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隐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1999—2019)

2021-01-08 07:20贾文艺刘瑞琴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语言学发文隐喻

贾文艺 刘瑞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也就是说,用一个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个事物就是概念隐喻的本质[1]。近20年来,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探讨的热点话题,其趋势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翻译、语篇分析、文化理解等领域。研究方法也开始转向社会研究和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CSSCI为数据源,通过高级检索方式,文献分类目录为 “语言学” 和 “英语”,以1999—2019年为检索年限,并将 “隐喻” 设置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 494篇论文,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在检索结果中剔除会议通知、期刊评介、人物访谈、感想等非研究性文献,数据除重后最终获得有效文献 1 434 篇。

2.研究方法

使用Citespace软件而分析学科热点和揭示前沿趋势。年份设置为1999—2019,以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作为节点类型来绘制图谱,对国内隐喻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梳理不同时期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探讨国内隐喻研究的前沿趋势。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国内隐喻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将 “隐喻” 设置为主题词,对发表于1999—2019年以来国内隐喻研究的文献进行历时统计分析并绘制折线图,如图1所示,以期能初步厘清隐喻研究的发展趋势。

图 1 1999—2019年隐喻历年发文量统计

从历年发文量统计图来看,关于隐喻研究发文量在CSSCI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隐喻研究的国内研究者数量不断增长。近20年来,关于隐喻研究的年平均发文量为72篇左右,发文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图1可以得出,国内学者对于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起步期(1999—2005),增长期(2006—2009),平稳期(2010—2019)。起步期(1999—2005),自认知语言学传播到中国以后,隐喻研究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焦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开始对隐喻进行初步探索,发表了关于隐喻理论介绍与评介的书籍,束定芳的《隐喻学研究》较为系统与全面介绍了隐喻理论及其发展,这为今后的隐喻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增长期(2006—2009),这一阶段关于隐喻的研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每年平均发文量达98篇左右,2009年,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近20年的峰值,发文量为141篇,这表明国内学者对隐喻研究的关注度极高。平稳期(2009—2019),2009年以后,对隐喻研究的发文量有些回落,但整体上还是保持着年均发文量92篇左右。笔者在进行初步数据统计时对中国知网上关于隐喻研究的全部期刊进行检索,研究发现,关于隐喻研究的发文量高达一万多篇,普通期刊上隐喻的研究仍然是热点话题,尤其是硕博士论文很常见,由此可见,隐喻研究仍然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从下页表1可以得出,隐喻高发文量主要集中在外语类期刊,近20年来,外语学刊发文量达153篇,年均发文量约7篇,这表明国内学者对隐喻的关注度很高。外语电化教学和中国翻译相对较少。笔者在进行初步数据统计时,在语言学与英语文献分类目录下检索主题为 “隐喻” 的论文高达10 000多篇,但在CSSCI上发文数量仅占1.2%,由此可见,关于隐喻研究的论文质量还急需提升。

表1 国内隐喻高发文量核心期刊(前10位)

2.研究作者统计

在Citespace中,将检索条件 “author” 时区间隔设置为1年,其他数值保持不变,可以得出图2结果。一个节点代表一个作者名字,节点越大,则说明该作者的发文量越多。节点之间的线段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线段越粗,颜色越深,则代表两者之间的联系越密切。从图2可得出,有合作关系的研究者仅15对,这表明国内研究者研究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本文根据生成的图谱,列出了国内隐喻发文量前15名的作者,如表2所示,其中孙毅、汪少华和王文斌发文量较多,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中心度。

图2 高产作者可视化图谱

表2 国内高产作者及发文量

3.发文机构统计

阈值设置:每一年为一个时间段,术语来源范围选择标题、摘要、作者、关键词。节点类型为机构。TopN抽取Top30 per slice,阈值设置每时段的前30%,每一时段最大值为150。其他均采用默认设置。共得到机构合作关系17对。

机构的发文量能够显示出该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图3可得出,节点分布较为分散,各节点之间连线较少,这表明各机构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合作网络,机构之间合作关系较少,主要是独立研究。其中有合作关系的有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校,西安外国语大学与复旦大学等。此外,机构之间合作关系主要局限于某一区域之间的合作或者是同一学校不同学院之间的合作,跨区域的合作较少,校际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待加强。根据图3,笔者列出了前10名高产机构,表3位列前3名的机构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

图3 高产机构可视化图谱

表3 国内隐喻高产机构 (前10名)

4.关键词统计

阈值设置:每一年为一个时间段,术语来源范围选择标题、摘要、作者、关键词。节点类型为关键词。TopN抽取Top 30 per slice,阈值设置每时段的前30%,每一时段最大值为150。关键词是一篇文献的高度凝结,通过对关键词的频次统计可以了解各个时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如下页图4,以此来分析国内隐喻研究焦点。

根据下页图4所示,本文绘制了国内隐喻核心课题列表(表4),以频次和中心度为指标,对关键词共现图谱进行汇总。结果发现隐喻、概念隐喻、认知、语法隐喻等是国内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课题。其中隐喻的使用频次最高,达到434次,中心度为0.53,其次概念隐喻的使用频次达128次,中心度为0.32。通过 Citespace计量软件,还可以将隐喻研究核心课题进行历时梳理,将近几年每年最核心的研究课题检索出来,近五年来被引频次和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有:中国形象(2019)、具身认知(2018)、隐喻意象(2017)、翻译策略(2016)、事件结构理论(2015),由此可见,隐喻研究的发展与大环境下的政策是相互契合、与时俱进的。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4 国内隐喻核心课题列表 (根据使用排列频次)

三、研究热点分析

Citespace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将关键词网络进行聚类分析,笔者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来绘制隐喻的研究热点图谱,见图5。通过图谱解读,可以探究隐喻研究分布的主要领域。笔者将隐喻研究热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隐喻在教学中的应用;(2)隐喻与概念整合理论;(3)隐喻与文化;(4)隐喻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结合;(5)隐喻机制;(6)多模态隐喻;(7)隐喻与转喻;(8)隐喻的哲学视角研究;(9)隐喻的功能研究。

图5 关键词聚类网络

1.隐喻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应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隐喻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外语学习者的隐喻产出、外语学习者对隐喻的接受与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隐喻使用、教材中的隐喻、隐喻与课堂管理等。束定芳、汤本庆[2]认为,隐喻理论在语言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可以被应用于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以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他们还可以使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因此,隐喻在外语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识别和理解语言意义的重要认知手段,此外,隐喻理论的重大贡献是通过隐喻性表达的学习,学生能够从认知层面来培养其逻辑思维以及话语建构能力[3]。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在听话者和说话者之间搭建桥梁,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合理利用隐喻理论机制。陈朗(2010)认为,隐喻有其组织方式,二语习得的过程就是目标语解释源语的概念或对概念进行编码, 外语学习就是理解目标语中的隐喻机制以及隐喻式思维[4]。他提倡将隐喻能力运用到词汇、阅读和文化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锻炼隐喻思维。隐喻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涉及的关键词有二语习得、教学隐喻、教育隐喻等。持此观点的主要代表作者有蔡龙权,李毅、陈朗,袁凤识、许保芳、王立非[5]等。

2.隐喻与概念整合理论

Fauconnier在《思维和语言中的映射》[6]等文中将隐喻分析与认知现象结合起来,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概念合成理论是在概念隐喻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7]。概念整合网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是心理空间网络,并以框架为主要结构。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是由四个概念空间组成: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8]。汪少华认为,概念合成也可用来阐释隐喻现象,合成空间理论着重揭示了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形成的动态过程,其可详细阐释隐喻的实时意义建构和分析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推理机制[9]。汪少华着重强调了概念合成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黄华则是将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进行了对比,为隐喻研究和文学批评等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10]。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王斌、孙亚[11]等人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余渭深、董平荣[12]等人将该理论应用于诗歌意象的探讨。从以上介绍中不难看出,概念整合理论是继概念隐喻理论之后的又一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学者们致力于语言学的角度及应用来论证概念整合理论在隐喻中的解释力,这一研究热潮推动了隐喻在国内的发展。

3.隐喻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语言是通向民族文化核心的敲门砖。不同的语言背后都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语言的高度凝结和集中体现。因此,隐喻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隐喻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衣食住行、价值判断、历史事件、文学传统、风土人情等。国内研究隐喻与文化关系的学者有马清华、王守元、刘振前等人。马清华提出隐喻意义的取象观点,探讨了导致取象差异的文化和认知方面的原因[13]。王守元认为,不同语言文化在隐喻使用上有较大差异,因此,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一条可行途径。

4.隐喻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结合

隐喻不再局限于传统语法和修辞学层面,而是转向成为可执行概念、人际、语篇功能的重要机制。语法隐喻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在解析语言与世界的隐喻性关系之外,语法隐喻理论还试图探讨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是如何重塑人类经验并成为意义产生的源泉(意义潜势)的[14]。朱永生认为,语法隐喻理论为揭示隐喻的性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阐释隐喻提供了新方法[15]。人们可以通过隐喻来认识世界,构建个体的认知思维,这种建构不仅体现在词汇层面,还可以体现在语法层面。这也正是语法隐喻对隐喻的延伸和补充,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隐喻的不断发展。

5.隐喻机制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的工作机制一直都是广大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Richards提出了 “互动论”[16],也就是说,隐喻的意义是喻体和本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继Richard之后,Black进一步完善了 “互动论”,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隐喻机制的概念。莱考夫和约翰逊[17]指出了 “互动论” 对隐喻认知理解的局限性,因此,“映射论” 应用而生, 该理论指出映射过程具有 “系统性” 和 “方向性” 等特点。1998年,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了 “合成空间理论”,这一理论弥补了 “映射论” 的缺陷,旨在探究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特别是隐喻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此外,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探究基于隐喻机制探索语言背后的现象,如孙毅基于隐喻机制探究中美传统节日名称的隐喻模式,以及体验哲学的共性和文化模型民族差异性,从而重新阐释认知理论依据[18]。陈朗将隐喻机制运用到词汇语用学中[19],王天翼、王寅从翻译隐喻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揭示了隐喻式背后所蕴藏的隐喻机制,从而加深对翻译性质和特征的理解[20]。

6.多模态隐喻

传统隐喻研究仅仅围绕着语言这一单一模态,近几年,隐喻和转喻的非语言表征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Forceville等学者将概念隐喻研究从语言层面上升到图像层面[21]。

随着《多模态隐喻》一书的出版,这一理论逐渐进入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视野。此后,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隐喻、转喻研究开始转向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领域,隐喻研究不再拘泥于传统单一语言层面,而是与声音、图像、广告、视频等各种模态相结合进行研究。Forceville认为:“要进一步证明隐喻的本质是概念的而非语言的,就必须证明隐喻不仅可以在语言中构建,而且可以由非语言符号或多模态话语来体现。”[22]也就是说,多模态隐喻研究把囿于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研究拓展到更广阔的符号交际范畴[23]张德禄认为,研究非语言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有利于揭示概念隐喻在语言模态中不易表现出来的特征[24]。多模态隐喻研究弥补了以往纯语言隐喻研究的不足,近几年,多模态隐喻在政治文本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在未来的发展中,多模态隐喻将与多模态语篇分析、多模态符号学相结合,进一步推动该理论的发展。

7.隐喻与转喻

长期以来,隐喻和转喻的地位一直饱受学界争议。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转喻存在于隐喻之中,在认知语言学界,转喻也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国内有不少学者试图探讨转喻与隐喻的区别和联系。

陆俭明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25]。通过隐喻、转喻可以有效地反映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知功能上,隐喻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去理解另一个复杂的、抽象的新事物,这种关系作用于两个概念域,而转喻则是在一个概念域中用部分代整体,部分代部分,或是整体代部分,发挥作用的是相近概念中的替代关系。徐盛桓从心智哲学的角度探讨了转喻隐喻的区别:转喻隐喻是思维模型;是表征主体的价值选择的载体;最后落实为语言表达式的语言用例事件[26]。关于隐喻和转喻的区别和联系还有很多讨论,但仍没有得出一个具体的定论。

8.隐喻的哲学视角研究

哲学关注隐喻既表明了哲学的自觉,也反映了哲学通过反思自己最早的表现形式而寻求自身的根据努力[27]。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隐喻不仅在诗歌创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修辞学领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利科提出“隐喻的真理” 概念,认为隐喻不仅具有修辞学的意义,而且具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意义。笛卡尔运用 “理解是看见” 的隐喻,毕达哥拉斯运用 “存在是数” 的隐喻等。当今,隐喻研究冲出了传统哲学的藩篱,基于体验哲学视域下的隐喻研究也受到学者的关注,体验哲学摒弃了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中的错误观点,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强调人类经验的重要性、人类身体的中心地位和人类特有的认知结构[28]。龚鹏程、王文斌以体验哲学为视域对隐喻和转喻展开探讨,旨在研究隐喻和转喻的本质特征、其界面的实质及其连续体关系[29]。

9.隐喻的功能研究

关于隐喻功能的研究,学术界并没有唯一的定论。笔者认为,隐喻的功能与其使用的特定的工作机制有关。在不同的文本中,隐喻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当今普遍被学术界接受的是束定芳的隐喻功能定义。根据束定芳的概括,隐喻有修辞、语言学、诗歌、认知、社会和文字游戏六种功能[30]。田学军认为,隐喻的主要功能有三种:外显功能、内隐功能和模糊功能[31]。还有一些学者对隐喻的认知功能做了讨论,他们的基本观点是认为比喻性语言跟普通(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功能研究应当是愈加明确。

四、研究前沿分析

下页图6为国内隐喻研究关键词的近20年时间突变图,主要反映出特定术语在短期内突然出现或者引用频次增多的现象,可用于辨识某一学科领域研究前沿话题和发展趋势。

图6 关键词时间突变图

从图6可以看出,相似性、意象图示、隐喻能力、二语习得曾是隐喻研究的热点话题,近几年,隐喻研究正经历着两个转向: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隐喻的社会转向体现在隐喻研究不再局限于语言和思维层面,而是愈来愈关注社会文化语境对于隐喻使用的影响、隐喻与身份建构及意识形态的关系[32]。实证研究的转变主要是采用语料库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等方法,将隐喻的识别和解释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使实验结果有据可循。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自下而上的系统分析,有助于纠正传统内省法所产生的理论偏差[33],其以大量的真实数据为语料,探索语言内部的使用规律,从而揭示出隐喻使用者的态度和行为,使隐喻研究具有实验数据的支撑,实验结果不拘泥于以往单一的思维推理和预设,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五、结语

本文采用Citespace计量软件,对CSSCI期刊内有关隐喻研究的文献进行科学图谱可视化分析,绘制了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关键词共现,以及关键词聚类等知识图谱,考察了近20年国内隐喻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解析出国内隐喻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话题。结果表明:首先,近20年来,国内隐喻研究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国内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相对独立,其分布较为松散,合作关系较少。其次,国内隐喻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隐喻在教学中的应用、概念整合理论、隐喻与文化、隐喻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结合、隐喻机制、多模态隐喻、隐喻与转喻、隐喻的哲学视角研究、隐喻的功能研究等。此外,其未来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与语料库结合的研究等重要理论和应用的探讨。

猜你喜欢
语言学发文隐喻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社会语言学名词