是为什么呢?

天下的形势与子贡的选择

从传世文献来看,周代君子的道德,主要含义只有两个:其一,终身致力于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无论成败,都有道德,都是君子,都是仁人。其二,治国平天下自然无比艰难,使命光荣而沉重,路途遥远,为了达此目的,君子不能贪图安逸,要能够过清苦的日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七十多位弟子中,孔子只肯定颜回是仁者,道理就在这里。体现这种道德,这种价值观的案例和论述,周代文献中比比皆是。这说明周代君子的道德有如下特点:其一,注重功业,不像宋代至今特别注重所谓内心世界的完善;其二,对君子的品行要求极其简单,不拘小节,不像宋代至今对君子有无比繁琐而且永远无法企及的无数要求。

尧舜夏商周春秋六代君子价值观的变化,孔子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君子的道德水平相应地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阶段,“天下为公”的“大同”时代,君子道德水平最高,以尧舜为代表,其崇高道德都不是后天习得,而是与生俱来的,是“生而知之”的“仁者”,真正的仁者。他们行仁就心安,不行仁就不安,行仁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孔子说他们“仁者安仁”。第二个阶段是“天下为家”的“小康”时代,具体指夏商周三代,君子的代表是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孔子称之为“六君子”。他们都是“学而知之”的“智者”,他们讲究仁德,实行仁政,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长久的根本的巨大的利益,不过孔子认为他们也是仁者,“六君子”的“仁”,都是从尧舜那里学来的。孔子称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是“好古,敏以求之者”,那么孔子的道德仁义自然也是从尧舜和三代“六君子”那里学来的了。第三个阶段是春秋时代,自然也是“天下为家”,孔子认为春秋五霸就是“困而学之”的道德君子,勉强也可以算作仁者。这些君子所遇到的“困”是什么呢?春秋五霸没有一个不想仅凭借武力就很快独霸天下的,但是他们奋斗了许多年,发现仅凭武力不可能独霸天下,还是要讲究仁义道德,所以最后还是要“学”习仁义道德,实行仁义道德。孔子认为春秋霸主们尊崇道德虽非情愿,但毕竟最终选择了仁义道德,这至少在客观上有利于天下安宁,有利于百姓休养生息,所以他对春秋五霸的评价并不太低。这与春秋时代鲁国历代史官的立场非常相似。《春秋》所记历史故事虽然大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但其褒贬议论则无一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微言大义”即在于此。这说明春秋时代君子道德尚存,正气尚在。及至孔子死后的战国时代,君子无不以现实利益个人利益家族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而且不择手段,毫无廉耻,道德理想则荡然无存矣。

孔子是春秋时代最后一位理想主义者,他于鲁哀公十六年去世,意味着从尧舜时代以来,理想主义的彻底结束。天下开始进入一个这样的时代:其事,则“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其义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样的客观形势,不可能让子贡对老师统一天下的伟大理想有任何信心。

子贡就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不仅非常聪明智慧,有很高的学问,还有两大长处。其一,他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这在春秋末期战国时代是很大的优势。《仲尼弟子列传》总结子贡“利口巧辞”:“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各国互有变。”可见太史公对子贡的言辞和外交才能也是非常欣赏的。而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对子贡巧舌如簧的外交才能颇不以为然。其二,子贡又是春秋末期的大商人,是可以与越国的范蠡、郑国的玄高相提并论的三大商人之一。可是孔子认为,樊迟要学种庄稼,子贡经商,读书人要做百工的事情,都不应该是君子所应该做的事情,这些都是“小人”所为,充其量只是个“器”。而孔子认为,“君子不器”,君子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治国平天下,恢复天下秩序,让君子小人各得其所,平民百姓休养生息。

春秋末期,天下已经出现崇尚武力,鄙视道德的风气,仁德君子已经成为世人愚弄嘲笑的对象。冉求曾经对老师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道德理想,只是我的力量不够。那个时代,真正想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已经十分罕见。子贡非常聪明,很有才能,居然也不想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他让老师非常失望,对他评价不高的原因。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论语·公冶长篇》5·4)

“瑚琏”虽然是非常重要的宗教器皿,但毕竟只是个“器”。春秋君子普遍认为,君子不器。看来,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不高。

从《子张篇》19·25子贡所言来看,子贡当然是理解老师,也是认可甚至非常崇拜老师的道德理想的。《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都为老师实实在在守孝三年。长达三年的“三年之丧”,是周朝以前的古老丧制。周朝的“三年之丧”,丧期已经缩短为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卿大夫三月、士两月。也就是说,先周时代的“三年之丧”,已经至少五百年没有实行了。可是孔子弟子为孔子守孝三年,实行先周时代的丧制。可见弟子们对自己老师的道德学问是何等崇拜。守孝三年毕,同学们相拥而泣,然后各自东西。子贡又独自一人为老师再守孝三年,子贡怎么会不理解老师对自己的无限期许?怎么会不赞成老师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呢?

《孔子世家》记载,子贡曾经对老师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他劝告老师“少贬焉”,即稍稍降低一点理想抱负。孔子批评子贡:“赐,而志不远矣。”可见子贡非常崇拜老师,但也明白,老师的伟大理想已经完全不可能实现了,孔子只是那些个远去时代最后的理想主义者而已。于是子贡最终还是作出了现实的选择,凭借自己的才能,获得尽可能大的权利和财富,他在鲁国上卿季康子手下做了几年官,得不到重用,就回到卫国,不久做了上卿。至于老师的道德理想,就只有深深地藏到心底去了。

孔子的徒子徒孙们,除了曾子、子思等少数人终身追随孔子以外,其余大都作出了非常现实的选择:放弃孔子的崇高理想,追求现实的利益。例如子夏等徒子徒孙到了魏文侯那里,实行了一整套被后世称为法家的治国方略,帮助魏国富国强兵。战国早期的纵横家兵家法家,其祖师爷大多是孔子的徒子徒孙。战国中期只有孟子一个人凄凄惶惶,苦苦坚守孔子之道,孔子儒学已经气若游丝,命悬一线。

在春秋战国之交,孔子的弟子后学虽然内心深处无比崇拜孔子,崇尚道德,但他们大多又是极其冷酷的现实主义者,子贡就是代表。战国君子与子贡的惟一区别是,战国君子不仅现实选择非常冷酷无情,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冷酷无情,纵横家兵家法家就是代表。尧舜以来历代君子的道德之光,至战国而完全熄灭,一个毫无礼义廉耻的时代已经到来。

注释:

①见《论语·颜渊篇》12·19。孔子的这一说法来自《尚书》。孟子经常告诉诸侯,要注意吸引姜太公、伯夷这样的大老,以争取民心;汉高祖进兵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新中国成立,开全国政协会议,吸引李宗仁等回国效力,都是关注大老,用好大老的典型例子。天下国家要用好大老,一地一乡要用好乡绅,这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历朝历代比比皆是。

②《礼记》所收周朝汉初的许多文献都说,学校教育始于舜帝时代,证据不够充分。但是西周时代无疑具有完整的贵族教育体系,证据很扎实。

③我最近浏览文献,发现有人刚刚发表论文,说孔子所办私学是小学。这是不了解上古教育体系所致。

④《春秋》经常记录周天王去世,王朝立即派人至鲁索金,以便安葬天王,可见王朝多么贫困。

⑤不过要是弟子提出的问题水平太低,孔子就会骂他,樊迟有一次请教如何种庄稼种菜就挨了老师的骂。

⑥曾子门徒挑选孔子五位高足在孔子去世后继续教育各自门徒的部分语录,编成《论语·子张篇》。颜回死得太早,没有孔子去世后教育自己门徒的语录,所以未收。从曾子门徒编辑《子张篇》,就可以看出孔门对孔子弟子后学道德学问的评价。

⑦详见《论语·公冶长篇》5·4。

⑧详见吴天明《孔子弟子称“子”现象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

⑨卫灵公去世,不让太子蒯聩嗣位,直接传位于蒯聩之子,名曰辄,史称卫出公,于是形成了亲生父子争夺君位的格局。详见《史记·卫世家》。《春秋》《左传》记录也很多。

⑩《论语·卫灵公篇》15·3。本章谈“一以贯之”与《里仁篇》4·15“一以贯之”,用语相同而含义完全不同,学者误解两千多年。详见吴天明《孔子的道德学问不只一条主线》,《求索》201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夫子子贡学问
夫子的挑战
比多少的学问
子贡文化心理释义
“一”的学问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夫子亦“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