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 “多元化” 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

2020-01-18 13:55左延红吴汉平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机械类学分制教学管理

左延红 刘 伟 吴汉平

(安徽建筑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学分制由美国哈佛大学首创于19世纪末,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软性管理制度,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设定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学生完成规定的总学分后就可毕业[1]。因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承认了学生之间存在的知识基础、智力和能力的差别,具有 “强调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 的教学管理优点[2],现已广泛推广应用于国内高校中教学管理体系中。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和强国之基[3],而制造业的发展取决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培养机电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应用型高校担负着历史赋予的重要责任。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机电类专业人才,已成为多数高校关注的焦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机械类专业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等多个与机械制造装备相关的工科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要求高等学校在对机械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故多数高等工科院校将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道德文化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维护与管理等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4]。

一、“学分制” 在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一)学分制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与相对传统的以 “行政班” 为单位的 “集中式” 教学管理模式相比,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间的机动性和课程考核的变通性等优点[5]。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在每学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同时制订适合于自己学习能力的学习计划,自由选择每门课的上课时间和任课教师,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分制下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要求在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中,打破传统的 “学校安排,学生被动接受” 的传统教学组织管理理念,转变到 “学生自主地安排每学期的学习计划,教学管理部门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 的理念中来。在实践教学运行管理过程中,学分制要求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在保证每位同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得到顺利实施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全校所有的实践教学计划在运行的过程中做到 “不干涉、不冲突、不重复”,确保实践教学管理过程的有序运行。

(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中实施 “学分制” 面临的难题

从学分制的教学特点中可以看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面对的教学主体已经不再是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的 “行政班”,已转变为 “单个学生”。为了满足各类学生学习需求,学校需要配备完善的教学资源和建立灵活多变的教学管理体系。因此,学分制在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应用时高校将面临以下难题。

1.导致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在传统的以教学班为教学单元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实践教学项目如同理论课程一样采用 “集中式” 教学模式,学校只需根据实际需求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实训班级、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设备,故学生的实训时间、实训设备和实训指导教师相对比较固定,但在 “学分制” 教学管理体系中,同一实践教学项目的选课人数和每位学生的选课时间均处于未知状态。如多数学生喜欢选择在上午学习理论课程,下午学习实践教学课程,这样就出现上午(特别是周一上午)实验室内冷冷清清、多数教学资源闲置的现象,下午时则出现实验室内人满为患,实验教师和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

2.致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传统教学管理体系中,学校可以根据现有教学资源分批次安排班级学生有组织地参加实践教学项目的学习,通过调整师生比的方法可以获得最佳实践教学质量。但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中,两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一方面,是因为同一时间段实训项目的实训人数难以预测,容易出现某一时间段选课人数急剧增加导致资源严重不足,致使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是因为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项目实训时难以确保时间上的连续性,造成实践教学质量的下降。

3.安全管理难度急剧增加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 “安全管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每位学生的人身安全,又要保证实训场地的设备安全。对于尚未走进工厂的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缺乏机械制造装备的安全操作经验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如果在实训的过程中违章操作,则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的发生。在学分制教学模式下,由于实践教学项目实训时难以确保时间上的连续性,第一次课中实训指导教师所教授的安全操作规程在第二次课中就很容易忘得 “一干二净”,以致于很多采用学分制教学模式的高校的实践教学中常有安全事故发生[6]。“学分制” 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是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学习课程、上课时间和任课教师”,而这一优点恰恰是实践教学安全管理中最大的弊端,因为时间的不连贯性容易导致学生的 “安全意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实训指导教师的变动导致新任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缺乏了解,无疑增加了学生实习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难度。

二、学分制下 “多元化”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五部分,按照实训特点可分为课程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三大类。面对以上学分制下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安徽建筑大学根据多年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运行管理经验,分析各类实训教学项目的教学特点和周边实践教学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多元化” 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该体系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所示。

(一)“化整为零+分散教学” 的课程实验类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

机械类专业实验教学由理论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三部分组成,分别与相应的理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对应。每个实验项目对应于课本上相应的知识点的学习与验证,如机械类专业必做的机械设计实验项目中的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实验,实验项目的实训时间为2个课时,对于实验项目实训时间的唯一要求是必须在相应知识点的理论课学习之后。

针对机械类专业实验项目实训时间短(多数实验项目的实训时间为2课时)、实训项目间关联性不强的特点,安徽建筑大学为机械类专业的实验类教学课程制定了 “化整为零+分散教学” 的学分制下实践教学模式。学校在制定每学期实验教学计划时,将每门课的实验分解为不同的实验项目,并将每个实验项目的教学时间、试验地点和指导教师提前安排好并录入实践教学系统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系统根据每个实验项目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设置该实验项目每次选课的人数上限。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课程的实际进度和学习能力,进入学校的实践教学系统,自主地选择各个实验项目的指导教师和上课时间,当某个实验项目或指导教师在该时间段内选课学生数达到选课人数上限时,学生只得选择该时间段的其他指导教师或该指导教师的其他授课时间。“化整为零+分散教学” 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既体现了学分制中学生自主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的特点,又有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二)“教师指导+分散教学” 的校内实训类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

校内实训类教学课程主要由工程训练和课程设计两部分组成,与实验类教学项目不同,实训类教学项目注重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各实训单元间联系的紧密性。如安徽建筑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和《金工实习》校内实习课程,实训时间均在3周以上,特别是《金工实习》中各实训单元(如车工、钳工、焊工、数控加工等实习工种)的实训时间均在半天以上,而且要求实训单元间时间间隔不能太长以确保实训过程的有序进行。

针对机械类专业校内实训类教学项目存在的实训单元时间的连续性和实训单元间联系的紧密性两大教学特点,安徽建筑大学为机械类专业的校内实训类教学项目建立了 “教师指导+分散教学” 的学分制下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学校在制订每学期校内实训教学计划时,为每一校内实训课程安排若干经验丰富的实训任课教师并录入教学系统,学生选课时可以在教学系统中自主选择实训任课教师。学期开学第一周实训任课教师召集自己名下的所有选课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实训课程中各实训项目的实训内容和实训项目间的关联性。这样,实训学生就可以根据的实际学习情况,以 “半天” 为时间单位按照实训任课教师的要求进入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或实训基地的各实训单元自主地学习。“教师指导+分散教学” 的校内实训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学生既可以在学分制教学体系中自主地选择任课教师又可以灵活地选择各实训项目的实训时间,任课教师的辅导亦有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分批次+集中教学” 的校外实习类教学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

校外实习类教学项目主要为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中学生面对的是真实的生产环境,并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7]。与其他行业不同,机械制造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管理。以上培养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在学校与校外实习企业协调与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学生实习方案,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每学期的实习任务。

面对 “学分制” 强调学生能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合作企业要求实习应按照产品生产流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之间的矛盾,结合机械类专业学生校外实习时间相对比较稳定的特点(如生产实习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学期),机械类专业的校外实训类教学课程制定 “分批次+集中教学” 的学分制下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分批次” 是指根据合作单位的实际接待能力,将该学期参加实习的学生合理地分成多个批次,在教学系统中拟定每个批次的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教学系统中自主地选择实习批次。学生选定了实习批次,也就等于自主选择了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时间和合作团队,实习指导教师即可按照拟定的实习计划带领该批次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入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经过应用实践发现,“分批次+集中教学” 的学分制下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既可以实现学分制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选择实习时间和任课教师的需求,又具备 “多批次、小批量实习” 和 “有组织地集中实习” 的教学优点,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受到机械类专业学生合作企业的一致好评。

三、结语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结合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特点,最终制定了学分制下机械类专业 “多元化”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先将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按照教学管理特点分成课程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三种类型,并为每类实训项目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多年的应用实践证明:“多元化”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应用,不仅成功地解决了 “学分制” 在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中实施难的问题,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下,每学期圆满完成了3 000多名机械类专业在校生的各类实践教学任务,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兄弟院校和合作单位的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机械类学分制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机械类产品结构要素设计要点探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